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中供热网运行调节与控制策略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付家根[1](2021)在《供热管网负荷平衡优化算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城市建设,集中供热已经是北方地区的主流供热方式,居民对供热采暖的热舒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供热系统的调控策略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由于供热系统具有大惯性、大滞后和强耦合等特点,使用传统的换热站单独控制的方法,会出现冷热失调,供热不均等问题,各热用户间会呈现“近热远冷”的状态。因此,需要对供热管网的控制策略进行优化,以提高供热质量,合理分配资源,降低运行成本。为解决供热系统负荷分配不均的问题,本文以换热站二次侧回水温度方差最小为控制目标,设计了差分进化算法以及改进后的人工鱼群算法来对供热管网进行整体优化控制。首先对供热系统水力特性及热力特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利用Simulink工具对供热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来模拟系统的实际的运行状态。将两种算法应用在集中供热系统整体仿真模型,通过迭代计算,得到各换热站经过优化控制后的阀门开度,通过调节阀门,对换热站的一次侧流量进行合理分配,继而对换热站二次侧回水温度进行调节,使各换热站二次侧回水温度均衡一致,使供热系统在整体上得到控制,各换热站根据负荷按需分配,实现热网的平衡供热。为了验证整体优化方案的有效性,结合某供热公司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差分进化算法及改进后的人工鱼群算法对供热管网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可以提升供热系统的全局性能,达到平衡供热的目的。其中,改进后的人工鱼群算法相较于差分进化算法,它对模型的适应性更强,稳定性会更好,收敛精度更高。
张继谊[2](2021)在《动力分布式集中供热系统模型预测智能调节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集中供热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基础建设,在解决了我国冬季取暖问题的同时,集中供热所耗费的大量能源不容忽视。近年来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动力分布式集中供热系统,其核心为在每个用户安装变频水泵,以此替代传统供热系统中的调节阀,通过独立的水泵向用户提供压头,这样避免了压头浪费,能够显着节约集中供热系统的输配能耗。动力分布式集中供热系统的关键是运维部分,由于供热管网水各支路水力互相影响,如何统筹协调动力分布式供热系统中的变频水泵是一大难点。随着“智慧城市”、“智慧供热”、“大数据”等一系列概念及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以及动力分布式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越加广泛,发展适用于动力分布式集中供热系统的控制调节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这一现状,本文针对动力分布式集中供热系统,提出了基于室温预测控制的智能调节方法,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本文针对动力分布式供热系统的水力耦合问题,提出了包括建筑数据监测、建筑室温预测、管网水力求解以及水泵统一调节在内的动力分布式供热系统模型预测智能调节方法。其次,本文依托大连理工大学能耗平台对部分建筑进行数据监测,应用LSTM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建筑室温预测模型,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与模型预测控制对建筑热力入口调节方法进行了模拟研究,提出了建筑热力入口的智能调节方法。该方法可以响应天气因素变化,及时调节系统流量,控制效果良好,误差在±0.5℃。第三,本文建立二次网动力分布式供热系统管网水力、热力模型,设计动力分布式供热管网算例进行二次网动力分布式供热系统模型预测智能调节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断变化的天气环境下,各用户室温能够稳定在设定值,用户循环泵、热源循环泵协同工作,高效运行。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动力分布式供热系统中零压差点的最优位置选取问题、动力分布式供热系统能耗问题,并模拟了采用分阶段变供水温度量调节的动力分布式供热系统与传统供热系统的运行整个供暖季的能耗情况。本文提出了一套动力分布式供热系统的模型预测智能调节方法,该方法将所有水泵统一调节,解决了供热管网中常见的支路耦合问题;同时利用大数据监测,建立了建筑室温预测模型,提出了建筑热力入口智能调节方法,为智慧供热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使用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具体如何应用到实践之中以及在实践中表现如何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讨。
张爽[3](2020)在《集中供热调度监控系统设计及节能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在大力倡导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背景下,引入和应用现代自动化管理技术,进行城市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是我国在城市供热系统管理方面的重要技术革新方向。本文针对目前集中供热存在的问题,以哈尔滨某热源厂为例,通过对现有节能优化技术的研究,利用物联网、监控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结合自控技术的应用,围绕现有供暖设施的自动化改造和科学的计算对系统进行合理的数据采集与调节控制,建立集中供热调度监控系统平台,对换热站的运行控制调节机制与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有效的管理,优化供热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本文通过对换热站系统的实例分析,对供热调度监控系统进行节能优化设计,正确选择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方案,对不同调节技术应用运行的效果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提出分阶段质量-流量的调节方式,是供热系统运行节能节电的首选方案。