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宗教应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宗教应对理论,心理健康,帕格门特
宗教应对论文文献综述
曹娟[1](2018)在《宗教应对理论和心理健康》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心理学家K.帕格门特的宗教应对理论(coping theory)是宗教心理学近年来较有影响力的新理论之一。帕格门特将心理学的应对理论应用到宗教学研究中,对很多宗教心理现象都有一定的解释力。帕格门特认为,当面临现实的选择时,人们会使用各种资源来帮助他们进行选择——宗教正是资源的一种。在理论意义上,作为一种应对资源,宗教编织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之中——它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变化和影响力,而不是超然的目标。在实际层面上,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应对理论对信徒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正面效果。本文在对宗教应对理论进行分析梳理的同时,也希冀它能对心理健康研究有一定启示,对中国宗教心理的研究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宗教心理学》期刊2018年00期)
何丽,王建平[2](2017)在《失独者宗教应对的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中国失独者丧子后宗教应对的表现。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5名有宗教信仰的失独母亲(3名佛教徒,2名基督徒)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实物资料,采用解释现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失独者的宗教应对主要表现以下五个方面:死亡归因、智慧领悟、来世探索、仪式运用、宗教团体的支持。结论:失独者在丧子后会采用宗教应对,宗教是失独者哀伤平复历程中的积极资源。研究失独者宗教应对对于失独者的哀伤辅导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马龙[3](2016)在《云南地区佛教徒宗教应对与宗教性、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难题,主观幸福感便成了重要的衡量指标。尤其是在云南地区,提升主观幸福感可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团结,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障。佛教叁大部系在云南地区和谐共生,这是全球仅有的文化现象。梳理文献,猜想宗教应对和宗教性势必影响人们的主观幸福感。然而目前关于宗教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针对佛教尤其是佛教徒宗教应对的研究寥寥可数,甚至还没有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测量工具。基于此,本研究主要研究两个内容:(1)佛教徒宗教应对量表的编制。编制出一套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的、可以测量佛教徒宗教应对的量表。(2)用所编量表测查云南地区佛教徒宗教应对现状,并结合宗教性和主观幸福感两个变量,探讨叁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从宗教应对入手,为系统研究主观幸福感问题,寻找新的切入点和方法,并为此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指导。研究一,佛教徒宗教应对量表的编制。先选取280名佛教徒作为初测对象,确定了宗教应对的结构和条目;然后选取300名佛教徒对佛教徒宗教应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研究二,实证研究。发放问卷743份,系统分析了云南地区佛教徒宗教应对、宗教性和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以及各自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并探讨了云南地区佛教徒宗教应对、宗教性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佛教徒宗教应对量表由行为应对、社会支持应对和认知应对叁个维度构成,共18个测验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量表具有较理想的构想效度;(2)佛教徒宗教应对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性别、年龄段、文化程度、僧众类型、皈依部派等人口学变量分别对佛教徒宗教应对的一个或多个维度有显着影响;(3)佛教徒宗教性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文化程度、僧众类型和皈依部派等人口学变量分别对佛教徒宗教性的一个或多个维度有显着影响;(4)佛教徒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性别、年龄段、文化程度、僧众类型、皈依部派等人口学变量分别对佛教徒主观幸福感的一个或多个维度有显着影响;(5)佛教徒宗教应对、宗教性与主观幸福感有显着相关,宗教性对宗教应对和主观幸福感都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宗教应对对主观幸福感也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6)佛教徒宗教性对主观幸福感不仅有显着且直接的影响,而且可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宗教应对是宗教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6)
