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丙二酰基人参皂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洋参,不同部位,丙二酰基人参皂苷,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丙二酰基人参皂苷论文文献综述
逄世峰,王博,王佳,郑厚胜,白玉洁[1](2019)在《西洋参不同部位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含量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洋参中主要人参皂苷含量,通过换算得到M-Rb1、M-Rc、M-Rb3、M-Rd含量,研究了西洋参不同部位中主要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含量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西洋参芦中Ro含量显着高于主根和须根;须根中Rc、M-Rc含量显着高于其他部位。本研究首次明确了西洋参不同部位主要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含量及分布规律,并创建了一种新的西洋参中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含量测定方法,为西洋参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特产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李婉莹,张志东,侯玉兵,郑培和,许世泉[2](2013)在《人参茎叶中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储藏1年的干燥人参茎叶中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进行了定性分析。从干燥的人参茎、叶中鉴定了8种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类成分,分别是丙二酸单酰基叁七人参皂苷R3(Malonyl notoginsenoside R3,M-NR3,1)、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g1(Malonyl ginsenoside Rg1,M-Rg1,2)、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e(Malonyl ginsenoside Re,MRe,3)、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b1(Malonyl ginsenoside Rb1,M-Rb1,4)及其同分异构体、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c(Malonyl ginsenoside Rc,M-Rc,5)、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b2(Malonyl ginsenoside Rb2,M-Rb2,6)、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b3(Malonyl ginsenoside Rb3,M-Rb3,7)、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d(Malonyl ginsenoside Rd,M-Rd,8)。(本文来源于《特产研究》期刊2013年04期)
阮长春[3](2011)在《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化学成分及其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药效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项研究采用常规的天然产物化学方法,并结合现代的HPLC分离技术,运用IR.MS. HR-SI-MS.1H NMR、13C NMR和2D NMR (HSQC and HMBC)等光谱鉴定技术,从中国鲜人参中分离鉴定了13个单体皂苷。其中首次获得了一个新化合物——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a3,其结构鉴定为:3-0-[6-0-丙二酰-(?)-D-葡萄吡喃糖(1→2)-(?)-D-葡萄吡糖]-20-0-[β-D-木糖(1→3)-(?)-D-葡萄吡喃糖(1→6)-(?)-D-葡萄吡喃糖]-20(S)-原人参二醇{3-O-(6-O-malonyl-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20-O-β-D-xyl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20(s)一protopanaxadiol}。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的超声提取方法,结果发现溶剂的倍数,溶剂的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均对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的提取量有影响,四因素的优化组合是A2B3C3D3.即:溶剂倍数为10倍,乙醇浓度为8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次数3次。采用HPLC对不同采收时期(出苗展叶期、开花期、绿果期、红果期、采收期、枯萎期)采摘的卜6年生的人参主根中包括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在内的10种主要皂苷进行了测定,结果展示了4种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含量在人参的不同年生和不同采收期(除少数时期外)均高于6种中性皂苷,占人参总皂苷的44%-59%,为人参皂苷的主要构成部分。采用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观察了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具有显着的降低空腹血糖的作用,明显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量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另外,还有一定的降低血脂,改善脂质紊乱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1-04-01)
孔宏伟,王梅,Rob,van,der,Heijden,Jan,van,der,Greef,Thomas,Hankemeier[4](2009)在《HPLC/LTQ-FTMS用于白参中的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5mM甲酸铵作为流动相添加剂条件下,采用HPLC/LTQ-FTMS实现了白参样品中酸性人参皂苷的优化分离。根据高分辨质谱、多级质谱信息,结合保留规律验证,在白参萃取液中共检测和识别了八种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包括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b2、Rb3和Rd。(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09年01期)
