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校啦啦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啦啦操,教学资源
高校啦啦操论文文献综述
陈敏[1](2019)在《试析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啦啦操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啦啦操教学带来新的机遇。本文从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叁方面阐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对教学资源整合以及教师信息素养等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加以说明。最后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途径等方面阐述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9年21期)
李芳菲[2](2019)在《“学、训、赛、研”教学模式在高校啦啦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啦啦操是一项散发独具青春魅力的新兴体育项目,随着国家提出"一球一操进校园"政策、"经典咏流传"与啦啦操相融合、啦啦操亮相央视跨年特别节目,以及啦啦操上春晚都一步步见证着啦啦操项目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并快速蓬勃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啦啦操运动的不断发展,高校啦啦操运用"学、训、赛、研"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啦啦操的教学模式发展,在安徽省巢湖学院进行"学、训、赛、研"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对该教学模式进行科学实践和验证。本文主要结论有:1."学、训、赛、研"教学模式在高校啦啦操教学中的应用模式1.1以学促教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可遵循,都是通过长期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出更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的进行,啦啦操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以学促教也不再仅仅是最初的一种教学模式。而是最大限度的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课上课下有效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科学性。1.2以训促赛近年来,我国啦啦操比赛发展的也十分迅速,从比赛的规模、参赛队伍、参赛人数、比赛项目、竞赛规则都在不断的成熟并趋向国际化。高校啦操在保障基础的教学之余,业余训练的持续进行也在进一步促进高校啦啦操比赛的发展。1.3以赛促创随着啦啦操项目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普及面也越来越广泛,高校之间通过比赛,可以更直接的了解到啦啦操最新的动态,竞赛规程、获取微信群,毋庸置疑加强了各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开拓眼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创编能力,促进啦啦操的发展。1.4以研促能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有利于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2.影响啦啦操"学、训、赛、研"教学模式开展的原因及解决对策2.1影响原因2.1.1师资力量方面大多数高校开展啦啦操课程时间并不长,甚至有很多高校并没有开展啦啦操课程。高校对啦啦操重视不足,了解不够,片面的认为啦啦操属于健美操、体操类项目。导致担任啦啦操课程的教师大多数曾经都是专职的健美操或体操教师,教师专业水平不够,教学方法不当,加之还有部分教师连啦啦操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培训都没不愿意参加,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得不到提升,严重阻碍了啦啦操项目的发展。2.1.2场地设备方面基本上都是利用健美操的场地以及一些综合场馆进行授课和课余训练。基本设备都是具备的,由于啦啦操中有很多难度动作以及配合动作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上课和课余训练中防护设备以及辅助器械就尤为重要,但是大部分高校对于这类的设备都是不齐全的,严重阻碍啦啦操项目技术水平的提高。2.1.3参赛方面很多高校啦啦操只是完成基础教学工作,一部分教师对于任何级别的参赛都不积极,甚至从来不参加比赛,久而久之,与啦啦操项目脱节,学生产生懒惰心理。而一些参赛次数少的队伍,比赛经验不足,心理素质差,失误过多,不能正常发挥,导致自信心受创,不利于学生自身发展。2.1.4学术方面学校层面并没有真正做到科学与教学并重,大多数学校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不足,培养计划不够完善,没有专业全面的学业导师制。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学术氛围不够,没有科研团队意识。2.2解决对策加强啦啦操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师资;加强学校重视,加大经费投入,创造训练条件;加强举办啦啦操相关活动,积累比赛经验;增强学生知识储备,营造学术氛围。3.结论高校开展啦啦操课程不仅仅只是一味的常规学习,注重"学、训、赛、研",培养双创性人才,全面提升学生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比赛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创新性人才,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输送更优秀的人才。(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丁秀娟,边丽红,包迎春,王鸿儒,王枢[3](2019)在《普通高校啦啦操选项课学生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啦啦操选项课教学改革,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实验法对普通高校啦啦操选项课学生考核评价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传统的啦啦操选项课学生考核方式,改革后的全方位过程式的综合考核评价方式在培养大学生啦啦操自编能力、学习兴趣及良好锻炼习惯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并在帮助学生掌握啦啦操技术动作及提高自信心方面也有一定优势。因此,在当前高校啦啦操教学中,有必要对学生考核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构建过程式、全方位的综合性评价体系。(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29期)
