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玉带凤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玉带凤蝶,芸香科,挥发物,拟态
玉带凤蝶论文文献综述
汪洋,李幸,周琼[1](2019)在《玉带凤蝶的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玉带凤蝶(Papilio polytes L.)是芸香科植物的重要害虫。本文从玉带凤蝶的形态特征和拟态行为、雌虫的寄主选择、蛹的颜色和雌性生殖系统等方面综述了玉带凤蝶生物学特性,并概述了成虫挥发物、线粒体基因组和有丝分裂基因组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玉带凤蝶的寄主定位、性信息素、翅多态的进化以及防治等提供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李品汉[2](2015)在《柑橘玉带凤蝶的为害及其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玉带凤蝶又名白带凤蝶、黑凤蝶,在我国各柑橘产区均有分布。其幼虫为害柑橘、花椒及其他芸香科植物的芽和叶,初龄时将叶片食成缺刻或孔洞,稍大时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柄,大量发生时可将果园嫩梢吃光,严重影响枝梢的抽发:因此,果农朋友应对其发生和防治引起重视。(本文来源于《科学种养》期刊2015年09期)
杨孝文[3](2015)在《黄斑弄蝶和玉带凤蝶线粒体基因组及蝶类系统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蝶类属于昆虫纲鳞翅目,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加以研究,已成为发育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种群遗传学、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模式生物。其中再蝶的系统发生关系和分类地位在鳞翅目中始终存在着争议。本文对黄斑弄蝶和玉带凤蝶进行了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并将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编码蛋白质基因(PCGs)和PCGs+无翅基因wingles的核苷酸序列与氨基酸序列联合,使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 method,MP)和贝叶斯推断法(Bayesian Inference, BI)重建了蝶类的主要类群的分子系统树,主要结论如下:1.黄斑弄蝶(Ampittia dioscorides)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313 bp。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个AT富含区(D-loop)。各基因的位置、排列顺序及转录方向和大部分的鳞翅目物种一致。各基因或区域的碱基含量也与其他蝶类相似,存在严重的AT偏向性。除COI的起始密码为CGA外,其余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都是典型的ATN。COⅡ、ATP6、ND5、ND4、ND4L、CYTB、ND1的起始密码子是ATG, ND2、ATP8、COⅢ和ND6的起始密码子是ATT, ND3的起始密码子为ATA。终止密码的使用一般是TAA或者TAG,以TAA为终止密码的基因有8个(ND2、ATP8、 ATP6、COⅢ、ND5、ND4L、ND6和Cytb), ND1和ND3两个基因以TAG为终止密码,其余3个是不完全终止密码,其中COI和COⅡ使用T,ND4使用TA。除tRNASer(AGY)外,其余tRNA都显示典型的叁叶草结构。389bp长的AT富含区中包含1个19bp的串联重复序列,含有可能是转录和复制的起点。2.玉带凤蝶(Papilio polytes)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260 bp。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个AT富含区(D-loop)。各基因的位置、排列顺序及转录方向和大部分的鳞翅目物种一致。各基因或区域的碱基含量也与其他蝶类相似。除COI的起始密码为CGA外,其余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都是典型的ATN。ND5、 ND4L、ND6和Cytb使用ATA, ND2、ATP8、COⅢ、ND3使用ATT、 COⅡ、ATP6、ND4和ND1使用ATG。玉带凤蝶线粒体中7个基因(ATP8、ATP6、ND3、ND5、ND4L、ND6和Cytb)以TAA为终止密码,ND1以TAG为终止密码,其余5个基因(ND2、COⅠ、COⅡ、 COⅢ和ND4)为不完全终止密码T。除tRNASer(AGY)外,其余tRNA都显示典型的叁叶草结构。439 bp长的AT富含区中包含1个10 bp的串联重复序列,含有可能是转录和复制的起点。3.基于蝶类的22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和PCGs+核基因wingless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联合序列分别构建了NJ、MP和BI系统发育树,得到的12棵树具有相似的拓扑结构,蛱蝶科位于系统树的顶部,凤蝶科或弄蝶科位于系统树的基部,但凤蝶科与弄蝶科和粉蝶科与灰蝶科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够稳定。