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地区小菜蛾对几类农药的抗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一帆[1](2021)在《小菜蛾解毒酶对4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是十字花科作物的重要害虫,具有分布广、世代短、繁殖快、抗药性发展迅速等特点,给蔬菜生产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由于化学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小菜蛾对目前市面上所有类型的杀虫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所以探究小菜蛾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机理迫在眉睫。解毒酶介导的代谢抗性在小菜蛾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机理中尤为重要,但小菜蛾解毒酶对很多杀虫剂解毒代谢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研究小菜蛾解毒酶的作用机理对解决小菜蛾的抗药性问题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解毒酶活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小菜蛾解毒酶对斑蝥素的解毒代谢功能;采用分子生物学实验和计算机分子模拟结合的手段研究了小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PxGSTs)对唑虫酰胺(TFP)解毒代谢的分子机理;联合使用同源模建、分子动力学(MD)模拟、单残基能量分解、计算丙氨酸扫描(CAS)等方法,以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抑制剂——S-己基谷胱甘肽(GTX)为分子探针分析了PxGSTs与化合物的相互作用方式以及结合的关键氨基酸;通过蛋白质三维结构模建、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技术联合分子生物学实验,阐明了小菜蛾羧酸酯酶(PxEst-6)代谢4种拟除虫菊酯(联苯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和λ-氯氟氰菊酯)的分子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菜蛾解毒酶系对斑蝥素的解毒代谢目前关于小菜蛾对生物源杀虫剂的解毒代谢已有大量的报道,但是相关研究还未涉及小菜蛾对斑蝥素的解毒代谢。我们通过对小菜蛾解毒酶系(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和细胞色素P450酶)和PSPs酶系活性的测定,发现亚致死剂量的斑蝥素处理后小菜蛾体内PSPs的活性呈现出随时间先降低后逐步恢复的趋势;而小菜蛾体内解毒酶系的活性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450酶活性的升高最为显着),且解毒酶系活性升高的趋势与PSPs酶系活性恢复的趋势相同。该结果表明小菜蛾解毒酶能够在体内对斑蝥素解毒代谢,并使PSPs被抑制的活性逐渐恢复,该研究结果填补了小菜蛾解毒酶系对斑蝥素的解毒代谢功能的空白。2.小菜蛾PxGSTs对唑虫酰胺的解毒代谢作用关于昆虫GSTs在唑虫酰胺解毒代谢中的作用目前还知之甚少。我们以小菜蛾为研究对象通过RT-q PCR分析发现,小菜蛾在经唑虫酰胺处理后PxGSTs(PxGSTδ、PxGSTσ和PxGSTε)的表达量明显上调。体外抑制实验和代谢实验发现,唑虫酰胺对PxGSTs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并且PxGSTs能够在体外代谢唑虫酰胺,其中PxGSTσ具有最高的代谢效率。基于分子对接的结合模式分析结果表明,Tyr107和Tyr162侧链提供的氢键是PxGSTσ代谢唑虫酰胺的关键相互作用。对Tyr107(PxGSTσY107A)和Tyr162(PxGSTσY162A)位点进行丙氨酸定点突变后发现,突变体蛋白对唑虫酰胺的结合和代谢能力大幅度下降,揭示了PxGSTs和唑虫酰胺之间的代谢相互作用,并阐明了PxGSTσ对唑虫酰胺代谢的分子机理,为新型唑虫酰胺类杀虫剂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3.小菜蛾PxGSTs与其抑制剂GTX的相互作用昆虫GSTs参与了多种杀虫剂的代谢抗性,以GST抑制剂GTX为分子探针可以揭示杀虫剂抑制昆虫GSTs的分子机理。我们采用同源性模建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构建了PxGSTσ与GTX分子的三维结构模型(PxGSTσ-GTX),并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描述了PxGSTσ-GTX复合物的稳定性。通过结合自由能的分析发现,PxGSTσ-GTX复合物的形成和稳定主要由氨基酸残基侧链提供的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来驱动。通过丙氨酸扫描和定点诱变发现,Lys43和Arg99是PxGSTσ与GTX结合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并且结合唑虫酰胺与PxGSTσ相互作用的关键位点分析,发现Tyr107可能是化合物对PxGSTσ产生抑制作用的关键残基。该结果为研究现有杀虫剂抑制GST解毒酶系的分子机理提供了结构生物学的参照,为评估新型杀虫剂与GST解毒酶系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指导。4.小菜蛾羧酸酯酶PxEst-6对拟除虫菊酯的代谢机理羧酸酯酶(Car Es)是昆虫体内一种涉及拟除虫菊酯抗药性的解毒酶。我们通过RT-q PCR分析发现,PxEst-6在小菜蛾三龄幼虫的中肠和表皮内高表达,在经4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联苯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和λ-氯氟氰菊酯)处理后,PxEst-6的表达量迅速上调。通过杀虫剂代谢实验发现PxEst-6具有代谢这4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能力。通过三维结构模建、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PxEst-6与拟除虫菊酯的结合模式,揭示了参与代谢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和相互作用方式,结果表明PxEst-6通过Gln431、His451和Lys458残基与拟除虫菊酯的乙酸酯基团发生极性或氢键相互作用从而对其进行代谢,并以丙氨酸定点突变对这一结果进行了验证,阐明了PxEst-6代谢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分子机理。
王俊峰[2](2020)在《小菜蛾肠道粘质沙雷氏菌介导的氟苯虫酰胺抗药性产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菜蛾是全球范围内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生产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同时其对化学及各类合成型杀虫剂的抗性发展快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氟苯虫酰胺杀虫剂是一种主要依靠胃毒方式发挥作用的杀虫剂。目前实验室现有研究成果表明敏感品系与氟苯虫酰胺抗性品系的小菜蛾肠道共生菌在结构组成和丰度上有一定差别,因此我们推测小菜蛾的肠道共生菌介导了小菜蛾对氟苯虫酰胺的抗药性。因此,我们本研究以敏感品系和氟苯虫酰胺抗性品系小菜蛾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降解试验、筛选主要降解菌等方法研究了其肠道菌群降解氟苯虫酰胺的能力,明确了其中起主要降解作用的菌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昆虫共生菌与寄主的互作奠定研究基础,同时为害虫的防治提供新思路。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MS培养基进行小菜蛾肠道共生菌降解氟苯虫酰胺降解试验,筛选发现沙雷氏菌属在肠道共生菌中具有最高的降解氟苯虫酰胺的能力。2、将分离纯培养得到的4株沙雷氏菌分别在MS培养基中进行氟苯虫酰胺降解试验,4株不同的沙雷氏菌具有不同的降解效率,其中具有最高降解能力的粘质沙雷氏菌(NH6-2),其48 h可以降解约52.6%的氟苯虫酰胺。3、通过给敏感品系小菜蛾饲喂粘质沙雷氏菌(NH6-2),结果显示该菌介导了敏感品系小菜蛾对氟苯虫酰胺抗药性的产生。4、将筛选得到的粘质沙雷氏菌(NH6-2)土壤拌菌进行土壤降解氟苯虫酰胺试验,发现该菌能够部分降解土壤中残留的氟苯虫酰胺,45 d能够降解土壤中50.26%的氟苯虫酰胺,而且不影响植物根系生长。
朱林莹[3](2020)在《天维菌素与阿维菌素交互抗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维菌素A(Tenvermectins A,TVMs A)是从基因工程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MHJ1011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的新型阿维菌素衍生物,具有很好的杀虫杀螨活性。本文以室内选育出的小菜蛾中抗天维菌素A品系RS(RR=33.57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天维菌素与阿维菌素等药剂的交互抗性,抗性种群现实遗传力、抗性风险评估、适合度代价以及抗性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RS品系对阿维菌素等5种药剂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RS品系仅与氯氰菊酯(RR=10.26倍)存在中等水平交互抗性;与天维菌素B(RR=1.80倍)、阿维菌素B1a(RR=2.29倍)、氯虫苯甲酰胺(RR=3.89倍)和多杀菌素(RR=1.95倍)等四种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2.抗性现实遗传力结果表明:RS品系的平均选择响应R随着筛选代数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现实遗传力从G4代到G9代数值下降,表明小菜蛾种群中起始抗性基因频率低。G9抗性现实遗传力h2=0.0135,这表明小菜蛾对天维菌素A抗性遗传力低,即抗性发展慢,不易得到高抗种群。3.