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煤田论文-谢石,高晓飞,石兆彬

抚顺煤田论文-谢石,高晓飞,石兆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抚顺煤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抚顺煤田,城下压煤,煤层气,开发利用

抚顺煤田论文文献综述

谢石,高晓飞,石兆彬[1](2019)在《抚顺煤田城下压煤区煤层气开发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抚顺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城下压覆大量的煤炭及煤层气资源,如果这些资源能够被开发利用,不仅能带动抚顺经济的发展,还将对我国其它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升级起到借鉴作用。通过对抚顺城下压煤现状及煤层赋存特征的研究,提出可先在城区中部老虎台矿附近,选择地面条件较好的地区施工一对水平对接试验井(U型井),进行城下压煤区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果水平对接试验井组产气量较高,则进入修建输气管线、LNG加气站等商业化开发利用阶段。(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31期)

王瑾,王声喜[2](2016)在《抚顺煤田东部地表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现场调查、勘查成果,在煤田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质构造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老市政府-榆林桥南-天湖桥南地区的地表变形特征。受采煤活动引发的断层活化效应作用,榆林桥南地区地表变形最为强烈,伴随地面沉陷发育有4条地裂缝,其次为老市政府地区发育有一条地裂缝,而天湖桥南地区未见采煤活动引发的变性破坏。在此基础上划分出硬岩区倾倒拉张破坏型、软岩区地表移动沉陷破坏型、浅层地表塌陷破坏型3种成因破坏模式,最后从岩体的长期蠕变效应、地质构造差异效应、采充效应、充填体低刚度效应、采煤的采空效应、重复采动效应、矿震效应等方面总结了变形影响因素。总体而言采煤活动是直接的主要诱发因素是外因,地质结构是控制因素是内因,二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本文来源于《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期刊2016年03期)

许圣传,刘招君,董清水,柳世友,柳蓉[3](2012)在《抚顺煤田始新统沉积演化及其对煤和油页岩发育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野外露头测量、沉积特征分析、沉积相恢复、孢粉组合和地球化学数据对比,对抚顺煤田始新统沉积演化过程及其对煤和油页岩发育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抚顺煤田始新统从古城子组扇叁角洲和沼泽环境开始,经历了计军屯组浅湖和半深-深湖环境,最终演化为西露天组旋回性沉积;古城子组煤层主要在气候温暖潮湿、河流输入持续增加的淡水沼泽环境中沉积;计军屯组油页岩主要在气候向寒冷干燥条件转化、河流输入减少、水体变咸的半深-深湖环境中沉积;贫矿油页岩作为煤到富矿油页岩的过渡层位显示了高等植物和水生有机质双重输入的特征;煤和油页岩沉积条件的不同造成有机质母质来源的差异和水介质条件的改变,引起与油页岩共生煤系的"富氢化"和生油潜力的增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曾婧[4](2010)在《抚顺煤田煤矸石中有害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矸石是我国矿山排放量最大的废渣之一。