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风北边缘论文-谭政华

夏季风北边缘论文-谭政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夏季风北边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季风边缘区,亚洲季风系统,青藏高原,大气热源

夏季风北边缘论文文献综述

谭政华[1](2018)在《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亚洲夏季风北部边缘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1961~2016年NCEP1再分析资料和GPCC全球降水分析资料,采用滑动平均、回归分析、合成分析、功率谱、Lanczos带通滤波等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亚洲夏季风北部边缘区的影响。首先定义了“亚洲夏季风北部边缘区降水指数”,确定了亚洲夏季风北部边缘区的分布范围,分析了季风边缘区南北边界位置、降水、面积的相互关系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其次分析了季风边缘区异常与东亚天气气候的关系,以及造成季风边缘区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因子;最后从年际变化和季节内振荡两个角度,研究了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季风边缘区的可能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亚洲夏季风北部边缘区的平均位置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经黄土高原和中国东北地区向亚洲东岸延伸的带状区域上,呈西南-东北向分布。根据地理位置、下垫面、区域生态环境和气候特征,将夏季风北部边缘区划分为青藏高原区(85°~105°E)、黄土高原区(105°~115°E)和中国东北区(115°~135°E)叁段,叁段季风边缘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在450~500mm之间,且季风边缘区的位置、面积、降水均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叁段季风边缘区在年际尺度上的变化与亚洲季风区的水汽输送有明显联系,并通过水汽输送的影响与亚洲季风区的夏季降水异常产生联系。(3)季风边缘区夏季降水偏少与欧亚中高纬地区对流层上层自西向东传播的EU波列有关。在季风边缘区夏季降水偏少时期,索马里急流和亚洲夏季风强度整体偏弱,亚洲季风区200hPa上空南亚高压强度偏弱、范围偏小,亚洲急流强度偏弱、位置偏北,500hPa我国北方受中纬度西风带上的异常高压系统控制,造成季风边缘区夏季降水异常偏少。(4)季风边缘区夏季降水偏多与欧亚中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上层沿亚洲急流向东传播的“丝绸之路”波列密切相关。在季风边缘区夏季降水偏多时期,亚洲季风区200hPa上空辐散异常、南亚高压强度偏强、范围偏大,500hPa我国北方地区受中纬度西风带上异常低压影响,造成季风边缘区夏季降水异常偏多。(5)青藏高原加热作用在年际尺度上与季风边缘区降水、面积和南北边界位置异常均存在显着联系。其中青藏高原西部的热力作用对季风边缘区夏季降水影响最为显着(关键区)。在季风边缘区夏季降水偏多的典型年份2011年,关键区的大气热源Q_1变化有显着的准双周振荡(BWO)特征,该BWO信号与季风边缘区和印度半岛北部的夏季降水有显着同位相关系。在关键区Q_1的BWO信号正位相时期,青藏高原季风边缘区和东北季风边缘区受500hPa低频气旋的偏南气流控制,黄土高原季风边缘区受低频反气旋底部的偏东气流控制,低频环流系统对亚洲夏季风系统的调制和影响造成降水在上述地区集中。而在关键区Q_1的BWO信号负位相时期,上述低频环流场分布及亚洲季风区降水分布特征基本相反。(6)2011年夏季,青藏高原西部热力作用关键区Q_1的BWO信号可以激发亚洲中高纬地区对流层上层200hPa上的Rossby波列向下游传播,其影响范围与沿亚洲急流传播的“丝绸之路”波列大体相当。在90°E以西,200hPa低频经向风沿波列自西向东传播,最远处可达120°E附近;波列上90°~120°E之间的200hPa低频经向风以驻波状态为主,向下游地区传播的特征不明显。关键区Q_1对对流层上层Rossby波列的影响可能是青藏高原加热作用对季风边缘区夏季降水造成影响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6-01)