根据供热调度监控系统的能源数据分析,将供热系统中实际发生的煤、水、电、热等能源消耗参数进行统一折算,选取不同时间(如:某天、某周、某月、某供暖期)对单位面积能耗进行横纵向比较和统计分析,分析能耗高或者能耗低的原因,为节能改造以及可靠运行提供最准确的数据,更好地指导供热系统高效运行。集中供热系统进行节能优化改造后,通过能耗信息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该系统节能优化效果明显。在保证供热系统优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节能优化设计使系统平衡性有较大的提高,减少系统的失调损失,节能降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企业形象。
周绘彤[4](2020)在《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调节及控制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供暖面积快速增长,供暖能耗也随之增长。如何提高供热质量、降低能源消耗、保护资源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加强供热技术与运行管理方法研究,以较少的能源消耗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供热调节是保证供热质量和节能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研究了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管理的优化问题。针对国内外集中供热系统发展以及建筑供热能耗基本现状展开调查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述本文研究的内容及重要意义;分析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特性,探讨系统运行调节过程的相关参数及其计算方法计算;以供热系统在供暖期内循环水泵能耗最低为目标,对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的循环流量比和运行过程中循环水泵的耗电量进行了全面理论分析,得出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方式下供热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量理论计算式,并对采用不同运行模式供热系统循环水泵电耗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所调研高校冬季集中供暖的特点,提出了分时分区分温调节控制方案。根据集中供热系统所服务的建筑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室内温度需求,将供暖阶段划分为正常供暖期、短期低温供暖、长期低温供暖三种供暖模式,通过计算可得采取分时分区供暖后供热量可减少24.38%,并提出了相应的供暖节能方案;采用气候补偿技术,优化供暖循环泵变频节能控制系统,给出了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及控制流程,设定10℃的恒定供回水温差控制方式,实现对换热站二次供水温度和循环流量的控制。以青岛某高校集中供暖系统为例,对2018-2019年采暖季供热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整理分析。针对该校区某一换热站现阶段采用的运行调节方式,结合不同室外温度下的负荷变化,得出耗热量和耗电量。对比分析表明,供热系统的运行能耗较大,节能效果仍有待提升;通过智能换热站和监控平台对供暖系统进行合理的调节控制,能够优化运行模式,降低运行成本。依据所提出的节能运行控制模式,提出了该校区1号换热站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方案,并预测了运行效果,预测整个供暖季热量利用率将提高4%,将节约电能38.7%。
王少博[5](2020)在《城镇集中供热系统动态热负荷预测与二次网节能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供热是我国基础性的民生事业,它是我国北方人民冬季室内生活环境舒适性的重要保障。当前,由于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引发的各种矛盾已经迫在眉睫,北方城镇老旧小区供热能耗高、供热质量差、热力失调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针对老旧小区的二次网和末端没有控制措施等问题进行研究,依托计量和监控等信息化技术,从需求侧出发不仅可以实现按需供热,而且对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治理雾霾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热负荷预测是实现按需供热和保障用户热舒适的前提和基础。从影响热负荷的因素出发,综合分析考虑热负荷影响因素的动态线性和非线性对热负荷预测结果精度的动态影响,分析所有加权影响因素对热负荷的动态非线性影响并对其进行相关性的分析,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以室外的温度变化作为热负荷的基础加权影响的因素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综合室内外温差。以此温差和前一段时间的热负荷为输入量,以当前热负荷为输出量构造热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拉格朗日插值法和横向数据对比法对热负荷异常数据进行处理,模型算法以改进的移动多项式最小二乘法为基石,为解决预测值时间的延迟现象在算法中加入趋势校正值,然后用现在比较热门的支持向量机(SVM)进行预测计算,并且利用误差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以此突显出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优越性。基于此方法的预测值为供热节能控制提供指导性的策略,以换热站和楼前混水系统为控制手段,实现供热系统和楼宇的两级热平衡以及热用户的热舒适性。既有效的改善了小区供热的工况,又保障了供热的质量,其次就是实现了节能减排,并将节能改造的方案广泛应用于小区实际的工程。研究结果表明:(1)改进的移动多项式最小二乘法周期M=3和M=4的平均误差为5.195%和5.005%,支持向量机(SVM)平均误差为5.16%。同时以多项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改进后的方法精度高、模型算法简单用于工程实践较为容易。(2)利用供热监测、控制一体的信息化平台,然后加入楼前混水系统,通过改造前后的经济分析对比,一个供暖季电耗减少126720千瓦时,同时热量也减少了0.1GJ/h,不仅用户的室温合格率增加、能耗减少而且减少污染有益于大气环境。
