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市民人际信任状况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全[1](2021)在《个人网络慈善捐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公益慈善事业的扶持与重视,加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一大批网络公益慈善组织和平台应运而生,加速了我国慈善事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但新兴网络慈善组织或平台由于自身能力建设尚不成熟、内外部监管体系不完善,无法跟上快节奏的网络发展速度,出现一连串的慈善丑闻。这极大地损伤了民众的公益慈善热情与信心,严重阻碍了我国网络慈善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促进网络慈善的健康发展,明晰个人网络慈善捐赠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个人网络慈善捐赠行为的特点,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框架,探究捐赠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以及捐赠意愿、网络人际信任和框架效应等因素对网络捐赠行为的影响。首先,本研究通过梳理已有的网络慈善和计划行为理论研究,构建研究模型,提出假设,修改相关成熟量表并进行前后测,确定合适题项后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其次,问卷回收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同时进行,回收了400份有效问卷。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个人的年捐赠次数、金额都偏少,更偏向于捐赠金钱;(2)捐赠态度方面在不同性别和职业上呈现显着差异,主观规范对于不同教育程度的人有显着差异,不同的家庭年收入显着影响知觉行为控制;(3)社会比较与网络自我效能感对捐赠态度有显着影响,道德认同与依从动机对主观规范有显着影响,捐赠意愿受捐赠态度、主观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显着,捐赠意愿、网络人际信任与框架效应对捐赠行为有显着影响。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总结出个人网络慈善捐赠存在捐赠疲劳、网络信任水平较低以及慈善捐赠的社会比较理念内卷化严重等问题。通过问题分析,本研究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慈善信息过载且缺乏捐赠激励机制;(2)慈善组织工作能力和道德素养不足,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3)现代慈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1)创新求助文本叙述手法,探索个人捐赠激励机制;(2)提升组织工作能力与专业素养,完善网络慈善监管体系;(3)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弘扬现代慈善理念,培育全民慈善文化。
隋欣航[2](2021)在《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赋权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文中认为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质量影响着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及社会的和谐稳定,生活满意度作为个体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总体性认知的评价指标,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满意度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升社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赋权是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自身能力素质、激发其潜能的重要途径,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个体成长、社会融入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在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赋权水平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考察各类因素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便为推进市民化进程提供借鉴。本研究以赋权增能理论和社会质量理论为社会赋权的理论基础,对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赋权和生活满意度进行关系构建,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选取社会公益活动参与、政治参与、社会组织参与及政治效能感四方面作为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生活满意度的社会赋权因素,同时将社会经济地位、人际信任作为可能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因素,以此做出研究假设。此外,本研究采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运用逐步回归分析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分析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因素,并用稳健性检验验证这一中介检验的准确性。研究结果显示: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赋权水平对其生活满意度具有正向显着影响;同时,社会经济地位与人际信任对农业转移人口生活满意度也有显着的正向作用;此外,社会经济地位和人际信任水平在社会赋权与其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最后,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赋权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生活满意度。
胡伟斌[3](2020)在《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村庄作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其治理问题关乎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村庄治理是农村集体制度与村民自治制度耦合下的治理,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村庄治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对村庄的公共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使用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以满足农民群众高质量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的需要。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作为农村产权制度的一次重要变迁,不仅涉及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的财产权益,而且对村庄治理改善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治理有效更是意义重大。于此,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四个主要内容展开研究。第一,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总体影响研究。主要通过对杭州市江干区的案例剖析来考察这些影响。首先,股份合作制改革促进了村庄治理结构的优化,构建了治理主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的村庄治理体系。其次,改革促进了村庄治理主体的强化,促进村庄代理人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再是,改革促进了村庄治理机制的完善,对村庄流失的信任机制和民主机制具有较好的修复与增强作用。最后,改革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和村民满意度,实现了村庄治理绩效的提高。第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信任的影响研究。信任作为一种非契约性互动机制,是村庄治理的关键向度。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将信任分为制度信任和人际信任。研究发现,就制度信任而言,除县乡政府信任外,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党支部信任、村委会信任和司法部门信任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对村党支部的信任最强,村委会的信任次之;从人际信任来看,股份合作制改革对亲友信任、近邻信任、同村人信任和外来人信任的影响也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其中对同村人信任影响最大。第三,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民主的影响研究。民主作为一种契约性互动,是村庄治理的另一关键向度。