大量堆积的煤矸石在雨水和地表水的淋溶以及自燃等自然条件作用下,一些有害元素能够溶解、挥发出来进入水体、土壤和大气,从而造成水体质量下降、土壤功能破坏、大气污染,并由此对生态发展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抚顺煤田是辽宁省内最大产煤矿区,随着长期的煤矿的露天开采和矸石剥离在抚顺南部形成巨大舍场,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本文选择抚顺地区东、西舍场为研究区从环境地球化学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主要采用浓酸消煮法、逐级化学提取法、静态模拟方法和污染指数评价法,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对抚顺地区两座舍场煤矸石中有害元素的含量、赋存方式、释放规律以及其所含的有害元素对土壤、水体造成的污染等方面进行研究。在煤矸石中有害元素Cr、Cu、Cd、Pb、Zn、Ni和Mn的总量研究中,西舍场煤矸石中有害元素的含量普遍高于东舍场中的含量。在对东、西两个舍场中同一层位的煤矸石中,各舍场采样点间元素的含量差异不大。在对不同层位元素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中,不同元素变化规律有所差异,部分元素存在由顶部到底部逐渐降低、有的由顶层到底层含量不断增高;在西舍场还存在中层含量较之顶、底层低的现象。通过逐级提取实验的结果显示,煤矸石中有害元素主要存在形态是残渣态和有机硫化物结合态,它们占全部赋存状态的主要部分,这两者相加达到了75%左右的元素状态总量。而活性较强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所占比例较低。因此,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有局限性,应仅限于研石山周边地区。浸泡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浸泡样品都释放出了有害元素,除了Zn其余元素释放总量都超过了生活引用水水质标准。除Cr、Cd元素外,其他元素的浸泡浓度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多数元素在西舍场煤研石中的浸泡浓度要高于东舍场,只有Pb和Zn元素的含量是东舍场样品高于西舍场样品。矸石山顶部样品中Cr、Cd、Cu和Zn元素的浸泡浓度高于底部样品,而Pb和Mn则表现出底部高顶部低的规律。通过研究土壤中有害元素的含量变化,得知西舍场周边土壤中各种有害元素的含量总体上比东舍场的高,土壤中微量有害元素的含量水平随着距矸石山距离变大有降低的趋势。根据污染评价结果显示,Cd元素对土地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除此之外Zn、Ni等重金属元素也对研究区土壤造成了污染。在对研究区采集的水样进行分析表明地表多为偏酸性的水其S042-的含量高,可能是由于含硫的矿物氧化后,溶解在地表水中的缘故。总硬度较底,但在西舍场附近水塘中硬度增加明显,可能是风化后的矸石随雨水等淋溶到周遍水系中,形成硬度较高的水体。(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0-06-01)

