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本土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午酒》,本土主义,优生学,私刑
本土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亭亭,蒋天平[1](2019)在《《中午酒》中的优生学、私刑和本土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凯瑟琳·安·波特是二十世纪美国南方优秀作家之一,她在短篇作品《中午酒》中描述了南方的暴力恶行。从优生学和法律的角度看,《中午酒》中的恶不只是人性的恶,更是南方本土主义的恶。因为优生学等医学话语增强了对外来移民的诋毁,把严重的本土主义歧视合理化,典型的南方家长制作风的法律体系既掩饰排外罪行又惩戒了威胁南方传统社会结构的人,因此小说中的恶可被视为在医学支撑和法律粉饰下的南方本土主义之恶。(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白小瑜[2](2017)在《香港本土主义的转折与汇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中,香港逐渐生发出来的本土意识与中国国族意识并行不悖。香港回归后,本土主义的发展却出现了转折,主要表现为右翼本土骑劫了“本土”,发动了对左翼本土的清算;香港本土意识逐渐有脱离国族意识轨道的趋势。在政治形势胶着的情况下,各种香港本土主义又在政治上有着整合的趋势,将“争取民主”与“立足本土”结合起来。然而,国家视野和民族情怀的缺失使得本土派不可能真正担负起香港“民主化”与“本土化”的重任。(本文来源于《当代港澳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马毓鸿[3](2019)在《美国学者考沙尔新书探究移民问题中的本土主义根源》一文中研究指出移民问题正在震动世界各地的选举政治。欧洲、美国以及亚洲和非洲各国的反移民和极端民族主义政治正在崛起。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本土主义的浪潮?移民是本土主义的原因所在,或者仅仅是一个替罪羊?近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了《谴责移民:民族主义与国际运动经济学(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1-17)
王燕彬[4](2018)在《本土主义运动视野下的济度宗教——评《救劫:当代济度宗教的田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在本土主义理论的视角下理解济度宗教,旨在系统阐述陈进国先生新作《救劫:当代济度宗教的田野研究》的问题背景与视野;并通过介绍和厘清书中"应世救劫"等关键概念和田野研究以澄清其核心内容和问题关怀。(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冯淼[5](2018)在《右翼革命及其文化政治——评《革命的本土主义——1925—1937年中国的法西斯主义与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美国学者麦吉·克林顿的研究《革命的本土主义——1925—1937年中国的法西斯主义与文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脉络下,考察20世纪30年代中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她强调,法西斯主义是一种极端的民族主义理念与实践;法西斯主义主张资本主义现代化,然而,它主张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既不同于自由资本主义模式,又不同于共产主义阶级斗争的模式。该书为英美学界近年来,在近代中国法西斯主义和极端右翼文化政治研究方面,集大成之作品。本文拟从理论分析框架、右翼精英世界观、右翼文化革命理念、右翼对大众的争夺,以及史料运用等几个方面,介绍和评价该书。本文认为深入地了解30年代中国法西斯主义的历史,有利于我们理解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意识形态的复杂性,有利于我们将30年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置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全球历史脉络当中,以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本文来源于《开放时代》期刊2018年04期)
徐海波,娄馨文[6](2018)在《香港本土主义思潮及其与新媒体的相互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港本土主义从本质上来讲是香港社会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和历史条件下,种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能够充分反映出港人复杂的认同心理与价值取向。香港是亚洲较早进入互联网时代的地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及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构成了严峻挑战,这些新媒体引发了香港传媒生态格局的变化。了解香港本土主义思潮的内涵特征以及香港新媒体在其传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将会为研究香港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提供一个重要的视野。(本文来源于《岭南学刊》期刊2018年03期)