刘柏鑫,李栋梁[2](2018)在《我国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80—2015年全国549个气象台站日平均总云量、逐日降水资料以及NCEP/DOE-2月平均和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我国云量的分布和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关系,两者随时间的进退过程和位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我国春季云量西北大于东北,夏季云量东北大于西北;云量的逐月变化主要表现为大值区范围的增减和纬向移动,夏季风推进初期季风区云量稳定,中后期年际波动较大;云量变化可分为:全区一致型、南北反相型和南北少(多)中间多(少)叁种模态;云量大值区的逐候经向移动与副热带夏季风的进退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致性,7—8月平均50%和65%云量线分别对应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北界和南界,且两者具有同步的进退过程和位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80—90年代,边缘带气候趋于干旱,21世纪初以后边缘带气候趋于湿润。(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8年03期)

刘柏鑫[3](2017)在《我国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异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1980-2015年全国549个站点日平均总云量、逐日降水资料以及NCEP/DOE-2月平均和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我国近36年总云量的分布、年际变率、气候倾向率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然后结合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平均位置得到了两者的对应关系,并分别讨论了特征云量与夏季风北边缘随时间的进退过程和位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影响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异常的可能机制。经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总云量的逐月演变是连续的,主要表现为云量大值区范围的变化和位置的移动。秋、冬两季云量的年际变率整体上大于春、夏两季。我国受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影响地区在夏季风推进初期云量的分布较为稳定,6-8月受夏季风影响区域云量的年际变率逐渐增大。(2)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云量呈减小趋势,夏、秋两季云量的气候倾向率具有与年平均倾向率同样的分布形z势(即北方增大南方减小),冬季是云量增多最为显着的季节。近叁十六年来,我国总云量变化可分为:全区一致型、南北反相型和南北多(少)中间少(多)叁种模态。(3)7、8月平均50%-65%总云量带可以用来表征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50%特征云量线可以描述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北边界,65%特征云量线可以用来表示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南边界。特征云量与夏季风北边缘带有着同样的进退特征和年代际变化。(4)近叁十六年来夏季风北边缘带没有明显的南北移动,北界位置变化趋势不明显,南界呈现微弱的北移趋势。偏北年与偏南年相比,高度场上从低层到高层高、低压中心强度和范围逐步扩大,表现为多个深厚系统。水汽特征表现为从中低层的辐合到高层的辐散过程,辐合位置更加偏北,有利于夏季风降水到达纬度更高的地方。(5)夏季风北边缘异常的可能机制是: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东撤南退,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向我国输送水汽的增多,贝加尔湖低压西侧冷空气导致其上空位势高度降低,有利于气旋式环流加强,边缘带两边温差增大,促进西北部冷空气与东南部暖空气的交汇,边缘带内有类似锋区的密集等温线。季风北边缘带内强烈的大气斜压性,使得黄河下游、黄淮、江淮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偏多,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的水汽辐合导致了边缘带内云量增多,北边缘位置偏北。(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7-06-01)