在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蝶类的6个科呈现为单性起源。斑蝶科和蛱蝶科亲缘关系较近,支持将斑蝶类群作为科级分类单元的观点。(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尹小刚,程方,刘良源[4](2015)在《南昌地区玉带凤蝶饲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带凤蝶(papilio polytes Linnaeus)最早于1758年由Linnaeus记录命名,其分布广泛,各地生活史各异。研究以柑橘近自然下饲养玉带凤蝶,观察记录到该蝶在南昌地区1年发生3-4代,以蛹越冬。并记录到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行为。同时,对其危害特点、防治等进行讨论。(本文来源于《江西科学》期刊2015年01期)
廖宇[5](2009)在《玉带凤蝶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带凤蝶Papilio polytes(Linnaeu)分布广,数量大,种质资源丰富。本文采用室内人工饲养的方法,对玉带凤蝶卵至成虫的生长发育及活动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3月上旬,玉带凤蝶结束越冬,5月开始进入活动盛期,至9月中旬,成虫发生量下降,11月开始逐渐停止活动,化蛹越冬。蛹附着在寄主枝干或附近其他植物枝干上越冬,越冬蛹历期98~121 d。室内饲养条件下1年发生7代,世代重迭,幼虫蜕皮4次,共5龄。玉带凤蝶的卵白天皆可孵化,9:00~14:00占孵化总量的70.16%。卵经过5℃、10℃处理1 d、3 d后,平均孵化率分别为58.52%、53.70%;经过5℃、10℃处理7 d、10 d的卵,其孵化率明显下降,平均孵化率分别为41.67%、22.59%;而在卵发育天数上,2日龄卵经过5℃、10℃处理后的孵化率最高,平均孵化率分别为50.28%、55.25%。幼虫蜕皮多发生于清晨至中午阶段。室内饲养条件下,30头/箱饲养5龄幼虫成活率最高,化蛹率及羽化率分别达83.33%、94.61%;60头/箱饲养5龄幼虫情况下,化蛹率最低,为76.11%。玉带凤蝶幼虫具有一定的耐饥力。1龄幼虫、2龄和5龄幼虫在完全饥饿状态下的死亡率都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升高,3个龄期的幼虫都在化蛹前死亡。幼虫饥饿状态下的存活历期都随龄期的增加而延长。不同寄主中,脐橙叶饲喂的效果最好。幼虫在发育历期、成活率、蛹重及羽化率各项指标上都优于其他寄主的饲养效果,而在人工条件下采集双面刺叶片饲喂的效果最差,幼虫在5龄前均全部死亡。在室内分别采用5种不同光周期(光暗比为8:16、10:14、12:12、14:10、16:8)对玉带凤蝶幼虫进行处理。其中,12:12光暗比处理下各虫态的生长发育状况最好,其次为光暗比14:10的处理;而光暗比8:16的处理各虫态发育状况最差;随着光照时数的增加,幼虫发育历期逐渐缩短。玉带凤蝶幼虫在9:00~11:00这一时段内化蛹个数最多,占了化蛹总量的57.20%,而在18:00至翌日7:00及12:00~15:00这两个时间段内的化蛹数为0。蛹的羽化多在清晨发生,4:00~6:00这一时间段,占了一天羽化的89.34%,其中又以5:00~6:00这一时段频率最高,而在9:00至翌日凌晨3:00这段时间内的羽化数为0。玉带凤蝶幼虫化蛹时接触面的粗糙、平整程度对蛹的成色有影响。在玻璃培养皿中化的蛹全部为绿色。发育3~5 d的蛹,在5℃条件下的耐低温能力最强;发育7 d的蛹,冷藏15 d后,羽化率仅为3.33%。成虫在翅膀完全展开后便开始活动,活动高峰期为10:00~12:00及17:00~18:00两个时段,成虫活动主要内容是吸食花蜜、交配和产卵。成虫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交尾基本发生在一天当中的9:00~12:00。温度及天气条件对成虫活动具有明显影响。雌成虫除了中午12:00~13:00不产卵外,白天其他时间均能产卵,产卵高峰期在9:00~12:00。卵散产,多产于嫩梢和叶背。在产卵选择上,以柠檬上的产卵量最高,产卵比达到35.29%。不同蜜源、不同颜色对玉带凤蝶成虫的引诱力不同:繁星花Pentas lanceolata的引诱能力最强,占36.00%,水菊Gymnocoronis spilanthoides对玉带凤蝶无引诱作用;红色与橙色的引诱能力最强,分别占43.06%、30.88%,白色的引诱能力最弱,占2.63%。(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09-04-01)
叶黎红,孙兴全,孙越,蒲弘俊,孙泽羽[6](2008)在《玉带凤蝶发生规律及其人工饲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玉带凤蝶的形态特征、生活特性、人工饲养技术及饲养过程中应注意事项。(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08年20期)