王娜[6](2019)在《集中供热管网动态水力、热力工况特性计算与分析》文中认为城镇集中供热管网作为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深入研究其动态特性对满足末端用户负荷需求、动态输配平衡和供热系统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热网的动态水力、热力工况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动态特性分析展开研究。通过对管网的稳态水力特性分析,研究了大型环状网中管段及热力站阻抗变化对最不利环路流量和压力分布影响的敏感性。提出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热源环状热网阻抗辨识算法,可利用多工况下的压力、流量数据将阻抗辨识误差降低到±1%以内。建立了大型供热管网动态水力工况的分布参数和集总参数模型。将这两种模型应用于某长输供热系统的算例分析中,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基于管网动态水力特性的分布参数模型分析了某城镇多源环状管网算例,研究了热源处循环泵频率调节时的管网动态流量、压力响应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距热源较近的热力站流量动态变化与其最近的热源流量变化过程密切相关。提出了供热管道热动态数值求解的二阶隐式迎风格式和半隐式QUICK格式,并与一阶隐式迎风格式共同应用于石家庄市供热管网的热动态分析中,基于热网实测数据分析了三个数值格式的有效性和精度,研究了计算误差和计算时间随时、空步长的变化,以确定三种格式的最佳时、空步长。分析结果表明,二阶隐式迎风格式的计算性能优于另两种格式。基于广度优先遍历算法、管网的稳态水力工况计算和管道的二阶隐式迎风方法建立了集中供热管网的动态水力、热力工况耦合数值计算方法,分析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同时变化下的热网热动态特性。基于该算法研究了热力站流量的改变对系统热动态的影响。通过对热网算例的计算分析研究了热力站流量变化对系统热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热力站距热源越远,其流量变化对管网热动态特性影响越大。本文建立的多热源环状热网阻抗辨识算法、动态水力工况数值计算方法、管道热动态数值格式及热网的动态水力、热力工况耦合数值计算方法对城镇集中供热管网的动态特性分析与高效运行调控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戴吉平[7](2019)在《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运行调节策略挖掘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换热站节能运行,重要的是找到高效的运行调节策略。同一个供热系统制定不同的运行调节策略,其运行效果往往不一样。要实现换热站运行调节策略的评价,就需要知道换热站实际的运行调节策略。然而换热站处的值班人员大多不清楚实际的运行调节策略,而如今大量的供热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运行数据,这些数据就是运行经验很好的载体。一种新兴的技术称为数据挖掘,是一种功能强大且功能多样的工具,用于提取隐藏在海量数据中有价值的知识。从实际数据中挖掘运行策略无疑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将数据挖掘技术和传统数据分析方法结合,应用到供热运行大数据中,第一步,将自相关函数图检验、傅里叶变换、高斯聚类、格鲁布斯法与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有效结合,挖掘一个采暖季多个运行调节水平的二次供水温度模式;第二步,采用自相关函数图检验、格鲁布斯法,挖掘一个采暖季不同流量水平的二次循环流量模式;第三步,从换热站运行方式、供热能耗、运行策略节能潜力出发,提出了运行策略评价的流程。并将上述分析方法进行集成,建立了基于供热运行数据的换热站运行调节策略挖掘与评价方法框架。从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换热站对研究成果进行应用和检验。先对数据预处理,再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框架能够挖掘出运行调节策略并得到评价结果,有效验证了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该方法框架用于今后更多的换热站供热运行数据分析工作中,能够指导换热站优化运行,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王诗尧[8](2019)在《鞍山市热网分布式变频改造及多热源联网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为实现鞍山集中供热“一城一网”建设,尤其是鞍山大规模并网后供热技术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分布式变频泵系统和多热源联网两项技术改造措施。首先对鞍山市集中供热的1 1座热源厂的供热规模、供热能力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重点调查对新并网的原北美供热区域的接收能力。针对热源主循环泵扬程过大,末端用户资用压差过小、个别用户出现倒空、超压等问题,进行增设分布式变频泵系统改造;针对原枝状管网供热安全性差、灵活性差等问题,进行多热源联网技术改造。并利用HACNet软件仿真模拟,分析改造后水力热力工况,计算在效率、节能和节省资金方面的优势。最后制定改造后集中供热运行调节控制策略,实现各热源的智能控制和调度的优化调整。2017年对解放路热源厂、解放东路热源厂、前峪热源厂进行分布式变频改造,2018年对梨花峪热源厂、灵山南热源厂、桃山热源厂等进行分布式变频改造及多热源联网技术改造。两项技术改造的效果如下:成功实现新增2000多万m2并网面积供热;改为补水泵补水定压点设在旁通管处的定压方式,实现精准定压后,解决养老院等倒空、解放东路湖南区域超压问题;供回水温差增大40%,解决了末端站资用压头不足的问题;多热源联网可靠性提高,水力工况优化30%,提高管网输送等效效率40%以上;主循环泵因功率下降,采暖季节省电费约150万元;取消3座均压站,节能资金1500万元;总体热耗降低12%、电耗降低23%。经过两个采暖季的运营,证明两项技术改造工作卓有成效。
