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沧州061001
摘要:目的:对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方法:对近十年的中医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试验文献进行收集和研究,从虚实两个方面对癌性发热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本虚标实是导致癌性发热的根本原因,虚的病机包括气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和复合型发热;实的病机为热毒炽盛、日久生热、痰湿内蕴等,其中阴虚证为所有证型中最常见。结论:研究发现在治疗癌性发热方面,中医治疗效果远胜于西医治疗,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远期疗效更佳。
关键词:癌性发热;中医治疗;辨证治疗;病机
在癌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发热的现象,成为癌性发热。癌性发热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尤其是肝癌和支气管肺癌患者,发生癌性发热的几率更高。癌性发热的临床症状包括长时间持续性的发热,且多位为低热,发热的时间可延续超过数周,给患者造成较大的而痛苦。采用常规的退热方法如抗生素与抗敏药物治疗效果十分微弱,对患者症状几乎无法产生明显的缓解作用。临床西医主张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癌性发热,但是由于西医药物治疗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副作用,因此不适合长时间的应用。而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式则效果更加显著,并且无不良反应,远期疗效佳,适合长时期使用。
1.病因病机
在祖国医学中将癌性发热归类为“内伤发热”的范畴内,导致癌性发热的根本原因是癌肿,该病的性质属于本虚标实。有学者研究发现,体内长时间淤积痰、热、毒等造成五脏六腑出现不通,经络不畅,从而产生热毒,其主要病机为热毒聚集。另有学者认为癌症患者因身体机能被严重消耗,从而导致气血不足,阴阳亏虚,从而导致癌性发热。有学者提出在中午过后,人体的阳气会逐渐衰弱,而癌性发热恰好在午后和傍晚时发作明显,因此可以说是体内的阳气缺失到导致的癌性发热症状。笔者认为导致癌性发热的原因包括癌症患者长时间的治疗带来的痛苦、患者自身情绪的低落、病程时间长、饮食失调、身体过于疲倦等综合因素造成的,病机主要可分为虚实两类。病程时间长、过于劳累疲倦造成气血不足,阴阳亏虚从而导致的发热为虚;癌症患者治疗期间的放化疗、射频消融或者患者的脏器功能衰弱而造成气血运行失常,导致体内的气体、血液淤积,经络不畅引起的发热为实。因此,在治疗癌性发热是应遵守中医辨证施治,同病异治的原则,方可起到理想的效果。
2.中医辨证治疗
2.1虚证
此证的表现为上午发热,疲劳后会加重,同时伴有食欲下降,身体无力等症状,在治疗时应益气除热。有研究中结果显示,采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此证的疗效要显著高于采用西药治疗的疗效,且复发概率更低[1]。
2.1.1阴虚发热
此证表现为午后和夜间盗汗、手足发热、心烦,舌苔少,脉搏细弱。治疗时以滋养养血清热为主。有相关研究采用白虎汤和麦门冬汤加味治疗此证,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治疗,且复发概率低[2]。
2.1.2阳虚发热
此证主要表现为畏寒、四肢寒凉的阳虚症状,阳虚外越则导致发热。采用黄芪、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少。
2.1.3复合因素虚证发热
也可称为气阴两虚证,治疗时采用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相比西医采用吲哚美辛栓治疗疗效更加明显[3]。
2.2实证
2.2.1热毒炽盛祖国医学认为癌症患者接受放化疗等治疗会造成火热毒在体内聚集,并表现为高热、出汗、口渴、心烦、小便黄、舌苔黄、脉搏跳动激烈。因此在治疗时应以清热解毒为主。有研究发现采用中药制剂癌热宁栓那纳肛治疗观察组,采用消炎痛栓纳肛治疗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降温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起效时间更快。
2.2.2痰湿内蕴恶性肿瘤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对人体的脾胃造成损伤,从而造成痰湿内蕴。尤其是胃肠消化肿瘤患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汗出不解、潮热、纳呆、恶心、腹胀等。有研究采用达原饮联合萘普生片治疗此证,结果发现有效率显著高于采用单纯的口服达原饮治疗的有效率,且起效时间更快。
3.讨论
对于癌性发热患者来说,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显著高于西医,且安全性更高,疗效持续时间更长久。但上文中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一种治疗方剂治疗癌性发热的效果,而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文献不多,没有将中医独特的优势凸显出来,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还应多多开展中医辨证治疗的相关研究。本文中各证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且未进行远期疗效随访观察,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并在患者治疗后进行长期追踪和随访治病要从根本上入手在治疗,作为一种恶性肿瘤患者的并发症,癌性发热的最根本原因还是由于自身的肿瘤,因此最有效、最根本的治疗方式还需要从本解决肿瘤这一医学难题入手。
参考文献:
[1]谢立芳.白虎汤合麦门冬汤加味治疗癌性发热45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8):654.
[2]常会峰,李仁廷.青蒿鳖甲汤治疗阴虚热郁型癌性发热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医药,2013,2(4):27-28.
[3]周晓艳.清骨散加减治疗癌性发热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3,28(4):713-714.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项目编号:201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