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风水林论文-张文祎,潘建非

村落风水林论文-张文祎,潘建非

导读:本文包含了村落风水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风水林,风水塘,西京古道,粤北客家村落

村落风水林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祎,潘建非[1](2019)在《浅析西京古道沿线客家村落的风水林塘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风水林和风水塘是粤北客家古村落重点经营的典型风水要素,不仅能反映粤北地区的乡土自然资源,还与区域内人们的民俗风情、文化信仰息息相关。以西京古道(乳源段)客家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人工式和自然式风水塘,以及风水林中村口林和龙座林的特征和功能,最终揭示风水林塘体系对区域小气候调节的作用,反映客家村落与自然间的和合关系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以此说明风水林塘文化复兴在西京古道活化利用中颇具意义。(本文来源于《广东园林》期刊2019年02期)

杨和平,魏合义,武欣[2](2018)在《从特色小镇建设看村落风水林的保护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中国几乎每一个村庄都有成片茂密的风水林,通过村规民约被保护起来。风水林可以被认作是乡村民居等建筑物周边的生态公益林。在我国辽阔的广大农村,村民们的眼中只有风水林,而没有生态公益林这个概念。其实,风水林不单单是植物资源,也是一种即将被工业文明吞没的森林文化。风水林更不单是孤立的一些树林,它的存在往往离不开村落的人—山—林的整体格局。特色小镇建设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体,是产业与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合,在珠叁角地(本文来源于《国土绿化》期刊2018年11期)

曾君,易超,刘银苟[3](2018)在《吉州区村落风水林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吉州区村落风水林植根于庐陵传统文化,经历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思想、民族特点和生态意义,是一类值得深入调查研究的景观资源。通过对传统风水林与风水学之间相互关系的简要概括,介绍了目前吉州区村落风水林的分类、起源、发展现状,阐述了吉州区村落风水林的群落特征、植物种类、保护等方面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利用的分析思路。(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8年13期)

郑杰文[4](2018)在《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空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聚焦传统村落与其丰富多样的风水林空间共同产生的生态经验与文化遗产,构建了适应传统村落风水林空间的空间类型体系,并通过文献搜集、田野调查、人物访谈等方式获取各类型风水林村落与案例村落的信息,并将所得信息置于同一体系下观察,发现村落风水林空间的形成规律和生态经验。研究涉及风水文化、历史信息、地域地理特征、宗族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活动等多种村落影响因素,能够比较全面地反应出村落风水林空间的原貌,并总结出能够通过图示说明解读的生态经验和乡村遗产。本文研究的对象为传统村落与其风水林相交织而成的丰富多样的人文空间,因此从以下四部分研究其二元关系:第一部分,梳理风水理论的源流和派别、风水林的内涵与外延,从风水林与村落空间的关系来重新定义村落风水林与风水植栽,使对村落风水林的研究更能够结合其所处的村落空间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第二部分,从人文地理视野,横向观察对比世界传统村落风水林空间的特征。首先探讨亚洲范围受风水文化影响的传统村落;再分析我国在风水理论指导下的传统村落;最后将视线聚焦到村落风水林空间类型丰富、保存完好的闽西山区风水林村落中,并选取中川古村落为案例研究对象。第叁部分,梳理中川古村落总体规划布局及风水林的总体分布。从地理因素、宗族与侨乡文化、历史发展等角度,通过对中川古村落的时代演变、风水格局、民俗习惯、生态情况等进行剖析,分析村落风水林空间的产生、演变、培植机制和规划布局,发掘风水林空间深度参与到文化传承与日常生活的生态经验。第四部分,多角度地阐释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空间的具体建设。中川古村落的风水林村落类型丰富,对研究其他村落的风水林空间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因此有必要将每种空间类型择一例剖析清楚,然后分析其生态价值和衍生价值。第五部分,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空间的再继承。反思在新的发展思路下,村落风水格局面临的解体危机和伴随而来的风水林空间被削弱、消失等问题。探讨了如何引导生态永续保护意识、吸引华侨和公益组织长期投入、订立有操作性的风水林保护导则和建议等保护性发展方法。(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8-06-01)

张桂红,张锋[5](2018)在《桂北瑶族村落风水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桂北瑶族村落风水林文化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历史渊源,并从分布及管理两方面对桂北瑶族村落风水林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修订乡规民约、加强道德约束、去除迷信成分、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等传承与发展桂北瑶族村落风水林文化的对策与建议。(本文来源于《山西档案》期刊2018年02期)

杨文谢[6](2017)在《贵州少数民族村落风水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风水观念的影响下,贵州少数民族有在村落周围栽种风水林的习惯。风水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传统农村社会的重要特征,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和规范村民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风水林进行研究,可以为我国走生态文明之路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凯里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杨和平,魏合义[7](2015)在《试论珠叁角美丽乡村建设中村落风水林的保护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村落风水林是珠叁角美丽乡村建设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地标。本文着眼于珠叁角村落风水林的发展现状,分析村落风水林保护优化与珠叁角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分别从布局、结构、功能、管护等方面探索其保护和优化的策略,以期营造"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宜居利居乐居的美丽乡村。(本文来源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10-31)

张桂红,李赛赛[8](2015)在《信仰、自然与生活——桂东客家村落风水林的文化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桂东客家村落风水林是目前我国村落风水林保存较好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村落风水林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思想。本文从开篇论述桂东客家人的由来,接着从神灵的庇护、和谐的天人关系两方面,解读桂东客家村落与风水林文化。(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5年07期)

巫柳兰[9](2014)在《村落风水林在乡村景观建设中的价值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介绍了村落风水林现状,分析风水林在景观建设中的作用,并且提出村落风水林优化原则。主要包括:注重地域性原则、注重递变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希望对村落风水林的保护起到一定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4年21期)

张西林[10](2013)在《村落风水林休闲游憩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村落风水林的休闲游憩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风水林进行景观生态改造、配套乡村自然休闲设施以及组织林下空间休闲活动等村落风水林休闲游憩开发建议。(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13年03期)

村落风水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古代中国几乎每一个村庄都有成片茂密的风水林,通过村规民约被保护起来。风水林可以被认作是乡村民居等建筑物周边的生态公益林。在我国辽阔的广大农村,村民们的眼中只有风水林,而没有生态公益林这个概念。其实,风水林不单单是植物资源,也是一种即将被工业文明吞没的森林文化。风水林更不单是孤立的一些树林,它的存在往往离不开村落的人—山—林的整体格局。特色小镇建设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体,是产业与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合,在珠叁角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村落风水林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文祎,潘建非.浅析西京古道沿线客家村落的风水林塘体系[J].广东园林.2019

[2].杨和平,魏合义,武欣.从特色小镇建设看村落风水林的保护与优化[J].国土绿化.2018

[3].曾君,易超,刘银苟.吉州区村落风水林调查与分析[J].现代园艺.2018

[4].郑杰文.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空间研究[D].华侨大学.2018

[5].张桂红,张锋.桂北瑶族村落风水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山西档案.2018

[6].杨文谢.贵州少数民族村落风水林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7

[7].杨和平,魏合义.试论珠叁角美丽乡村建设中村落风水林的保护与优化[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2015

[8].张桂红,李赛赛.信仰、自然与生活——桂东客家村落风水林的文化解读[J].文化学刊.2015

[9].巫柳兰.村落风水林在乡村景观建设中的价值及优化[J].安徽农学通报.2014

[10].张西林.村落风水林休闲游憩开发[J].福建林业科技.2013

标签:;  ;  ;  ;  

村落风水林论文-张文祎,潘建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