研究发现,股份合作制改革具有民主增进效应,能显着促进村庄民主化治理。从村庄层面看,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新型村庄或是社会关联和宗族势力更强的村庄里,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农户民主参与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从农户层面看,发现在低年龄、低教育程度以及有跨县外出务工经历组中,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农户民主参与的正向影响更显着。通过机制分析发现,除了直接影响外,股份合作制还通过提高农户的民主认知来促进其民主参与行为。第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村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关联和宗族势力均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进一步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就公共品类型而言,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医疗、环境卫生等关乎民生的公共产品的促进作用更加显着;从村庄类型来看,改革对公共品供给效率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的传统村庄更加明显。此外,股份合作制改革还通过民主效应与信任效应来间接影响村庄公共品的供给效率。本文研究的贡献在于:首先,本研究主题为当下中国“三农”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产权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村庄治理问题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主攻方向之一,以往研究大多只关注股份合作制改革对经济层面的影响,而本文将研究重心转移到改革对村庄治理影响上,将两个焦点命题进行实证研究是本文主要贡献。其次,本文跳出了传统研究视角的局限性,将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来探讨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影响。最后,以往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以定性研究为主,而本研究在案例研究基础上,并运用基于较大样本的调研数据进行计量实证分析,使研究更具科学性。但囿于村庄样本量与数据结构等因素,本研究也存在较多不足之外。基于上述研究,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深化与村庄治理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并根据本文研究的不足及局限进行了研究展望。
辛晓晴[4](2020)在《美好生活视域下的人际信任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人际信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日常生活中彼此之间关系所呈现出的一种信赖、善意、期许、认可等的状态。人际信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良性资本,其有助于稳定社会交往关系,降低社会运行的成本。美好生活是人们的理想生活,推进美好生活建设是全方位的。就精神文化层面而言,美好生活内涵幸福、和谐、美德、信任等因素,而良好的社会伦理观念、民众道德素质等等更是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从美好生活视域研究人际信任问题,旨在揭示构建美好生活的伦理维度和道德诉求。基于此,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阐述了美好生活的内涵、特点,表明人际信任关系在构建美好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伦理道德意义,即人际信任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应当具有的良好品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第二部分深入探讨了人际信任的理论构成。通过厘清与信任相关的词语,解读人际信任的内涵,阐明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渊源,指出人际信任在社会良性运行中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阐明人际信任关系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对构建美好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美好生活有赖于共同的伦理道德信念的维系,而人际信任便是这一伦理道德信念的重要体现,是美好生活的伦理道德支撑。第四部分着重从凸显人际信任问题的日常人际交往、网络交往和公益行业三个领域分析了目前人际信任方面的突出问题,并探讨导致人际信任问题主要原因,即经济利益中的唯利行为与守信用发生冲突时,往往令道德意识消减和诚信观念迷失;相关制度惩治力弱,使失信行为没有付出相应的代价;个人对诚信观念的坚守定力不够,内在的诚信信念不强。第五部分探讨了构建良好的人际信任关系的对策,即完善基本制度、加强监管和提高执行效率,从而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人际信任的文化认同,提升道德价值感;引导社会自觉营造人际信任氛围,使个人能够做出可信的判断和可信的行为。总之,以实现美好生活为指向,探讨现实生活中人际信任关系问题,推动良好人际信任关系建设,使其逐渐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既有利于个体的道德完善,也有益于实现社会普遍正义和良序生活,为推动美好生活建设构筑坚实的道德基础,从而营造出和谐、友善、文明、诚信的社会环境,推动美好生活的实现。
张珂瑞[5](2020)在《社会资本对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治信任反映的是公民与政治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不仅是政府执政表现的晴雨表,更是政权的合法性来源。关于政治信任的来源,学界存在制度主义和文化主义两条进路。改革开放走过40年,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绩效无疑是我国民众政治信任的可靠来源。然而,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政治信任又从何而来?针对此问题,各学者从政治绩效、政府治理、社会结构、价值观和社会资本等诸多方面寻找根源。关于社会资本和政治信任的关系,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在此,本文以社会资本对政治信任的影响为主要研究议题,借鉴帕特南对社会资本的定义,利用“2015年度中国城乡社会治理调查”的数据,考察我国民众的社会资本情况和政治信任水平,同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社会信任、社会参与和互惠规范三个维度探讨了社会资本与政治信任之间的关系。首先,本文对社会资本和政治信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念辨析及界定,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其次,根据过往研究和相关理论甄选变量并进行操作化;之后,利用“2015年度中国城乡社会治理调查”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来刻画我国民众的社会资本和政治信任状况,同时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讨论社会资本对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任、社会参与及互惠规范都对政治信任有显着影响,且社会资本的不同要素对政府信任和政体信任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我国民众的政治信任水平和社会信任水平普遍较高;在社会参与方面,我国民众积极参与基层民主选举,社团活动参与度不高;整体而言,我国大部分民众都遵循互惠规范,在人际交往中注重长远利益。第二,社会资本三要素对政治信任产生直接影响。社会信任是政治信任的重要来源,对政府信任和政体信任都发挥显着的正向作用;基层选举参与只对政府信任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互惠规范只对政体信任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三,社会信任在社会资本三要素中的中介效应显着,即存在“互惠规范—社会信任—政治信任”和“社会参与—社会信任—政治信任”的传导路径。基于上述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提高社会信任水平;第二,鼓励基层民主参与,提倡社团参与;第三,培育合作和互助精神。
