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行星际物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支持向量机,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地磁效应
行星际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叶煜东,冯学尚[1](2019)在《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地磁效应研究的支持向量机方法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nterplanetary Coronal Mass Ejection, ICME)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并带来地磁暴等地磁扰动.从Richardson和Cane提供的近地球ICME列表中筛选出ICME事件集,基于ICME扰动期间的行星际等离子体与磁场数据提取出特征.通过计算各特征的费舍尔分值(Fisher Score),对这些特征进行选择,发现行星际磁场南北向分量持续时间小于-10nT且激波等扰动所带来的ICME扰动开始时,太阳风速度的增量等特征与ICME事件的地磁效应密切相关.这与现有的传统统计研究结果一致.以这些特征为基础,训练得到的径向基函数支持向量机能够以0.78±0.08的准确率判断ICME事件是否会产生中等及以上强度的地磁暴(Dst≤-50nT).(本文来源于《空间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徐孟娇[2](2019)在《激波-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复杂结构的空间天气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激波-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S-ICME)作为行星际空间中一类大尺度复杂结构,具有极强的空间天气效应。一方面,S-ICME是强地磁暴的一个重要的行星际起源;另一方面,S-ICME也可能导致太阳高能粒子事件增强。本文主要依据Wind卫星长时间的观测,分析了 S-ICME对地磁暴和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影响。根据Wind卫星的观测数据,本文建立了 1995至2017年间地球附近的激波列表,总共包含568个前向快激波。利用R-H迭代方法,本文对这些激波进行了参数拟合。总体而言,地球附近的激波速度慢且强度弱:其平均速度为442 km/s,平均密度压缩比为2.0,平均阿尔芬马赫数为2.7。此外,激波更倾向于为准垂直激波,其θBN的平均值为61°。激波的数量和速度呈现出明显的太阳周期性变化,在太阳活动高年,激波数量更多,速度更快。而激波的密度压缩比、阿尔芬马赫数以及θBN并不随太阳太阳黑子数的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根据激波后方24小时内出现的结构,可将其分为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CME)驱动的激波,流相互作用区(SIR)驱动的激波和无驱动源的激波。对比这叁类激波的参数可以发现,ICME驱动的激波数量最多、速度最快、密度压缩比和阿尔芬马赫数也最大。在太阳活动高年,激波主要由ICME驱动,而在太阳活动低年,激波主要为SIR激波。这568个激波中,有58个位于ICME内部。这些ICME中的激波大多出现在太阳活动高年。与其他地球附近的激波相比,ICME中的激波速度快但强度弱,其平均速度较其他激波快约lOOkm/s,而其阿尔芬马赫数却低约0.6。此外,ICME中的激波并非是均匀分布的,高达73%的激波出现在ICME的后1/3处。这意味着,ICME内部低等离子体β的环境令很多激波无法继续保持其快激波的状态,45%的激波在传播过程中被耗散。2017年9月8日的地磁暴是一个峰值强度高达-142nT的强多阶磁暴。根据局地观测,可以判定该地磁暴的行星际起源为开始于2017年9月7日16:50 UT的S-ICME事件。通过将S-ICME中被激波压缩的部分还原至未被压缩的状态,并代入至多种Dst预测方法中,本文发现激波对ICME内部南向磁场的压缩使得地磁暴的强度增强了近两倍。这项工作首次实现了定量分析激波压缩对ICME地磁效应的影响。此外,在这个事件中,S-ICME内部的高能质子通量较上游增加了约5倍。利用同样的方法,本文分析了 1995年以来Wind卫星总共观测到的11个由激波与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相互作用加剧的地磁暴。平均而言,由于激波的压缩,ICME中南向磁场和晨昏电场的峰值分别增加了 2.0倍和2.4倍,进而使地磁暴的强度增加了 1.4倍。如果没有激波压缩,ICME的地磁效应将显着降低,其中5个(63%)强地磁暴将降为中等强度地磁暴。此外,本文从理论和统计的角度出发,分别证明了激波的密度压缩比与激波导致的地磁暴增强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激波的密度压缩比越大,地磁暴的增强就越明显。根据1995至2017年间Wind卫星对太阳风、磁场以及高能质子通量的观测,本文识别了 12个高能粒子通量增强的ICME事件。在这12个ICME中,9个是S-ICME复杂结构,占全部事件的75%,说明与其他ICME相比,S-ICME复杂结构内部更易出现高能质子通量增强的现象。通过比较高能质子通量增强增强的I-ICME和S-ICME事件,可以发现在所有的能段,尤其是高能能段中,S-ICME事件内部的通量增强比I-ICME事件更为显着。此外,与其他在ICME内部传播的激波相比,高能质子通量增强的ICME事件中的激波具有较大的速度、密度压缩比和阿尔芬马赫数。