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膀胱内前列腺突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后效果
膀胱内前列腺突入论文文献综述
翁海兵,沈银奎,钱声华[1](2019)在《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效果的预测评估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效果的预测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7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分为IPP显着组(IPP≥5 mm)和IPP非显着组(IPP<5 mm)各36例。所有患者均行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测量IPP值,对比两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最大尿流量(Q_(max))、残余尿量(PVR)及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结果术前两组IPSS、Qo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IPSS、QoL评分均较术前低,且IPP显着组较IPP非显着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Q_(max)、PV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Q_(max)水平均较术前高,PVR水平均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PP显着组Q_(max)、PVR水平与IPP非显着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P可作为预测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效果IPSS、QoL评分的重要指标,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患者易接受,且具有无创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外科研究与新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郭一俊,汤海,丁满棠,杨鲲,肖军[2](2019)在《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效果评估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对预测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术后临床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3.1-2018.1在我院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并接受前列腺剜除术的301例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及术后6月的临床资料。采用经腹部超声通过中线矢状面测量的膀胱内前列腺突出程度(IPP)。按IPP长度=<10mm(IPP非显着组)、>10mm(IPP显着组)分为2组。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IPP和IPSS、QOL、前列腺体积(T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残余尿(RV)、急性尿潴留、合并症(膀胱结石、尿路感染)、Qmax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两组资料在年龄、IPSS、QOL、PSA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IPP显着组前列腺体积(85.4+44.4)ml,大于非显着组(42.8+23.0)ml,IPP显着组Qmax(6.2+2.1)ml/s,低于非显着组(6.8+2.4)ml/s,IPP显着组PVR(61.8+26.3)ml,高于非显着组(54.5+23.7)ml,IPP显着组尿潴留的发生率60(170)例,高于非显着组25(131)例,IPP显着组合并症(膀胱结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69(170)例,高于非显着组29(13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二组资料中,IPP显着组在IPSS(7.0+1.7)分,低于非显着组(7.5+2.1)分,IPP显着组QOL(2.1+0.8)分,低于非显着组(2.5+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Qmax和PVR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P在评估BPH患者严重程度和疾病进展情况时,具有价值。同时可以作为选择手术时机和预测手术效果的一个指标。(本文来源于《首届男性大健康中西医协同创新论坛暨第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9-06)
邓凯文[3](2019)在《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与前列腺体积对膀胱功能的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泌尿系彩超测量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IPP)和前列腺体积(PV)及所对应的膀胱壁厚度(BWT),通过观察BWT发生的改变来预测膀胱功能的变化,得出IPP和PV诊断膀胱出口梗阻(BOO)的临界值,继而提供更多的指标来指导前列腺增生的合适手术时机。方法:共纳入12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通过经腹泌尿系超声测量IPP,并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0mm<IPP≤10mm)、B组(10mm<IPP≤15mm)、C组(15mm<IPP≤20mm)、D组(IPP(29)20mm)。比较分析组间患者的年龄、膀胱壁厚度(BWT)、前列腺体积(PV)、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指标并分析IPP与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1.A、B、C、D四组患者年龄的平均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前列腺体积的增大,IPP也增大,Qmax不断降低,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3.BWT、PVR总体上是随IPP的增长而增加,其中ABC叁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C与D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29)0.05)。4.IPSS、QOL等指标只在A组与B组患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5.IPP、BWT、PV叁者之间存在极显着的相关性。结论:经腹泌尿系彩超检查测量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前列腺体积及膀胱壁厚度是简单、无创、易行、准确的,对于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进而对膀胱功能产生的影响十分有效,可以用来作为前列腺增生手术时机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张帆,肖春雷,张树栋,黄毅,马潞林[4](2018)在《前列腺体积及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列腺体积(prostatic volume,PV)及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 length,IPPL)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前列腺腺癌并于北京大学第叁医院行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的患者88例,磁共振检查均于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1周内完成。依据PV将患者分为小体积前列腺组(PV<50 m L)和大体积前列腺组(PV≥50 m L);依据IPPL(冠状位测量突入膀胱前列腺组织顶点至膀胱基底部的垂直距离)将患者分为前列腺未明显突入膀胱组(IPPL<5 mm)和前列腺明显突入膀胱组(IPPL≥5 mm)。