隐喻输出论文-王小潞,王艺臻

隐喻输出论文-王小潞,王艺臻

导读:本文包含了隐喻输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语隐喻输出,母语迁移,概念负迁移,二语水平

隐喻输出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潞,王艺臻[1](2019)在《母语迁移对EFL学习者隐喻输出的制约——以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习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针对二语隐喻输出的研究大多着眼于二语能力与隐喻输出的关系,几乎无人从"母语迁移",即母语是如何分别从语言和概念正负迁移两个方面具体影响二语隐喻输出的角度进行探究。本研究以165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阶段性测试中的习作为例,分析该群体在实际语言使用中的隐喻输出情况,研究发现:隐喻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与作文题目无关,但与学生的二语水平及其对隐喻的掌握程度有关;EFL学习者对隐喻的掌握受母语迁移影响明显,其中最主要的是概念负迁移对隐喻输出所造成的制约;EFL学习者英语水平越高,其作文中的隐喻密度越大,输出的正确隐喻越多。以上结论也为EFL写作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9年03期)

胡仁青[2](2018)在《中美新闻报道中隐喻输出异同之批评性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概念隐喻理论,采用批评隐喻分析法,从认知、思维角度解读2016年美国大选时中美新闻报道中"疾病隐喻"和"战争隐喻"产出异同及其根源,旨在探究隐喻构建与认知、思维方式的相互作用及影响,揭示隐喻背后中美两国不同的政治态度及价值取向。研究表明: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中英两种报道中的隐喻生成具有较强的制约性和决定性,批评隐喻分析不仅可以引导读者对当今美式民主制度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同时有助于增强读者的文化意识和政治意识。(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翟林柯[3](2018)在《大学生隐喻输出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思考和行为的方式。因此隐喻在外语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将隐喻应用到外语教学中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通过隐喻教学提高隐喻输出能力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本研究旨在探究隐喻教学对隐喻输出能力的影响。本文探讨的研究问题包括:(1)大学生的隐喻知识和隐喻输出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2)如何提高学生的隐喻输出能力?本研究的受试对象为来自XXXX大学的二年级学生,共有68名(51名男性和17名女性)。他们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隐喻教学实验活动。实验工具包括隐喻知识测试问卷、隐喻输出能力前测、隐喻输出能力后测和后期访谈。在实验前,受试者先完成隐喻知识测试和隐喻输出能力前测试卷,其结果用于回答第一个研究问题。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对隐喻知识和输出能力培养进行隐喻教学。在教学完成之后,受试者完成隐喻输出能力测试后测试卷,并对部分受试者进行访谈。通过对前测和后测结果(两份试卷的难度一致)的对比分析,结合访谈结果,回答第二个研究问题。研究发现,隐喻知识和隐喻输出能力之间呈现正相关。通过两个多月的隐喻教学,学生的隐喻输出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本研究结果对于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老师应将隐喻应用到教学之中,传授给学生足够的隐喻知识,培养学生的隐喻使用意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使用隐喻以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准确性和形象性。本研究展示了隐喻研究的独特视角—隐喻输出能力,希望对以后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陈曦[4](2018)在《隐喻输出能力的培养——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和跨文化交际有着共同的认知本质。本文将隐喻输出能力界定为"主动使用和创新使用隐喻的能力"。在从认知角度梳理了隐喻输出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间联系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隐喻输出能力的叁个考察标准,即隐喻输出的数量性、新颖性和合理性,为进一步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新途径及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孔冬秀[5](2016)在《输入输出视域下学生隐喻能力培养途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有效工具,隐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学习者对目标语隐喻系统的掌握。虽然最新的研究成果证实了隐喻在语言中的普遍性和隐蔽性,但概念隐喻理论在对外语教学启示方面的研究仍显薄弱,目前外语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也未有明确的隐喻能力培养目标。本文通过梳理隐喻能力概念、理论框架,提出外语教学隐喻能力培养途径,提倡将隐喻能力培养融合到外语教学中去,鼓励学生理解隐喻并能够创造性地使用隐喻。(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12期)

李建波[6](2015)在《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能力的实证研究——以隐喻输出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概念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在语言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本文旨在从语言输出的角度考察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的隐喻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英语专业学生输出维度的隐喻能力普遍较低;2)英、汉概念隐喻在形式与意义表述关系上的差异是造成概念隐喻误用的原因之一;3)学习者的隐喻意识是影响目标语隐喻能力发展的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语言教育》期刊2015年03期)

