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钼酸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钼酸锌,生产,应用,研究
钼酸锌论文文献综述
张亨[1](2019)在《钼酸锌的生产和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钼酸锌的理化性质、生产方法及应用领域。综述了近年来钼酸锌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钼业》期刊2019年01期)
张坤[2](2018)在《钼酸锌纳米片的制备及其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非线性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的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也变得更加迫切,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研制出具有较佳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新材料或者开发已有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能。钼酸锌作为一种钼酸盐材料,其发光性能研究的较多,而在非线性光学特性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论文中通过热水浴法合成片层结构的钼酸锌纳米材料,将其制作成有机玻璃的形式,并研究其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发现钼酸锌纳米材料在非线性光学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钼酸锌纳米片的制备及表征通过热水浴法制备出氧化钼纳米棒,并且将制备得到的氧化钼纳米棒跟乙酸锌结合反应。分别讨论了水醇比例、反应温度、乙酸锌的添加质量以及退火温度对合成钼酸锌纳米片的影响。通过SEM、XRD、TEM等手段对钼酸锌纳米片进行形貌结构表征,并确定其分子式为Zn_3[Mo_2O_9]。通过室温下荧光光谱分析法研究其光致发光性能,测得激发光谱谱峰位于波长433 nm处,据此计算得到钼酸锌纳米片的光学带隙大小E_g为2.86eV,发射光谱谱峰位于波长642 nm处,发射红色荧光。2.钼酸锌纳米片有机玻璃(Zn_3[Mo_2O_9])/PMMA的制备将钼酸锌纳米片研磨成粉末后与甲基丙烯酸甲酯(10.352 g)结合,在偶氮二异丁腈(0.031 g)做催化剂的情况下,制备成钼酸锌纳米片有机玻璃(Zn_3[Mo_2O_9])/PMMA。通过控制钼酸锌纳米片的添加质量制备了含不同钼酸锌纳米片质量的有机玻璃,其中钼酸锌纳米片的添加质量分别为4 mg、6 mg、8 mg以及12 mg。钼酸锌纳米片有机玻璃的厚度为1 mm,长度为20 mm,宽度为15 mm。3.(Zn_3[Mo_2O_9])/PMMA的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测试了上述添加质量分别4 mg、6 mg、8 mg和12 mg的钼酸锌纳米片有机玻璃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现添加质量为12 mg的钼酸锌纳米片具有最强的线性吸收。采用开孔Z–扫描的方法研究了其非线性吸收特性。以添加质量为4 mg钼酸锌纳米片有机玻璃为研究对象,其中输入能量大小分别为50μJ、55μJ、60μJ、65μJ、70μJ和75μJ。当输入能量为50μJ开始表现出反饱和吸收的特性,随着输入能量的增大其反饱和吸收逐渐增大至饱和。当输入能量达到75μJ时,非线性吸收系数达到最大值β=1×10~(–9)mW~(–1)。确定输入能量为75μJ,对添加质量分别为4 mg、6 mg、8 mg以及12 mg的钼酸锌纳米片有机玻璃进行非线性光学测试,发现添加质量为6 mg的钼酸锌纳米片有机玻璃表现出最高的非线性吸收,其非线性吸收系数大小为β=1.83×10~(–9) mW~(–1),且随着钼酸锌纳米片添加质量增大,钼酸锌纳米片的非线性吸收系数先增大后减少。通过钼酸锌纳米片的能级结构图对其非线性吸收机制进行分析,对以上结论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说明钼酸锌材料是一种潜力较大的非线性光学材料。(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8-12-01)
魏冉,王敏刚,胡旭波,许咨宗,潘建国[3](2015)在《钼酸锌晶体生长与发光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垂直坩埚下降法生长出黄棕色ZnMoO_4晶体,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和差热分析证实了所获晶体的结晶物相和熔融特性;测试了晶体试样的紫外可见透射光谱和光致发射光谱及其发光衰减时间,就晶体试样在21~300K温度范围的变温发光特性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所获晶体试样在可见光区具有良好光学透过性,在紫外光激发作用下,该晶体具有发光峰值位于黄橙光区的荧光发射;证实了该晶体的发光性能随同环境温度呈现明显规律性变化,在100 K低温下该晶体具有最大的相对荧光强度,其发光衰减时间约10 ms。(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李延超,李来平,刘燕,刘竞艳,薛建嵘[4](2015)在《高性能钼酸锌/碱式钼酸锌微粉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合成高性能钼酸锌/碱式钼酸锌的新工艺。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对钼酸锌/碱式钼酸锌的结构、形貌和元素进行表征和分析。合成工艺及条件:叁氧化钼和氧化锌在乙醇溶液中在30℃反应30min,过滤所得滤饼在110℃干燥,之后采用程序控温合成钼酸锌/碱式钼酸锌。该方法具有大幅度缩短合成时间和节约电能的优点,钼酸锌/碱式钼酸锌的收率可以达到94%以上。(本文来源于《无机盐工业》期刊2015年06期)