杨燕梅[6](2020)在《云南农民诚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诚信是一个人在思想、言论、行为三个方面对自己、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诚实、守信和信任。社会成员的普遍诚信不仅是社会安定和有序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长治久安、繁荣富强的内在动力。然而,在当今社会,各种失信现象频发,不仅催生了大众对一些领域的信任危机,还造成了社会成员之间相互提防甚至加害的局面,严重破坏和阻碍了社会的和谐有序和经济的繁荣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是我国新时代的伟大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以大多数社会成员在观念意识和行为习惯方面的现代化为基础。农民,作为占全国约一半的社会成员,对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没有他们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就无从谈起。诚信,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一动力的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必须予以维护和发扬。然而,在当代,农民失信问题频发,不仅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存在失信现象,在村民日常交往和农村基层管理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诚信道德失范现象。这些失信现象,显示出了农民在诚信方面存在的三大问题,即诚信观念狭隘、诚信实践投机取巧、诚信保障机制失灵。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如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形塑和禁锢、多元外来文化的干扰和误导;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如缺乏良好的诚信环境和有效的诚信教育;还有机制方面的原因,如缺乏有效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因此,要想切实改善农民的诚信状况,在治理路径上,首先需要政府以身作则,引领诚信风尚,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和文化氛围;其次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农民的现代诚信观教育,让其在保留和发扬优秀传统诚信观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更新诚信观念,培养诚信习惯;最后,要完善诚信保障机制,以德法兼治替代道德教化,以加强监管替代自觉至上,提高失信风险和成本。
王身余[7](2019)在《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预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府信任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时,西方世界在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迈进的过程中,普遍出现了所谓的“政府信用赤字”,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每况愈下,一再创下历史新低,并演化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政府信任问题由此引起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西方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到20世纪后期,对于政府信任的研究已经成为西方政府再造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此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暴露以及由此导致的地方政府信任困境的出现,国内的政府信任研究也随之展开。国内外的政府信任研究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比如,普遍注重对政府信任概念的界定,从各个学科角度对政府信任的形成基础与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对政府信任下降的成因及其影响保持广泛而持久的关注。政府信任下降会导致消极的甚至是严重的后果,这一点人们已经形成共识。问题是,如何防范和解决这一问题?此前学者们大多从危机应对的角度对“政府信任危机”加以研究,而忽略了处于危机管理前端的政府信任风险的识别与预防研究。基于“预防胜于治疗”的古训以及地方政府在政府信任建构中的基础性作用,本文选择以“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识别与预防”为题进行探索性研究。文章主要观点如下:与人们习惯性地把信任风险视为信任主体在做出信任托付之后所面临的被信任客体背信,从而期待落空、利益受损的可能性不同,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特指地方政府作为信任客体或受托人所面临的丧失公众信任的风险。它有三个鲜明的特征,即风险配置的倒置性(风险后果从通常的由信任主体承担变成由信任客体承担)、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不只是失去公众的信任与合作,而且可能导致政府信任危机、政治信任危机乃至整个政府系统的合法性危机)和风险成因的复杂性(既涉及到作为信任关系双方的公众与地方政府自身,也涉及到国际国内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作为中介因素的媒体传播)。地方政府信任风险根据生成原因与影响因素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内生性风险、外生性风险和交互性风险三大类;根据信任风险涉及的范围宽窄和人数多寡,则可以区分为个体性风险、群体性风险和社会性风险三个层面。在实践中,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地方政府信任风险常常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特征。一般而言,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生成与演变过程可以区分为六个阶段,即作为初始源头的公众需要生成阶段,具有博弈性质的公众认知抉择阶段,带有实质意义的公众诉求表达阶段,发挥关键作用的地方政府回应阶段,具有决定意义的政府绩效评价阶段和充满各种变数的公众信任决策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生成与演变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传导效应和激化效应,非常容易导致政府信任风险在不同主体、客体和信任领域的蔓延、扩散和放大。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评估客体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评估主体的多层性和多元性。其构成通常涉及三大类九种类型,即作为一线主体的基层干部、基层机构和基层政府,作为职能部门的信访部门、网信部门和统计部门,以及作为外协系统的新型智库、民调系统和社会组织。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评估指标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3类一级指标、6类二级指标、22类三级指标和若干类四级指标。与风险识别和评估要素的多样性相适应,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方法也具有多样性,既涉及到人员访谈、专题调研等定性方法,也涉及到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大数据处理等定量手段。在预防方面,则需要根据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三大源头,从政府角度、公众角度和媒体传播角度系统性地采取相应策略和措施。
黄晓彤[8](2019)在《服刑人员的人际信任与社会适应 ——希望的中介作用和重新犯罪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希望,是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其关注的是人性中、生活中的积极方面,并被广泛应用在心理与生理健康层面。近年来司法部对监狱中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尤其重视,对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问题极其关注,希望作为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重要资源,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同样,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适应同样受到关注,其回归社会后的适应程度,是判断刑释人员重新犯罪可能性的重要指标,研究该群体的社会适应对预防重新犯罪有重要意义。人际信任建立在人际关系之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形式,是一种心理状态,态度、期望等因素能够对其产生影响,狱内复杂的人际关系,对服刑人员心理的影响极其明显。人际信任、希望及社会适应均能对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情况下,三者也能相互影响。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广东省某监狱的508名男性服刑人员的希望特质、社会适应及人际信任现状进行研究,并将希望划分为出监时的希望、出监前的希望及出监后的希望三个维度,将社会适应划分为回归社会前准备、遵守规则、人际适应及工作适应四个维度,探讨希望在人际信任与社会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重新犯罪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服刑人员人际信任与希望呈显着的负相关;服刑人员人际信任与社会适应呈显着的正相关;服刑人员希望与社会适应相关不显着。(2)服刑人员希望中出监前希望维度在人际信任与社会适应中工作适应维度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服刑人员希望中出监前希望维度在人际信任与社会适应中人际适应维度的关系间同样起部分中介作用。(3)重新犯罪在服刑人员出监前的希望与工作适应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论文还讨论本研究的实践启示。
