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心理论文-张兵洁,周宇航

儿童行为心理论文-张兵洁,周宇航

导读:本文包含了儿童行为心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针灸推拿,中医五行调理,自闭症儿童,心理行为康复

儿童行为心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兵洁,周宇航[1](2019)在《针灸推拿配合中医五行调理对自闭症儿童心理行为康复的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针灸推拿配合中医五行调理对自闭症儿童心理行为康复的干预。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医院收治的自闭症儿童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结构化教育治疗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医五行调理模式。比较治疗后用ABC量表、CARS量表、克氏量表、Gesell发育量表等,评价和对比两组患儿心理行为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在各项指标评分上,都没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BC评分(69.2±4.5)分、GARS评分(33.6±2.5)分、克氏评分(15.2±1.7)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Gesell量表方面,两组治疗前没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言DQ(37.8±7.1)分、个人社交DQ(43.3±7.8)分、社会适应DQ(47.9±7.4)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自闭症儿童的治疗中,采取针灸推拿配合中医五行调理的方法 ,能够限制缓解患儿自闭症的症状,并且对于患儿心理行为康复,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素芳,邓红冬[2](2019)在《心理行为干预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3.17%,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着(P<0.05)。结论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行心理行为干预,可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3期)

徐妍[3](2019)在《智力残疾儿童问题行为、心理的矫正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智力残疾儿童是特殊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与其他方面身体有残缺的儿童在认知方面的区别在于,他们来自于自身智力方面的残疾,由于大脑神经等发育的问题,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以及心理、行为调节能力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帮助他们逐渐适应环境,学会控制自身的情绪和行为。教师在矫正智力残疾儿童问题行为、心理时,可以采用冷处理、构建和谐关系、寻找根源等方式实现对学生行为、心理问题的调整,从而让他们能够融入社会,快乐生活。(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9年31期)

李杪,李玢[4](2019)在《白血病儿童心理行为分析及其对家长情绪影响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白血病儿童心理行为及其对家长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某院收治的84例白血病患儿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某院做体格检查的84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儿童心理行为及家长情绪变化。结果研究组患儿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为(36.54±4.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76±4.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焦虑抑郁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儿童心理行为和生活质量与健康儿童均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家长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临床医疗时可给予心理疏导或社会支持,以获取最佳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疗养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张姣姣,汤箬梅[5](2019)在《基于行为心理的儿童乐园景观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的认知与发展极具特殊性,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与学习大多来自于游乐。儿童乐园是儿童室外休闲、游玩的场所,同样也是儿童学习、提高其提高认知与思维能力并且塑造他们品德的场所,对于促进儿童全方位的发展十分有利,所以儿童乐园的景观设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儿童行为心理并结合目前儿童乐园景观设计现状,对儿童乐园景观设计进行探讨,以期在儿童乐园的景观设计中通过友好、人性化的创新设计理论,满足儿童的活动和游乐需求,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然科学、安全益智、亲子共享的游乐场所,充分发挥释放儿童的天性。(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0期)

汪毅,甘明远,白璐源,吴宇泽,李丽[6](2019)在《心理韧性训练干预儿童行为问题的随机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对儿童行为问题进行心理韧性训练的疗效,及心理韧性的增加和儿童行为问题减少之间的关系。方法188名7-14岁行为问题儿童进行随机分组,干预组进行12次心理韧性训练,对照组为等待干预组。干预前后评估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结果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总分及社交退缩、体诉、抑郁、多动、攻击及违纪六个共有因子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分减分及抑郁、多动、攻击及违纪4个共有因子减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总分、个人力因素分及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叁个因子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干预组平均加分7.56±5.97,对照组平均加分0.28±1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韧性总分加分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总分减分及各维度之间均存在负相关(r=-0.381~-0.862,均P<0.01)。结论心理韧性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并能提高行为问题儿童的心理韧性水平。心理韧性水平增高和总的儿童行为问题、抑郁、社交退缩、多动、体诉、攻击和违纪分减少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焦虑症中西医结合论坛、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18次全国年会暨第叁届京津冀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5)