抗性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假定田间种群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室内筛选估算值的1/2,使用天维菌素A来防治小菜蛾,若杀死率达到50%、60%、70%、80%、90%,预计小菜蛾获得10倍抗性所需代数分别为113代、93代、77代、64代、51代。4.利用两性生命表研究小菜蛾RS和SS品系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与SS品系相比,RS品系卵期显着延长,幼虫的发育历期、蛹期、雌成虫寿命、雄成虫寿命、总繁殖前期和产卵天数均显着缩短,蛹孵化率、雌成虫存活率较明显下降,相对适合度代价为0.9930,说明RS品系存在适合度代价。5.解毒代谢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与SS品系相比,RS品系中多功能氧化酶活性高2.92倍,羧酸酯酶活性增加2.86倍,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高1.72倍。推测小菜蛾对天维菌素A产生中等抗性,与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增加有关。6.通过克隆测序RS和SS品系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α亚基,并测定4种抗性相关基因的m RNA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与SS品系相比,RS品系的谷氨酸氯离子通道α亚基存在6处突变,与小菜蛾对天维菌素A抗性产生有关;在m RNA水平上,RS品系为SS品系的4.86(Px Glu Cl)倍、3.85(ABCC2)倍、2.94(CYP6)倍、2.05(GST)倍,其中Px Glu Cl、ABCC2和CYP6三个基因差异显着,GST无显着性差异。综上,小菜蛾对天维菌素A产生中抗水平可能是由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ABC转运蛋白与多功能氧化酶共同协作,多基因调控形成的抗性机制。
徐巨龙[4](2020)在《小菜蛾对十种杀虫剂的抗性检测及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文中认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属鳞翅目菜蛾科,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的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害虫。由于小菜蛾的危害极大,因此用于治理小菜蛾的费用也是十分的高昂,经统计,全世界每年用于防治小菜蛾的费用高达40-50亿美元。小菜蛾幼虫主要取食十字花科蔬菜的叶片,严重时全叶被取食成网状。小菜蛾本身具有世代短、发生量大、抗药性发展快且较为严重等特点,因此对防治小菜蛾的过程中造成了较大的困难。为了有效的防治小菜蛾,减少其对蔬菜作物的危害,本文测定了室内相对敏感种群小菜蛾对十种常用药剂的敏感性;对全国几个主要十字花科类蔬菜生产区采集的小菜蛾进行了抗性检测;并对溴氰虫酰胺进行了抗性风险评估。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相对敏感种群小菜蛾对十种药剂的敏感性测定采用浸渍法分别测定了室内相对敏感种群小菜蛾对八大类杀虫剂中的10种常用药剂的毒力。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小菜蛾48h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0.17 mg/L;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对小菜蛾48h的毒力也相对较高,LC50值分别为0.25 mg/L以及0.33 mg/L;丁醚脲的毒力较低,48h的LC50值为24.85 mg/L,高效氯氰菊酯对小菜蛾毒力最低,48h的LC50值为36.72 mg/L。2.不同地区小菜蛾对十种药剂的抗性检测本试验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广东增城、广东白云、云南通海、江苏无锡、山东泰安、山东潍坊、山东莱芜等七个地区小菜蛾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溴氰虫酰胺、高效氯氰菊酯、溴虫腈、茚虫威、虫酰肼、唑虫酰胺、丁醚脲10种杀虫剂的抗性,并以室内相对敏感种群小菜蛾对十种药剂的毒力监测结果为基线,结果显示:田间小菜蛾种群均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了高等水平的抗性,且江苏无锡与广东增城种群达到了1000倍以上的抗性,特别是广东增城种群抗性达到了6642.12倍。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7个地区均小于5倍。对丁醚脲的抗性7个地区均小于10倍,为低抗水平(RR≤10)。对溴虫腈的抗性江苏无锡种群达到26.49倍,为中抗水平(10<RR<100),其余地区种群均处于低抗水平。对唑虫酰胺的抗性除云南通海种群的29.96倍和江苏无锡种群的16.84倍外,其余均处于低水平抗性以下。对虫酰肼的抗性除云南通海种群的42.26倍、山东泰安种群的26.75倍以及山东潍坊种群的17.64倍外,其余地区种群抗性均小于10倍。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性除山东泰安种群的2.11倍、山东莱芜的3.76倍外,其余地区种群均大于10倍,且云南通海种群达95.82倍。对茚虫威的抗性除广东增城和广东白云种群外,其余地区种群抗性均大于10倍,其中江苏无锡种群抗性达67.57倍。广东增城、广东白云以及山东莱芜三地区种群对于氟虫腈的抗性均在10倍以下,其余地区均产生了中等抗性。山东莱芜、山东潍坊以及江苏无锡三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中等抗性,其余地区为低抗水平。3.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汰选及抗性风险评估用溴氰虫酰胺对相对敏感种群小菜蛾汰选15代后,溴虫氰酰胺抗性种群(X)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倍数已达35.89倍。在抗性发展过程中,自X0到X8抗性发展缓慢,X9之后抗性发展逐渐加快,至X15已发展成中等水平的抗性。同时还进行了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现实遗传力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了15代的汰选,小菜蛾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209。假设在不同的致死率的基础上对小菜蛾抗性增长10倍进行预测(假设致死率为50%90%):当h2=0.209时,并且造成种群中50%90%的个体死亡时,要经过410代才会发展到10倍的抗性;当h2=0.137时,要经过718代才会发展到10倍的抗性。
李振宇,肖勇,吴青君,谌爱东,王兴亮,章金明,冯夏[5](2020)在《小菜蛾种群灾变及抗药性治理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小菜蛾是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是产生抗药性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一直是世界农业科技学者的研究热点。建国7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小菜蛾研究工作,在小菜蛾的发生规律、灾变机制、抗药性、抗药性机理及综合治理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本文对近70年来小菜蛾研究的重要结果、结论及相关重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未来我国小菜蛾防控的新技术和新策略进行了展望。
刘雨阳[6](2019)在《白屈菜碱杀虫增效作用及其代谢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白屈菜碱(Chelidonine,CHE)是罂粟科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中含量最多的生物碱类成分,其结构与市面上已有的杀虫增效剂具有相同的活性基团,而有关CHE的杀虫增效作用少有报道。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作为对十字花科蔬菜威胁最大的害虫之一,易对多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其中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最强。增效剂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合用可有效降低其抗药性,从天然植物中开发新型的植物源增效剂,可提高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杀虫效果,减少杀虫剂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针对小菜蛾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普遍且严重的抗药性,建立生物活性测定方法,采用液相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对CHE的杀虫增效作用、增效机制以及代谢途径进行研究,证实了CHE对溴氰菊酯(Deltamethrin,DM)防治小菜蛾的增效作用,阐明了CHE的杀虫增效机制,明确了CHE的酶抑制代谢机制及其在体内、外的代谢路径,本研究为CHE和其他植物源增效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对抗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提供解决途径,为CHE的安全使用提供重要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CHE与DM复配,考察CHE对DM的杀虫增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HE可以明显提高DM对小菜蛾的毒杀活性,且随着CHE的浓度增加,增效比呈上升趋势,当CHE浓度为400 mg·L-1时,增效比为5.12。为明确CHE的增效机制,分别考察了抗性品系(R品系)和敏感品系(S品系)小菜蛾的多功能氧化酶(MFOs),酯酶(ESTs)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活性,结果表明,R品系小菜蛾的MFOs是S品系的2.14倍,而两种品系ESTs和GSTs活性没有明显区别。通过考察CHE对小菜蛾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HE可以显着降低小菜蛾MFOs的活性,轻微降低小菜蛾ESTs的活性,而对GSTs没有显着影响。