孙琼[9](2018)在《新市民的精神信仰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信仰是人的精神家园,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儒佛道思想渗透在人们精神世界里,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精神信仰。它区别于具备严格组织制度规范的传统西方宗教,是一种植根于儒佛道文化土壤,关注内在体验和精神成长,遵循理性价值原则,以个体的自我超越、人格整合为旨归的本土信仰范式。新市民的融入、适应问题备受关注,精神信仰是影响其行为与行为适应的核心环节。探讨新市民心理韧性与精神信仰的关系,并探索其内在机制,有助于促进新市民的心理及行为适应,推进新型城镇化良性发展。研究基于传统文化以前人研究为依据编制了适合新市民群体的精神信仰问卷并采用心理韧性量表、信任量表和自编的新市民精神信仰问卷,对苏州地区489名新市民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新市民的精神信仰由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伦理信仰、实用信仰、自我成长信仰五个因素所构成;(2)新市民精神信仰问卷包括以上五个维度,具有良好的测量学特性并能有效评估新市民的精神信仰状况。(3)从总体上看,新市民精神信仰中社会信仰占优势,自我成长信仰次之,伦理信仰第三,超自然信仰程度最低;(4)新市民的精神信仰在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别上存在显着差异,但在年龄上不存在显着差异;(5)新市民的心理韧性总体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在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别上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年龄的新市民的心理韧性水平不存在显着差异。(6)新市民自我成长信仰对心理韧性有极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超自然信仰对心理韧性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7)新市民的人际信任在“自我成长信仰——心理韧性”“超自然信仰——心理韧性”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唐荣呈[10](2017)在《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流失与重塑 ——以PX事件为例》文中提出政府信任是指在与政府互动合作的基础上,公民对于政府及其行为符合其规范性预期而表现出的满意、认可、支持、信赖等积极心理倾向,是一个历史的、动态演进、不断调适的过程。政府信任流失是指由于公民期望攀升、公民权利意识增长、政府绩效下滑、政府行为失范、利益结构变动、社会文化变迁等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引发公民对政府的不满与疏远,进而导致的政府信任水平下降。政府信任重塑是指当政府信任流失导致政府信任的积极效应消解而消极效应初显时,政府信任的一方或双方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政府信任水平和重建公民与政府信任关系的过程。地方政府是我国政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处于与公民日常交往的最前沿,其政府信任水平直接反映了政民关系是否融洽。本研究选取地方政府信任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政治系统理论的复杂动态过程中,并运用系统分析、案例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探究政府信任的运行机理,探析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原因,探索地方政府信任的重塑路径。这不仅有助于丰富、深化和发展政府信任理论,而且有助于巩固政府合法性、维护政治稳定和提升政府绩效。本研究首先基于对政治系统理论的改进而构建政府信任分析模型,确定了输入、转换过程、输出、沟通体系、国内环境、国际环境等变量,并将其作为论文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其次,本研究阐述了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形态、总体态势和严峻形势,为分析地方政府信任的流失与重塑提供历史定位、客观依据和现实考证。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形态处于人格信任向制度信任演进的过渡阶段。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总体态势可概括为:差序政府信任的特征明显,不信任政府的压力增加,政府信任流失的局势可调可控。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严峻形势表现为:谣言泛滥与负面舆论高涨,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扩张,关系运作与潜规则盛行,政治冷漠感弥漫,移民海外人数不断增长等。再次,为使地方政府信任的研究更具实践性,本研究选择6个PX事件作为案例,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事前、事中、事后分别经历不信任累积、信任流失加剧、形成信任鸿沟,并始终面临信任困境。根据什托姆普卡的三维检视指标,其信任流失表现为:一是言辞指标,包括喊口号、举标语、网上发帖等;二是行为指标,包括投反对票、游行示威、冲击政府机关等:三是政府信任的功能替代品,主要体现在民众向国际环保组织和外国政府求助。其信任困境体现在:一是根据三圈理论的分析表明,PX事件蕴含地方政府信任流失;二是地方政府信任流失是PX事件的症结所在;三是PX事件是公民在求助于社会公力救济无果而采用的一种社会自力救济行为,充分凸显地方政府信任流失。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运用政府信任分析模型对6个PX事件案例进行一阶编码、二阶编码和三阶编码,分别形成92个一阶概念、16个二阶概念和6个三阶概念,从而提炼出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原因。这些原因分别是:输入端的需求超载,表现为批判性公民的成长、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公民参与的增长;转换过程的政府失灵,表现为寻租与腐败、政府透明度低;输出端的输出失败,表现为公共政策失灵、公共服务不足、政府行为失范;沟通体系的失效,表现为沟通渠道阻塞、政府回应滞后、网络舆情失控;国内环境的内部干扰,表现为民间组织发育不足、公平正义缺失、社会信任缺乏;国际环境的外部干扰,表现为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境外非政府组织的介入。最后,本研究提出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重塑路径:培育现代公民,具体包括塑造公民意识、保障公民权利、推进公民参与制度化;优化转换过程,具体包括打造廉洁政府、建设大数据时代的透明政府;改善政府输出,具体包括改进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服务、规范政府行为;健全沟通体系,具体包括畅通沟通渠道、迈向回应型政府、有效引导网络舆情;构建优良的国内环境,具体包括促进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培养社会信任;妥善应对国际环境,具体包括积极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规范境外非政府组织的行为。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是理论改进与模型构建的创新—基于对政治系统理论的改进,构建了政府信任分析模型。二是理论视角的创新—运用政治系统理论的改进模型即政府信任分析模型研究地方政府信任。三是观点的创新:提出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三种历史形态,即习俗信任、人格信任、制度信任;以及提出微观政府信任、中观政府信任和宏观政府信任的观点。四是系统地提出了重塑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综合性框架,即分别从政府信任分析模型的输入、转换过程、输出、沟通体系、国内环境、国际环境等方面重塑地方政府信任。本研究基于对政治系统理论的改进而构建政府信任分析模型,并以PX事件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地方政府信任的理论透析和实证分析,厘清和探究了地方政府信任的系统结构、组成要素和运行机理,以及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形态、总体态势、严峻形势、影响因素和重塑路径。鉴于政治系统理论的普适性,本研究可能会为其他有关政府信任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或借鉴意义。
二、当代市民人际信任状况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市民人际信任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个人网络慈善捐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网络慈善 |
2.1.2 慈善捐赠 |
2.1.3 网络慈善捐赠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理性行为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3 研究现状 |
2.3.1 网络慈善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
2.3.2 个人网络慈善捐赠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
2.3.3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的国内外相关应用研究 |