这表明在这些事件中,高能质子的加速与激波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冯学东[3](2018)在《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中冷物质的等离子体统计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冕物质抛射(Corona Mass Ejection,简称CME)是在日冕仪视场内可观测到的,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的日冕结构变化,表现为新的不连续的增量特征。当CME传播到行星际空间时,称之为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nternational Coronal Mass Ejection,简称ICME)。CME具有叁部分结构,亮前缘、暗腔和亮的内核,其中亮的内核是日珥。已有研究表明,叁分之一以上的CME具有典型的叁部分结构。然而在ICME中,对应的日珥物质特征却很少被探测到。针对这一矛盾,本文从C、O、Mg、Si和Fe的离子价态出发,来统计分析ICME中冷物质的特征。本文采用1998-2011年ACE和WIND卫星同时在拉格朗日1点测量到的298个ICME,通过设置数据筛选条件,获得了219个ICME事件作为统计研究样本。本文判断冷物质的判据设定为C元素平均价态低于ICME之前24小时的太阳风中的平均值减去3倍标准偏差,同时该时间段内C元素平均价态对应的离化温度低于10~(6.05)K。在本文研究的219个ICME事件中,共有69个事件的108个时间段符合冷物质判据,占ICME事件的31%,这与光学观测中有叁分之一以上的CME含有日珥结构相吻合。这些含有冷物质的ICME速度大多在400-500 km/s之间,冷物质的持续时间多在2-6小时,每个ICME中包含1-2个冷物质时间段。对于冷物质时间段,统计结果显示存在两种电离温度特征相反的情况:在第一类冷物质中,O、Mg、Si和Fe元素的平均价态同时低于该ICME之前24小时太阳风中的平均值;而第二类冷物质中,O、Mg、Si和Fe元素的平均价态要同时高于ICME之前24小时太阳风中的平均值加上3倍标准偏差。在本文研究的统计样本中,有6个时间段含有第一类冷物质,15个时间段含有第二类冷物质。其中,5个第一类冷物质时间段内显示质子温度升高,14个第二类冷物质时间段内显示质子温度降低。第二类冷物质都存在于太阳活动高年的CME爆发事件中,这类冷物质的电离温度特征支持了现有日珥形成理论模型即日珥由色球层物质和日冕物质混合而成,第一类冷物质以前从未有报道,目前尚无对应的日珥形成模型,这类冷物质的形成机制有待SDO和Parker Solar Probe等高分辨率太阳观测卫星的观测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倪素兰[4](2017)在《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引起福布斯下降的一维随机微分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布斯下降(FD)是银河宇宙线(GCRs)受短期剧烈太阳活动调制的重要现象之一。本文根据GCRs对太阳活动的响应机制,以及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CME)的结构特征,设GCRs进入由ICME及其前沿激波共同形成的扰动区时,其径向扩散系数κrr受到抑制,抑制强度与粒子位置的等离子体速度正相关,用开关函数描述激波前沿强度随其位置的衰减,用指数函数描述磁云内部强度的衰减过程。根据上述调制模型,利用一维随机微分方程(SDE)描述GCRs在日球层的传播,对独立Halo ICME调制GCRs的过程进行模拟。对2005年5月15日FD事件发生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计算所得地面中子通量与Oulu台站观测到的演变过程一致,说明ICME调制GCRs的一维参数化模型的有效性。对模拟过程中GCRs粒子运动轨迹的分析表明,在激波截断距离内,粒子被激波俘获的几率较大,在磁鞘区滞留时间相对较长,有明显的漂移效应。随着ICME的传播,激波强度逐渐减弱,磁云宽度逐渐增加,粒子在磁云中的往复运动有所增加。扰动区粒子数目的增加以及扰动强度的不断衰减最终使得出入ICME区域的粒子趋向平衡,地面中子通量也随之恢复至宁静水平。基于上述FD事件,本文进一步研究了 ICME调制GCRs的一维参数化模型中,各参数对FD事件中GCRs通量演变过程的影响。描述激波强度的开关函数中,m与中子通量下降相关系密切,m增大时,中子通量下降变快且幅度增大;n则与FD事件恢复相关系较大,n增大,中子通量恢复加快;激波截断位置Rc增大,激波的有效影响空间加大,中子通量下降幅度增大。描述磁云调制强度的指数函数中,扩散系数恢复指数τ减小,FD事件恢复相加快。扰动区中激波前沿宽度Wshf与中子通量急降前的上升幅度正相关;磁鞘宽度Wsheath与中子通量下降幅度正相关;扰动区尾部宽度Wtail变窄,中子通量恢复加快。上述结论表明,本模型亦可为从地面中子通量变化推测日地空间ICME结构演变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7-06-01)
迟雨田,申成龙,汪毓明[5](2014)在《1996-2013年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的地磁效应统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冕物质抛射(CME)是太阳上大尺度的磁场和等离子体爆发活动,会引起行星际的强烈扰动并且被认为是引起大型的地磁暴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利用WIND卫星1996-2013(包含完整的第23个太阳周和第24太阳周上升期)的局地磁场和等离子体数据,对期间ICME进行判定,并对近地太阳风中的ICME的出现率、参数的分布特别是ICME的地磁效应进行了统计研究。在此期间我们共判定ICME444个,其中45.5%的ICME前面有激(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9:空间天气与人类活动论文集》期刊2014-10-20)
