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区剂量分布论文-张钦华,利锦燕,邹雨荷,丁小凡

靶区剂量分布论文-张钦华,利锦燕,邹雨荷,丁小凡

导读:本文包含了靶区剂量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鼻咽癌,诱导化疗,调强放疗

靶区剂量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张钦华,利锦燕,邹雨荷,丁小凡[1](2019)在《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及剂量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及剂量分布影响。方法:12例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局部晚期鼻咽癌入组,行3程DN方案诱导化疗,在同一固定条件及摆位中心下,诱导化疗前后扫2套CT,为CT1、CT2,以2套CT制定2套IMRT计划为plan1、plan2,之后将plan1映射到CT2,形成融合计划plan2',处方剂量:PGTVnx 68Gy,PGTVnd 64-66 Gy,PTV1 60Gy,PTV2 54Gy,5次/每周,共30次。结果:3疗程诱导化疗后GTVnx体积由78.48 cm~3缩小到56.32 cm~3(p=0.01),不包括颅底GTVnx缩下了近1/2; GTVnd体积由25.45 cm~3缩小到10.30 cm~3(p=0.005)。实际执行计划plan2与融合计划plan2'相比,PTVnd和PTV2 D95升高,PTVnx、PTVnd和PTV2的适形性提高,PTV1和PTV2的均匀性改善,危及器官脊髓Dmax、原发灶中心同侧的腮腺、下颌骨、眼球受照剂量下降;经中位15个月的随访,全组患者局部区域控制率100%。结论:DN方案诱导化疗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按诱导化疗后缩小的肿瘤勾画GTV,能提高靶区剂量覆盖,降低正常组织尤其同侧危及器官受量,改善靶区的适形性及剂量性,并有较高的近期疗效。(本文来源于《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周含,李傲梅,景生华,朱锡旭,沈泽天[2](2018)在《射波刀计划设计中治疗路径选择对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射波刀治疗计划不同治疗模式选择不同准直器治疗路径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行射波刀治疗的脑部肿瘤患者,10例患者共18个肿瘤,肿瘤体积(9.7±10.4)cc,每个肿瘤计划设计时添加两个剂量限制环,环距离靶区5及15 mm,其中相对规则的6个靶区选取等中心治疗模式,其余选择非等中心模式,观察各个肿瘤的靶区分布情况。结果:6例规则肿瘤,适形度指数(CI),新适形度指数(NCI),包绕体积(Coverage),以及治疗节点数(Node),第一条路径(Path1, P1)与其余两条路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CI,P值分别为0.019、0.076、0.819;对于NCI,P值分别为0.031、0.733、0.014;对于Coverage,P值分别为0.009、0.960、0.032;对于Node,P值为0.000、0.584、0.000。12例非等中心治疗模式的肿瘤,选取4 cm的肿瘤进行分析,大小为20 mm的准直器得出最佳的剂量适形度及相对合适的治疗时间。结论:规则靶区,选取等中心治疗模式,同样可以得出较好的计划质量,射波刀的治疗计划系统的3条路径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明显差别。在设计时,建议优先选择P1,同时避免选择靶区附近危及器官一侧的治疗路径节点。不规则靶区,选择非等中心治疗模式,建议选择肿瘤短径的70%大小的限光筒,使肿瘤的治疗时间及治疗适形度等得到最优化的计算。(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高行新,陆军,李莎,张超,崔晓磊[3](2018)在《射波刀治疗中shell1大小对靶区剂量的分布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shell1的大小对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为射波刀治疗计划中shell1数值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肿瘤最大直径分别为10、30和50 mm 3类形状规则的代表性靶区,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shell1的数值分别选择0、1、2、3、4和5 mm设计治疗计划,然后分析shell1的大小对不同尺寸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对肿瘤直径为10 mm靶区,等剂量曲线值在shell1=0 mm时最大,随着shell1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平缓的趋势;适形度随shell1的增大变化较大,呈现先增大后平缓的趋势;正常组织的数值随着shell1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对肿瘤直径为30 mm靶区,等剂量曲线值没有变化,适形度随着shell1的增大略微增大但变化较小,正常组织数值变化同10 mm靶区一致。对肿瘤直径为50 mm靶区,等剂量曲线值基本没有变化,适形度随着shell1的增大基本上变化不大,正常组织数值变化与10和30 mm靶区基本一致。结论:Shell1的数值大小对小靶区剂量分布影响较大,对大靶区剂量分布影响较小。考虑靶区适形度和覆盖体积等因素影响,建议肿瘤最大直径为10 mm的小靶区,shell1数值取0或者1 mm;而对于肿瘤最大直径为30和50 mm的靶区,shell1根据需要采取适中数值;对于太大或者复杂的靶区,可以采用增大shell1的数值和其他限制条件来得到最优治疗计划。(本文来源于《医疗卫生装备》期刊2018年11期)