这说明CHE可能主要通过抑制MFOs的活性,减少DM的代谢,使其杀虫活性大大提高,而CHE抑制了ESTs的活性也是其发挥增效作用的原因之一。2.建立LC-MS/MS方法,对DM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证明了方法的专属性和可靠性。体外实验采用CHE与小菜蛾酶液预孵育,之后加入DM孵育,进行LC-MS/MS分析,考察DM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CHE可以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小菜蛾对DM的代谢,使DM的含量较对照组显着增加,200μM的CHE预处理后的孵育体系中,DM的含量是对照组的1.73倍。体内实验采用CHE与DM复配处理小菜蛾,制备的酶液经处理后进行LC-MS/MS检测,考察DM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CHE复配后,DM在小菜蛾体内的代谢减少,DM含量较对照组增加,且具有浓度依赖性,400 mg·L-1的CHE预处理后的虫体中,DM的含量是对照组的1.39倍。小菜蛾的体内、外实验均证实,CHE可以减少DM的解毒代谢,使其在小菜蛾的体内蓄积,快速作用于靶标,发挥功效,进一步阐明了CHE对DM防治小菜蛾的增效作用机制。3.建立LC-MS/MS方法,快速筛选CHE对P450酶亚型抑制作用,该方法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快速简便。采用CHE与人肝微粒体孵育,加入各P450酶亚型的混合探针底物,对各探针底物所生成对应的产物进行定量从而测定酶活力,实验结果表明,CHE对CYP2D6具有时间依赖性的抑制作用。随后,为了考察CHE导致的CYP2D6的失活是否是机制性失活,针对CYP2D6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HE对CYP2D6的失活具有时间、浓度和NADPH依赖性;竞争性抑制剂奎尼丁对CYP2D6的失活具有保护作用;GSH,catalase/SOD对CYP2D6的失活没有保护作用;铁氰化钾使CYP2D6酶活力恢复小于20%;透析后CYP2D6酶活力恢复小于10%。以上实验均证实,CHE导致的CYP2D6失活为酶的机制性失活,即CHE经P450酶催化生成反应性中间体,其进入CYP2D6的活性中心与酶发生共价结合,导致CYP2D6不可逆的失活。以上实验提示,当接触CHE时,应慎重摄入其他经CYP2D6代谢的药物及其他外源性物质,避免产生毒性。4.分别采用体外肝微粒体孵育实验和体内SD大鼠给药实验,建立LC-MS/MS方法,对CHE在体内、外代谢产物进行检测,通过二级质谱碎片推断代谢产物的结构,并通过化学合成实验进一步确证其结构。在大鼠和人肝微粒体孵育实验中检测到三种氧化代谢物(M1-M3),M1和M2是CHE脱去一分子亚甲基的产物,M3是CHE脱去两分子亚甲基的产物。在给予CHE的大鼠胆汁中也观察到代谢物M1-M3。在微粒体孵育实验中检测到五种GSH结合物(M4-M8),M4和M6来自于M1与GSH的结合,M5和M7来自于M2与GSH的结合,而M8是M3的GSH结合物。在CHE处理的大鼠胆汁中检测到两种GSH结合物(M4和M8)。这些代谢产物与化学合成的代谢产物的色谱保留时间和质谱二级碎片均一致,进一步确证了其结构。以上实验证明,CHE在体外和体内都发生了代谢活化,生成了邻苯醌反应性中间体,进而与GSH结合。此外,重组酶和抑制剂实验表明,CYPs3A4,1A2,2C19和2D6是参与CHE代谢活化的主要酶亚型。综上可得出结论:CHE可以通过抑制小菜蛾的MFOs和ESTs活性,减少DM的解毒代谢,从而对DM产生杀虫增效作用;另一方面,CHE可以在CYPs3A4,1A2,2C19和2D6的介导下发生代谢活化,生成邻苯醌中间体,导致人体CYP2D6的机制性失活。该研究明确了CHE的杀虫增效作用及可能的增效机制,阐明了CHE的代谢途径和酶抑制代谢机制,为CHE开发成杀虫增效剂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安全使用提供重要参考。
江薰垣[7](2019)在《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类新型杀虫剂的合成》文中认为昆虫GABA受体(GABAr)是一类安全、重要的杀虫剂作用靶标。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被报道可作用于哺乳动物的GABAA受体,由于GABAA受体与昆虫GABAr的同源性,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可能也作用于昆虫GABAr,具有杀虫活性。由于与现有作用于昆虫GABAr的商品化杀虫剂结构的巨大差异,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可能作用于昆虫GABAr的其他作用位点,与现有杀虫剂不产生交互抗性。本研究采用骨架迁跃策略,在芳基吡唑类杀虫剂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5,5-二取代-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旨在开发可作用于昆虫GABAr的新结构杀虫剂,与现有品种交替使用,控制害虫抗药性发展,延长商品化杀虫剂寿命。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底物控制的5,5-二取代-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合成方法。使用简单易得原料:5-氨基-1H-苯基吡唑与丁烯二酸二烷基酯,通过氮杂-Michael加成/SNAr环化串联反应一锅法得到目标产物。当底物苯环为2,4,6-三取代,且4位为强吸电子基团时(如三氟甲基),反应经过氮杂-Michael加成/Truce-Smiles重排/SNAr环化反应机理,生成苯环重排产物。DFT计算结果表明Truce-Smiles重排反应的介入降低了反应能垒,促使串联反应的顺利进行。该方法实现了通过控制苯环上取代基的位置及类型,选择性的高效合成苯环重排或不重排的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且具有操作简洁、反应条件温和,不使用金属催化剂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合成了系列5,5-二取代-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并且通过对结构中5位酯基的衍生化,快速得到了系列化合物,为活性筛选提供了基础。采用浸渍法,筛选了目标化合物对敏感品系小菜蛾3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活性,结果显示多数化合物表现出优秀的杀虫活性,特别是化合物5aa,5ac,7a和7g表现出优异的杀虫活性,对小菜蛾幼虫的LC50值在1.03-1.44μg/m L间,显着优于氟虫腈的杀虫活性(LC50=3.02μg/m L)。继续测试了化合物5aa对采自广州市天河区和白云区田间抗性小菜蛾的室内杀虫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5aa对于天河区低抗性(对氟虫腈产生5.2倍抗性)和白云区高抗性(对氟虫腈产生68.9倍抗性)的小菜蛾均表现出优秀的杀虫活性,对低抗性和高抗性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分别优于氟虫腈杀虫活性的8.4倍和64.1倍,化合物5aa与氟虫腈没有产生交互抗性。通过体外降解和ADME实验,证实化合物5aa以其本身的结构起杀虫作用。小菜蛾和果蝇的脑部膜片钳实验证明,化合物5aa对昆虫GABAr产生了影响。继而使用表达了家蝇RDL的爪蟾卵母细胞,通过电生理实验证明化合物5aa为昆虫GABAr的高效拮抗剂,IC50值为32.5 n M。运用计算机模拟对接,研究了化合物5aa与家蝇RDL GABAr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表明:与氟虫腈类似,化合物5aa可结合在GABAr的活性区域,但由于分子结构的巨大差异,化合物5aa与氟虫腈在GABAr中的结合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两者结合方式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化合物5aa对氟虫腈抗性的小菜蛾具有优异杀虫活性的原因之一。总之,本研究发展了一种简洁高效的串联反应,首次合成了5,5-二取代-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并通过控制苯环上取代基的位置及类型实现了其选择性合成。首次系统的研究了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的杀虫活性,获得了一个对田间抗性小菜蛾具有优异杀虫活性的全新结构先导化合物,与氟虫腈没有交互抗性。该先导化合物作为一类全新的昆虫GABAr高效拮抗剂,具有广阔的商品化前景。本论文为后续设计、结构优化,将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开发为一类新杀虫剂奠定了基础。
陈诚[8](2019)在《高效氯氟氰菊酯与苦参碱混配对小菜蛾的防治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菜蛾是危害十字花科植物的重要害虫之一。为了延缓杀虫剂的抗药性和降低杀虫剂的使用量,本研究通过筛选出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和1.3%苦参碱水剂最佳配比的复配比例,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来探究复配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以期达到高效经济地防治小菜蛾的目的。另外,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探究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按推荐剂量低值(X)的0.50倍、0.75倍、1.00倍的剂量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确定有效剂量的范围,为杀虫剂的减量提供依据。论文内容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浸虫法对小菜蛾3龄幼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处理48h后,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LC50值为4.839 mg·L-1,1.3%苦参碱水剂的LC50值为63.791 mg·L-1。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最佳配比的筛选。结果表明,当4.5%高效氯氟氰乳油和1.3%苦参碱水剂的配比为6:4时,其增效作用最明显,共毒系数达到265。