仝莉棉[4](2017)在《我国中纬度夏季风边缘带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气、土壤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是连接土壤和大气的重要环节,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东亚季风系统的控制范围内,植被变化受到东亚季风尤其是东亚夏季风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东亚夏季风出现由强转弱的突变,80年代以来夏季风整体偏弱。在夏季风偏弱的背景下,其能够影响的地域范围具有明显变化,使得夏季风边缘带南北界位置随之变化。夏季风边缘带是指只有在某些年份才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夏季风的变化对夏季风边缘带上的植被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我国中纬度夏季风边缘带(简称边缘带)位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的地带,植被对气候变化敏感。在夏季风偏弱且其影响范围变化明显的背景下,研究边缘带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有利于揭示边缘带植被与气候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同时,还可以反映该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事实依据和理论支持。本文以我国中纬度地区30°N-40°N、100°E-115°E经纬度范围为样带,并在样带上选取10个典型样区,分别在样带和样区尺度上研究1982-2015年边缘带植被的时空变化。在样区尺度上分析34年来自然样区和农耕样区植被变化的长期趋势以及不同时段植被的时空变化及其差异,并在样带尺度上通过逐像元地计算不同时段植被的变化速度,分析各个时段植被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及植被空间变化的差异。利用相关分析法在样区尺度上分析34年来自然样区植被NDVI分别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并研究植被和气候变化在各个时段的关系,分析植被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以探讨边缘带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差异的原因。进一步研究地形条件(海拔、坡度和坡向)对边缘带植被空间变化差异的影响。最后,利用基于生物物理和生理过程的IBIS模型模拟边缘带植被NPP的时空变化,对边缘带植被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34年来边缘带植被呈改善趋势,在不同时段植被的变化状况不同。1980年代边缘带植被整体上呈改善趋势,中部地区植被改善速度较快。1990年代植被整体上呈不显着的退化趋势。自然样区表现为六盘山及其以东的样区越向东植被退化速度越快,农耕样区表现为西部植被退化速度快于东部。21世纪初样区植被整体上呈显着改善趋势,自然样区植被改善速度在空间上没有明显的规律,农耕样区表现为西部植被改善速度快于东部。(2)样带植被变化的空间特征主要表现为,在1980年代和21世纪初样带植被改善面积明显大于1990年代。样带东部地区植被改善面积的变化比西部明显。(3)34年来边缘带气温总体上呈显着上升趋势而降水变化不显着。1980年代和1990年代升温趋势显着,21世纪初气温上升速度变缓甚至出现降温趋势;降水在各个时段变化均不显着。不同时段气温和植被NDVI的相关关系不同。在1980年代呈显着正相关,在1990年代不相关,而在21世纪初则呈显着负相关。在整个研究时段以及叁个不同时段内,生长季之前时期降水与植被NDVI呈显着正相关。(4)海拔和坡向对植被的空间变化有明显影响。自然样区在大致以2000m、2700m和3500m为界的四个海拔高度范围内,植被改善面积百分比随海拔升高而表现出减小、增大、基本不变、减小的特征。自然样区整体上植被改善主要出现在北向坡,植被退化主要出现在南向坡。经过对以上结果的综合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1982-2015年我国中纬度夏季风边缘带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其中,在21世纪初西部样区气温上升趋势减缓,东部样区气温呈不显着下降趋势。在1980年代和21世纪初夏季风偏强,边缘带降水相对较多;在1990年代夏季风偏弱,边缘带降水相对较少。2、1982-2015年我国中纬度夏季风边缘带植被总体呈改善趋势。在1980年代和21世纪初边缘带植被以改善为主,在1990年代植被以退化为主。样带东部地区植被改善比西部明显。3、1982-2015年我国中纬度夏季风边缘带植被改善是气温和降水共同作用的结果。1980年代和21世纪初偏强的夏季风为边缘带带来更多的降水,使植被呈改善趋势。同时,在1980年代气温相对偏低,升温有利于植被生长;在1990年代和21世纪初气温相对偏高,升温不利于植被生长。(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4-01)

邵鹏程,李栋梁[5](2013)在《近60a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位置的地域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51~2009年全国662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地理位置的年际、年代际变化以及夏季风影响北边缘的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基于过程透雨量定义的夏季风北边缘能很好地反映边缘带降水特点,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在110°E处,北边缘带南界大致位于36°N,北界大致位于41°N。边缘带宽度与其南界具有很好的负相关,且有逐年变宽的趋势。边缘带存在显着的准3a和9a的周期特征。夏季风平均在6月28日开始影响北边缘带,9月21日南撤离开北边缘带。110°E是夏季风边缘带中南风分量最大的经度,偏北年与偏南年相比,夏季风影响边缘带时间开始早,结束迟。(本文来源于《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6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期刊2013-10-22)