赵洪梅[7](2012)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隐喻能力与语言输出能力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Lakoff & Johnson(1980)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一着作中历史性地提出“概念隐喻”这一理论之后,对于隐喻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突破了传统隐喻研究的局限。随后的认知隐喻理论和实践指出:隐喻是人类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思维方式,隐喻在本质上就是概念化的。因此,在语言学习中,习得、产出、理解目的语中的隐喻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Gardner and Winner(1978)称这种能力为“隐喻能力”。此后有不少语言学家将这种能力看作是继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之后的第叁种能力,而且叁种能力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因为隐喻能力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所以国内外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多是理论层面的,实证研究的开展相对较晚、较少,尤其是隐喻能力与语言产出能力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更为鲜见。在这种情况下,本文进行了一项关于中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隐喻能力与其语言输出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水平)相关性的调查研究。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隐喻能力总体状况,探讨隐喻能力与其语言输出能力的相关性,从而使人们认识到提高隐喻能力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具体探讨的问题有叁个:一、非英语专业研究生隐喻能力的总体情况如何?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隐喻能力与其语言输出能力是否存在相关性?叁、隐喻能力的叁方面与语言输出能力的两方面具体有怎样的相关?该研究借鉴了Littlemore(2001)的隐喻能力测试卷对山东师范大学的180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进行了隐喻能力测试,而语言输出能力则是使用这些研究生的期末考试中口语和写作部分的成绩来衡量的。测试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通过处理得出描述性统计数字和相关分析。主要发现是:第一,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隐喻能力测试成绩呈较低水平的正态分布,说明其隐喻能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二,隐喻能力与语言输出能力呈显着正相关,这表明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能力的高低与其隐喻能力密切相关;第叁,受试者隐喻能力水平的各项成绩与其语言输出能力的两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隐喻能力中解释隐喻的流利性和产出隐喻的原创性与语言输出能力呈显着正相关,而发现隐喻意义的能力与语言输出能力中的写作水平不相关。本研究的发现对于外语教学和学习都有一定的启示:为提高学生的语言产出能力,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入隐喻化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隐喻意识、隐喻能力的培养。这不仅能丰富语言教学理论,还有助于促进外语学习者习得像母语者一样的概念流利。(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06-05)

武建萍[8](2011)在《概念隐喻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理解和输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短语动词的运用比较广泛(Bolinger, 1971),在日常的交际中,人们经常使用短语动词,可见其再在日常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人们想广泛地阅读和流畅地写作,他们需要尽可能多掌握短语动词。但事实上,分。到目前为止,一些学者从动词短语的结构来分析并研究动词短语,但是从概念隐喻出发来对研究短语动词理解和输出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以下叁个问题:其一,概念隐喻是否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对短语动词理解,其二,概念隐喻是否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对短语动词输出,其叁,概念隐喻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延长短语动词保留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为此,本文作者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60名来自长春师范学院中文系一班和二班的大二学生参加了该项实验。一个班级为受控班,另一个是实验班。参与实验的学生要完成4个测试,测试1是为了验证概念隐喻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对短语动词的理解,测试2是为了验证概念隐喻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对短语动词的输出,测试3和4为了验证概念隐喻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延长短语动词保留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实验期间,老师以两种不同的授课方式教授他们短语动词。在受控班,短语动词的教授采用了传统的语义翻译法。而在实验班,老师介绍了概念隐喻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运用概念隐喻理解短语动词。实验结束后,本文作者对实验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概念隐喻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对短语动词的理解;概念隐喻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对短语动词的输出,但其对短语动词输出的影响低于其对短语动词理解的影响;概念隐喻可以有效地延长中国英语学习者对短语动词的保留,其保留的程度也受到的概念隐喻的影响。基于本研究的结论,本文作者讨论了该项研究对短语动词教学与学习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1-06-01)

隐喻输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采用批评隐喻分析法,从认知、思维角度解读2016年美国大选时中美新闻报道中"疾病隐喻"和"战争隐喻"产出异同及其根源,旨在探究隐喻构建与认知、思维方式的相互作用及影响,揭示隐喻背后中美两国不同的政治态度及价值取向。研究表明: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中英两种报道中的隐喻生成具有较强的制约性和决定性,批评隐喻分析不仅可以引导读者对当今美式民主制度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同时有助于增强读者的文化意识和政治意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隐喻输出论文参考文献

[1].王小潞,王艺臻.母语迁移对EFL学习者隐喻输出的制约——以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习作为例[J].外语教学.2019

[2].胡仁青.中美新闻报道中隐喻输出异同之批评性解读[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翟林柯.大学生隐喻输出能力研究[D].郑州大学.2018

[4].陈曦.隐喻输出能力的培养——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途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5].孔冬秀.输入输出视域下学生隐喻能力培养途径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

[6].李建波.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能力的实证研究——以隐喻输出为视角[J].语言教育.2015

[7].赵洪梅.非英语专业研究生隐喻能力与语言输出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8].武建萍.概念隐喻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理解和输出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

标签:;  ;  ;  ;  

隐喻输出论文-王小潞,王艺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