虞卫勇[6](2014)在《地球附近1996-2012年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的统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CME),作为影响地球空间天气的重要源头之一,有着诸多不同于一般太阳风的特殊性质。利用卫星观测数据和已有的ICME事件列表,本文对第23太阳周的ICME及其鞘层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比较研究了第23、24太阳周前四年的ICME。ICME根据其磁场结构特点可分为具有磁云结构的磁云类ICME和不具有磁云结构的非磁云类ICME。除这两个子集外,本文对磁云结构和一般ICME也进行了相关对比研究。第23太阳周ICME总数为317个,其中磁云类ICME占ICME比例为33.75%,非磁云类ICME占66.25%。统计结果表明,非磁云类ICME数和ICME数与太阳黑子数呈现出非常好的正相关性,而磁云类ICME数与太阳黑子数的这种相关性并不明显。相反,磁云类ICME占ICME的比率与太阳黑子数呈现出一定的反相关性。第23太阳周磁云类ICME与非磁云类ICME以及磁云结构和一般ICME参数的对比分析表明,磁云类ICME和磁云结构的磁场强度、等离子体密度、质子温度均分别超过了非磁云类ICME和一般ICME。这说明磁云可能是一类磁场强度、等离子体密度和质子温度相对一般ICME均有所提升的特殊结构。对比发现,磁云类ICME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均超过了非磁云类ICME。对第23太阳周磁云类ICME鞘层和非磁云类ICME鞘层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与磁云类ICME和非磁云类ICME对比结果相同的是,磁云类ICME鞘层的磁场强度、等离子体密度、质子温度和时间尺度均超过了非磁云类ICME鞘层,而传播速度则是前者慢于后者;对比结果不同的是,两类鞘层的空间尺度相当。对第23太阳周磁云类ICME及其鞘层和非磁云类ICME及其鞘层引起的地磁效应统计分析时,发现前者引起的地磁暴水平远高于后者。其原因可能与磁云结构的特殊结构(大角度平滑旋转的磁场方向),以及磁云类ICME及其鞘层较强的磁场强度和南向磁场强度相关。对太阳活动强度相差很大的第23、24太阳周上升期ICME进行比较时,发现第23太阳周上升期ICME数目要多于第24太阳周上升期,前者磁场强度、传播速度、等离子体密度、质子温度、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均明显超过后者。进行逐年比较时,发现第23太阳周上升期太阳活动强度逐年都强于第24太阳周上升期,尽管ICME数并未相应逐年超过,但统计的六个参数基本上都表现为第23太阳周上升期逐年超过第24太阳周。此外,基于地磁指数D st值统计得到,第24太阳周上升期由ICME及其鞘层引起的地磁效应远远弱于第23太阳周。其直接原因,与磁场强度、南向磁场强度、传播速度以及E y等相关。而其根本原因,可能还是因为第24太阳周上升期异常低的太阳活动强度。(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4-05-25)
李青晟,肖池阶,王红刚,陈焱高,王晓钢[7](2013)在《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中的磁流体波动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冕物质抛射(CME)是最大尺度的太阳活动现象,灾害性空间天气的主要驱动源.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CME)中的等离子体波动性质与ICME的演化密切相关.由于ICME中的平均磁场较大,其中的Alfven低频扰动研究较少.前人的研究只分析了0.3AU和0.68AU处的个别ICME中的Alfven波动.ICME在1AU处的Alfven波观测较少.本文对第23太阳周1995–2006年期间所有引起大磁暴(Dst100nT)的单个ICME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大约30%的ICME中长时间存在Alfven波(超过ICME持续时间的30%);(2)约一半的ICME的鞘层中存在快磁声波;(3)所有ICME中都存在短时间段的慢磁声波.这些观测结果为研究CME在行星际传播过程时其中的Alfven波演化机制及其动力学演化提供了观测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3年10期)
汪毓明,周振军,刘佳佳,申成龙,王水[8](2013)在《日冕物质抛射的行星际动力学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冕物质抛射(CME)是太阳大气中频繁发生的最剧烈的爆发现象之一,也是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最主要的驱动源,能在行星际空间乃至地球空间造成剧烈的扰动.行星际空间是CME爆发后影响地球空间环境的必经之路,在这过程中CME如何传播演化,对其最终的空间天气效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CME的行星际动力学过程涉及众多宏观与微观、线性与非线性等多时空尺度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动量交换与输运、能量转化与输运以及磁通量转换与输运这叁个方面.目前这些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主要依赖于广角成像、射电频谱、多点局地等多种空间卫星探测手段和技术,随着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CME的行星际动力学过程必定会有更加深入甚至全新的了解.本文简要综述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介绍国内外华人学者的工作为主,全面展现CME的行星际动力学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3年06期)