2.3.4 计划行为理论下的网络慈善捐赠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
2.3.5 研究述评 |
3 个人网络慈善捐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2 研究工具 |
3.2 研究假设与模型建构 |
3.2.1 研究假设 |
3.2.2 模型建构 |
3.3 问卷前测 |
3.3.1 效度检验—因子分析 |
3.3.2 信度分析 |
3.4 正式问卷 |
3.4.1 问卷结构 |
3.4.2 调查对象 |
3.4.3 效度分析 |
3.5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3.5.1 描述性分析 |
3.5.2 差异性分析 |
3.5.3 相关分析 |
3.5.4 回归分析 |
3.6 研究结论与讨论 |
3.6.1 研究结论 |
3.6.2 研究讨论 |
4 网络慈善捐赠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网络慈善捐赠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捐赠疲劳”问题影响网络慈善持续发展 |
4.1.2 捐赠者网络信任水平较低 |
4.1.3 传统慈善捐赠的社会比较理念内卷化严重 |
4.2 原因分析 |
4.2.1 慈善信息过载且缺乏有效的捐赠激励机制 |
4.2.2 网络慈善捐赠信任危机频发 |
4.2.3 现代慈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
5 对策与建议 |
5.1 创新求助文本叙述手法,探索个人捐赠激励机制 |
5.2 提升慈善组织工作能力与专业素养,完善网络慈善监管体系 |
5.3 发挥社会工作优势,弘扬现代慈善理念,培育全民慈善文化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不足 |
6.1.1 关于样本 |
6.1.2 关于研究变量的测量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赋权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关键词释义 |
1.2.1 农业转移人口 |
1.2.2 社会赋权 |
1.2.3 生活满意度 |
1.2.4 社会经济地位 |
1.2.5 人际信任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3.1 社会赋权 |
1.3.2 关于居民社会赋权的研究 |
1.3.3 关于农业转移人口生活满意度的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赋权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理论框架构建 |
2.1 社会赋权的理论基础 |
2.1.1 从赋权增能理论角度分析社会赋权 |
2.1.2 从社会质量理论角度分析社会赋权 |
2.1.3 两种理论视角的比较 |
2.1.4 社会赋权的具体路径 |
2.1.5 社会赋权的作用路径 |
2.2 社会赋权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构建 |
2.2.1 社会赋权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
2.2.2 社会赋权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理构建 |
2.3 研究框架构建 |
3 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赋权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社会赋权的测量 |
3.2 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赋权现状分析 |
3.2.1 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赋权现状整体分析 |
3.2.2 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赋权水平的性别差异分析 |
3.2.3 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赋权水平的年龄差异分析 |
3.2.4 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赋权水平的受教育程度差异分析 |
3.3 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赋权的问题分析 |
3.3.1 社会公益活动参与意识不足 |
3.3.2 政治参与出现边缘化倾向 |
3.3.3 社会组织参与水平程度较低 |
3.3.4 政治效能感整体水平偏低 |
4 社会赋权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生活满意度的实证分析 |
4.1 数据分析方法与变量选取 |
4.1.1 数据分析方法 |
4.1.2 变量选取 |
4.2 社会赋权对农业转移人口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4.2.1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
4.2.2 中介作用的基准回归分析 |
4.2.3 中介作用的Bootstrap检验分析 |
4.3 稳健性检验 |
4.3.1 中介作用的基准回归分析 |
4.3.2 中介作用的Bootstrap检验分析 |
4.4 结论与讨论 |
4.4.1 社会赋权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满意度 |
4.4.2 社会赋权通过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满意度 |
4.4.3 社会赋权通过人际信任水平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满意度 |
5 政策建议 |
5.1 努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积极参与活动 |
5.1.1 普及社会活动参与重要性,根据实际需求开展各类活动 |
5.1.2 改善社区开展活动的环境,重视福利待遇对参与的激励 |
5.2 持续完善农业转移人口政治参与体系 |
5.2.1 深化户籍等各项制度改革,创造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 |
5.2.2 积极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保障享有的基本政治权益 |
5.3 逐步优化农业转移人口组织参与条件 |
5.3.1 努力发挥各方主体作用,拓宽社会组织参与渠道 |
5.3.2 加强组织团体内部建设,有效发挥自组织的作用 |
5.4 切实增强农业转移人口的政治效能感 |
5.4.1 削弱固有偏见与心理认知,提高自身参与的能力素养 |
5.4.2 不断增强其公民主体意识,逐步提升自身政治效能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问卷问题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 |
1.5.1 案例研究数据 |
1.5.2 计量研究数据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6.2 研究的不足 |
2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集体经济 |
2.1.2 股份合作制 |
2.1.3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
2.1.4 村庄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公共治理理论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农村股份合作制研究 |
2.3.2 村庄治理 |
2.3.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村庄治理关系研究 |
2.3.4 文献述评 |
2.4 分析框架 |
3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与村庄治理发展 |
3.1 农村集体产权变革与村庄治理的历史演进 |
3.1.1 农业合作化时期(1951-1957):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萌芽阶段 |
3.1.2 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8):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强化阶段 |
3.1.3 改革开放早期(1978 至 1992 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变革阶段 |
3.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2 年至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创新阶段 |
3.2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动因与实施 |
3.2.1 制度变迁视角下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动因 |
3.2.2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内容 |
3.2.3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发展与问题 |
3.3 村庄治理视角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度的改革绩效 |
3.3.1 改革效率评价:基于一致性同意的分析 |
3.3.2 村庄治理视角下的改革绩效 |
3.4 本章结论 |
4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与村庄治理改进:杭州市江干区的案例研究 |
4.1 杭州市江干区基本概况及案例选择理由 |
4.1.1 江干区基本概况 |