曾琳[9](2019)在《盘锦东部热电厂热网平衡调节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集中供热作为我国北方城镇地区最为重要的采暖形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并逐渐成为继水、电、煤气之后城市的又一大生命线。随着集中供热规模的不断扩大,供热系统的调节困难程度及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大,不能否认的是,我国的集中供热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集中体现为能耗大、管理水平低、调控能力不足等方面。特别是我国城市人口众多,热网覆盖面积大,管线复杂,常常发生水力失调等问题,对住户的室内舒适度产生影响,也增加了供热企业的运行成本。所以供热运行调节方案的研究至关重要,它关系到集中供热的效果及供热运行中各能源成本的使用问题,对供热企业而言意义重大。本文对系统水力失调的概念、水力失调的分类及产生水力失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概括了几种调节水力平衡的方法,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水力平衡装置,就几种常见的水力平衡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流量特性等进行了介绍。并针对我国城镇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调节所存在的问题,使用Flowmaster软件进行了管网建模。以盘锦东部热电厂热网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地调研,收集了部分热网运行数据,并对2座小区进行了热网参数实地测量和住户调查。使用Flowmaster软件对管网进行了建模和仿真模拟分析,以一般热网为例对软件的建模特性及热网的水力工况进行了说明,通过改变管路各单元的相应参数,将简单管网模型逐渐复杂化,并通过水泵变频器改变热网循环泵的流量,计算各管段的水力工况,模拟量调节对于各类管网的实际影响。选取了盘锦东部热电厂热网的“中线”上的33座换热站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得到了该33座换热站相应的平衡阀开度值及热网理论平衡流量,盘锦市东部热电厂热网该支路添加平衡阀根据该数值进行调节,对2016~2017年及2017~2018年两个采暖季的供热情况进行的回访,根据测试数据得出,此次安装平衡阀优化调节总体达到理想效果,该支路最大不平衡率不高于15%。最后,对于盘锦东部热电厂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给出了其它相应的优化方案,提出在主干线合适位置增设1处调峰热源,用以增加热网的稳定性。在换热站处安装吸收式换热器,以增大一次网换热温差,减小一次泵的循环流量以提高降低运行能耗。在运行调节方面,应采用阶段性变流量质调节的方式,同时由于盘锦市11月和3月实际气温较高,可在此期间采用间歇调节的方式,合理减少热网运行时间,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达到运行节能的目的。
牛凡[10](2019)在《校园供热系统优化运行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进步,供热系统逐步向智能调控方向发展,很多校园、节能公司以及城市热力公司都开始在供热系统智能控制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展开研究。校园供热系统的供暖建筑分布密集,使用功能多样,用热规律有所不同且有具有周期性,拥有优化运行智能控制的独特性。本文针对校园公共类建筑和住宅类建筑的特点,对校园供热系统的优化运行控制策略开展了以下研究。对于校园公共类建筑,本文首先根据校园公共类建筑的用热特点提出分时供热策略系统形式;然后研究了夜间低温运行对室温和回水温度的影响,为分时供热运行策略中是否考虑防冻提供参考;通过对典型公共类建筑进行EnergyPlus模拟,得到分时供热运行时间方案,使供热系统能及时恢复第二天的正常供热;最后提出了不同情况下供热系统分时供热的预热方法,使校园公共类建筑能够更快地恢复正常供热,提高预热效率。对于校园住宅类建筑,本文对其进行了基于热计量的用户自主性调节供热策略的研究。首先设计了住宅类建筑自主调节供热的系统形式;然后阐述了本文用户室温调节范围的确定原则,分别基于温差和热平衡提出了用户自主调节供热策略;基于建筑热惰性对室温采样周期的确定进行了研究;最后对住宅类用户自主调节模式下的水力解耦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压差控制阀安装在不同位置时的解耦效果,提出了分层设置压差控制阀的解耦策略。将校园整体供热系统分成单一建筑类型和多种建筑类型供热系统两种情况,进行了校园供热系统整体的优化运行控制策略的研究。单一建筑类型的供热系统耦合性弱,无需专门设置解耦系统。对多种建筑类型供热系统,首先研究了各类建筑优化运行调节对二次网的水力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次网分别基于均压罐和压差的解耦控制策略;最后对换热站控制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MATLAB对换热站水泵变频解耦的PID控制进行仿真分析。最后根据某校园的实际供热系统情况,对其进行优化运行应用分析。首先对优化前持续供热的室内热环境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对实际既有供热系统进行优化运行系统设计,最后对供热系统优化运行的节能性进行分析计算,可知有很大的节能空间。本文通过对校园公共类建筑分时供热运行策略和住宅类建筑用户自主调节运行策略及供热系统整体的研究,为校园智慧供热系统建设提供思路。
二、集中供热网运行调节与控制策略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集中供热网运行调节与控制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供热管网负荷平衡优化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集中供热控制方法现状 |
1.2.2 国内集中供热控制方法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供热系统介绍及建模分析 |
2.1 供热系统的水力特性 |
2.1.1 管道阻力特性 |
2.1.2 供热系统管道阻力损失的计算 |
2.1.3 调节阀及其特性分析 |
2.2 供热系统的热力特性 |
2.2.1 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
2.2.2 散热器的热力分析 |
2.2.3 换热器的热力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供热系统的MATLAB仿真及分析 |
3.1 MATLAB/SIMULINK的介绍 |