何沛怡,石林[4](2014)在《重大疾病患者宗教应对的质性研究——以中国基督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应对是近20年来西方宗教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当人们遭遇疾病、丧失、战争等严重威胁个体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压力事件时,往往转向更高的力量以帮助自己应对,宗教也常常成为他们的应对资源。在中国,关于宗教应对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内宗教信众逐年增多、癌症等重大疾病威胁越来越多民众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宗教如何影响个体应对疾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基督徒为例,探索重大疾病患者的宗教应对过程,揭示个案可能采用的宗教应对策略和持有的宗教应对资源,及应对过程中宗教应对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变化。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原因在于: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宗教应对领域目前仍缺乏坚实的理论,质性研究可以深入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寻求解释和理解。本质性研究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与10名身患癌症等重病的基督徒共同建构他们的宗教应对过程。数据分析和理论建构以扎根理论为指导,对10名研究对象产生的数据进行叁级登录,产生一级编码53个,二级编码16个,其中主要类属为:宗教应对过程中的情绪/心境和态度,宗教认知应对,宗教应对行为,宗教应对资源,宗教应对结果;叁级编码得出具有统领作用的核心类属"重大疾病患者宗教应对的动态过程"。效度检验采用研究者检核、研究对象检核、资料之间的相互验证、共同编码、反馈法等。成文采用类属作为基本结构,在部分类属下穿插一些小型个案及情境分析。从应对结果来看,本研究对象普遍在应对过程中取得了生理、心理、灵性上正向的变化。从总体应对方式看,他们基本采用积极宗教应对的方式,他们并非没有经历灵性挣扎,但在这个过程中依然选择向上帝和其他信徒寻求灵性上的支持,通过积极的宗教归因,恢复对良善、公义上帝的信心,对压力事件进行积极的再定义,看到苦难的意义所在。本研究在原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文献中的相关理论和个人分析,得出"重大疾病患者宗教应对过程"的中层理论:患者面临疾病这一危机,启动"宗教应对资源"进行认知和行为上的应对,"宗教信念"是认知应对的基础和核心,个体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宗教归因和对患病意义的认知重构;个体的应对行为也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宗教应对资源;同时,宗教应对带来的正向结果也进一步成为个体的"宗教应对资源"。研究结果对前人理论做出了一定的解释和补充,并对不同文化下基督徒宗教应对的差异做了初步讨论。(本文来源于《宗教心理学》期刊2014年00期)
安容瑾,刘淑红,冯媛媛[5](2014)在《宗教应对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人类精神领域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宗教与应对关系密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宗教应对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对宗教信念和行为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陇东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马钊[6](2014)在《不同宗教认同度的穆斯林在心理应激时的宗教应对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穆斯林的宗教认同度现状、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宗教认同度的穆斯林在心理应激时的应对方式差异,本研究采用宗教认同度量表和宗教应对方式量表对云南省不同地区的穆斯林群体进行施测。对收集的数据加以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相关研究上,宗教认同量表与宗教应对方式量表在得分相关上达到非常显着的水平,即宗教认同度越高对宗教应对方式得分也越高;(2)在差异比较上,不同地区的穆斯林宗教认同度差异不明显,说明不同地区的穆斯林对宗教认同不存在明显的区别;不同性别的穆斯林宗教认同度有显着差异,女性高于男性;不同文化程度的穆斯林宗教认同度差异不明显,文化程度不是影响穆斯林宗教认同度的必要条件;(3)宗教认同度高的穆斯林在应激的应对方式上更多的倾向于“基于真主的应对方式”和“基于宗教团体的应对方式”两位维度,不同的应激事件得分在“基于真主的应对”维度上存在差异;在“分手或离异”这一应激事件下,高认同度和低认同度的穆斯林在认同度量表得分上存在显着差异;(4)宗教认同分组与应激事件分组在“基于真主的应对”项目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推论宗教认同分组与应激事件在基于真主的应对方式特征有显着差异,即不同宗教认同度的穆斯林在应激事件下所采用基于真主应对的方式有所不同,高认同度的穆斯林偏向大于低认同度的穆斯林;宗教认同分组在各个应对方式项目的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论宗教认同分组的这部分应对方式特征没有显着差异;不同应激事件间所有应对方式项目的得分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论不同应激事件之间所选用的应对方式没有差别。(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4-04-20)
马志琼[7](2013)在《危机中的神圣》一文中研究指出长久以来,心理因素作为宗教的一大组成部分,占据着宗教的方方面面,宗教应对是心理学与宗教学交叉界中一个全新的领域。这篇论文的写作主要基于美国心理学家K·帕格门特所着的《宗教与应对的心理学》一书,用文本分析和对比的方法对其进行梳理探究。帕格门特的宗教应对理论将切入点放到危急时刻的个体选择问题当中,主要研究个体当下的反应以及造成这种反应的多种原因。这项研究不仅仅对那些对宗教和应对感兴趣的人有用,同时也适用于神职人员和理疗师、学者与科学家。因为帕格门特不仅仅讲到了心理学和宗教应对,同时也涉及了理论和实践。帕格门特认为宗教与应对都是一个流动的系统,是不断变化的,宗教是一个框架系统,对个体所感受的世界有着重要影响;应对则是一个个体数据库系统,当个体面对危机的就会选择调用相应的资源与程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宗教属于应对资源的一部分。帕格门特的这一选题正切中了宗教心理学理论与实际的一大交叉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当独特的研究视角。