(2)将最佳配比的复配剂的250倍液,500倍液,1000倍液与对照药剂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00倍液和1.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进行了田间防治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和1.3%苦参碱水剂混剂的3个处理剂量的防效均高于同等条件下的对照药剂。本试验中,1.3%苦参碱水剂和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复配后药剂毒力增强,复配剂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含量明显降低,达到了增效并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的目的。综合考虑成本和药效,建议田间每667 m2,推荐用量为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和1.3%苦参碱水剂复配剂的1000倍液,施药方式为喷雾。(3)用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按0.50X、0.75X、1.00X、1.50X剂量对小菜蛾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的防效均为85%以上,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仅在1.50X条件下防效高于85%,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药后7d,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的0.50X、0.75X、1.00X的3种处理剂量对小菜蛾的防效分别为69.72%,79.55%,80.81%。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能在降低剂量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崔儒坤[9](2017)在《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机理及风险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菜蛾,主要危害萝卜、白菜和菜心等十字花科类蔬菜,是十字花科类蔬菜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投入4050亿美元用于防治小菜蛾。目前,防治小菜蛾的主要手段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但是由于人们在化学药剂上的不合理的使用,而且小菜蛾世代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因此,小菜蛾已对目前大多数的化学药剂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在采用多种防治措施来治理小菜蛾时,使用性诱剂不但可以在不杀伤天敌,而且对环境友好的前提下,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那么,小菜蛾对性诱剂是否也会产生抗药性,以及如若其对性诱剂产生抗药性后,其抗药性的机理又是什么样的,本论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小菜蛾种群的性信息素的比例及含量不同,因此,在使用性诱剂对本实验室饲养的小菜蛾种群进行抗性选育时,先对其性信息素的比例进行了筛选,最终得出性诱剂各组分的比例在(Z)-11-十六碳烯醛:(Z)-11-十六碳乙酸酯:(Z)-11-十六碳烯醇=5:5:1时,使用剂量为55μg时,具有最佳的引诱率,引诱率可达到85%。2.通过对室内小菜蛾进行了连续12代的抗性选育后,得到抗性种群(R)和敏感种群(S),抗性品系对性诱剂的抗性倍数为25.83倍,为中等水平抗性,引诱率也有起初的85%下降到48.9%。通过构建生命表,对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生物适合度进行了比较,抗性品系相对敏感品系生物适合度下降,相对适合度为0.768,尤其在产卵量上存在显着差异。3.在对室内两品系小菜蛾种群的性信息素结合蛋白与受体蛋白的研究中,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性信息素受体蛋白进行表达量的研究发现,抗性品系的控制性信息素受体蛋白的基因存在表达量下降的现象,且与Z11-16:Ald相对的受体OR1存在显着差异。抗性品系的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BP3的氨基酸序列与敏感品系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存在氨基酸的替换的现象,其中PBP3氨基酸序列中发生了3对氨基酸被替换。分别为60位的精氨酸被替换为赖氨酸,125位的丙氨酸被替换为甘氨酸,以及127位的丝氨酸被替换为苏氨酸。通过模拟分子对接,将两品系的性信息素受体PBP3分别与三种性信息素分子进行了模拟对接,结果显示,抗性品系的性信息素结合蛋白与性信息素分子之间的结合自由能略有升高,由此推测,这种现象可能是导致小菜蛾对性诱剂敏感性下降的原因之一。4.通过对抗性品系的现实遗传力进行计算发现,连续12代的筛选后,总的现实遗传力(h2)为0.049。在筛选初期(F0F5)可能由于筛选压力高,现实遗传力为0.062,相较于后期(F6F11)的筛选较高,现实遗传力0.019。在抗性种群现实遗传力不变的前提下,假设在汰选压力为50%90%,现实遗传力稳定不变的情况下,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敏感性降低10倍所需的代数为9.44.3代。
苏陈禹[10](2017)在《甲硫丁醚脲对小菜蛾低致死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采用浸叶法,对比了新型硫脲类杀虫剂甲硫丁醚脲与丁醚脲及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5种田间常用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了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和增效醚(PBO)3种酶抑制剂对甲硫丁醚脲的增效作用。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低致死剂量甲硫丁醚脲(LC5、LC10、LC15、LC20、LC25、LC30)对小菜蛾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测定了低致死剂量甲硫丁醚脲(LC10和LC30)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三种解毒酶系(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细胞色素P450-O-脱甲基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了甲硫丁醚脲两个剂量(10和100 mg/L)对小菜蛾3龄幼虫体内ATPase活性的影响。测定了甲硫丁醚脲与传统药剂丁醚脲对十字花科蔬菜甘蓝、小油菜的室内安全性结果如下:浸叶法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新型硫脲类杀虫剂甲硫丁醚脲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LC50为38.5019 mg/L,毒力高于传统硫脲类杀虫剂丁醚脲(LC50为79.1606 mg/L)和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毒死蜱(LC50为60.7989 mg/L);但甲硫丁醚脲的毒力低于酰胺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LC50为0.4098 mg/L)、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LC50为1.2429 mg/L)、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茚虫威(LC50为10.3718 mg/L)和菊酯类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为16.3723 mg/L)。因此,生产中可以将甲硫丁醚脲用于小菜蛾的防治。采用浸叶法测定了DEM、TPP、PBO三种增效剂对甲硫丁醚脲防治作用的毒效比与增效比。结果表明,三种增效剂不同程度提高了甲硫丁醚脲防治小菜蛾的毒效比,甲硫丁醚脲与DEM、TPP、PBO最佳配比分别为1:5、1:5和1:4,其毒效比分别为1.61、2.11和2.39;在最佳配比时,DEM、TPP、PBO三种增效剂对甲硫丁醚脲防治小菜蛾的增效比分别为1.27、1.47和1.38。低致死剂量甲硫丁醚脲对小菜蛾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低致死剂量甲硫丁醚脲处理均能够显着的影响小菜蛾的生长发育。与不用甲硫丁醚脲处理的对照相比,在LC5-LC30低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小菜蛾的蛹期、子一代幼虫历期均明显增加,蛹重、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卵期和卵的孵化率均明显降低,但对小菜蛾亲代的化蛹率和成虫历期影响不大,差异不明显。与对照相比,在LC30的低剂量处理下,蛹期和子一代幼虫历期分别增加了29.33 h和2.55 d,蛹重、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分别降低了0.41 mg、47.30%、42.4粒/头和19.48%。低致死剂量甲硫丁醚脲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3种解毒酶系活性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对小菜蛾幼虫体内解毒酶系活性的影响在连续处理6-72 h后趋势一致,羧酸酯酶(CarE)和P450-O-脱甲基酶(ODM)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对于GST,两个低致死剂量处理的GST活性始终低于对照组处理,且LC30处理要明显低于LC10处理,但处理72 h后,两个低致死剂量处理差别不大。对于CarE,处理6 h和12 h后,两个低剂量处理的均显着高于对照处理,且LC30处理要明显高于LC10处理;处理24 h、48 h和72 h后,对照组处理要显着高于两个低致死剂量处理,而LC30处理要明显低于LC10处理,但到处理72h后,两个低致死剂量处理差别不大。对于ODM,处理6 h和12 h后,所有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处理24 h和48 h后,两个低致死剂量处理低于对照组处理,且LC30处理要明显高于LC10处理。处理72 h后,所有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甲硫丁醚脲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的3种ATPase活性影响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两个剂量处理后的3种ATPase活性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处理,且处理剂量越高,酶活性越低。与对照相比,10 mg/L处理对Na-K-ATPase、Ca-ATPase和Ca-Mg-ATPase3种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20.07%、14.64%和10.51%;100 mg/L处理的抑制率分别为27.13%、30.59%和19.49%。甲硫丁醚脲相比丁醚脲对十字花科蔬菜甘蓝和小油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甲硫丁醚脲处理组无药害,丁醚脲处理组对小油菜有一定程度的药害,甲硫丁醚脲对甘蓝、小油菜的生长速率抑制率为-1.23%4.57%,丁醚脲为5.80%18.32%。