3.2 集中供热系统仿真模型库建立 |
3.2.1 管道仿真模型 |
3.2.2 换热站仿真模型 |
3.2.3 散热器仿真模型 |
3.2.4 热用户仿真模型 |
3.2.5 热源仿真模型 |
3.2.6 阀门仿真模型 |
3.3 供热系统整体仿真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供热管网负荷平衡优化算法研究 |
4.1 热网运行调节方式 |
4.2 供热管网传统控制方法 |
4.3 供热管网的全局优化方法 |
4.3.1 差分进化算法 |
4.3.2 人工鱼群算法 |
4.3.3 人工鱼群算法的改进 |
4.4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数据来源 |
4.4.2 供热系统仿真模型验证 |
4.4.3 优化算法对比 |
4.4.4 模拟分析仿真验证 |
4.4.5 抗干扰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动力分布式集中供热系统模型预测智能调节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动力分布式供热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动力分布式供热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动力分布式集中供热系统理论基础 |
2.1 动力分布式集中供热系统与传统集中供热系统的差异 |
2.2 动力分布式供热系统分类 |
2.2.1 动力分布式二级泵直接连接系统 |
2.2.2 动力分布式二级混水泵系统 |
2.2.3 动力分布式三级泵系统 |
2.3 动力分布式供热系统设计方法 |
2.3.1 零压差点 |
2.3.2 均压管 |
2.3.3 供热管网水力计算 |
2.3.4 定压补水设计 |
2.4 变频水泵 |
2.4.1 水泵工作点的确定 |
2.4.2 水泵变频 |
2.4.3 水泵轴功率 |
2.5 本章小结 |
3 动力分布式集中供热系统数学模型 |
3.1 热源模型 |
3.1.1 水力模型 |
3.1.2 热力模型 |
3.2 用户水力模型 |
3.3 用户热力模型 |
3.4 管网水力模型 |
3.4.1 图论的基本概念 |
3.4.2 图的矩阵表示 |
3.4.3 集中供热管网的水力工况模型 |
3.5 管网热力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4 动力分布式集中供热系统热力入口智能调节方法 |
4.1 建筑室内温度预测 |
4.1.1 模型输入-输出选择 |
4.1.2 LSTM神经网络 |
4.2 建筑数据采集 |
4.3 模型辨识结果 |
4.4 室温模型预测控制 |
4.4.1 模型预测控制 |
4.4.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5 控制效果分析 |
4.5.1 不同扰动因素对建筑流量的影响 |
4.5.2 一周模拟结果 |
4.5.3 变设定温度工况模拟结果 |
4.5.4 模型预测控制与PID控制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5 动力分布式集中供热系统管网模型预测智能调节模拟研究 |
5.1 动力分布式供热系统管网调节方法 |
5.1.1 动力分布式供热系统管网调节方法分类 |
5.1.2 动力分布式供热系统管网模型预测智能调节方法 |
5.2 管网设计 |
5.2.1 管网设计 |
5.2.2 水力计算及水泵选型 |
5.3 动力分布式供热管网仿真 |
5.3.1 水泵频率求解 |
5.3.2 动力分布式供热管网模型预测智能调节效果分析 |
5.3.3 传统供热系统与动力分布式供热系统能耗对比 |
5.4 零压差点最佳位置分析 |
5.5 分阶段变供水温度的量调节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管网设计参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集中供热调度监控系统设计及节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优化技术发展现状 |
1.2.2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优化技术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集中供热调度监控系统需求分析与结构设计 |
2.1 集中供热调度监控系统的管理需求 |
2.2 集中供热调度监控系统的管理原则 |
2.3 集中供热调度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2.3.1 供热系统调度监控中心 |
2.3.2 数据通讯网络 |
2.3.3 集中供热系统供热管道的监控点 |
2.3.4 集中供热调度监控系统的工作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WebSCADA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 |
3.1 系统的数据采集 |
3.2 系统的硬件设计 |
3.2.1 PLC工作原理和功能 |
3.2.2 PLC硬件选型 |
3.2.3 PLC控制系统现场设备选型 |
3.3 集中供热调度监控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 |
3.3.1 换热站PLC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3.3.2 热源中心DCS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3.3.3 供热调度监控系统报警和安全性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集中供热系统调度监控及节能优化方案 |
4.1 集中供热运行参数控制原理 |
4.2 集中供热运行参数调节方案 |
4.2.1 质量调节方案(质调节) |
4.2.2 流量调节方案(量调节) |
4.2.3 分阶段质量-流量调节方案(分阶段质-量调节) |
4.2.4 调节方案比较分析 |
4.3 温度调节控制 |
4.4 循环水流量调节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节能优化设计实例及效果分析 |
5.1 本工程供热节能监控系统优化设计实例 |
5.2 哈尔滨某供热节能监控系统优化节能功能应用 |
5.2.1 系统运行参数检测功能 |
5.2.2 系统全网平衡参数计算 |
5.2.3 系统数据分析和控制功能 |
5.3 节能优化效果分析 |
5.3.1 节能优化后煤量节约预测 |
5.3.2 节能优化后电量节约预测 |
5.3.3 节能优化后能耗节约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调节及控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集中供热系统调节理论基础 |