王立娟[5](2008)在《西洋参中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为五加科植物,主产于美国、加拿大及法国,我国亦有栽培。西洋参的药用方面在我国已有300余年的历史。由于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独特的药理作用,多年来一直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西洋参中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包括皂苷类、挥发油类、氨基酸类、糖类和聚炔类等,但主要是皂苷类成分。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是西洋参中的天然苷,具有酸性,极性强。其分子中酰基键很不稳定,很容易水解,遇酸碱或在高温条件下都会发生水解反应脱去丙二酸,成为相应的人参皂苷。因此分离提纯单体非常困难,国内外对此类皂苷的研究报道很少。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在西洋参中的含量很高,山口报道M-Rb1、M-Rb2和M-Rc在西洋参侧根中的含量高达3.14%,但由于此类皂苷的极性很强,在工业化生产中多数随水而流失,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药理方面,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已被报道有很强的降糖作用。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能够促进糖代谢。它对血糖的影响是非特异性的,不仅能对抗链脲佐菌素、四氧嘧啶破坏胰岛β细胞引起的高血糖,而且对不损伤胰岛β细胞,只是对抗胰岛素作用引起的高血糖也有降糖作用。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对链脲佐菌素、四氧嘧啶高血糖动物有促进肝糖元合成的趋势。也可明显增加链脲佐菌素与四氧嘧啶动物血中胆固醇含量,与胰岛素作用相似。因此,为了正确评价西洋参的质量,为西洋参的新药研发奠定基础,系统深入的对此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工艺和化学成分研究有着现实的意义。本文从水溶性皂苷入手,对其提取、分离及鉴定进行了研究。本项研究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大孔树脂柱层析、硅胶柱层析、低压硅胶柱层析、阳离子交换树脂和ODS柱层析等常规植物化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等先进技术手段,运用IR、LCQ-MS、HR-SI-MS、H NMR、~(13)C NMR和2D NMR(HSQC and HMBC)等技术,从中国产鲜西洋参中提取分离了6个单体皂苷。首次发现新的丙二酰基人参皂苷-DMR1(Double malonyl ginsenoside-R1),鉴定其结构为:3-O-[6-0-丙二酰-β-D-葡萄毗喃糖(1→2)-β-D-葡萄吡喃糖]-20-O-[6-O-丙二酰-β-D-葡萄吡喃糖(1→6)-β-D-葡萄吡哺糖]_20(S)-原人参二醇{3-O-[6-O-malonyl-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20-O-[6-O-malonyl-)-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20(s)-protopanax-adi01}。本文采用HPLC法对西洋参中的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改进了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的提取工艺,结果证明了用含水乙醇提取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的效果可以替代甲醇,避免了工业化生产用甲醇提取所带来的甲醇毒性残留。确保工业化生产“安全、有效、稳定、可控”,为开发以丙二酰基为主的创新药物提供数据支持。创新点采用植物化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结合现代的先进仪器,从西洋参中分离并鉴定了一个新的丙二酰基人参皂苷:DMR1(Double malonyl ginsenoside-R1),鉴定其结构为:3-O-[6-O-丙二酰-β-D-葡萄吡喃糖(1→2)-β-D-葡萄吡喃糖]-20-O-[6-D-丙二酰-β-D--葡萄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0(S)-原人参二醇(3-O-[6-O-malonyl-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20-O-[6-O-malonyl-)-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20(s)-protopanaxadiol}。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改进了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用含水乙醇提取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的效果可以替代甲醇,避免了工业化生产用甲醇提取所带来的甲醇毒性残留。确保工业化生产“安全、有效、稳定、可控”。为开发以丙二酰基为主的创新药物提供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刘志,王立娟,郑毅男,胡蒋宁,张伟云[6](2007)在《RP-HPLC法测定鲜人参中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人参中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μ-Bondapak C-18(300mm×3.9 mm,5 μm)柱为分析柱,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25:75)为流动相,柱温:35℃,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 mL·min~(-1),以外标法检测。结果:丙二酰基人参皂苷 Rb_1、Rb_2、Rc 分别在0.02~1.19 mg·mL~(-1)(r=0.9998)、0.02~0.99 mg·mL~(-1)(r=0.9997)、0.01~0.83 mg·mL~(-1)(r=0.9996)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103.0%(RSD=1.3%)和98.5%(RSD=1.0%)、102.4%(RSD=1.2%)和98.1%(RSD=0.6%)、102.1%(RSD=2.8%)和100.1%(RSD=1.0%)。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07年09期)
孙光芝,李向高,刘志,王继彦,郑毅男[7](2007)在《人参根中丙二酰基叁七人参皂苷-R4的分离及其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A new malonylated dammarane-type triterpene oligoglycoside,named malonyl-notoginsenoside-R4(1),was isolated from the fresh root of Panax ginseng C.A.Mey.The structure of malonyl-notoginsenoside-R4 was determined as 3-O-[6-O-malonyl-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20-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20(S) protopanaxadiol on the basis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pectral analysis.(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07年07期)