术后随访1年并记录患者术后控尿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入组患者共88例,LRP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5±67)min,出血量(145±159)m L。术前磁共振检查测量PV为11.83~151.53 m L,平均(44.54±26.58)m L,其中PV<50 m L者65例(73.9%),PV≥50m L者23例(26.1%);术前磁共振检查测量IPPL为0~27 mm,平均(5.2±5.7)mm,其中IPPL<5 mm者56例(63.6%),IPPL≥5 mm者32例(36.4%)。LRP术后3、6和12个月随访患者控尿功能恢复情况,完全控尿率分别为53.4%(47/88)、84.1%(74/88)和94.3%(83/88)。PV<50 m L组和PV≥50 m L组术后3个月完全控尿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5%vs.30.4%,P=0.010),6和12个月完全控尿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7%vs.73.9%,P=0.120;96.9%vs.87.0%,P=0.076)。IPPL<5 mm组与IPPL≥5 mm组术后3、6和12个月完全控尿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6.1%vs.31.3%,P=0.002;92.6%vs.68.8%,P=0.003;98.2%vs.87.5%,P=0.037)。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PV<50 m L、≥50 m L组和IPPL<5 mm、≥5 mm组患者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曲线,Log-rank检验提示PV<50 m L组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显着优于PV≥50 m L组(P=0.017),IPPL<5 mm组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显着优于IPPL≥5 mm组(P=0.001)。结论:术前磁共振检查提示巨大体积前列腺及前列腺明显突入膀胱的前列腺癌患者LRP术后控尿功能恢复延迟,术后早期(3个月)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此结果还需要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证实。(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李保国,林毅枢,李鑫,张钢,唐科伟[5](2018)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与膀胱出口梗阻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程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与膀胱出口梗阻(BOO)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5月因下尿路症状(LUTS)在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叁医院海淀院区泌尿外科就诊的BPH患者191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前列腺体积(TPV)、IPP,并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根据TPV大小将191例患者分为3组,轻度组(TPV<50 ml)94例,中度组(50 ml≤TPV≤75 ml)61例和重度组(TPV>75 ml)34例。分析不同程度BPH患者中IPP与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相关性。结果轻度组TPV与BOOI无显着相关性(P>0.05),IPP与BOOI有显着相关性(P<0.05);中度与重度组BPH患者中,TPV、IPP均与BOOI有显着相关性(P<0.05)。轻度组IPP>10 mm的患者BOO阳性率显着高于全组患者(74.2%vs.28.7%,χ~2=20.083,P<0.01);中度组IPP>10 mm的患者BOO阳性率显着高于全组患者(82.5%vs.62.3%,χ~2=5.027,P<0.05);重度组IPP>10 mm的患者BOO阳性率与全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7%vs.88.8%,χ~2=0.498,P>0.05)。结论IPP的测定对判断BPH患者BOO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尤其适用于轻度、中度BPH患者。(本文来源于《疑难病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张亚群,王劲夫,陈鑫,王萱,付春龙[6](2018)在《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与下尿路症状关系的单中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门诊新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中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IPP)与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前列腺体积(prostatic volume,PV)及最大尿流率(Qmax)的关系。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因LUTS于本院门诊诊治的650例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评估患者LUTS的严重程度,采用经直肠超声测量患者的PV和IPP,采用尿流率仪测定Qmax。统计分析IPP与LUTS及其他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650例入组患者平均年龄(67.7±8.1)岁,平均PV(45.9±21.1)ml,平均Qmax(12.8±6.1)ml/s,平均IPP(5.4±6.6)mm。IPSS总分为(15.5±7.0)分,其中刺激症状评分为(6.6±3.2)分,梗阻症状评分为(6.6±4.0)分,夜尿次数评分为(2.9±1.4)分。相关分析表明,IPP与PV(β=0.13,P<0.001)、IPSS梗阻症状评分(β=0.44,P=0.003)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与Qmax(β=–0.31,P<0.001)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结论在伴有LUTS的男性患者中,IPP与Qmax和梗阻症状明显相关。采用经直肠超声测量IPP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或严重的排尿症状,有助于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刊》期刊2018年03期)
黄宏双,李励献,晏湘山,晏湘山,谢锦来[7](2016)在《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与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影响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69例。根据是否合并膀胱结石分为2组:1组为合并膀胱结石组,2组为不合并膀胱结石组。利用多因素分析研究合并膀胱结石与患者年龄、BMI、IPSS、前列腺体积、膀胱内前列腺突出程度(IPP)、尿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前列腺增生患者合并膀胱结石总患病率为9.8%。两组间患者的身高体重指数(BMI)、IPSS和尿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1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IPP均显着高于组2,最大尿流率低于组2。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前列腺增生患者合并膀胱结石者的年龄(风险比HR=1.090,P=0.020),IPP(HR=1.144,P<0.001)和最大尿流率(HR=0.865,P=0.019)明显影响结石的存在。结论本研究表明高龄、IPP显着者、最大尿流率低者是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独立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暨2016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9-09)