李栋梁,邵鹏程,王慧[6](2013)在《1951—2009年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位置的地域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51—2009年中国662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地理位置的年际、年代际变化以及夏季风影响北边缘的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基于过程透雨量定义的夏季风北边缘能很好地反映边缘带降水特点,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在110°E处,北边缘带南界大致位于36°N,北界大致位于41°N。边缘带宽度与其南界纬度具有很好的负相关,且有逐年变宽的趋势。边缘带存在显着的准3年和9年的周期特征。夏季风平均在6月28日开始影响北边缘带,9月21日南撤离开北边缘带。110°E是夏季风边缘带中南风分量最大的经度,与偏南年相比,偏北年夏季风影响边缘带时间开始早,结束迟。(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3年05期)

李栋梁,邵鹏程,王慧,陈练[7](2013)在《中国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作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过渡带,对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地区,特别是黄河流域的天气、气候变化和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回顾了有关中国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定义、边缘带的空间界定和变化特征以及边缘带内气候变化趋势等不同角度的主要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影响夏季风北边缘带变化的可能因子。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是位于东亚大陆性气候系统与海洋性气候系统的交界区,在现代气候上表现为东北—西南向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边缘带内气候变化复杂、自然灾害多以及影响因素多。最后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关于夏季风北边缘时空分布精细化等方面的一些不足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3年01期)

邵鹏程[8](2012)在《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的结构特征及其对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分析整理后中国661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相关分析方法、奇异值分解(SVD)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对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的位置变化及其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空间异常类型和周期振荡特征,最后研究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和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与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以及黄河流域夏季降水异常年份的大气环流特征。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在110°E处,南界位于360N,北界位于41°N;近60年来北边缘带有逐年南移,宽度有逐年变宽的趋势。1960年代边缘带宽度最窄,边缘带变宽主要是由南界位置南移造成的。北边缘带存在显着的准2a、3a和9a的周期。平均6月28日夏季风影响到达其北边缘带的南界,8月2日到达北边缘带的北界,停留一段时间后,在8月22日离开北边缘带的北界开始南撤,于9月22日离开北边缘带的南界,标志着夏季风对北边缘带的影响结束。2.110°E处是东亚副热带夏季风边缘带中南风分量最大的经度,200hPa急流中心位于边缘带上空,同一层次上南界点西风小于北界点,边缘带由低层往上西风逐渐增大;600hPa以下为南风,600hPa以上为北风,南界点南风分量大于北界点,850hPa南风中心大于2m/s;边缘带内水汽含量到达400hPa,边缘带是相对湿度等值线最密集的地带。偏北年与偏南年相比,夏季风影响北边缘带时间开始早,结束迟。西风急流中心偏北,强度偏强,低层湿度偏大,上升运动偏强。3.黄河流域夏季降水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分布特点,在黄河中下游降水等值线呈东北—西南走向,黄河上游降水等值线呈南北走向,等值线走向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的走向相吻合。黄河流域夏季降水主要呈现2-3a和8-9a的周期特征。4.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空间异常类型主要有3种:全流域一致型,东南多(少)西北少(多)型,东多(少)西少(多)型。叁个空间型的方差贡献为42%。从年代际变化趋势来看,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黄河流域夏季降水呈现逐渐增多趋势,为多雨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80年代前期以及90年代后期以来黄河流域夏季降水呈现减少趋势,为少雨阶段。5.夏季风北边缘带与黄河流域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夏季风北边缘偏北年,黄河流域夏季降水偏多,夏季风北边缘偏南年,黄河流域夏季降水偏少。当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异常偏北时,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夏季降水偏多,黄河下游夏季降水偏少,而当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异常偏南时,则夏季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降水偏少,黄河下游降水则偏多。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异常偏东时,夏季黄河流域上游降水偏多,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当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异常偏西时,黄河流域上游降水偏少,相应的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6.黄河流域夏季降水异常偏多、偏少时,东亚大气环流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别。当黄河流域夏季降水异常偏多时,100hPa南亚高压位置偏东北,中心强度偏强;200hPa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偏强、位置偏北;500hPa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北、偏西;850hPa南风偏强,黄河流域上空向北的水汽输送加强,并伴有较强的水汽辐合。当黄河流域夏季降水异常偏少时,100hPa南亚高压位置偏西,中心强度偏弱;200hPa西风急流位置偏南;500hPa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南、偏东;850hPa南风偏弱,黄河流域向北的水汽输送减弱,黄河流域的水汽辐合偏弱。(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2-05-01)