帕格门特宗教应对理论的核心部分在于对个体的关注,帕格门特认为每个个体因为自身认知的原因对宗教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但是只要个体是宗教信徒,就会在应对中对宗教有着相当程度的依赖。帕格门特根据个人与危机程度的不同,对个体的宗教应对模式做出了梳理,他将宗教应对分为两大模式。在此基础上,根据意义的路径和目的的改变将其细化为四种模式。帕格门特认为每个个体在选择应对模式的时候都有一个最基本的衡量标准——省力原则,即选择当前状况下最省力且能达到最大利益效果的状态。除此之外,再加上文化、环境等等因素,就会形成不同的宗教应对路径,得出不同的宗教应对结果。通过对帕格门特《宗教与应对的心理学》一书的通读,让笔者对宗教、应对、个体叁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细致的了解,与此同时,笔者对教牧心理学的一些资料做了一些阅读了解,个人认为虽然帕格门特在书中对宗教应对的模式做了尽可能详尽的介绍,但是在阅读梳理的过程中,仍然觉得帕格门特对宗教在应对中的消极作用介绍的太过宽泛,因为本书的大部分视角都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但是就宗教在应对中的消极作用则主要以理论论述推理与社会角度论证出发,因此笔者结合心理咨询实例与经验在第四章中对宗教在应对的消极作用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与简介。笔者认为帕格门特的研究虽然基于基督-犹太宗教的文化背景,但是其主体框架却可以推广到不同的文化宗教背景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因此,帕格门特的宗教应对理论对宗教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作用。不论他的观点是否有所偏颇,笔者认为对其研究的解读定能给国内宗教心理学以及宗教应对理论研究做出一些贡献。(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3-05-09)
姚静静,陈如男,刘砚燕,袁长蓉[8](2013)在《宗教应对与慢性病患者适应水平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应对作为应对过程研究中一个特殊领域在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通过对宗教应对的概念进行阐述,对其理论基础——压力与应对交互理论和神圣体验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描述了测量量表的现状,包括宗教应对的特异性量表,一般性应对量表中相关条目和自编条目,最后指出了宗教应对的方式,并指出其与其它适应相关变量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医学与哲学(A)》期刊2013年02期)
熊晶[9](2012)在《基督徒的宗教应对方式:结构与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应对方式是西方宗教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并且也是研究宗教信仰与心理、生理健康关系的中介因素和调节变量。由于不同的文化和学科背景,国内外对宗教应对方式的理解和使用存在明显差异,国内尚无本土化的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的测量工具,以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为主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基督徒的宗教应对方式进行基本理论研究,明确其内涵与结构要素,并以此为依据编制一份针对基督徒的宗教应对方式量表,不仅对我国信教群众的心理、生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加强国际宗教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的概念界定及结构模型假设:采用质性访谈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编制了“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量表”(Religious Coping Scale of Christians,简称RCSC);使用“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生活满意度指数”,探讨了984名有效基督徒被试的宗教应对方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督徒的宗教应对方式是指基督徒在面对应激事件时,使用宗教认知、宗教行为、宗教情绪和教徒内人际互动来理解并促进问题解决,以及预防或缓解情绪痛苦和生理不适,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宗教应对方式两大类。积极的宗教应对方式是指基督徒建立在与上帝的安全和信任的关系上,从事件中寻求积极意义,向上帝祈求引导和帮助,寻求教会成员所给与的精神上的、情感上和物质上等任何形式的帮助,通过自我反省、改变过往不良行为或更多地参与宗教活动,以此获得上帝的喜悦和认可,从信仰中获得感恩、平静、喜乐等积极情绪促进问题的解决。消极的宗教应对方式是指基督徒建立在与上帝的不安全和怀疑的关系上,从事件中觉察出消极意义,回避与上帝和教会的接触,怀疑上帝的权能,内心充满了愤怒、埋怨、绝望等消极情绪阻碍了问题的解决。(2)质性软件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证实了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的维度建构的合理性。全量表共33个题目,其中积极的宗教应对方式21个题目,消极的宗教应对方式12个题目。信度、效度检验的主要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示,修订后的测量模型的拟合指标较为良好,其中x2/df为3.62、CFI为0.98、NNFI为0.97、NFI为0.97、RMSEA为0.052、SRMR为0.051,说明该量表的构想效度符合预期;积极的宗教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504,消极的宗教应对方式与抑郁的相关系数为-0.472.说明其校标关联效度较高。积极的宗教应对方式这一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3,其分半信度为0.898;消极的宗教应对方式这一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5,其分半信度为0.804。两周后这两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41和0.857,表明“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量表”的信度指标较为理想。