唐蓓蓓,郭明星,姜维,尹淑慧,张曼霞[5](2014)在《钼酸锌-碳复合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片状结构钼酸锌,并以其为原料,添加石墨(G)或导电碳(Cc),利用喷涂法分别制备出ZnMoO4、ZnMoO4-G和ZnMoO4-Cc对电极催化材料,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s)中。实验结果表明:以ZnMoO4为对电极材料的DSC光电转换效率为4.19%,在分别添加石墨及导电碳制备成复合对电极材料后,其相应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提高到6.56%及7.36%。其中,ZnMoO4-Cc对电极与相同条件下铂对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7.81%)相当。电化学阻抗(EIS),循环伏安法(CV)及Tafel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ZnMoO4、ZnMoO4-G和ZnMoO4-Cc叁种材料均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和电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朱丹,王伟伟,刘孝恒[6](2014)在《表面等离子体银增强的块状钼酸锌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钼酸锌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催化材料,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从水中分解制氢气以及讲解有机污染物。1然而关于钼酸锌光催化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性能的完善与提高的工作却做的很少。因此,我们提出了在pH<7的酸性溶液中,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表面活性剂,以一种简单的水热反应的方法制备块状的钼酸锌晶体。然后,在氙灯照射下用光催化还原的方法合成表面等离子体银改性过的钼酸(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4分会:纳米催化》期刊2014-08-04)
莫炳辉,莫薇,俞于怀,胡容平,吴良[7](2014)在《新型防锈颜料钼酸锌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氧化锌的两性性质和七钼酸铵水解后呈弱酸性的性质,通过反应合成纯度较高的钼酸锌。在最佳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h和母液回用的条件下,产品钼收率达到了98%以上。该工艺可做到无废水排放,产品过滤容易,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14年07期)
徐志昌,张萍[8](2008)在《球形钼酸锌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硫酸锌和钼酸铵为原料,运用非晶态相变理论试验并研究了硫酸锌浓度,酸度和温度等因素对钼酸锌微球粒度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非晶态球形钼酸锌结构与形貌的因素不仅有温度因素,而且有浓度和酸度等因素。通常球形钼酸锌的粒度随着温度和浓度的降低而增大;随pH值的增加而增大。该产品可应用于高分子聚合物的阻燃和抑烟剂以及金属防锈白色颜料等领域。(本文来源于《中国钼业》期刊2008年01期)
冯大鹏,齐尚奎,刘维民,薛群基[9](2000)在《二硫代钼酸锌高温稳定性及其润滑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验室中合成了二硫代钼酸锌粉末 ,并考察了其作为固体润滑剂的高温摩擦学性能 ;同时采用热重分析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采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摩擦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 .结果表明 ,二硫代钼酸锌在空气中的第一分解温度为 2 4 9.8℃ ,第二分解温度为 349.3℃ .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 ,二硫代钼酸锌作为固体润滑剂在室温到 50 0℃温度范围内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 ,但摩擦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磨损表面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 ,该固体润滑剂在摩擦过程中伴随发生了 S元素的氧化 ,生成 Zn SO4 ,Zn S和 Mo O3等产物 .(本文来源于《摩擦学学报》期刊2000年04期)
冯大鹏,刘维民,薛群基[10](2000)在《四硫代钼酸锌的热稳定性及润滑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四硫代钼酸锌粉末并考察了其作为固体润滑剂在室温至 5 0 0℃下的润滑作用 ;同时采用热重分析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磨损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四硫代钼酸锌在大气中的第一分解温度为 2 35 .5℃ ,第二分解温度为 71 0 .8℃ ,分解产物为 Zn Mo O4;在 N2 中的分解温度为 36 2 .8℃和 5 0 7.8℃ ,产物分别为 Zn Mo S2 和 Zn Mo S.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 ,Sialon陶瓷 /钢摩擦副在 Zn Mo S4润滑下从室温到 5 0 0℃下的摩擦系数较低 ,但是摩擦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由室温下的 0 .0 6增大到 5 0 0℃下的 0 .1 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在摩擦过程中 S元素被氧化并生成 Zn SO4.(本文来源于《摩擦学学报》期刊2000年02期)