4.1.2 案例选择理由 |
4.2 江干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历程 |
4.2.1 第一轮改革(2002-2010):实施改革、建构制度 |
4.2.2 第二轮改革(2011-2016):完善改革、双向探索 |
4.2.3 第三阶段改革(2017年至今):深化改革、股社分离 |
4.3 江干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社治理的影响 |
4.3.1 村庄(社区)治理结构的优化 |
4.3.2 村庄(社区)治理主体的强化 |
4.3.3 村庄(社区)治理机制的完善 |
4.3.4 村庄(社区)治理绩效的提升 |
4.4 治理改进的一个例证:农村集体资金民主管理的制度创新 |
4.4.1 农村集体资金管理的问题解析 |
4.4.2 农村集体资金民主管理的制度创新 |
4.4.3 江干区农村集体资金竞争性存放的制度设计及绩效 |
4.5 本章结论 |
5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信任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文献综述 |
5.3 理论分析框架 |
5.3.1 股份合作制改革与制度信任 |
5.3.2 股份合作制改革与人际信任 |
5.4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
5.4.1 数据来源 |
5.4.2 变量设置与说明 |
5.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4 模型构建与内生性探讨 |
5.5 实证分析 |
5.5.1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制度信任的影响 |
5.5.2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
5.5.3 稳健性检验 |
5.6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信任的影响差异 |
5.6.1 村庄层面的影响差异分析 |
5.6.2 农户层面的影响差异分析 |
5.7 进一步讨论:代理人角色增强与村庄信任增进 |
5.8 本章结论 |
6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民主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文献综述 |
6.3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
6.3.1 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民主增进效应 |
6.3.2 民主认知的中介效应 |
6.4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6.4.1 数据来源 |
6.4.2 变量设置与说明 |
6.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4 模型构建与内生性讨论 |
6.5 实证分析 |
6.5.1 基准回归 |
6.5.2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民主的影响差异分析 |
6.5.3 中介效应分析 |
6.5.4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结论 |
7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绩效的影响——基于公共品供给的视角 |
7.1 引言 |
7.2 文献综述:历史维度的分析 |
7.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3.1 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公共品效率的影响 |
7.3.2 村庄经济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 |
7.3.3 村庄社会关联和宗族势力的调节作用 |
7.3.4 股份合作制改革影响村庄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内在机理 |
7.4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
7.4.1 数据来源 |
7.4.2 变量设置与说明 |
7.4.3 描述性统计 |
7.4.4 基本模型构建 |
7.5 实证分析 |
7.5.1 基准回归 |
7.5.2 稳健性检验 |
7.5.3 村庄经济发展水平的调节效应 |
7.5.4 社会关联和宗族势力的调节效应 |
7.6 影响差异分析 |
7.6.1 公共品类型差异的比较分析 |
7.6.2 村庄类型差异的比较分析 |
7.7 影响机制分析 |
7.8 本章结论 |
8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4)美好生活视域下的人际信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2.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方法 |
2.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美好生活的内涵与道德底蕴 |
(一)美好生活的内涵解读 |
1.美好生活的内涵 |
2.美好生活的时代蕴意 |
(二)美好生活的道德底蕴 |
1.美好生活的伦理道德向度 |
2.美好生活的传统文化承继 |
二、人际信任的相关问题读解 |
(一)人际信任的内涵和特点 |
1.人际信任的内涵 |
2.人际信任的特点 |
(二)人际信任的发生机制与影响因素 |
1.人际信任的发生机制 |
2.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 |
(三)人际信任的社会作用 |
1.维护社会秩序 |
2.保障社会稳定 |
3.增强社会合作 |
三、人际信任在构建美好生活中的价值 |
(一)人际信任为构建美好生活所必需 |
1.人际信任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 |
2.人际信任是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志 |
(二)人际信任是构建美好生活的道德诉求 |
1.人际信任对美好生活的促进作用 |
2.人际信任对美好生活的维系作用 |
四、目前在人际信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人际信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
1.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信任缺失问题 |
2.网络交往中的人际信任危机问题 |
3.公益行业中的人际信任危机问题 |
(二)导致人际信任问题的原因 |
1.市场经济中的唯利因素 |
2.制度惩治力度不够 |
3.诚信观念坚守力弱 |
五、美好生活视域下人际信任关系构建的对策 |
(一)完善信用制度建设 |
1.建立基本制度 |
2.加强监管机制 |
3.提高执行效率 |
(二)加强人际信任的文化认同 |
1.构建文化认同的理性基础 |
2.发挥文化精神的指引作用 |
(三)营造人际信任的社会氛围 |
1.强化人际信任的理念 |
2.坚守人格信任价值取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社会资本对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政治信任相关研究 |
1.2.2 社会资本相关研究 |
1.2.3 社会资本与政治信任的关系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政治信任的内涵及测量 |
2.1.1 政治信任的概念厘定 |
2.1.2 政治信任的施信方 |
2.1.3 政治信任的受信方 |
2.1.4 政治信任的结构 |
2.1.5 政治信任的测量 |
2.2 社会资本的内涵及测量 |
2.2.1 社会资本的内涵 |
2.2.2 社会资本的测量 |
2.3 政治信任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社会资本理论 |
2.3.2 政治系统理论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1 理论模型 |
3.1.2 社会资本对政治信任的直接影响 |
3.1.3 社会资本对政治信任的间接影响 |
3.2 数据来源 |
3.3 变量甄选和操作化 |
3.3.1 政治信任 |
3.3.2 社会资本 |
3.3.3 控制变量 |
3.4 回归模型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社会资本与政治信任的描述性分析 |
4.1.1 我国民众的政治信任水平 |
4.1.2 我国民众的社会资本存量 |
4.2 社会资本与政治信任的相关分析 |
4.3 社会资本与政治信任的回归分析 |
4.3.1 模型设定检验 |
4.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3.3 社会信任的中介效应分析 |
4.3.4 模型稳定性检验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提升政治信任的策略选择 |
5.3 研究的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015年中国城乡治理社会调查问卷(部分)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云南农民诚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调查地点的选取缘由 |
1.5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云南农民诚信问题及其表现 |
2.1 诚信观念狭隘 |
2.1.1 诚信表现呈“差序格局” |
2.1.2 诚信标准“人严我松” |
2.2 诚信实践投机取巧 |
2.2.1 “己所不欲,还施于人” |
2.2.2 商业活动中随意毁约 |
2.3 诚信保障机制失灵 |
2.3.1 人情关系信任被不当利用 |
2.3.2 亲缘信任遭受危机 |
第三章 农民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 |
3.1 文化方面的原因 |