李铁,蔡美峰,纪洪广[5](2010)在《抚顺煤田深部开采临界深度的定量判别》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抚顺煤田为工程背景,通过采动微震和瓦斯的现场观测与分析,得到深部开采临界深度是采动岩体的动力响应由线性转为非线性深度的认识。提出用采动岩体的视本构关系、采动微震的分形几何学特征和在浅部未发生过的特殊动力现象定量判断采动岩体力学行为的方法。结果表明,上述3项指标均指示700 m左右的深度是该煤田采动岩体力学行为发生非线性动力响应的临界深度。(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刘大勇[6](2008)在《抚顺煤田地质灾害成因机理与预测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质灾害是在地球发展演化历史过程中,由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灾害性事件,目前已经成为人们关心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采矿活动区是发生滑坡、泥石流、矿震等地质灾害的重要场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若想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平稳过渡、和谐发展,人类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对这些灾害的机理、机制、规律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的预测与防治做好基础工作。抚顺煤田是我国着名的“煤都”,开采已有百余年,为新中国经济的腾飞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建有东、西两大露天矿和胜利、龙凤、老虎台叁大井工矿。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引发了滑坡、地面变形、地面沉陷、地面塌陷、地裂缝和矿震等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造成了人员的伤亡、财产的损失、采煤进度的中断,进而波及到抚顺城市的安全建设,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抚顺煤田开采已经进入残采期,主要开采深部煤层。显然,在开采的过程中,若要尽量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应该加强对地质构造、岩性条件、水文地质、应力平衡这些影响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的研究,以便确定未来深部煤炭开采的方向和深度,为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和预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针对抚顺煤田地质灾害具有深度大、范围广、类型多、影响重的特点,在总结分析引发抚顺煤田地质灾害地质环境背景的基础上,开展了本区的断裂活化特征、岩石性质、水动力学等重要因素的研究和利用FLAC软件结合有关地质条件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演化机理进行了仿真模拟,探讨了抚顺煤田地质灾害的种类特征以及演化规律,得到了如下成果:(1)通过对抚顺煤田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进行分析,抚顺煤田地质灾害具有多灾种密集出现、相伴出现和交替出现的特点,从而地质灾害的破坏力也具有集中性、突发性、周期性。在西露天矿地裂缝的出现可以作为滑坡体的形成和边坡变形的一种主要标志,在老虎台煤矿地下开采区段地裂缝围绕沉陷区形成环型分布。根据抚顺市区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范围、发育程度、危险程度及发展趋势,将抚顺煤田范围区划分为13个地质灾害危险区、3个易发区和2个稳定区。(2)通过对抚顺煤田地构造和岩性的分析得出:抚顺煤田断层构造方向以北东向为主,F1和F1A是影响抚顺煤田地质灾害的主干断层。断层活化与深部开采有着直接的成因联系,表现出断层活化具有局部性、区段性和浅层性。西露天矿北帮的滑坡和地面变形、老虎台与龙凤矿地面沉陷及一些地裂缝都与地质构造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尤其是煤田北侧靠近浑河断裂的次级F1和F1∧断层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影响较大。另一个影响地质灾害的重要地质构造是发育于煤田北侧的残破倒转向斜,为浑河断裂挤压错动过程中“拖曳”所致。通过试验和分析得出,地质灾害主要发生于煤系软岩类和构造岩类。(3)利用FLAC模拟水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分析得出,水的作用降低了斜坡体抗剪强度和增加了下滑力。岩体内裂隙聚集使含水量增加,将导致边坡岩坡体的重量增加,致使坡体的下滑力增大,边坡体向不稳定的方向发展。水在坡体内运移产生的渗流力同样也增加下滑力。同时水的作用有助于岩石中的粘土矿物产生水化作用,使颗粒间结合力减弱,粘聚力降低,岩体稳定性受到破坏。岩石均匀性越差,水化作用越强,岩石强度下降越大。显然在抚顺西露天矿边坡存在着岩石不均匀性和裂隙聚集的地质条件下、水化作用和水渗流作用的耦合作用为滑坡体和地裂缝的形成创造了充分条件。采煤活动所形成的深部采空区对抚顺煤田地质灾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地表会影响到地面变形、地裂缝、地面沉陷和地面塌陷。(4)地质灾害成因机理分析得出,采矿引发的局部性、浅层性断层活化效应与采空区效应是抚顺煤田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基础。利用FLAC软件对西露天北帮边坡进行了岩体力学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变形破坏一般不会进入花岗片麻岩区,开采深度不易超过850m。通过采煤沉陷多年观测数据的应用数理统计分析,得出了一套适合预测抚顺煤田采煤沉陷的经验公式,并用此对采煤沉陷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表明随着开采深度增加沉陷区范围和沉降深度将会加大,未来沉陷区主要集中在东面和北面两个方向,其中东面的沉陷区的扩大长度大约为2000m左右,北面的扩大长度约为300m左右。(5)对西露天边坡的滑坡体、地裂缝、边坡变形需要在加强活化断层监测和控制开采深度与强度的基础上,采取合理避让、有效防治的策略,尽量减少损失。对采煤沉陷区的地面变形、地裂缝、地面沉陷等在严格控制深部开采强度和范围基础上,加强监测和充填、注浆等技术处理,减轻和缓解沉陷。(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08-11-18)