金欢[4](2019)在《高校啦啦操运动在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啦啦操运动是现代体育教学中的新兴项目,具有强健学生身体、保持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健康审美的作用。尤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通过啦啦操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不同形式的啦啦操时,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渗透审美意识,为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发挥其美育功能。本文将从高校啦啦操运动之美育元素、美育困境、美育策略3个方面详细研究啦啦操运动高校体育教学的美育作用。(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28期)
郭鸿鸽,李松哲,葛红娟,张平[5](2019)在《吉林市某高校啦啦操队员体成分与膳食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高校啦啦操队员体成分及膳食营养状况,为啦啦操训练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吉林市某高校啦啦操女队员126名(啦啦操组),在校女大学生135名(对照组),采用韩国InBody 720人体成分分析仪进行体成分测试,连续3 d 24 h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结果啦啦操组的总水分含量、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去脂体重、肌肉重量、蛋白质、无机盐均高于对照组(P<0. 05,P<0. 01);体脂肪含量、体质指数、腰臀比、体脂率和内脏脂肪区域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P<0. 01)。膳食结构需进一步完善,其中脂肪摄入偏高,钙、铁、维生素A和B2摄入不足。啦啦操组和对照组维生素A、维生素B2、铁和钙的摄入量分别为推荐量的68. 9%、62. 4%,75. 8%、61. 7%,75%、65%,51. 2%、39. 6%。结论啦啦操训练有利于改善体成分,大学生膳食结构还有待改善。(本文来源于《卫生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李凡凡[6](2019)在《微课在高校啦啦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技术支撑背景下,很多行业将信息技术作为了工作的基本助力,相应地,高校教师逐渐将信息技术中的诸多素材应用到教学中。当前,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着诸多困境,体育教师可以考虑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体育中,并采用创新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啦啦操是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中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本文从课前、课中、课后叁个方面进行了啦啦操微课教学的策略创新,希望对啦啦操教学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刘煜[7](2019)在《高校啦啦操教学中肢体语言的功能与应用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是啦啦操的起源地,最初主要是人们给在打猎过程中凯旋而归的战士来庆祝的一种形式,他们通过手舞足蹈的欢呼声和呐喊声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语言可谓是啦啦操教学的首要要素。在啦啦操教学过程中不仅运用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还结合了"肢体语言",它将舞蹈动作运用到体育运动中来表达其含义。在啦啦操教学过程中肢体语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啦啦操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肢体语言,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优美、大方的动作,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动作表现能力。(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22期)
黄维,全粤华[8](2019)在《高校啦啦操教学中的柔韧素质训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高校啦啦操教学中的柔韧素质训练,指出柔韧素质在高校啦啦操的学习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啦啦操水平的高低,给出PNF拉伸方法、静力性拉伸法、动力性拉伸法、动静力结合练习法等柔韧素质训练的方法,阐述练习之前、练习之中、练习之后、练习次数等应当注意的事项。(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期刊2019年27期)
刘圣蕾[9](2019)在《关于高校啦啦操文化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啦啦操作为集体性项目的重要代表之一,推动着高校学生体育运动文化的发展。运动团队的凝聚力是团体成员之间心理结合力的总体,是团体成员对目标的重要力量支撑,也是作为啦啦操最重要的文化价值体现。啦啦操自2000年传入我国后,在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啦啦操文化的传播背景下,受到了广大高校青少年的喜爱和推崇。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研究发现,啦啦操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是通过各个动作的刻苦训练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凝聚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14期)
历学坪[10](2019)在《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啦啦操教学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信息技术手段也获得了较大的进步,并且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以及翻转课堂已成为现阶段教学过程中最受欢迎的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啦啦操教学课堂中,教师也应当积极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文章对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啦啦操教学展开探讨。(本文来源于《运动精品》期刊2019年07期)