3.1.1 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形塑和禁锢 |
3.1.2 多元外来文化的干扰和误导 |
3.2 社会方面的原因 |
3.2.1 缺乏良好的诚信环境 |
3.2.2 缺乏有效的诚信教育 |
3.3 机制方面的原因 |
3.3.1 缺乏有效的伦理道德规范 |
3.3.2 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 |
第四章 改善农民诚信问题的对策 |
4.1 加强对农民的诚信教育 |
4.1.1 宣扬正确的现代诚信理念 |
4.1.2 重树农民对乡土文化的自信 |
4.2 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和氛围 |
4.2.1 改善农民的生存处境 |
4.2.2 加强政府的诚信引领 |
4.2.3 强化媒体的价值引导 |
4.3 改进诚信保障机制 |
4.3.1 以德法兼治替代道德教化 |
4.3.2 以加强监管替代自觉至上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7)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与简要评价 |
1.2.1 信任问题的一般研究 |
1.2.2 国内外政府信任研究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资料来源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难点 |
1.5.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概念与类型 |
2.1 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
2.1.1 风险的概念内涵 |
2.1.2 现代风险概念的特征 |
2.2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
2.2.1 信任风险的四种理解和应用 |
2.2.2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概念 |
2.2.3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特征 |
2.3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类型与结构 |
2.3.1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类型 |
2.3.2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结构 |
第三章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 |
3.1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分析的前提设定 |
3.2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分析的初步框架 |
3.3 六大节点: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的过程分析 |
3.3.1 公众需要: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的初始源头 |
3.3.2 公众认知: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的博弈性质 |
3.3.3 诉求表达: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的实质迈进 |
3.3.4 政府回应: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的关键阶段 |
3.3.5 绩效评价: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的决定步骤 |
3.3.6 信任决策: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的最后变数 |
3.4 三大效应:地方政府信任风险演变的规律呈现 |
3.4.1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的累积效应 |
3.4.2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的传导效应 |
3.4.3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的激化效应 |
第四章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评估 |
4.1 风险识别与评估的一般理论与方法 |
4.1.1 风险识别的一般理论与方法 |
4.1.2 风险评估的一般理论与方法 |
4.2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框架构建 |
4.3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评估的主体界定 |
4.4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指标设计 |
4.5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方法选择 |
第五章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预防与控制 |
5.1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预防与控制的指导思想 |
5.2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预防与控制的基本思路 |
5.3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预防与控制的主要举措 |
5.3.1 基于政府角度的信任风险预防与控制 |
5.3.2 基于公众角度的信任风险预防与控制 |
5.3.3 基于传播角度的信任风险预防与控制 |
第六章 案例与讨论 |
6.1 案例选择:理论与实践的权衡 |
6.2 杭州限牌令:背景与经过 |
6.2.1 事件背景 |
6.2.2 事件经过 |
6.3 杭州限牌令:影响与后果 |
6.3.1 事件影响 |
6.3.2 事件后果 |
6.4 杭州限牌令:分析与讨论 |
6.4.1 事件分析 |
6.4.2 简要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B: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预防调查问卷 |
附录C: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预防访谈提纲 |
(8)服刑人员的人际信任与社会适应 ——希望的中介作用和重新犯罪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希望 |
2.2 社会适应 |
2.3 人际信任 |
2.4 重新犯罪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 |
3.5 研究过程 |
3.6 研究对象 |
3.7 研究工具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服刑人员人际信任、希望及社会适应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
4.2 服刑人员人际信任、希望及社会适应内部各维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检验和分析 |
4.3 重新犯罪的调节作用检验和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服刑人员人际信任、希望及社会适应的关系分析 |
5.2 服刑人员的人际信任、出监前希望、人际适应和工作适应的关系分析 |
5.3 重新犯罪的调节作用 |
5.4 实践启示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工具 |
致谢 |
(9)新市民的精神信仰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序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新市民 |
2.1.1 新市民概念的来源与界定 |
2.1.2 新市民的心理特点 |
2.1.3 新市民心理及行为适应的影响因素 |
2.2 精神信仰 |
2.2.1 精神信仰的来源与界定 |
2.2.2 精神信仰的相关概念辨析 |
2.2.3 精神信仰的测量 |
2.2.4 精神信仰的相关研究 |
2.3 心理韧性 |
2.3.1 心理韧性的来源与界定 |
2.3.2 心理韧性的测量 |
2.3.3 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 |
2.4 人际信任 |
2.4.1 人际信任的来源与界定 |
2.4.2 人际信任的测量 |
2.4.3 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
3 问题提出 |
3.1 以往研究不足 |
3.2 本研究切入点 |
3.3 研究意义 |
3.3.1 理论意义 |
3.3.2 现实意义 |
3.4 研究创新点 |
3.5 研究目的 |
3.6 研究假设 |
4 研究一: 新市民精神信仰的问卷编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问卷项目的来源 |
4.2.3 问卷实施办法与计分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研究结果 |
4.3.1 项目分析 |
4.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4.3.3 因素的命名 |
4.3.4 新市民精神信仰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4.4 讨论 |
5 研究二: 新市民精神信仰的现状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研究工具 |
5.2.3 数据处理 |
5.3 研究结果 |
5.3.1 新市民精神信仰的总体特点 |
5.3.2 新市民的精神信仰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