二、上海地区小菜蛾对几类农药的抗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地区小菜蛾对几类农药的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1)小菜蛾解毒酶对4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菜蛾的危害及分布 |
1.2 小菜蛾的抗药性 |
1.2.1 小菜蛾的田间抗药性 |
1.2.2 昆虫抗药性机理 |
1.3 昆虫解毒酶 |
1.3.1 谷胱甘肽-S-转移酶 |
1.3.2 羧酸酯酶 |
1.3.3 细胞色素P450酶 |
1.4 斑蝥素、吡唑和嘧啶类及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
1.4.1 斑蝥素 |
1.4.2 吡唑和嘧啶类杀虫杀螨剂 |
1.4.3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
1.5 昆虫解毒酶对杀虫剂的解毒代谢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小菜蛾解毒酶系对斑蝥素的解毒代谢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供试昆虫 |
2.1.2 试剂与材料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斑蝥素对小菜蛾的生物测定 |
2.2.2 亚致死剂量斑蝥素对小菜蛾的处理 |
2.2.3 斑蝥素处理后PSPs酶活性检测 |
2.2.4 斑蝥素处理后解毒酶系活性测定 |
2.2.5 统计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斑蝥素对小菜蛾的胃毒活性 |
2.3.2 斑蝥素对小菜蛾的PSPs活性的影响 |
2.3.3 斑蝥素处理后小菜蛾解毒酶系活性的变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小菜蛾PxGSTs对唑虫酰胺的解毒代谢作用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供试昆虫 |
3.1.2 试剂和材料 |
3.1.3 缓冲液配制 |
3.1.4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生物测定 |
3.2.2 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处理 |
3.2.3 小菜蛾的RNA提取 |
3.2.4 用于实时定量PCR的 c DNA模板制作 |
3.2.5 实时定量PCR检测 |
3.2.6 PxGSTs基因合成和表达菌株构建 |
3.2.7 PxGSTs蛋白表达及纯化 |
3.2.8 PxGSTs重组蛋白酶动力学检测 |
3.2.9 杀虫剂对PxGSTs重组蛋白抑制检测 |
3.2.10 PxGSTs对唑虫酰胺的代谢效率测定 |
3.2.11 唑虫酰胺和PxGSTσ的结合模式分析 |
3.2.12 结合自由能运算 |
3.2.13 PxGSTσ基因定点突变与蛋白表达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胃毒作用 |
3.3.2 唑虫酰胺处理后小菜蛾PxGSTs转录水平变化 |
3.3.3 PxGSTs重组蛋白的表达和动力学分析 |
3.3.4 杀虫剂在体外对PxGSTs重组蛋白的抑制作用 |
3.3.5 PxGSTs重组蛋白对唑虫酰胺的代谢效率测定 |
3.3.6 PxGSTσ与唑虫酰胺结合模式分析 |
3.3.7 PxGSTσ定点突变和代谢效率测定 |
3.4 小结 |
第四章 小菜蛾PxGSTs与其抑制剂GTX的相互作用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剂和材料 |
4.1.2 缓冲液配制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3种PxGSTs的基因合成、蛋白表达与纯化 |
4.2.2 PxGSTs重组蛋白酶动力学检测 |
4.2.3 GTX对 PxGSTs重组蛋白的抑制作用 |
4.2.4 PxGSTσ蛋白三维结构的同源模建和PxGSTσ-GTX复合物结构 |
4.2.5 分子动力学(MD)模拟 |
4.2.6 结合自由能计算 |
4.2.7 结合自由能单残基能量分解 |
4.2.8 丙氨酸扫描计算 |
4.2.9 PxGSTσ基因定点突变、蛋白表达和抑制检测 |
4.2.10 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TX对 PxGSTs的抑制作用 |
4.3.2 PxGSTσ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 |
4.3.3 PxGSTσ-GTX复合物的分子动力学分析 |
4.3.4 PxGSTσ-GTX复合物结合模式分析。 |
4.3.5 结合自由能计算 |
4.3.6 氨基酸残基的自由能分解 |
4.3.7 基于CAS的定点突变 |
4.4 小结 |
第五章 小菜蛾羧酸酯酶PxEst-6 对拟除虫菊酯的代谢机理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供试昆虫 |
5.1.2 试剂和材料 |
5.1.3 缓冲液配制 |
5.1.4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拟除虫菊酯对小菜蛾的胃毒测定 |
5.2.2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处理 |
5.2.3 实时定量PCR检测 |
5.2.4 PxEst-6 基因合成和定点突变 |
5.2.5 PxEst-6 的表达和纯化 |
5.2.6 PxEst-6 酶活力和酶抑制分析 |
5.2.7 PxEst-6 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代谢效率分析 |
5.2.8 PxEst-6 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 |
5.2.9 分子对接模拟 |
5.2.10 分子动力学(MD)模拟 |
5.2.11 结合自由能计算 |
5.2.12 统计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4 种拟除虫菊酯对小菜蛾的毒杀作用 |
5.3.2 小菜蛾PxEst-6 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
5.3.3 拟除虫菊酯处理后小菜蛾PxEst-6 转录水平变化 |
5.3.4 拟除虫菊酯对PxEst-6 的抑制活性以及PxEst-6 对拟除虫菊酯的代谢 |
5.3.5 4 种拟除虫菊酯与PxEst-6 的结合模式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
5.3.6 利用丙氨酸突变揭示4 种拟除虫菊酯代谢中的关键氨基酸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小菜蛾肠道粘质沙雷氏菌介导的氟苯虫酰胺抗药性产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小菜蛾的概况 |
1.1.1 小菜蛾的形态、习性及生活史 |
1.1.2 小菜蛾的发生条件与发生规律 |
1.1.3 小菜蛾的危害现状及防治 |
1.2 双酰胺类药剂氟苯虫酰胺 |
1.2.1 双酰胺类药剂作用机理 |
1.2.2 双酰胺类药剂目前使用现状 |
1.2.3 氟苯虫酰胺目前存在的问题 |
1.2.4 氟苯虫酰胺降解研究现状 |
1.3 肠道共生菌与昆虫抗药性 |
1.3.1 昆虫肠道共生菌 |
1.3.2 昆虫抗药性 |
1.3.3 昆虫肠道共生菌与昆虫抗药性的研究 |
1.4 土壤中农药残留与微生物降解研究 |
1.4.1 农药的施用现状 |
1.4.2 农药残留的危害 |
1.4.3 农药降解菌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昆虫 |
2.1.2 小菜蛾肠道共生菌 |
2.1.3 主要药剂与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小菜蛾的饲喂 |
2.2.2 小菜蛾肠道细菌的选择 |
2.2.3 将降解效率最高的细菌进行再筛选 |
2.2.4 敏感品系小菜蛾细菌饲喂、毒力测定、酶活检测 |
2.2.5 甘蓝种植试验 |
2.2.6 选择降解效率最高的粘质沙雷氏菌(NH6-2)进行土壤降解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菜蛾肠道降解氟苯虫酰胺的细菌筛选 |
3.1.1 6种细菌对氟苯虫酰胺降解 |
3.1.2 沙雷氏菌属中降解效率最高种的筛选 |
3.2 敏感品系小菜蛾细菌饲喂、毒力测定及酶活检测 |
3.2.1 敏感品系小菜蛾的加菌饲喂 |
3.2.2 小菜蛾加菌饲喂后毒力测定 |
3.2.3 三种解毒酶活性检测 |
3.3 甘蓝根部测定结果 |
3.4 NH6-2在土壤中降解氟苯虫酰胺试验结果 |
4 讨论 |
4.1 小菜蛾肠道共生菌多样性及作用 |
4.2 粘质沙雷氏菌(NH6-2)介导小菜蛾对氟苯虫酰胺产生抗药性 |
4.3 粘质沙雷氏菌(NH6-2)体外降解氟苯虫酰胺的应用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天维菌素与阿维菌素交互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天维菌素研究现状 |
1.1.1 天维菌素产生菌研究 |
1.1.2 天维菌素应用研究 |
1.2 抗药性现状 |
1.2.1 小菜蛾抗药性现状 |
1.2.2 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发展现状 |
1.3 抗药性产生机制 |
1.3.1 表皮穿透速率降低 |
1.3.2 解毒代谢功能增强 |
1.3.2.1 酯酶 |
1.3.2.2 多功能氧化酶 |