林小霞,刘秀丽[7](2019)在《3~8岁儿童在社会权力不平等情境下分配行为的发展特点:心理理论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配行为是指儿童将可支配的资源分配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是一种研究偏好、公平、社会评价和社会不平等等社会现象的重要方法。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广泛的不平等,包括种族、性别、阶层、资源等,其中社会权力是现实不平等的一种特殊表现。社会权力是指一个人能有意地影响他人行为、思想和感受的能力。权力均衡指的是同伴间是否拥有平等的权力或者是否一个人占据优势地位。近年国内外关于公平分配的研究表明,儿童对于社会不平等关系的分配行为存在两种分配原则:匹配和补偿。前者是指儿童在社会权力情境中能够识别社会不平等关系,他们为了匹配与保持这种社会不平等关系,从而分配给优势个体更多资源,分配给劣势个体更少资源。后者则是指儿童识别了社会情境中的社会不平等关系之后,认为这种社会关系本身就是不平等的,为了矫正和补偿这种不平等,他们会给劣势个体分配更多的资源,而给优势个体分配更少的资源。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故事情境任务(资源分配),以180名3~8岁的儿童为被试,考察了3~8岁儿童在社会权力不平等情境下分配行为的发展特点,同时测量了儿童的心理理论。结果发现不同年龄的儿童在社会权力不平等情境下的分配行为如下:(1)3~4岁儿童偏爱权力大的个体,资源分配时倾向于运用匹配的分配原则;5~6岁对权力大小没有表现出偏爱与不偏爱,资源分配时表现出纠结与不确定;7~8岁儿童则偏爱权力小的个体,资源分配时更倾向于运用补偿的分配原则。(2)心理理论影响儿童在社会权力不平等情境下的分配行为,心理理论低的儿童倾向于采用匹配原则进行资源分配;心理理论高的儿童倾向于采用补偿原则进行资源分配。(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陈晓琳[8](2019)在《学前儿童家庭环境特征对心理行为的影响及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学前儿童心理行为研究不断深入,在众多的研究中,都对家庭环境因素及特征作了调查,得出家庭环境对于幼儿的心理行为影响比较大。为了了解家庭环境对于幼儿心理行为的具体影响,本文借助实践调查法对于相关家庭进行调查,得出相应的调查分析结果,为进一步把握学前儿童心理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做好学前儿童的心理教育提供依据和指导。(本文来源于《家庭生活指南》期刊2019年10期)

徐耿,彭磊,褚英,刘阳,刘继杰[9](2019)在《母乳喂养时间与3-6岁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及心理行为的关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徐州地区母乳喂养及儿童超重肥胖、心理行为情况;探讨母乳喂养时间与3-6岁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的关联性。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徐州市城区幼儿园的2440名在园儿童进行体检,并填写家长问卷,了解母乳喂养时间(纯母乳喂养时间、主要母乳喂养时间、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参照既往文献,协变量选择为儿童性别与年龄、居住地、家庭经济情况、母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母亲孕前BMI、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儿童视屏时间、母亲吸烟与饮酒情况、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剖宫产。采用IOTF标准分析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纯母乳喂养时间分为"≤6月"组和">6月"组;主要母乳喂养时间分为"≤18月"组和">18月"组;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分为"≤24月"组和">24月"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父母版,主要分为内化性行为、外化性行为、亲社会行为叁个方面评估。使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乳喂养时间与学龄前儿童体重、心理行为的关联。结果徐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超重率为12.7%,肥胖率为8.9%。内化行为异常率为3.7%,外化行为异常率为22.2%,亲社会行为异常率为20.7%。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表明:校正协变量后,母乳喂养时间与徐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体重无统计学关联(P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协变量后,纯母乳喂养时间越长的儿童亲社会行为得分越高(B=0.17;P均<0.05);且母乳持续时间越长的儿童内化行为得分越低(B=-0.0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协变量后,纯母乳喂养时间、主要母乳喂养时间是学龄前儿童亲社会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OR=0.68、0.56;P均<0.05);主要母乳喂养时间是外化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OR=0.88,P<0.05)。结论母乳喂养时间与学龄前儿童的超重肥胖可能无关联,而与儿童心理行为有着显着正相关,母乳喂养时间会显着降低儿童心理行为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09-20)

李爱文,曾婷,李红辉[10](2019)在《应用整合心理行为干预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疾病,属于神经发育异常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冲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并且还会伴有运动及语言迟缓等病症。发病机制与神经影像学改变、遗传与生理因素、环境毒素、家庭社会因素等有直接关系。在小学期间,注意缺陷会更为明显,到了成年之后会表现出社交排斥、同伴关系不良、学习成绩差等情况,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及日后的工作及学习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儿童行为心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3.17%,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着(P<0.05)。结论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行心理行为干预,可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儿童行为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兵洁,周宇航.针灸推拿配合中医五行调理对自闭症儿童心理行为康复的干预[J].包头医学.2019

[2].李素芳,邓红冬.心理行为干预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

[3].徐妍.智力残疾儿童问题行为、心理的矫正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9

[4].李杪,李玢.白血病儿童心理行为分析及其对家长情绪影响的调查[J].中国疗养医学.2019

[5].张姣姣,汤箬梅.基于行为心理的儿童乐园景观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9

[6].汪毅,甘明远,白璐源,吴宇泽,李丽.心理韧性训练干预儿童行为问题的随机对照研究[C].第二届全国焦虑症中西医结合论坛、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18次全国年会暨第叁届京津冀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年会论文集.2019

[7].林小霞,刘秀丽.3~8岁儿童在社会权力不平等情境下分配行为的发展特点:心理理论的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8].陈晓琳.学前儿童家庭环境特征对心理行为的影响及调查研究[J].家庭生活指南.2019

[9].徐耿,彭磊,褚英,刘阳,刘继杰.母乳喂养时间与3-6岁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及心理行为的关联性研究[C].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10].李爱文,曾婷,李红辉.应用整合心理行为干预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

标签:;  ;  ;  ;  

儿童行为心理论文-张兵洁,周宇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