郭一俊,陈向东,汤海,丁满棠,杨鲲[8](2016)在《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1-2015.8在我院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并接受前列腺剜除术的300例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及术后6个月的临床资料。采用经腹部超声通过中线矢状面测量的膀胱内前列腺突出程度(IPP)。按IPP长度=(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暨2016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9-09)
郭一俊,陈向东,汤海,丁满棠,杨鲲[9](2016)在《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1-2015.8在我院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并接受前列腺剜除术的300例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及术后6个月的临床资料。采用经腹部超声通过中线矢状面测量的膀胱内前列腺突出程度(IPP)。按IPP长度=(本文来源于《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大会暨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2016年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6-09-02)
叶木石,李卓,颜赟坤[10](2016)在《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应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接受α-受体阻滞剂治疗的168例前列腺突入膀胱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IPP程度将患者分为IPP显着组(IPP>5 mm)63例,IPP非显着组(IPP≤5 mm)105例,研究比较两组BPH患者应用α-受体阻滞剂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应用α-受体阻滞剂前IPSS、QO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2、1.893、0.431,P>0.05),IPP显着组Qmax指标低于IPP非显着组,PVR指标高于IPP非显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7、2.183,P<0.05)。两组应用α-受体阻滞剂2个月后,IPP显着组IPSS前后改变值、QOL前后改变值均低于IPP非显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9、5.116,P<0.05);Qmax和PVR改变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9、0.852,P>0.05)。结论 IPP可作为预测α-受体阻滞剂治疗BPH后IPSS、QOL变化的一个指标,为α-受体阻滞剂治疗BPH的临床效果评估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6年13期)
膀胱内前列腺突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对预测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术后临床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3.1-2018.1在我院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并接受前列腺剜除术的301例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及术后6月的临床资料。采用经腹部超声通过中线矢状面测量的膀胱内前列腺突出程度(IPP)。按IPP长度=<10mm(IPP非显着组)、>10mm(IPP显着组)分为2组。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IPP和IPSS、QOL、前列腺体积(T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残余尿(RV)、急性尿潴留、合并症(膀胱结石、尿路感染)、Qmax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两组资料在年龄、IPSS、QOL、PSA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IPP显着组前列腺体积(85.4+44.4)ml,大于非显着组(42.8+23.0)ml,IPP显着组Qmax(6.2+2.1)ml/s,低于非显着组(6.8+2.4)ml/s,IPP显着组PVR(61.8+26.3)ml,高于非显着组(54.5+23.7)ml,IPP显着组尿潴留的发生率60(170)例,高于非显着组25(131)例,IPP显着组合并症(膀胱结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69(170)例,高于非显着组29(13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二组资料中,IPP显着组在IPSS(7.0+1.7)分,低于非显着组(7.5+2.1)分,IPP显着组QOL(2.1+0.8)分,低于非显着组(2.5+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Qmax和PVR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P在评估BPH患者严重程度和疾病进展情况时,具有价值。同时可以作为选择手术时机和预测手术效果的一个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膀胱内前列腺突入论文参考文献
[1].翁海兵,沈银奎,钱声华.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效果的预测评估作用[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9
[2].郭一俊,汤海,丁满棠,杨鲲,肖军.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效果评估的价值[C].首届男性大健康中西医协同创新论坛暨第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2019
[3].邓凯文.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与前列腺体积对膀胱功能的预测[D].河南科技大学.2019
[4].张帆,肖春雷,张树栋,黄毅,马潞林.前列腺体积及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相关性[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5].李保国,林毅枢,李鑫,张钢,唐科伟.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与膀胱出口梗阻的相关性研究[J].疑难病杂志.2018
[6].张亚群,王劲夫,陈鑫,王萱,付春龙.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与下尿路症状关系的单中心分析[J].中国医刊.2018
[7].黄宏双,李励献,晏湘山,晏湘山,谢锦来.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与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相关性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暨2016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8].郭一俊,陈向东,汤海,丁满棠,杨鲲.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相关性[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暨2016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9].郭一俊,陈向东,汤海,丁满棠,杨鲲.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相关性[C].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大会暨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2016年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2016
[10].叶木石,李卓,颜赟坤.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