高校啦啦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啦啦操是一项散发独具青春魅力的新兴体育项目,随着国家提出"一球一操进校园"政策、"经典咏流传"与啦啦操相融合、啦啦操亮相央视跨年特别节目,以及啦啦操上春晚都一步步见证着啦啦操项目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并快速蓬勃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啦啦操运动的不断发展,高校啦啦操运用"学、训、赛、研"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啦啦操的教学模式发展,在安徽省巢湖学院进行"学、训、赛、研"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对该教学模式进行科学实践和验证。本文主要结论有:1."学、训、赛、研"教学模式在高校啦啦操教学中的应用模式1.1以学促教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可遵循,都是通过长期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出更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的进行,啦啦操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以学促教也不再仅仅是最初的一种教学模式。而是最大限度的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课上课下有效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科学性。1.2以训促赛近年来,我国啦啦操比赛发展的也十分迅速,从比赛的规模、参赛队伍、参赛人数、比赛项目、竞赛规则都在不断的成熟并趋向国际化。高校啦操在保障基础的教学之余,业余训练的持续进行也在进一步促进高校啦啦操比赛的发展。1.3以赛促创随着啦啦操项目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普及面也越来越广泛,高校之间通过比赛,可以更直接的了解到啦啦操最新的动态,竞赛规程、获取微信群,毋庸置疑加强了各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开拓眼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创编能力,促进啦啦操的发展。1.4以研促能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有利于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2.影响啦啦操"学、训、赛、研"教学模式开展的原因及解决对策2.1影响原因2.1.1师资力量方面大多数高校开展啦啦操课程时间并不长,甚至有很多高校并没有开展啦啦操课程。高校对啦啦操重视不足,了解不够,片面的认为啦啦操属于健美操、体操类项目。导致担任啦啦操课程的教师大多数曾经都是专职的健美操或体操教师,教师专业水平不够,教学方法不当,加之还有部分教师连啦啦操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培训都没不愿意参加,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得不到提升,严重阻碍了啦啦操项目的发展。2.1.2场地设备方面基本上都是利用健美操的场地以及一些综合场馆进行授课和课余训练。基本设备都是具备的,由于啦啦操中有很多难度动作以及配合动作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上课和课余训练中防护设备以及辅助器械就尤为重要,但是大部分高校对于这类的设备都是不齐全的,严重阻碍啦啦操项目技术水平的提高。2.1.3参赛方面很多高校啦啦操只是完成基础教学工作,一部分教师对于任何级别的参赛都不积极,甚至从来不参加比赛,久而久之,与啦啦操项目脱节,学生产生懒惰心理。而一些参赛次数少的队伍,比赛经验不足,心理素质差,失误过多,不能正常发挥,导致自信心受创,不利于学生自身发展。2.1.4学术方面学校层面并没有真正做到科学与教学并重,大多数学校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不足,培养计划不够完善,没有专业全面的学业导师制。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学术氛围不够,没有科研团队意识。2.2解决对策加强啦啦操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师资;加强学校重视,加大经费投入,创造训练条件;加强举办啦啦操相关活动,积累比赛经验;增强学生知识储备,营造学术氛围。3.结论高校开展啦啦操课程不仅仅只是一味的常规学习,注重"学、训、赛、研",培养双创性人才,全面提升学生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比赛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创新性人才,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输送更优秀的人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校啦啦操论文参考文献
[1].陈敏.试析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啦啦操教学中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
[2].李芳菲.“学、训、赛、研”教学模式在高校啦啦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丁秀娟,边丽红,包迎春,王鸿儒,王枢.普通高校啦啦操选项课学生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
[4].金欢.高校啦啦操运动在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功能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
[5].郭鸿鸽,李松哲,葛红娟,张平.吉林市某高校啦啦操队员体成分与膳食调查分析[J].卫生研究.2019
[6].李凡凡.微课在高校啦啦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
[7].刘煜.高校啦啦操教学中肢体语言的功能与应用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
[8].黄维,全粤华.高校啦啦操教学中的柔韧素质训练[J].广西教育.2019
[9].刘圣蕾.关于高校啦啦操文化功能的研究[J].农家参谋.2019
[10].历学坪.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啦啦操教学探讨[J].运动精品.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