(3)本研究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了常模标准。采用以平均分为50,标准差为10的T分数,将平均数以上1个标准差(即T分数大于60)界定为宗教应对方式高分者,平均数以下1个标准差(即T分数小于40)界定为宗教应对方式低分者。对高低分组的典型特征进行了描述。(4)使用“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生活满意度指数对984名中国基督徒的宗教应对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基督徒在积极的和消极的宗教应对方式的均分分别为3分和2分左右,说明基督徒经常使用积极的宗教应对方式,偶尔使用消极的宗教应对方式。基督徒宗教应对方式在性别、居住地、年龄、婚姻状况、信主时间、父亲和母亲是否主等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在教育程度变量上差异不显着。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预测积极的宗教应对方式时,生活满意度、抑郁、年龄、信主时间和居住地进入了回归方程,其中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的预测最为显着;在预测消极的宗教应对方式时,抑郁、生活满意度和婚姻状况进入了回归方程,其中抑郁的预测最为显着。同时,积极的宗教应对方式与抑郁显着负相关,与生活满意度显着正相关;消极的宗教应对方式与抑郁显着正相关,与生活满意度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2-05-28)
石红伟[10](2012)在《癌症患者宗教应对体验的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描述癌症患者宗教应对的自身调节以及宗教应对的体验。2.解释癌症患者宗教应对的现象,提高人们对癌症患者宗教应对的理解与认识;为癌症患者循证护理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资料。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以深度访谈、观察、回顾病例为主要收集资料方法,采用Giorgi提出的资料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期间,选择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8医院、泰安市肿瘤防治院接受治疗的16名宗教信仰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参与者,描述他们运用宗教应对的体验。结果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出叁个主题:主题1:癌症患者宗教应对的自身调节宗教应对是癌症患者自身调节的一种心理干预方式,基于知、信、行的理论模式进行主题归纳。(1)认知再评价:重新认识人生意义、对疾病认知的改变、对死亡认知的改变。(2)信念调整:激发生存欲望、接受患者角色、增强战胜疾病信心、乐观面对疾病。(3)行为调整:自我控制感增强、恢复常态、转移压力源、性格改变。主题2:癌症患者宗教应对的体验宗教信仰是一种情感指向性应对方式,癌症患者运用宗教思想或宗教行为应对生活事件(癌症),本研究中癌症患者的宗教应对体验包括情感层面、生理层面、社会层面。(1)情感层面:获得精神寄托和依靠、减轻心理痛苦、增强对痛苦的忍耐性、获得归属感、幸福感增强。(2)生理层面:缓解躯体不适症状、提高睡眠质量。(3)社会层面:促进人际交往、促进家庭和谐。主题3:癌症患者对宗教应对的综合评价研究参与者从自我角度出发,对宗教应对进行综合评价为:(1)治愈作用;(2)精神支持;(3)帮助作用。结论1.积极的宗教应对是一种有效的应对方式,癌症患者运用信仰宗教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转变已有的认知,对应激事件赋予新的意义,情感上产生强大的信念,获得一定程度上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舒适状态,促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2.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应适当引导患者的宗教应对,理解并满足患者的宗教需求,以丰富整体护理和多元文化护理的内涵。(本文来源于《泰山医学院》期刊2012-04-01)
宗教应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中国失独者丧子后宗教应对的表现。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5名有宗教信仰的失独母亲(3名佛教徒,2名基督徒)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实物资料,采用解释现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失独者的宗教应对主要表现以下五个方面:死亡归因、智慧领悟、来世探索、仪式运用、宗教团体的支持。结论:失独者在丧子后会采用宗教应对,宗教是失独者哀伤平复历程中的积极资源。研究失独者宗教应对对于失独者的哀伤辅导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宗教应对论文参考文献
[1].曹娟.宗教应对理论和心理健康[J].宗教心理学.2018
[2].何丽,王建平.失独者宗教应对的质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
[3].马龙.云南地区佛教徒宗教应对与宗教性、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4].何沛怡,石林.重大疾病患者宗教应对的质性研究——以中国基督徒为例[J].宗教心理学.2014
[5].安容瑾,刘淑红,冯媛媛.宗教应对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理论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4
[6].马钊.不同宗教认同度的穆斯林在心理应激时的宗教应对方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7].马志琼.危机中的神圣[D].中央民族大学.2013
[8].姚静静,陈如男,刘砚燕,袁长蓉.宗教应对与慢性病患者适应水平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A).2013
[9].熊晶.基督徒的宗教应对方式:结构与测量[D].浙江师范大学.2012
[10].石红伟.癌症患者宗教应对体验的质性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