钼酸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非线性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的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也变得更加迫切,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研制出具有较佳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新材料或者开发已有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能。钼酸锌作为一种钼酸盐材料,其发光性能研究的较多,而在非线性光学特性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论文中通过热水浴法合成片层结构的钼酸锌纳米材料,将其制作成有机玻璃的形式,并研究其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发现钼酸锌纳米材料在非线性光学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钼酸锌纳米片的制备及表征通过热水浴法制备出氧化钼纳米棒,并且将制备得到的氧化钼纳米棒跟乙酸锌结合反应。分别讨论了水醇比例、反应温度、乙酸锌的添加质量以及退火温度对合成钼酸锌纳米片的影响。通过SEM、XRD、TEM等手段对钼酸锌纳米片进行形貌结构表征,并确定其分子式为Zn_3[Mo_2O_9]。通过室温下荧光光谱分析法研究其光致发光性能,测得激发光谱谱峰位于波长433 nm处,据此计算得到钼酸锌纳米片的光学带隙大小E_g为2.86eV,发射光谱谱峰位于波长642 nm处,发射红色荧光。2.钼酸锌纳米片有机玻璃(Zn_3[Mo_2O_9])/PMMA的制备将钼酸锌纳米片研磨成粉末后与甲基丙烯酸甲酯(10.352 g)结合,在偶氮二异丁腈(0.031 g)做催化剂的情况下,制备成钼酸锌纳米片有机玻璃(Zn_3[Mo_2O_9])/PMMA。通过控制钼酸锌纳米片的添加质量制备了含不同钼酸锌纳米片质量的有机玻璃,其中钼酸锌纳米片的添加质量分别为4 mg、6 mg、8 mg以及12 mg。钼酸锌纳米片有机玻璃的厚度为1 mm,长度为20 mm,宽度为15 mm。3.(Zn_3[Mo_2O_9])/PMMA的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测试了上述添加质量分别4 mg、6 mg、8 mg和12 mg的钼酸锌纳米片有机玻璃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现添加质量为12 mg的钼酸锌纳米片具有最强的线性吸收。采用开孔Z–扫描的方法研究了其非线性吸收特性。以添加质量为4 mg钼酸锌纳米片有机玻璃为研究对象,其中输入能量大小分别为50μJ、55μJ、60μJ、65μJ、70μJ和75μJ。当输入能量为50μJ开始表现出反饱和吸收的特性,随着输入能量的增大其反饱和吸收逐渐增大至饱和。当输入能量达到75μJ时,非线性吸收系数达到最大值β=1×10~(–9)mW~(–1)。确定输入能量为75μJ,对添加质量分别为4 mg、6 mg、8 mg以及12 mg的钼酸锌纳米片有机玻璃进行非线性光学测试,发现添加质量为6 mg的钼酸锌纳米片有机玻璃表现出最高的非线性吸收,其非线性吸收系数大小为β=1.83×10~(–9) mW~(–1),且随着钼酸锌纳米片添加质量增大,钼酸锌纳米片的非线性吸收系数先增大后减少。通过钼酸锌纳米片的能级结构图对其非线性吸收机制进行分析,对以上结论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说明钼酸锌材料是一种潜力较大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钼酸锌论文参考文献
[1].张亨.钼酸锌的生产和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钼业.2019
[2].张坤.钼酸锌纳米片的制备及其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3].魏冉,王敏刚,胡旭波,许咨宗,潘建国.钼酸锌晶体生长与发光特性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5
[4].李延超,李来平,刘燕,刘竞艳,薛建嵘.高性能钼酸锌/碱式钼酸锌微粉合成研究[J].无机盐工业.2015
[5].唐蓓蓓,郭明星,姜维,尹淑慧,张曼霞.钼酸锌-碳复合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中的应用[J].无机材料学报.2014
[6].朱丹,王伟伟,刘孝恒.表面等离子体银增强的块状钼酸锌光催化材料的制备[C].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4分会:纳米催化.2014
[7].莫炳辉,莫薇,俞于怀,胡容平,吴良.新型防锈颜料钼酸锌的合成[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4
[8].徐志昌,张萍.球形钼酸锌的制备[J].中国钼业.2008
[9].冯大鹏,齐尚奎,刘维民,薛群基.二硫代钼酸锌高温稳定性及其润滑性能的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0
[10].冯大鹏,刘维民,薛群基.四硫代钼酸锌的热稳定性及润滑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