1.3.2.3 谷胱甘肽-S-转移酶 |
1.3.3 靶标位点敏感性减弱 |
1.3.3.1 钠离子通道 |
1.3.3.2 乙酰胆碱酯酶 |
1.3.3.3 γ-氨基丁酸受体 |
1.3.3.4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
1.3.4 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机制研究 |
1.3.5 小菜蛾阿维菌素抗性与GluCl受体 |
1.4 论文研究思路 |
2 天维菌素对小菜蛾的抗性选育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供试药剂 |
2.1.3 小菜蛾饲养 |
2.1.4 生物测定 |
2.1.5 天维菌素抗性种群选育 |
2.1.6 交互抗性 |
2.1.7 现实遗传力的估算和抗性风险评估 |
2.1.7.1 现实遗传力的估算 |
2.1.7.2 抗性风险评估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抗性品系选育 |
2.2.2 交互抗性 |
2.2.3 抗性品系现实遗传力及抗性风险评估 |
2.2.3.1 小菜蛾天维菌素A抗性品系现实遗传力 |
2.2.3.2 小菜蛾天维菌素A抗性品系抗性风险评估 |
2.3 讨论 |
3 小菜蛾天维菌素A抗性品系生物适合度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供试药剂与器材 |
3.1.3 种群适合度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4 小菜蛾对天维菌素A抗性生化机理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 |
4.1.2 供试药剂 |
4.1.3 供试器材 |
4.1.4 解毒酶酶活测定 |
4.1.4.1 酶源制备 |
4.1.4.2 蛋白含量测定 |
4.1.4.3 多功能氧化酶MFO测定 |
4.1.4.4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测定 |
4.1.4.5 羧酸酯酶CarE测定 |
4.1.4.6 乙酰胆碱酯酶AchE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总蛋白含量 |
4.2.2 四种解毒酶活性 |
4.3 讨论 |
5 小菜蛾Glu Clα亚基基因克隆及抗性相关基因表达量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供试试剂 |
5.1.3 仪器及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引物设计 |
5.2.2 总RNA提取 |
5.2.3 RNA检测 |
5.2.4 cDNA合成 |
5.2.5 PCR扩增 |
5.2.5.1 小菜蛾Glu Clα亚基全长序列的克隆 |
5.2.5.2 实时荧光定量qPCR反应 |
5.2.6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5.2.7 连接 |
5.2.8 转化 |
5.2.9 序列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小菜蛾抗性和敏感品系Glu Clα亚基序列对比 |
5.3.2 小菜蛾抗性和敏感品系抗性相关基因表达量比较 |
5.4 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小菜蛾对十种杀虫剂的抗性检测及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小菜蛾的分布与危害 |
1.2 小菜蛾抗药性研究 |
1.2.1 害虫抗药性发展概况 |
1.2.2 小菜蛾抗性发展概况 |
1.2.3 小菜蛾的抗药性机理 |
1.3 供试杀虫剂概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小菜蛾 |
2.1.1 供试小菜蛾饲养 |
2.1.2 供试小菜蛾种群采集信息 |
2.1.3 饲养材料的培植 |
2.2 供试试剂、药剂以及主要仪器 |
2.2.1 化学试剂 |
2.2.2 供试药剂 |
2.2.3 试验仪器 |
2.3 室内毒力测定 |
2.4 抗性汰选方法 |
2.5 抗性风险评估 |
2.5.1 抗性遗传力的估算 |
2.5.2 抗性发展速率的预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菜蛾对十种杀虫剂的敏感基线 |
3.2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十种药剂的抗药性监测 |
3.2.1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丁醚脲的抗性检测 |
3.2.2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检测 |
3.2.3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性检测 |
3.2.4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虫酰肼的抗性检测 |
3.2.5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检测 |
3.2.6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检测 |
3.2.7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溴虫腈的抗性检测 |
3.2.8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性检测 |
3.2.9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氟虫腈的抗性检测 |
3.2.10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检测 |
3.3 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汰选 |
3.4 小菜蛾抗溴氰虫酰胺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和风险评估 |
3.4.1 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现实遗传力 |
3.4.2 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 |
4 讨论 |
4.1 溴氰虫酰胺等十种杀虫剂对相对敏感种群小菜蛾的室内毒力 |
4.2 溴氰虫酰胺等十种药剂对不同地区的小菜蛾的抗性检测 |
4.3 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汰选及抗性风险评估 |
4.3.1 抗性汰选 |
4.3.2 抗性发展规律的比较 |
4.3.3 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和风险评估 |
5 结论 |
6 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6.1 创新之处 |
6.2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小菜蛾种群灾变及抗药性治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种群发生规律 |
2 种群灾变机制 |
2.1 环境因素影响种群灾变 |
2.2 生产模式显着影响种群灾变 |
2.3 天敌和野生寄主影响种群 |
3 性信息素研究与应用 |
3.1 性信息素的发现 |
3.2 性信息素的识别机制 |
3.3 信息素的应用 |
4 生物防治及其天敌 |
4.1 小菜蛾优势寄生性天敌-半闭弯尾姬蜂 |
4.2 其它寄生性天敌昆虫 |
4.3 捕食性天敌 |
4.4 病原微生物 |
5 抗药性的发生发展 |
5.1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 |
5.2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 |
5.3 第三阶段:21世纪初期 |
5.4 第四阶段:2010年以来 |
6 抗药性机理 |
6.1 行为抗药性 |
6.2 表皮穿透率下降 |
6.3 解毒酶活性增强 |
6.4 靶标抗药性 |
7 抗药性治理对策 |
8 展望 |
(6)白屈菜碱杀虫增效作用及其代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白屈菜碱杀虫增效作用及代谢研究进展 |
1.1 白屈菜碱杀虫增效作用研究进展 |
1.1.1 植物源杀虫剂和杀虫增效剂研究进展 |
1.1.2 白屈菜碱的杀虫增效作用研究进展 |
1.1.3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 |
1.2 白屈菜碱的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
1.2.1 白屈菜碱的酶抑制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
1.2.2 白屈菜碱的代谢产物检测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白屈菜碱对溴氰菊酯防治小菜蛾的增效作用 |
2.1 材料及方法 |
2.1.1 试剂与材料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溶液的配制 |
2.1.4 溴氰菊酯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测定 |
2.1.5 白屈菜碱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测定 |
2.1.6 白屈菜碱与溴氰菊酯复配的生物活性测定 |
2.1.7 小菜蛾的解毒酶活性测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溴氰菊酯对小菜蛾的毒杀活性 |
2.2.2 白屈菜碱对小菜蛾的毒杀活性 |
2.2.3 白屈菜碱对溴氰菊酯防治小菜蛾的增效作用 |
2.2.4 白屈菜碱对小菜蛾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白屈菜碱对溴氰菊酯防治小菜蛾的增效机制 |
3.1 材料及方法 |
3.1.1 试剂与材料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液质联用方法的建立 |
3.1.4 方法学考察 |
3.1.5 溴氰菊酯在小菜蛾体外的含量测定 |
3.1.6 溴氰菊酯在小菜蛾体内的含量测定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溴氰菊酯的质谱行为分析 |
3.2.2 白屈菜碱对溴氰菊酯在小菜蛾体外代谢的影响 |
3.2.3 白屈菜碱对溴氰菊酯在小菜蛾体内代谢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屈菜碱对酶抑制的代谢机制研究 |