姚硕,E.Marsch,涂传诒,R.Schwenn[9](2011)在《行星际磁云中的日珥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来自日冕仪的观测指出约叁分之一的日冕物质抛射(CME)具备叁部分结构(灯泡结构),即亮环,暗腔和亮核,其中的亮核被认为是低温而致密的日珥物质。根据局地观测的统计,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中约叁分之一为磁云。在以往的工作中,磁云被认为与日珥物质抛射具有对应关系,然而在行星际空间中很少探测到磁云中含有日珥物质。本文工作旨在从更接近太阳的内日球层观测数据中寻找磁云中的日珥物质,揭示随CME传播到行星际空间中的日珥物质的特征,从而为证实CME的叁部分结构提供行星际空间的观测证据。Helios2卫星分别在0.3AU,0.5AU和0.7AU观测到了叁次磁云事件。本文的工作从日珥物质的特征离子He+离子的存在,质子的热速度分布函数特征和磁场变化特征叁方面对磁云事件进行了分析。我们观察到,磁云中存在一个持续时间约2小时的区域,此区域中质子温度低于其前后的磁云中质子温度;质子的数密度高于其前后的磁云中质子数密度;He+离子的计数峰值出现;质子的热速度分布函数呈现各向同性;同时,磁场变化特征与磁通量管结构特征吻合。根据以上5项特征,我们认为此区域极可能对应于传播到行星际空间中的日珥物质。(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10-25)
肖池阶,梁浩明,李青晟,周桂萍,濮祖荫[10](2011)在《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中的Alfvén波观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Considering coronal mass ejection (CME) triggering models at present, the distributions of Alfvén waves in flux rope are different from model to model and, thus, examining those distributions in interplanetary coronal mass ejection (ICME) is effective way to connect ICME observations with those theoretical models. However, previous observations of Alfvénic fluctuations recorded in ICMEs were rare and only from 0.3 to 0.68 AU, which is usually explained as rapid dissipation of those remnant waves. Here we present an observation of Alfvén waves in a magnetic cloud (MC) in an ICME near 1 AU detected in situ by WIND during the period of February 17-20, 2011. The ICME was generated by a CME accompanied with the first X-class flare in the 24th solar cycle.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ies of magnetic fluctuation in the MC, compared with those in ambient solar wind, show similar slopes but more anisotropic, which gives a case for the research of Alfvén wave turbulence with much smaller relative fluctuation amplitude of magnetic field than solar wind. The results will be helpful for studies of CME theories and ICME thermodynamics.(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10-25)
行星际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激波-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S-ICME)作为行星际空间中一类大尺度复杂结构,具有极强的空间天气效应。一方面,S-ICME是强地磁暴的一个重要的行星际起源;另一方面,S-ICME也可能导致太阳高能粒子事件增强。本文主要依据Wind卫星长时间的观测,分析了 S-ICME对地磁暴和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影响。根据Wind卫星的观测数据,本文建立了 1995至2017年间地球附近的激波列表,总共包含568个前向快激波。利用R-H迭代方法,本文对这些激波进行了参数拟合。总体而言,地球附近的激波速度慢且强度弱:其平均速度为442 km/s,平均密度压缩比为2.0,平均阿尔芬马赫数为2.7。此外,激波更倾向于为准垂直激波,其θBN的平均值为61°。激波的数量和速度呈现出明显的太阳周期性变化,在太阳活动高年,激波数量更多,速度更快。