汪佳伟,汤绪,陈葆德,彭玉萍[9](2012)在《全球变暖与亚洲夏季风北边缘带:CO_2增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AR CAM3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包含CLM陆面模式)进行了20年(1998-2017年)CO2增倍的数值试验,并通过计算海陆热力差异,分析了环流形势、雨带分布和云量特征等物理量,研究了全球变暖对东亚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影响。结果表明,CAM3大气环流模式能较好地描述东亚地区大尺度环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当CO2含量成倍增长后,将对亚洲经度范围内的夏季风北边缘的位置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00°~123°E地区北边缘位置偏北明显,100°E以西略偏北,123°~132°E略偏北幅度很小,132°E以东呈现出一定的偏北趋势。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陆地增温有利于青藏高原低层气旋性环流的加强以及北半球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的增加,从而导致我国西南和东南方向向北的水汽输送明显增加。研究表明,南北半球的海陆热力差异无明显变化,南北半球间的相互作用与北半球夏季风增强无明显的联系,两者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2年02期)

李栋梁,邵鹏程[10](2011)在《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的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1951~2009年全国661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在110°E处,北边缘带南界大致位于36°N,北界大致位于41°N。边缘带宽度与其南界位置具有很好的负相关,且有逐年变宽的趋势。夏季风在6月28日开始影响北边缘带,9月21日南撤离开北边缘带。110°E是夏季风边缘带中南风分量最大的经度,200hPa急流中心位于边缘带上空,同一层次上南界点西风小于北界点。边缘带600hPa以下为南风,600hPa以上为北风,南界点南风分量大于北界点。边缘带内水汽可到达400hPa,是相对湿度等值线最密集的地带。边缘带偏北年与偏南年相比,西南风正距平,比湿距平中心位于边缘带低层,有湿舌伸向高层。(本文来源于《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期刊2011-11-01)

夏季风北边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1980—2015年全国549个气象台站日平均总云量、逐日降水资料以及NCEP/DOE-2月平均和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我国云量的分布和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关系,两者随时间的进退过程和位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我国春季云量西北大于东北,夏季云量东北大于西北;云量的逐月变化主要表现为大值区范围的增减和纬向移动,夏季风推进初期季风区云量稳定,中后期年际波动较大;云量变化可分为:全区一致型、南北反相型和南北少(多)中间多(少)叁种模态;云量大值区的逐候经向移动与副热带夏季风的进退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致性,7—8月平均50%和65%云量线分别对应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北界和南界,且两者具有同步的进退过程和位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80—90年代,边缘带气候趋于干旱,21世纪初以后边缘带气候趋于湿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夏季风北边缘论文参考文献

[1].谭政华.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亚洲夏季风北部边缘区的影响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8

[2].刘柏鑫,李栋梁.我国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关系研究[J].气象.2018

[3].刘柏鑫.我国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异常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

[4].仝莉棉.我国中纬度夏季风边缘带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兰州大学.2017

[5].邵鹏程,李栋梁.近60a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位置的地域特征[C].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6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2013

[6].李栋梁,邵鹏程,王慧.1951—2009年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位置的地域特征[J].中国沙漠.2013

[7].李栋梁,邵鹏程,王慧,陈练.中国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研究进展[J].高原气象.2013

[8].邵鹏程.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的结构特征及其对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

[9].汪佳伟,汤绪,陈葆德,彭玉萍.全球变暖与亚洲夏季风北边缘带:CO_2增倍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2012

[10].李栋梁,邵鹏程.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的结构特征[C].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2011

标签:;  ;  ;  ;  

夏季风北边缘论文-谭政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