4.1 材料及方法 |
4.1.1 试剂与材料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液质联用方法的建立 |
4.1.4 溶液的配制 |
4.1.5 大鼠肝微粒体的制备 |
4.1.6 白屈菜碱对P450 酶的抑制作用筛选 |
4.1.7 白屈菜碱对CYP2D6 的机制性失活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白屈菜碱对P450 酶的抑制作用筛选 |
4.2.2 酶失活的时间、浓度和NADPH依赖性 |
4.2.3 竞争性抑制剂对酶失活的保护作用 |
4.2.4 Partition ratio的测定 |
4.2.5 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对酶失活的保护作用 |
4.2.6 铁氰化钾对酶失活的保护作用 |
4.2.7 酶失活的不可逆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白屈菜碱代谢产物的检测与鉴定 |
5.1 材料及方法 |
5.1.1 试剂与材料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液质联用方法的建立 |
5.1.4 溶液的配制 |
5.1.5 微粒体孵育实验 |
5.1.6 考察介导参与代谢活化的主要酶 |
5.1.7 白屈菜碱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检测 |
5.1.8 白屈菜碱代谢产物的化学合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白屈菜碱的质谱行为分析 |
5.2.2 体外白屈菜碱的Ⅰ相代谢产物检测 |
5.2.3 体外白屈菜碱的GSH结合物检测 |
5.2.4 白屈菜碱代谢产物的化学合成 |
5.2.5 体内白屈菜碱代谢产物的检测 |
5.2.6 介导白屈菜碱代谢活化的主要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讨论 |
6.4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
(7)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类新型杀虫剂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中英文对照表及符号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杀虫剂靶标GABA受体概述 |
1.2 作用于昆虫GABA受体的新型杀虫剂研发现状 |
1.2.1 异恶唑啉类(Isoxazolines) |
1.2.2 间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Metadiamides) |
1.3 吡唑并喹唑啉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3.1 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1.3.2 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1.3.3 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合成方法 |
1.3.4 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作为杀虫剂的可行性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
2.1 引言 |
2.2 Truce-Smiles重排反应参与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的合成 |
2.2.1 反应的探索 |
2.2.2 反应条件优化 |
2.2.3 底物适用性研究 |
2.2.4 产物的衍生应用 |
2.2.5 机理研究和反应机理 |
2.2.6 反应机理的计算验证 |
2.2.7 小结 |
2.3 氮杂-Michael加成/SNAr环化反应合成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 |
2.3.1 反应的探索 |
2.3.2 底物适用性研究 |
2.3.3 反应机理的计算验证 |
2.3.4 小结 |
2.4 实验部分 |
2.4.1 化学试剂 |
2.4.2 产物表征方法 |
2.4.3 底物的制备 |
2.4.4 合成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的典型操作 |
2.4.5 反应机理的计算方法 |
2.5 化合物谱图数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的衍生化 |
3.1 引言 |
3.2 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 |
3.2.1 衍生物的设计 |
3.2.2 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
3.2.3 结果与分析 |
3.3 实验部分 |
3.3.1 化学试剂 |
3.3.2 产物表征方法 |
3.3.3 产物的制备 |
3.4 化合物谱图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杀虫活性测定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杀虫活性的测定 |
4.2.1 敏感品系小菜蛾幼虫室内杀虫活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2 抗性品系小菜蛾幼虫室内杀虫活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化合物杀虫机制的探索 |
4.3.1 ADME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2 小菜蛾和果蝇的全脑膜片钳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3 爪蟾异源表达系统双电极电压钳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4 GABA受体同源建模及分子对接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实验部分 |
4.4.1 化学试剂 |
4.4.2 仪器和软件 |
4.4.3 供试动物材料 |
4.4.4 实验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合成方法讨论 |
5.2.2 化合物杀虫活性讨论 |
5.2.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5.3 本文创新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化合物谱图 |
附录 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高效氯氟氰菊酯与苦参碱混配对小菜蛾的防治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小菜蛾的发生与危害 |
1.2 小菜蛾的研究概况 |
1.3 苦参碱的研究概况 |
1.4 高效氯氟氰菊酯的研究概况 |
1.5 农药混配 |
1.5.1 农药混配的发展与现状 |
1.5.2 农药复配的原则 |
1.5.3 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复配 |
1.5.4 农药混配后发生的作用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供试药剂 |
2.1.3 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单剂毒力测定 |
2.2.2 混合农药的最佳配比筛选 |
2.2.3 田间药效试验 |
2.2.3.1 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剂型对小菜蛾幼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
2.2.3.2 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与1.3%苦参碱水剂复配的田间药效试验 |
2.2.4 盆栽药效试验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剂毒力测定结果 |
3.2 混配农药的最佳配比筛选结果 |
3.3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
3.4 不同剂型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小菜蛾幼虫的盆栽药效试验结果 |
3.5 不同剂型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小菜蛾幼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机理及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小菜蛾的分布与危害 |
1.1.1 小菜蛾的分布 |
1.1.2 小菜蛾的危害 |
1.2 小菜蛾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
1.2.1 小菜蛾的抗药性现状 |
1.2.1.1 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1.2 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1.3 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1.4 对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1.5 对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的抗药性 |
1.2.1.6 对抗生素类杀虫剂的抗性 |
1.2.1.7 对微生物杀虫剂的抗性 |
1.2.2 小菜蛾的抗药性机理 |
1.2.2.1 昆虫的行为抗性 |
1.2.2.2 昆虫的生理抗性 |
1.3 抗性小菜蛾种群的相对适合度 |
1.4 抗性风险评估 |
1.5 小菜蛾的抗性治理及综合防治 |
1.6 小菜蛾性诱剂的研究进展 |
1.6.1 小菜蛾性诱剂的发现与发展 |
1.6.1.1 小菜蛾性信息素的发现和鉴定 |
1.6.1.2 小菜蛾性信息素的人工合成 |
1.7 小菜蛾性信息素结合体(PBPs)和受体(ORs)的研究进展 |
1.7.1 小菜蛾性信息素气味结合蛋白(PBPs) |
1.7.2 小菜蛾性信息素气味受体蛋白(ORs) |
1.8 立体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
2.1.1.1 小菜蛾饲养材料的种植 |
2.1.1.2 小菜蛾的人工繁殖和饲养 |
2.1.1.3 小菜蛾虫种的保存 |