孙光芝,王继彦,刘志,李向高,张俊杰[8](2006)在《正交试验优选人参中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丙二酰基人参皂苷(malonyl-ginsenoside)又称为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是一类极性大,亲水性强,极易溶于水的酸性皂苷,另外该类化合物分子中酰基键极不稳定,很容易水解,遇酸、碱或在热水、热甲醇条件下都会发生水解反应脱去丙二酸,成为相应的人参皂(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06年08期)
孙光芝,刘志,王立娟[9](2006)在《正交试验优选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碱解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及HPLC法的测定,以人参皂苷-Rb1、-Rb2、-Rc和-Rd的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碱解,研究了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b1、-Rb2、-Rc和-Rd转化成人参皂苷-Rb1、-Rb2、-Rc和-Rd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碱解工艺为A2B2C3,即用3%NaOH/KOH,温度为40℃,时间为4h。(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6-07-01)
孙光芝,刘志,李向高,郑毅男,王继彦[10](2005)在《鲜人参中2种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的分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硅胶柱层析方法,流动相分别为氯仿-甲醇-水(65∶35∶10,V/V)、氯仿-甲醇-水(6∶4∶1)和正丁醇-乙酸乙脂-甲醇-水(4∶2∶1∶1)和高效液相(Nuc leosil C18(250 mm×1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己腈-水(75∶25);流速为3.0 mL/m 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从中国鲜人参中分离得到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 c和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b2,并通过其理化性质、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证明其结构分别为3-O-[6-O-丙二单酰-β-D-葡萄吡喃糖(1→2)-β-D-葡萄吡喃糖]-20-O-[α-L-阿拉伯呋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0(S)-原人参二醇和3-O-[6-O-丙二单酰-β-D-葡萄吡喃糖(1→2)-β-D-葡萄吡喃糖]-20-O-[α-L-阿拉伯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0(S)-原人参二醇;丙二酰基人参皂苷R c为首次从中国鲜人参中分得。(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05年12期)
丙二酰基人参皂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储藏1年的干燥人参茎叶中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进行了定性分析。从干燥的人参茎、叶中鉴定了8种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类成分,分别是丙二酸单酰基叁七人参皂苷R3(Malonyl notoginsenoside R3,M-NR3,1)、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g1(Malonyl ginsenoside Rg1,M-Rg1,2)、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e(Malonyl ginsenoside Re,MRe,3)、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b1(Malonyl ginsenoside Rb1,M-Rb1,4)及其同分异构体、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c(Malonyl ginsenoside Rc,M-Rc,5)、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b2(Malonyl ginsenoside Rb2,M-Rb2,6)、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b3(Malonyl ginsenoside Rb3,M-Rb3,7)、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Rd(Malonyl ginsenoside Rd,M-Rd,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丙二酰基人参皂苷论文参考文献
[1].逄世峰,王博,王佳,郑厚胜,白玉洁.西洋参不同部位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含量差异研究[J].特产研究.2019
[2].李婉莹,张志东,侯玉兵,郑培和,许世泉.人参茎叶中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J].特产研究.2013
[3].阮长春.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化学成分及其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药效学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
[4].孔宏伟,王梅,Rob,van,der,Heijden,Jan,van,der,Greef,Thomas,Hankemeier.HPLC/LTQ-FTMS用于白参中的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的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
[5].王立娟.西洋参中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苷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
[6].刘志,王立娟,郑毅男,胡蒋宁,张伟云.RP-HPLC法测定鲜人参中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7
[7].孙光芝,李向高,刘志,王继彦,郑毅男.人参根中丙二酰基叁七人参皂苷-R4的分离及其结构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
[8].孙光芝,王继彦,刘志,李向高,张俊杰.正交试验优选人参中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草药.2006
[9].孙光芝,刘志,王立娟.正交试验优选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碱解的工艺研究[C].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10].孙光芝,刘志,李向高,郑毅男,王继彦.鲜人参中2种丙二酰基人参皂苷的分离鉴定[J].分析化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