玉贵永,邹良群,阮国柱[4](2018)在《锥形束CT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对危及器官及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锥形束CT(CBCT)在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与危及器官及靶区剂量分布,为临床鼻咽癌的调强放射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数据。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鼻咽癌患者,均予以调强放射治疗,采用直线加速器的影像系统获取其CBCT图像。在调强放射治疗前获取CT扫描其实际图像,分析其分别在X(左右)方位、Y(头脚)方位和Z(腹背)方位上的摆位误差,并观察摆位误差对放射治疗剂量的分布影响情况。结果:在60例鼻咽癌患者摆位误差中,各个区域的实际剂量较相同靶区计划剂量低(t=2.481,t=8.654,t=2.419,t=5.294,t=3.157;P<0.05)。摆位误差值在X方位为(-0.50±1.32)mm,在Y方位为(-0.22±2.55)mm,在Z方位为(-0.54±1.18)mm,其中在Y方位的误差最大,在X方位的误差最小。60例鼻咽癌患者经调强放射治疗的危及器官与靶区剂量分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剂量分布变化范围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右侧眼晶状体、左侧眼晶状体、脑干、颈部转移淋巴结、脊髓和鼻咽原发肿瘤。结论:鼻咽癌患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时的摆位误差无法避免,临床工作中可通过改善摆位的精确度,保证调强放射治疗的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8年10期)

高宗毅,曹运峰,刘永利,刘江涛,张政[5](2018)在《叁维适形调强放疗与常规电子线放疗在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靶区剂量学分布中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叁维适形调强放疗与常规电子线放疗在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靶区剂量学分布中的对比。方法选取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60例,均采用CT进行定位,分别采用常规电子线放疗和叁维适形调强放疗两种方式,比较两种放射方式剂量学差异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叁维适形调强放疗均匀性指数(HI)、适形指数(CI)、接受≥95%处方剂量时计划靶区的体积数值(PTVVD95%)均明显高于电子线放疗,PTVVD110%、PTVVD105%均明显低于电子线放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叁维适形调强放疗心脏计划靶区体积(PTV)平均剂量(Dmean)、全肺Dmean和患肺V5值均明显高于电子线放疗,全肺V20、心脏V30、心脏V40和患侧肺V20值均低于电子线放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叁维适形调强放疗不仅能够提升剂量均匀性和靶区适形性,还能够减少对心脏与肺部的照射剂量和体积,优于常规电子线放疗。(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8年05期)

高行新,王洪花,陆军,李莎,张超[6](2017)在《射波刀治疗计划中计算框大小对靶区剂量分布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射波刀治疗计划中计算框的大小对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为射波刀治疗计划设计时计算框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个肿瘤最大直径分别为10 mm、30 mm和50 mm的靶区,计算框大小分别为靶区外15 mm、30 mm、50 mm和最大扫描体积,然后进行计划设计,并分析计算框的大小和靶区剂量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1)计算时间随着计算框的增大而大幅度减少,而治疗时间随着计算框的增加均有减少的趋势,但变化不大;(2)随着计算框的增大,等剂量曲线数值呈下降的趋势,由开始轻微改变到在最大扫描体积时变化最大,如10 mm靶区,曲线数值由89%~70%,而30 mm靶区,曲线数值由85%~74%,对50 mm靶区,曲线数值由77%~70%。射线束变化趋势和等剂量曲线类似;(3)对不同大小的靶区,适形度会随着计算框的增大而增加,但随着靶区的增大,适形度增加幅度变小。结论:受计算时间和其他靶区剂量分布影响,对于肿瘤直径为10 mm的靶区,计划设计时选择较小的计算框,如靶区外15 mm;对于肿瘤直径为30 mm靶区,选择适中的计算框为宜,如靶区外30~50 mm;而对于肿瘤直径为50 mm的靶区,计算框可以选择大些,如靶区外50 mm或更大范围计算框,可以有效减少计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7年09期)

左小坤[7](2017)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腮腺及靶区体积变化对剂量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在IMRT过程中腮腺体积及GTV变化规律。方法 10例鼻咽癌患者均采用IMRT技术治疗,对治疗前后腮腺及靶区体积变化、剂量分布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通过比较发现:治疗中和治疗前脊髓、脑干、下颌骨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双侧腮腺和GTV不同,有剂量学差异(P<0.05)。结论 IMRT治疗过程中,鼻咽癌患者出现腮腺和靶区体积改变明显,放疗至5周左右变化达到顶峰,提示可在第五周进行二次放疗计划。(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7年71期)