2.1.2 主要试剂及材料 |
2.1.3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小菜蛾性诱剂各组分最优配比及总量的筛选 |
2.2.1.1 小菜蛾性诱剂各组分最优配比的筛选 |
2.2.1.2 小菜蛾性诱剂最优使用剂量的筛选 |
2.2.2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选育及生物适合度 |
2.2.2.1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选育 |
2.2.2.2 抗性级别的划分 |
2.2.2.3 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小菜蛾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
2.2.2.4 生命表的组建 |
2.2.3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机理 |
2.2.3.1 小菜蛾触角RNA的提取 |
2.2.3.2 小菜蛾触角RNA的反转录 |
2.2.3.3 小菜蛾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3.4 小菜蛾ORs和PBPs引物的设计 |
2.2.3.5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菜蛾ORs的表达量 |
2.2.3.6 小菜蛾PBPs的扩增、测序、克隆及序列对比 |
2.2.3.7 小菜蛾PBPs在基因组DN A上的扩增、测序和序列比对 |
2.2.3.8 小菜蛾PBPs的分子对接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
2.2.4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现实抗性遗传力及风险评估 |
2.2.4.1 现实遗传力估算 |
2.2.4.2 抗性风险评估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菜蛾性诱剂各组分的最优配比 |
3.2 小菜蛾性诱剂的最佳使用剂量 |
3.3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筛选 |
3.4 小菜蛾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生物适合度比较 |
3.5 小菜蛾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ORs的表达量比较 |
3.6 小菜蛾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PBPs的差异比较 |
3.6.1 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小菜蛾触角中PBPs的差异比较 |
3.6.2 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小菜蛾基因组DNA中PBPs的差异比较 |
3.6.3 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小菜蛾PBPs与性信息各组分结合力的研究 |
3.6.3.1 PxylPBP3-R/S蛋白的三维建模 |
3.6.3.2 PxylPBP3-R/S蛋白与三种性信息素分子的分子对接 |
3.7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现实遗传力 |
3.8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风险评估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小菜蛾性诱剂各组分最佳的比例及使用剂量 |
4.1.2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筛选 |
4.1.3 小菜蛾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ORs的表达量差异比较 |
4.1.4 小菜蛾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PBPs与性信息素结合力研究 |
4.1.5 小菜蛾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的生物适合度 |
4.1.6 小菜蛾对性诱剂的风险评估 |
4.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4.3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硕士期间科研、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
附录B 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小菜蛾基因组PBP3的序列对比 |
(10)甲硫丁醚脲对小菜蛾低致死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缩写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小菜蛾及其研究现状 |
1.1.1 小菜蛾的生物学及危害 |
1.1.2 小菜蛾的抗药性现状 |
1.1.3 小菜蛾三大解毒酶系 |
1.1.4 小菜蛾的综合防治 |
1.2 硫脲类杀虫剂及其研究现状 |
1.2.1 硫脲类化合物及其理化性质 |
1.2.2 传统药剂丁醚脲 |
1.2.3 新型药剂甲硫丁醚脲 |
1.3 防治小菜蛾药剂增效剂研究现状 |
1.4 杀虫剂对害虫的低致死效应 |
1.4.1 杀虫剂的低致死剂量 |
1.4.2 杀虫剂对昆虫的低致死效应 |
1.5 ATPase及其研究现状 |
1.5.1 ATPase与硫脲类杀虫剂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药剂、试剂和主要仪器 |
2.1.1 供试药剂 |
2.1.2 化学试剂 |
2.1.3 生化试剂 |
2.1.4 供试仪器 |
2.2 小菜蛾的饲养 |
2.3 杀虫剂对小菜蛾室内毒力测定 |
2.4 增效剂毒效作用与增效作用测定方法 |
2.5 甲硫丁醚脲对小菜蛾三龄幼虫的低致死效应测定方法 |
2.6 甲硫丁醚脲低致死剂量对小菜蛾解毒酶系影响的测定 |
2.6.1 羧酸酯酶(CarE)活性测定 |
2.6.2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测定 |
2.6.3 细胞色素P450O-脱甲基活性测定 |
2.7 ATPase活性的测定 |
2.7.1 试剂的配制 |
2.7.2 Pi标准曲线的制备 |
2.7.3 酶源的制备 |
2.7.4 酶活测定步骤 |
2.7.5 甲硫丁醚脲对ATPase活性抑制测定方法 |
2.8 甲硫丁醚脲的室内安全性测定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甲硫丁醚脲对小菜蛾的毒力 |
3.2 增效剂对小菜蛾的增效作用 |
3.2.1 增效剂对甲硫丁醚脲的毒效比 |
3.2.2 增效剂对甲硫丁醚脲的增效作用 |
3.3 甲硫丁醚脲低致死浓度对小菜蛾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3.4 甲硫丁醚脲低致死浓度对小菜蛾解毒酶系活性的影响 |
3.4.1 甲硫丁醚脲低致死浓度对小菜蛾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影响 |
3.4.2 甲硫丁醚脲低致死浓度对小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 |
3.4.3 甲硫丁醚脲低致死浓度对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O-脱甲基(ODM)活性的影响 |
3.5 甲硫丁醚脲对小菜蛾ATPase活性的影响 |
3.5.1 Pi标准曲线 |
3.5.2 甲硫丁醚脲对小菜蛾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
3.5.3 甲硫丁醚脲对小菜蛾Ca-ATPase活性的影响 |
3.5.4 甲硫丁醚脲对小菜蛾Ca-Mg-ATPase活性的影响 |
3.6 甲硫丁醚脲室内安全测定结果 |
4 讨论 |
4.1 甲硫丁醚脲与几种常用杀虫剂对小菜蛾的毒力比较 |
4.2 甲硫丁醚脲对小菜蛾的低致死效应 |
4.3 增效剂对甲硫丁醚脲的增效作用 |
4.4 甲硫丁醚脲低致死剂量对小菜蛾解毒酶系的影响 |
4.5 甲硫丁醚脲对小菜蛾ATPase的影响 |
5 总结 |
5.1 结论 |
5.1.1 甲硫丁醚脲对小菜蛾毒力测定 |
5.1.2 增效剂对甲硫丁醚脲的增效作用 |
5.1.3 甲硫丁醚脲对小菜蛾低致死效应 |
5.1.4 甲硫丁醚脲对小菜蛾解毒酶系、ATPase的影响 |
5.2 有待继续研究之处 |
5.3 论文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上海地区小菜蛾对几类农药的抗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小菜蛾解毒酶对4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研究[D]. 李一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小菜蛾肠道粘质沙雷氏菌介导的氟苯虫酰胺抗药性产生的研究[D]. 王俊峰.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3]天维菌素与阿维菌素交互抗性研究[D]. 朱林莹.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4]小菜蛾对十种杀虫剂的抗性检测及对溴氰虫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D]. 徐巨龙.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5]小菜蛾种群灾变及抗药性治理研究进展[J]. 李振宇,肖勇,吴青君,谌爱东,王兴亮,章金明,冯夏. 应用昆虫学报, 2020(03)
- [6]白屈菜碱杀虫增效作用及其代谢机制研究[D]. 刘雨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8)
- [7]4,5-二氢吡唑并[1,5-a]喹唑啉类新型杀虫剂的合成[D]. 江薰垣.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8]高效氯氟氰菊酯与苦参碱混配对小菜蛾的防治作用研究[D]. 陈诚.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9]小菜蛾对性诱剂的抗性机理及风险评估[D]. 崔儒坤.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甲硫丁醚脲对小菜蛾低致死效应研究[D]. 苏陈禹. 山东农业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