刘大勇,宋建潮,王恩德,张承帅[7](2008)在《抚顺煤田断裂活化与地质灾害衍生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查明抚顺煤田断裂活化效应产生的真正原因,分析了区域构造空间展布特征—东西向构造和北东60°方向的华夏式构造。通过形变测量资料、地面变形监测资料、电子自选共振测年资料、历史地震统计资料的分析,讨论了断裂构造的时间活动特征,并据此认为断裂活化效应主要是由于大量的人类采煤活动造成的,而非区域构造应力场长期活动的结果。断裂活化效应的存在破坏了抚顺煤田及其周围区域原始构造应力场的平衡状态,为达到新的平衡必然导致应力的重新集中与释放,在此过程中伴随产生了抚顺煤田广泛发育的滑坡、地面沉降、矿震、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类型,成为各类地质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孙志先[8](2008)在《抚顺煤田西露天矿田沉积环境和含煤建造研究与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西露天矿田地质情况进行总结和整理的基础上,对矿田的沉积环境、含煤建造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本文来源于《露天采矿技术》期刊2008年S1期)

刘大勇,宋建潮,王恩德[9](2007)在《基于双岩模式的抚顺煤田矿震成因机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矿震是由采矿活动所引起的,产生于某些特定岩体,一定深度受高应力影响的微震。抚顺是我国着名的“煤都”,但由于开采深度的加大,产生的矿震对城市的影响日益严重,并产生了强烈的破坏作用,影响了城区的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本文在介绍抚顺矿震特征类型基础上,提出了产生矿震的可能潜在条件,借用双岩模式对抚顺煤田矿震成因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借鉴日本Miike煤矿认为矿震可能主要产生于1 140 m以上,煤层中的巷道表面高应力集中地带为矿震发生的主要区域。(本文来源于《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期刊2007年02期)

赵广信,常耀广,李兰[10](2006)在《抚顺煤田极值矿震影响范围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矿山地震是矿山开采诱发的一种地震活动,为矿山开采的伴生动力地质现象之一。抚顺煤田矿震事件频繁发生,1968年12月开始对矿震作监测记录,截止2002年12月31日,共记录到ML>0级的矿震81522次。其中ML>3.0级64次,最大震级为ML3.7级。研究预测,抚顺煤田矿震的最大震级可能达到ML3.9~4.2级。当发生ML4.2级极值矿震时,极震区的烈度将超过Ⅶ度。文章依据以往矿震调查资料及地震烈度衰减理论,推导出抚顺煤田矿震烈度衰减模型,用该模型预测了极值矿震事件发生时的影响范围。有望为矿山及矿山城市减灾防灾决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抚顺煤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现场调查、勘查成果,在煤田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质构造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老市政府-榆林桥南-天湖桥南地区的地表变形特征。受采煤活动引发的断层活化效应作用,榆林桥南地区地表变形最为强烈,伴随地面沉陷发育有4条地裂缝,其次为老市政府地区发育有一条地裂缝,而天湖桥南地区未见采煤活动引发的变性破坏。在此基础上划分出硬岩区倾倒拉张破坏型、软岩区地表移动沉陷破坏型、浅层地表塌陷破坏型3种成因破坏模式,最后从岩体的长期蠕变效应、地质构造差异效应、采充效应、充填体低刚度效应、采煤的采空效应、重复采动效应、矿震效应等方面总结了变形影响因素。总体而言采煤活动是直接的主要诱发因素是外因,地质结构是控制因素是内因,二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抚顺煤田论文参考文献

[1].谢石,高晓飞,石兆彬.抚顺煤田城下压煤区煤层气开发利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2].王瑾,王声喜.抚顺煤田东部地表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6

[3].许圣传,刘招君,董清水,柳世友,柳蓉.抚顺煤田始新统沉积演化及其对煤和油页岩发育的控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曾婧.抚顺煤田煤矸石中有害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东北大学.2010

[5].李铁,蔡美峰,纪洪广.抚顺煤田深部开采临界深度的定量判别[J].煤炭学报.2010

[6].刘大勇.抚顺煤田地质灾害成因机理与预测分析研究[D].东北大学.2008

[7].刘大勇,宋建潮,王恩德,张承帅.抚顺煤田断裂活化与地质灾害衍生关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8].孙志先.抚顺煤田西露天矿田沉积环境和含煤建造研究与探讨[J].露天采矿技术.2008

[9].刘大勇,宋建潮,王恩德.基于双岩模式的抚顺煤田矿震成因机理探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7

[10].赵广信,常耀广,李兰.抚顺煤田极值矿震影响范围预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

标签:;  ;  ;  ;  

抚顺煤田论文-谢石,高晓飞,石兆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