5.4 讨论 |
6 研究三: 新市民的精神信仰、心理韧性、人际信任的关系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研究工具 |
6.2.3 数据处理 |
6.3 研究结果 |
6.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3.2 新市民心理韧性的总体特点 |
6.3.3 新市民的心理韧性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
6.3.4 新市民的精神信仰、人际信任与心理韧性的关系 |
6.3.5 人际信任在精神信仰与心理韧性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6.3.6 精神信仰、人际信任与心理韧性的关系模型检验 |
6.4 讨论 |
7 总讨论 |
7.1 新市民精神信仰的问卷编制 |
7.1.1 关于新市民精神信仰的内涵与结构要素 |
7.1.2 关于《新市民精神信仰问卷》的编制 |
7.2 新市民的精神信仰现状 |
7.2.1 新市民精神信仰的总体特点 |
7.2.2 新市民精神信仰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7.3 新市民心理韧性的现状 |
7.3.1 新市民心理韧性的总体特点 |
7.3.2 新市民心理韧性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7.4 新市民的精神信仰与心理韧性的关系 |
7.5 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流失与重塑 ——以PX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图 |
1.5.1 论文结构 |
1.5.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模型 |
2.1 核心概念 |
2.1.1 地方政府 |
2.1.2 政府信任及相关概念辨析 |
2.1.3 政府信任的特性 |
2.1.4 政府信任的功能 |
2.1.5 政府信任流失 |
2.1.6 政府信任重塑 |
2.2 理论基础:政治系统理论 |
2.2.1 政治系统理论的基本内涵 |
2.2.2 政治系统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
2.3 基于政治系统理论的政府信任分析模型 |
2.3.1 主体与客体 |
2.3.2 输入 |
2.3.3 转换过程 |
2.3.4 输出 |
2.3.5 沟通体系 |
2.3.6 国内环境 |
2.3.7 国际环境 第3章 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形态、总体态势及严峻形势 |
3.1 转型期与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形态 |
3.1.1 我国转型期的界定 |
3.1.2 转型期对我国政府信任的影响 |
3.1.3 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形态 |
3.2 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总体态势 |
3.2.1 差序政府信任的特征明显 |
3.2.2 不信任政府的压力增加 |
3.2.3 政府信任流失的局势可调可控 |
3.3 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严峻形势 |
3.3.1 谣言泛滥与负面舆论高涨 |
3.3.2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扩张 |
3.3.3 关系运作与潜规则盛行 |
3.3.4 政治冷漠感弥漫 |
3.3.5 移民海外人数不断增长 第4章 研究设计、案例背景与案例描述 |
4.1 研究设计 |
4.1.1 多案例研究方法选择 |
4.1.2 案例选择 |
4.1.3 案例资料来源 |
4.1.4 数据编码 |
4.2 案例背景 |
4.2.1 PX项目简介 |
4.2.2 我国PX项目发展概况 |
4.2.3 我国PX事件的产生和发展 |
4.3 案例描述 |
4.3.1 PX事件回顾 |
4.3.2 PX事件比较 |
4.3.3 PX事件的特点 第5章 PX事件中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演进机理、表现及信任困境 |
5.1 PX事件中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演进机理 |
5.1.1 事前:不信任累积 |
5.1.2 事中:信任流失加剧 |
5.1.3 事后:形成信任鸿沟 |
5.2 PX事件中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表现 |
5.2.1 言辞指标 |
5.2.2 行为指标 |
5.2.3 政府信任的功能替代品 |
5.3 PX事件与地方政府信任困境 |
5.3.1 PX事件蕴含地方政府信任流失 |
5.3.2 地方政府信任流失是PX事件的症结 |
5.3.3 PX事件凸显地方政府信任流失 第6章 地方政府信任流失原因的数据编码 |
6.1 基于输入端的编码 |
6.1.1 基于输入端的一阶编码 |
6.1.2 基于输入端的二阶编码 |
6.1.3 基于输入端的三阶编码 |
6.2 基于转换过程的编码 |
6.2.1 基于转换过程的一阶编码 |
6.2.2 基于转换过程的二阶编码 |
6.2.3 基于转换过程的三阶编码 |
6.3 基于输出端的编码 |
6.3.1 基于输出端的一阶编码 |
6.3.2 基于输出端的二阶编码 |
6.3.3 基于输出端的三阶编码 |
6.4 基于沟通体系的编码 |
6.4.1 基于沟通体系的一阶编码 |
6.4.2 基于沟通体系的二阶编码 |
6.4.3 基于沟通体系的三阶编码 |
6.5 基于国内环境的编码 |
6.5.1 基于国内环境的一阶编码 |
6.5.2 基于国内环境的二阶编码 |
6.5.3 基于国内环境的三阶编码 |
6.6 基于国际环境的编码 |
6.6.1 基于国际环境的一阶编码 |
6.6.2 基于国际环境的二阶编码 |
6.6.3 基于国际环境的三阶编码 第7章 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原因 |
7.1 输入端:需求的超载 |
7.1.1 批判性公民的成长 |
7.1.2 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
7.1.3 公民参与的增长 |
7.2 转换过程:政府失灵 |
7.2.1 寻租与腐败 |
7.2.2 政府透明度低 |
7.3 输出端:输出失败 |
7.3.1 公共政策失灵 |
7.3.2 公共服务不足 |
7.3.3 政府行为失范 |
7.4 沟通体系:沟通失效 |
7.4.1 沟通渠道阻塞 |
7.4.2 政府回应滞后 |
7.4.3 网络舆情失控 |
7.5 国内环境:内部干扰因素 |
7.5.1 民间组织发育不足 |
7.5.2 公平正义缺失 |
7.5.3 社会信任缺乏 |
7.6 国际环境:外部干扰因素 |
7.6.1 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
7.6.2 境外非政府组织的介入 第8章 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重塑路径 |
8.1 培育现代公民 |
8.1.1 塑造公民意识 |
8.1.2 保障公民权利 |
8.1.3 推进公民参与制度化 |
8.2 优化转换过程 |
8.2.1 打造廉洁政府 |
8.2.2 建设大数据时代的透明政府 |
8.3 改善政府输出 |
8.3.1 改进公共政策 |
8.3.2 提升公共服务 |
8.3.3 规范政府行为 |
8.4 健全沟通体系 |
8.4.1 畅通沟通渠道 |
8.4.2 迈向回应型政府 |
8.4.3 有效引导网络舆情 |
8.5 构建优良的国内环境 |
8.5.1 促进民间组织健康发展 |
8.5.2 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 |
8.5.3 培养社会信任 |
8.6 妥善应对国际环境 |
8.6.1 积极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
8.6.2 规范境外非政府组织的行为 第9章 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 |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四、当代市民人际信任状况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个人网络慈善捐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D]. 胡全.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2]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赋权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D]. 隋欣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庄治理的影响研究[D]. 胡伟斌. 浙江大学, 2020(01)
- [4]美好生活视域下的人际信任问题研究[D]. 辛晓晴.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社会资本对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D]. 张珂瑞.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云南农民诚信问题研究[D]. 杨燕梅.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预防研究[D]. 王身余. 湘潭大学, 2019(12)
- [8]服刑人员的人际信任与社会适应 ——希望的中介作用和重新犯罪的调节作用[D]. 黄晓彤. 广州大学, 2019(01)
- [9]新市民的精神信仰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D]. 孙琼. 苏州大学, 2018(01)
- [10]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流失与重塑 ——以PX事件为例[D]. 唐荣呈. 东北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