鲍艳,瞿刚[8](2017)在《鼻咽癌IMRT中脑干外放距离对靶区和各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旨在找到较理想的脑干外放距离的参考范围,以提高放疗计划设计的精确度,为物理师提供方便。方法我们挑选了10例原发性鼻咽癌IMRT患者的资料信息,在各类参数相同的同一计划下进行调强逆向运算,分析脑干的不同外放距离所引起的靶区剂量和其它各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鼻咽癌IMRT放疗中综合权衡利弊,脑干外放距离为7野计划3~4mm,9野计划2~4mm是比较合适的。结论物理师可直接参考这个数值,在这个范围内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即可,操作更简便,更可靠。(本文来源于《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张广鹏,杨波,庞皓文,石翔翔,陈仁金[9](2017)在《胸部肿瘤内外照射方式的靶区剂量分布和肺受照剂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插植照射和调强照射两种照射方式在胸部肿瘤靶区内的剂量分布和肺受照剂量。方法:选取18例接受插植放疗的胸部肿瘤病人,分别制作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为120 Gy的调强计划和临床靶区(CTV)处方剂量为120Gy的插植计划。计算D_(95)(靶区95%体积的受照剂量)、D_(90)、D_(50)、D_(30)、靶区倍率因子曲线和肺V_(20)、V_(30)。结果:调强放疗和插植放疗计划的肺V_(20)分别为(21.50±16.89)%和(33.73±12.12)%(P<0.05),肺V_(30)分别为(14.63±13.29)%和(29.86±12.55)%(P<0.05)。调强计划PTV和插植计划CTV的D_(95)无统计学差异(P>0.05),D_(90)、D_(50)和D_(3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调强放疗的靶区剂量分布比较均匀,而插植照射的靶区剂量分布呈高梯度变化且越靠近靶区中心剂量越高;在内照射叁维计划系统中设计内照射计划时,靶区剂量均匀性验收要求应该区别于外照射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高行新,陆军,李莎,姜澎,崔晓磊[10](2016)在《射波刀治疗计划中定位中心的改变对靶区剂量分布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在椎体追踪和肺追踪模式下,定位中心的改变对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3例肺癌患者,对椎体追踪靶区2例和肺追踪靶区1例进行计划设计,椎体追踪靶区分为靠近椎体病变和远离椎体病变。选择与靶区中心对应的定位中心进行计划设计,逐渐改变定位中心,每移动一个椎体设计一个计划,计划命名为T1-T5。结果:采用椎体追踪的靶区剂量分布参数均有所变化,其中覆盖靶区体积改变较大,如靠近椎体靶区的覆盖靶区体积由95.73%改变为93.08%,而远离椎体靶区的覆盖靶区体积由98.52%改变为90.42%。采用肺追踪的靶区剂量分布不随定位中心的改变而改变。结论:采用椎体追踪的靶区,定位中心的改变对靶区分布有一定影响,当定位中心改变较小时,剂量分布变化不大,而当定位中心改变较大时,剂量分布有较大的变化,其中远离椎体的靶区剂量分布改变较靠近椎体的稍大;采用肺追踪模式的靶区,定位中心的改变对靶区剂量分布无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6年03期)

靶区剂量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射波刀治疗计划不同治疗模式选择不同准直器治疗路径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行射波刀治疗的脑部肿瘤患者,10例患者共18个肿瘤,肿瘤体积(9.7±10.4)cc,每个肿瘤计划设计时添加两个剂量限制环,环距离靶区5及15 mm,其中相对规则的6个靶区选取等中心治疗模式,其余选择非等中心模式,观察各个肿瘤的靶区分布情况。结果:6例规则肿瘤,适形度指数(CI),新适形度指数(NCI),包绕体积(Coverage),以及治疗节点数(Node),第一条路径(Path1, P1)与其余两条路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CI,P值分别为0.019、0.076、0.819;对于NCI,P值分别为0.031、0.733、0.014;对于Coverage,P值分别为0.009、0.960、0.032;对于Node,P值为0.000、0.584、0.000。12例非等中心治疗模式的肿瘤,选取4 cm的肿瘤进行分析,大小为20 mm的准直器得出最佳的剂量适形度及相对合适的治疗时间。结论:规则靶区,选取等中心治疗模式,同样可以得出较好的计划质量,射波刀的治疗计划系统的3条路径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明显差别。在设计时,建议优先选择P1,同时避免选择靶区附近危及器官一侧的治疗路径节点。不规则靶区,选择非等中心治疗模式,建议选择肿瘤短径的70%大小的限光筒,使肿瘤的治疗时间及治疗适形度等得到最优化的计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靶区剂量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张钦华,利锦燕,邹雨荷,丁小凡.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及剂量分布的影响[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

[2].周含,李傲梅,景生华,朱锡旭,沈泽天.射波刀计划设计中治疗路径选择对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8

[3].高行新,陆军,李莎,张超,崔晓磊.射波刀治疗中shell1大小对靶区剂量的分布影响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8

[4].玉贵永,邹良群,阮国柱.锥形束CT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对危及器官及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8

[5].高宗毅,曹运峰,刘永利,刘江涛,张政.叁维适形调强放疗与常规电子线放疗在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靶区剂量学分布中的对比研究[J].癌症进展.2018

[6].高行新,王洪花,陆军,李莎,张超.射波刀治疗计划中计算框大小对靶区剂量分布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7

[7].左小坤.鼻咽癌调强放疗中腮腺及靶区体积变化对剂量分布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

[8].鲍艳,瞿刚.鼻咽癌IMRT中脑干外放距离对靶区和各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影响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7

[9].张广鹏,杨波,庞皓文,石翔翔,陈仁金.胸部肿瘤内外照射方式的靶区剂量分布和肺受照剂量[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7

[10].高行新,陆军,李莎,姜澎,崔晓磊.射波刀治疗计划中定位中心的改变对靶区剂量分布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6

标签:;  ;  ;  

靶区剂量分布论文-张钦华,利锦燕,邹雨荷,丁小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