而激波的密度压缩比、阿尔芬马赫数以及θBN并不随太阳太阳黑子数的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根据激波后方24小时内出现的结构,可将其分为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CME)驱动的激波,流相互作用区(SIR)驱动的激波和无驱动源的激波。对比这叁类激波的参数可以发现,ICME驱动的激波数量最多、速度最快、密度压缩比和阿尔芬马赫数也最大。在太阳活动高年,激波主要由ICME驱动,而在太阳活动低年,激波主要为SIR激波。这568个激波中,有58个位于ICME内部。这些ICME中的激波大多出现在太阳活动高年。与其他地球附近的激波相比,ICME中的激波速度快但强度弱,其平均速度较其他激波快约lOOkm/s,而其阿尔芬马赫数却低约0.6。此外,ICME中的激波并非是均匀分布的,高达73%的激波出现在ICME的后1/3处。这意味着,ICME内部低等离子体β的环境令很多激波无法继续保持其快激波的状态,45%的激波在传播过程中被耗散。2017年9月8日的地磁暴是一个峰值强度高达-142nT的强多阶磁暴。根据局地观测,可以判定该地磁暴的行星际起源为开始于2017年9月7日16:50 UT的S-ICME事件。通过将S-ICME中被激波压缩的部分还原至未被压缩的状态,并代入至多种Dst预测方法中,本文发现激波对ICME内部南向磁场的压缩使得地磁暴的强度增强了近两倍。这项工作首次实现了定量分析激波压缩对ICME地磁效应的影响。此外,在这个事件中,S-ICME内部的高能质子通量较上游增加了约5倍。利用同样的方法,本文分析了 1995年以来Wind卫星总共观测到的11个由激波与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相互作用加剧的地磁暴。平均而言,由于激波的压缩,ICME中南向磁场和晨昏电场的峰值分别增加了 2.0倍和2.4倍,进而使地磁暴的强度增加了 1.4倍。如果没有激波压缩,ICME的地磁效应将显着降低,其中5个(63%)强地磁暴将降为中等强度地磁暴。此外,本文从理论和统计的角度出发,分别证明了激波的密度压缩比与激波导致的地磁暴增强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激波的密度压缩比越大,地磁暴的增强就越明显。根据1995至2017年间Wind卫星对太阳风、磁场以及高能质子通量的观测,本文识别了 12个高能粒子通量增强的ICME事件。在这12个ICME中,9个是S-ICME复杂结构,占全部事件的75%,说明与其他ICME相比,S-ICME复杂结构内部更易出现高能质子通量增强的现象。通过比较高能质子通量增强增强的I-ICME和S-ICME事件,可以发现在所有的能段,尤其是高能能段中,S-ICME事件内部的通量增强比I-ICME事件更为显着。此外,与其他在ICME内部传播的激波相比,高能质子通量增强的ICME事件中的激波具有较大的速度、密度压缩比和阿尔芬马赫数。这表明在这些事件中,高能质子的加速与激波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行星际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1].叶煜东,冯学尚.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地磁效应研究的支持向量机方法初步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19
[2].徐孟娇.激波-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复杂结构的空间天气效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3].冯学东.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中冷物质的等离子体统计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4].倪素兰.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引起福布斯下降的一维随机微分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
[5].迟雨田,申成龙,汪毓明.1996-2013年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的地磁效应统计研究[C].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9:空间天气与人类活动论文集.2014
[6].虞卫勇.地球附近1996-2012年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的统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4
[7].李青晟,肖池阶,王红刚,陈焱高,王晓钢.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中的磁流体波动观测[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3
[8].汪毓明,周振军,刘佳佳,申成龙,王水.日冕物质抛射的行星际动力学过程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
[9].姚硕,E.Marsch,涂传诒,R.Schwenn.行星际磁云中的日珥物质[C].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10].肖池阶,梁浩明,李青晟,周桂萍,濮祖荫.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中的Alfvén波观测(英文)[C].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