2.1 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调节类型 |
2.2 集中供暖系统运行调节计算公式 |
2.3 供暖循环水泵变频调节原理 |
2.4 气候补偿调温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集中供热系统能耗分析 |
3.1 集中供热系统理论能耗分析 |
3.2 分阶段变流量质调节的耗电量分析 |
3.3 变频调节的运行能耗分析 |
3.4 不同运行调节模式的循环水泵理论能耗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策略与控制技术 |
4.1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 |
4.2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控制方法 |
4.3 校园集中供暖系统运行调节技术 |
4.4 换热站智能供热控制系统 |
4.5 智能换热站系统控制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5 集中供热系统运行控制案例分析 |
5.1 建筑概况 |
5.2 换热站供暖控制系统运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城镇集中供热系统动态热负荷预测与二次网节能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负荷预测的现状 |
1.2.1 国外热负荷预测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热负荷预测研究现状 |
1.3 供热系统控制和调节策略研究发展现状 |
1.3.1 系统控制领域国外研究现状 |
1.3.2 系统控制领域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集中供热负荷预测概述和误差评价指标 |
2.1 影响热负荷的因素 |
2.2 热负荷预测的基本概念 |
2.2.1 热负荷预测的分类 |
2.2.2 热负荷预测的特点 |
2.2.3 热负荷预测的流程 |
2.3 预测方法的介绍 |
2.4 热负荷预测的误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态热负荷预测方法的实现 |
3.1 支持向量机供热负荷预测 |
3.2 最小二乘法 |
3.3 多项式拟合模型 |
3.3.1 简单移动平均法的介绍 |
3.3.2 加权移动平均法的介绍 |
3.3.3 改进的移动多项式最小二乘法模型的实现 |
3.4 预测模型的计算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处理和实验分析 |
4.1 原始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
4.1.1 原始数据获取 |
4.1.2 原始数据预处理的必要性 |
4.1.2.1 拉格朗日插值法 |
4.1.2.2 横向比较法剔除异常数据 |
4.3 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4.4 对比SVM法和改进的移动多项式最小二乘法预测 |
4.5 节能控制策略与分析 |
4.5.1 智能化平台 |
4.5.2 控制和节能分析 |
4.6 本章总结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5.1.1 主要结论 |
5.1.2 主要创新点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集中供热管网动态水力、热力工况特性计算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集中供热系统发展历程 |
1.2 供热管网数学建模与特性分析现状 |
1.2.1 水力特性研究现状 |
1.2.2 供热管网热力特性研究现状 |
1.2.3 供热管网的水力、热力工况耦合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供热管网稳态水力工况分析方法 |
2.1 供热管网稳态水力计算 |
2.1.1 管道的稳态水力特性 |
2.1.2 节点流量平衡方程 |
2.1.3 回路压力平衡方程 |
2.1.4 管网水力工况求解 |
2.2 供热管网稳态水力分析算例 |
2.2.1 工程概况 |
2.2.2 结果分析 |
2.3 供热管网阻抗的敏感性分析 |
2.3.1 单管段阻抗敏感性分析 |
2.3.2 全网管段阻抗敏感性分析 |
2.4 基于供热管网稳态水力特性的阻抗辨识方法 |
2.4.1 基于最小二乘的环状管网阻抗辨识 |
2.4.2 算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中供热管网动态水力工况分析方法 |
3.1 集中供热管道动态水力建模及数值求解 |
3.2 长输供热系统动态水力分析 |
3.2.1 分布参数模型 |
3.2.2 集总参数模型 |
3.2.3 长输供热系统动态水力工况分析算例 |
3.3 多热源环状网动态水力分析方法 |
3.3.1 多热源环状网动态水力工况计算方法 |
3.3.2 多热源环状网动态水力工况分析算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集中供热管道动态热力工况分析方法 |
4.1 供热管道热动态特性建模 |
4.2 数值求解离散格式分析 |
4.2.1 一阶隐式迎风差分格式 |
4.2.2 二阶隐式迎风差分格式 |
4.2.3 半隐式QUICK格式 |
4.3 不同差分格式在供热管道热动态仿真中的对比分析 |
4.3.1 算例简介 |
4.3.2 不同差分格式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中供热管网动态水力、热力工况耦合数值计算方法 |
5.1 管网水力、热力工况耦合数值计算方法 |
5.2 基于广度优先遍历的供热管网动态水力、热力工况耦合计算方法 |
5.3 供热管网水力、热力工况耦合仿真算例分析 |
5.3.1 算例简介 |
5.3.2 集中管网热动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运行调节策略挖掘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供热系统运行优化研究 |
1.2.2 数据挖掘技术在暖通领域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调节理论分析 |
2.1 直接连接系统供热调节理论公式 |
2.1.1 质调节理论 |
2.1.2 分阶段变流量质调节理论 |
2.1.3 间歇调节理论 |
2.2 间接连接系统供热调节理论公式 |
2.2.1 质调节理论 |
2.2.2 质-量调节理论 |
2.3 实际换热站运行调节理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换热站运行调节策略挖掘与评价方法 |
3.1 换热站二次供水温度运行调节策略挖掘算法流程 |