杨瑞,张雅林,冯纪年[7](2008)在《利用ENFA生态位模型分析玉带凤蝶和箭环蝶异地放飞的适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活体蝴蝶异地放飞存在潜在的入侵风险。本文采用生态位因素分析(ENFA)模型分析包括气候、地形、生境结构、植被类型、人类活动在内的影响玉带凤蝶Papilio polytes Linnaeus和箭环蝶Stichophthalma howqua(Westwood)两种放飞蝴蝶分布的生态地理变量,模拟其在中国的适宜生境,评估其入侵风险。对现有分布记录的分析表明:影响这两种蝴蝶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与其生态学特性相一致,且影响其扩散范围的主要因素为年总积温和冬季低温等;同时,人类活动的干扰对其分布影响很大。根据适生性图推测,这两种蝴蝶的适宜生境大部分重迭,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中部及东南部,其扩散趋势由东南向西北发展。为防止活体蝴蝶放飞带来的潜在入侵风险,根据不同适生等级提出:HSI≥50的地方,不能开展室外放飞;5≤HSI<50的地方,可采取限制性室外放飞;HSI<5的地方,可进行自由室外放飞。(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秦佑华,刘锋,王玉兰,赵利[8](2006)在《玉带凤蝶的一维光子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蝴蝶的翅膀可表现出闪亮的金属光泽的颜色,称之为结构色。它起源于鳞片上的周期性结构。结构色不同于色素色,有很多优点,如高亮度、不褪色、虹彩效应等。玉带凤蝶(Papilio bianor ganesa) 属于凤蝶科(papilionidae),翅膀上呈现闪亮的绿色。我们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光谱测量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其结构色的光谱特性和产生机理,发现它的闪亮绿色来源于单个鳞片体内的一维光子晶体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09-01)
张忠,叶恭银,王洪祥,蔡峻,胡萃[9](2005)在《蝶蛹金小蜂寄生对菜粉蝶和玉带凤蝶蛹血细胞数量和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血球计数板较系统地考查了菜粉蝶和柑桔凤蝶雌雄蛹被蝶蛹金小蜂寄生后浆血细胞和颗粒血细胞数量的时间动态变化,以明确该蜂寄生对其寄主血细胞数量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粉蝶蛹被寄生后,其血细胞总数除寄生后2天外均极显着高于同期未寄生蛹,最多的约高出20倍;除被寄生后0.5和5天的寄生蛹的血细胞组成与同期未寄生蛹无显着差异外,寄生后1~4天雌雄寄生蛹的浆血细胞所占比例均显着低于同期未寄生蛹,而颗粒血细胞所占比例则反之。玉带凤蝶寄生蛹的血细胞总数在寄生后0.5~3天与同期未寄生蛹相比均无显着差异,但寄生后4~5天却显着升高,最多的约高出3倍;寄生后0.5~5天的寄生蛹浆血细胞所占比例均显着低于同期未寄生蛹,而颗粒血细胞所占比例恰反之。可见,该蜂寄生在一定时间内不仅能引起其两种寄主血细胞总数和颗粒血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高,而且能导致浆血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陈兴永,陈海东,温瑞珍[10](2003)在《玉带凤蝶羽化时间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玉带凤蝶卵、蛹在 5~ 8℃下冷藏试验和越冬蛹的加温试验表明 ,已发育 1~ 2d的卵 ,其冷藏时间可达 7d ,孵化率达 93 % ,孵化率随冷藏前发育天数和冷藏天数的增加而降低 ;发育蛹的耐低温能力比卵弱 ,已发育 1d的蛹 ,冷藏 3d后 ,羽化率仅为 80 % ,羽化率随蛹冷藏前的发育天数和冷藏天数的增加而降低 ;越冬蛹加温 ,可促使其提早 2 3的时间羽化(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2003年03期)
玉带凤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玉带凤蝶又名白带凤蝶、黑凤蝶,在我国各柑橘产区均有分布。其幼虫为害柑橘、花椒及其他芸香科植物的芽和叶,初龄时将叶片食成缺刻或孔洞,稍大时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柄,大量发生时可将果园嫩梢吃光,严重影响枝梢的抽发:因此,果农朋友应对其发生和防治引起重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玉带凤蝶论文参考文献
[1].汪洋,李幸,周琼.玉带凤蝶的研究概况[J].华中昆虫研究.2019
[2].李品汉.柑橘玉带凤蝶的为害及其防治技术[J].科学种养.2015
[3].杨孝文.黄斑弄蝶和玉带凤蝶线粒体基因组及蝶类系统发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4].尹小刚,程方,刘良源.南昌地区玉带凤蝶饲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江西科学.2015
[5].廖宇.玉带凤蝶生物学特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
[6].叶黎红,孙兴全,孙越,蒲弘俊,孙泽羽.玉带凤蝶发生规律及其人工饲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8
[7].杨瑞,张雅林,冯纪年.利用ENFA生态位模型分析玉带凤蝶和箭环蝶异地放飞的适生性[J].昆虫学报.2008
[8].秦佑华,刘锋,王玉兰,赵利.玉带凤蝶的一维光子晶体结构[C].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6
[9].张忠,叶恭银,王洪祥,蔡峻,胡萃.蝶蛹金小蜂寄生对菜粉蝶和玉带凤蝶蛹血细胞数量和组成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05
[10].陈兴永,陈海东,温瑞珍.玉带凤蝶羽化时间的控制[J].昆虫知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