3.1.1 判别一次侧循环流量控制方式 |
3.1.2 判别二次供水温度曲线形式 |
3.1.3 挖掘二次供水温度运行调节策略 |
3.2 换热站二次循环流量运行调节策略挖掘算法流程 |
3.2.1 判别二次循环流量策略形式 |
3.2.2 二次循环流量策略挖掘 |
3.3 换热站二次侧运行调节策略评价工作流程 |
3.3.1 从运行方式出发评价 |
3.3.2 从整体能耗出发评价 |
3.3.3 从运行策略节能潜力出发评价 |
3.4 换热站二次运行调节策略挖掘与评价流程框架 |
3.5 数据方法工具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供热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
4.1 数据采集 |
4.1.1 前期调研 |
4.1.2 数据的获取 |
4.1.3 数据样本质量 |
4.2 数据预处理 |
4.2.1 数据预处理流程 |
4.2.2 数据预处理展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公共建筑换热站运行调节策略挖掘与评价 |
5.1 二次供水温度策略挖掘 |
5.1.1 判别一次侧循环流量控制方式 |
5.1.2 判别二次供水温度曲线形式 |
5.1.3 换热站二次供水温度运行调节策略挖掘 |
5.1.4 换热站二次供水温度运行调节策略验证 |
5.2 二次循环流量策略挖掘 |
5.3 二次运行调节策略评价 |
5.3.1 运行方式评价 |
5.3.2 整体能耗评价 |
5.3.3 运行策略节能潜力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住宅建筑换热站运行调节策略挖掘与评价 |
6.1 二次运行调节策略挖掘 |
6.1.1 判别一次循环流量控制方式 |
6.1.2 判别二次供水温度曲线形式 |
6.1.3 换热站二次供水温度运行调节策略挖掘 |
6.1.4 换热站二次供水温度运行调节策略验证 |
6.2 二次循环流量策略挖掘 |
6.3 二次运行调节策略评价 |
6.3.1 运行方式评价 |
6.3.2 整体能耗评价 |
6.3.3 运行策略节能潜力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鞍山市热网分布式变频改造及多热源联网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研究的背景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供热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供热现状 |
1.2.2 国内供热现状及相关技术研究 |
1.2.3 集中供热的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鞍山市供热现状调查及技术改造方案 |
2.1 鞍山供热现状 |
2.1.1 自然条件 |
2.1.2 主力锅炉房情况 |
2.1.3 鞍钢余热供热情况 |
2.1.4 主力锅炉房供热负荷 |
2.2 分布式变频改造 |
2.2.1 热源负荷匹配 |
2.2.2 热网输送能力 |
2.3 多热源联网的基础建设 |
2.3.1 热源及负荷匹配 |
2.3.2 建设智能化监控热网系统 |
2.3.3 割裂热网物理连接 |
2.3.4 联网技术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3 鞍山热网分布式变频泵系统仿真模拟研究 |
3.1 分布式变频改造概述 |
3.1.1 接收范围及改造内容 |
3.1.2 分布式变频改造原理 |
3.2 分布式变频仿真模拟依据 |
3.2.1 新增168MW循环流化床锅炉 |
3.2.2 供热介质、参数及连接方式 |
3.2.3 水力计算参数确定与假设条件 |
3.2.4 HACNet仿真工具软件功能 |
3.3 分布式变频仿真模拟分析 |
3.3.1 分布式变频模拟范围 |
3.3.2 分布式变频仿真建模 |
3.3.3 模拟结果分析 |
3.3.4 技术改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鞍山集中供热多热源联网仿真模拟研究 |
4.1 多热源联网概述 |
4.1.1 多热源联合供热优势 |
4.1.2 多热源联网应用基础 |
4.1.3 集中供热控制系统建设理念 |
4.2 多热源联网技术方案 |
4.2.1 总体初步建设两大区域联网 |
4.2.2 联网系统参数确定 |
4.2.3 各热源主循环泵设计 |
4.3 多热源联网建模分析 |
4.3.1 北部联网仿真建模 |
4.3.2 南部联网仿真建模 |
4.3.3 一城一网仿真建模 |
4.4 多热源联网仿真模拟分析 |
4.4.1 北部联网热平衡分析 |
4.4.2 南部联网热平衡分析 |
4.4.3 局部联网运行的数据分析 |
4.5 本章总结 |
5 鞍山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调节控制策略 |
5.1 集中供热运行调节控制概述 |
5.1.1 必要条件 |
5.1.2 热源控制策略 |
5.1.3 热网调节策略 |
5.1.4 定压的确定 |
5.2 主力热源168MW锅炉运行控制策略 |
5.2.1 负荷控制回路方案 |
5.2.2 总风量调节 |
5.2.3 流化床温调节 |
5.2.4 炉膛压力调节 |
5.2.5 热工检测 |
5.3 分布式变频系统运行调节策略 |
5.3.1 解放路热网运行调节策略 |
5.3.2 解放东路热网运行方式 |
5.3.3 前峪热网运行方式 |
5.3.4 梨花峪热网运行方式 |
5.4 解列运行调节策略 |
5.4.1 基本方法 |
5.4.2 热源调节运行曲线 |
5.5 多热源联网运行方案 |
5.5.1 北部区域联网运行 |
5.5.2 南部铁东区域联网运行 |
5.5.3 南部铁西区域联网运行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盘锦东部热电厂热网平衡调节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集中供热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 |
1.2.1 国外集中供热发展现状 |
1.2.2 国外集中供热技术相关研究 |
1.2.3 国内集中供热发展现状 |
1.2.4 国内集中供热技术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供热调节的基本理论 |
2.1 集中供热系统的水力失调 |
2.1.1 水力失调的概念 |
2.1.2 水力失调的原因 |
2.1.3 水力失调的分类 |
2.1.4 水力失调的影响 |
2.2 集中供热系统供热调节方法 |
2.2.1 初调节方法 |
2.2.2 集中运行调节方法 |
2.3 供热调节装置 |
2.3.1 平衡阀 |
2.3.2 恒温控制阀 |
2.3.3 气候补偿器 |
2.4 本章小结 |
3 盘锦市东部热电厂热网运行情况调研分析 |
3.1 调研区域概况 |
3.1.1 盘锦市概况 |
3.1.2 盘锦东部热电厂热网介绍 |
3.1.3 当地供热综合热指标 |
3.2 调研情况及管网运行存在问题 |
3.3 换热站实测数据分析 |
3.3.1 调研内容与测试方法 |
3.3.2 换热站一次侧实测数据 |
3.3.3 换热站二次侧实测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4 盘锦市东部热电厂热网运行工况模拟研究 |
4.1 Flowmaster软件简介 |
4.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1 利用简单模型模拟量调节对管网的水力影响 |
4.2.2 模型推广 |
4.3 盘锦东部热电厂热网模拟 |
4.3.1 模型选择 |
4.3.2 建模及模拟分析 |
4.3.3 实际运行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盘锦东部热电厂集中供热管网系统优化方案 |
5.1 设置调峰热源 |
5.2 增大一次网输热温差 |
5.3 二次网热量梯级利用 |
5.4 实现自动控制与监测 |
5.5 运行调节方式优化 |
5.6 加强热网管理及维护 |
5.7 本章小结 |
6 热网优化运行的节能、经济及环保效益分析 |
6.1 管网节能设计 |
6.1.1 管道选择的节能设计 |
6.1.2 设备选择的节能设计 |
6.2 管网优化后节能量计算 |
6.2.1 节煤量 |
6.2.2 节电量 |
6.2.3 节水量 |
6.3 管网优化后经济效益分析 |
6.4 管网优化后环保效益分析 |
6.4.1 减少SO_2排放量计算 |
6.4.2 减少CO_2排放量计算 |
6.4.3 减少炉渣及飞灰排放量 |
6.4.4 减少城市运输量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校园供热系统优化运行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内外集中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校园供热系统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基于热计量的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4 供热系统优化运行控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校园公共类建筑分时供热控制策略研究 |
2.1 校园公共类建筑分时供热系统形式 |
2.2 校园公共类建筑分时供热运行策略 |
2.2.1 低温运行对室温的影响研究 |
2.2.2 低温运行对回水温度的影响研究 |
2.2.3 校园公共类建筑分时供热调节策略 |
2.3 基于能耗模拟的分时供热运行时间方案 |
2.3.1 EnergyPlus软件简介 |
2.3.2 Energyplus模型建立 |
2.3.3 模拟结果分析 |
2.4 分时供热模式下多种预热控制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校园住宅类建筑自主调节供热控制策略研究 |
3.1 校园住宅类建筑自主调节供热系统形式 |
3.2 校园住宅类建筑自主调节供热运行策略 |
3.2.1 用户自主调节室温范围的确定 |
3.2.2 基于温差的用户自主调节供热策略 |
3.2.3 基于热平衡的用户自主调节供热策略 |
3.3 基于热惰性的室温采样周期研究 |
3.3.1 从围护结构方面定义的热惰性表征参数 |
3.3.2 从延迟和衰减性定义的热惰性表征参数 |
3.3.3 室温采样周期的确定 |
3.4 自主调节供热模式下水力解耦策略研究 |
3.4.1 水力解耦装置 |
3.4.2 压差控制阀的设置位置研究 |
3.4.3 基于压差控制的水力解耦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校园供热系统整体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
4.1 单一建筑类型供热系统运行策略 |
4.2 多种建筑类型供热系统运行策略 |
4.2.1 公共类建筑分时供热对二次网的影响研究 |
4.2.2 住宅类建筑自主调节供热对二次网的影响研究 |
4.3 多种建筑类型供热系统二次网解耦方法研究 |
4.3.1 基于均压罐控制的二次网解耦方法 |
4.3.2 基于压差控制的二次网解耦方法 |
4.4 多种类型建筑供热系统换热站运行控制策略 |
4.4.1 基于压差解耦的换热站控制 |
4.4.2 换热站PID控制仿真及分析 |
4.4.3 换热站运行控制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际工程节能性分析 |
5.1 连续供热建筑热环境分析研究 |
5.1.1 热环境评价标准及检测方法 |
5.1.2 检测结果分析 |
5.2 校园既有供热系统优化运行系统设计 |
5.3 节能性分析 |
5.3.1 公共类建筑分时供热节能率计算 |
5.3.2 住宅类建筑自主调节供热节能率计算 |
5.3.3 综合节能率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四、集中供热网运行调节与控制策略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供热管网负荷平衡优化算法的研究[D]. 付家根.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动力分布式集中供热系统模型预测智能调节方法研究[D]. 张继谊.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集中供热调度监控系统设计及节能优化[D]. 张爽.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4)
- [4]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调节及控制模式研究[D]. 周绘彤.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5]城镇集中供热系统动态热负荷预测与二次网节能控制研究[D]. 王少博.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6]集中供热管网动态水力、热力工况特性计算与分析[D]. 王娜. 天津大学, 2019(01)
- [7]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运行调节策略挖掘与评价[D]. 戴吉平. 天津大学, 2019(01)
- [8]鞍山市热网分布式变频改造及多热源联网的应用研究[D]. 王诗尧.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9]盘锦东部热电厂热网平衡调节方法的研究[D]. 曾琳.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10]校园供热系统优化运行控制策略研究[D]. 牛凡.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