张方方[7](2018)在《白人本土主义的复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唐纳德·特朗普获得大多数白人的支持,而白人的支持在他竞选获胜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是白人把特朗普送到白宫。白人支持特朗普当选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经济,社会,政治,安全等因素。然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白人本土主义思想的复苏。本文试图从本土主义角度探讨白人支持特朗普的原因。近几年的移民问题愈演愈烈,白人担忧由于移民导致的美国日益增长的种族与宗教的多样化会使美国不再是一个白人的国家。他们担忧他们的种族地位会丧失,传统的基督教会被取代,盎格鲁新教文化会消逝。事实上,白人的这些忧虑恰巧也是白人本土主义者的忧虑,因为他们的中心目标就是保护和恢复他们心目中的“白人美国”。而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的一些观念和竞选提议恰巧和白人本土主义的中心目标是一致的。因此那些支持特朗普的白人也就是本土主义者,而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见证了白人本土主义思想的复苏。通过分析白人的忧虑和特朗普的一些竞选政策,作者旨在证明白人本土主义的复苏推动了白人对特朗普的支持。本文试图从本土主义目标的叁个方面:保持种族地位,重塑基督教威力,以及保持白人盎格鲁新教文化,来论证白人本土主义的复苏推动了白人对特朗普的支持。第一章分析了人口结构上的变化是如何影响白人的种族地位的,而特朗普的移民提议又是如何迎合白人,有助于他们保持种族地位的。第二章主要探讨穆斯林移民对美国的基督教以及国家安全上的威胁,而特朗普的禁止穆斯林进入美国的提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威胁。在第叁章中,作者从宗教,语言,白人身份认同方面阐述白人对美国的盎格鲁新教文化将被多元文化替代的忧虑,而特朗普对于多元文化的态度进一步推动了白人对他的支持。本文通过从白人本土主义角度分析白人支持特朗普的原因,读者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当下美国白人的处境。同时也为族裔问题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4-01)
柯马丁,米奥兰,邝彦陶[8](2017)在《超越本土主义:早期中国研究的方法与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的考古发现以及新方法、新技术与新的国际合作的开展,对早期中国文明的全方位研究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而充满机遇的时代。尽管两千多年的中国学术传统铸就了对中国文明基本面向的理解,但今日之研究仍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丰富或质疑构成这些理解的要素。本文对当前早期中国研究中的本土主义与原教旨主义这两种意识形态提出质疑,指出研究早期中国必须借助国际化与比较性的研究进路,而非限于单语主义和单一文化的中国中心观,后者蕴涵的本土主义立场不仅是一种保守的防备姿态,最终更会造成其本身的自我边缘与自我挫败。最后,透过对复杂文化身份与文化经历的思考,本文表明,传统主义的中国学术固然值得同情之理解,但是,为使民族主义和本土主义的中国研究获得保护与优先权,在"本土国学"和"海外汉学"之间所人为置入的两极对立,乃是一种前现代与反批判的思维,这不会是使得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方式,也不会是任何一种文明研究可以为继的出路。(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2017年12期)
和杰[9](2017)在《试析当前香港本土主义政治光谱的两极化、归因及其引导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2005年至今的十余年,香港社会本土主义运动频发。当前香港本土主义的政治光谱呈两极化,可划分为以"社区重建运动"为诉求、保卫城市和本土文化的左翼"本土文化保育运动",和以切断香港与内地联系、鼓吹香港"城邦自治"为主张的右翼"激进本土主义运动"。在政治价值观和行动逻辑方面,"本土文化保育运动"主张温和理性的行动方式且不主张族群撕裂;"激进本土主义运动"主张采取"勇武抗争"的手段实行族群区隔,带有强烈的仇外情绪。香港本土主义政治光谱两极化归因于港英政府殖民统治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采取的文化帝国主义所造成的后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以及回归后特区政府在重振本土经济过程中的施政失当和管治不力等。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在于从经济、政治法规、社会政策和文化交流等多个层面制订相关措施,增强港人的国家认同和身份认同。(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7年11期)
刘世伟[10](2017)在《回归以来香港本土主义思潮中的分离主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朴素的本土意识是地方身份认同、乡土意识的表现,本土主义则是本土意识的强化与升华,是一种意识形态,主张本地人优先,是差别主义的体现。当本土主义进一步极端强化至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相对立则会演变成一种分离主义。香港自“占中事件”以来,本土意识不断激进异化,并呈现出分离色彩。以“港独”为代表的极端本土派借以“本土”之名,行“分离”之实,是时下香港本土意识极端化的表现,如果不加以合理疏导,对立双方坦诚沟通,未来这一现象可能会持续下去,甚至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香港本土意识的产生与香港人身份认同的出现有关,并随着香港人身份认同的变化而变化。港英时期在殖民现代性影响下,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在“自我”与“他者”的互动中构建起来的,香港本土运动也随着港人身份意识的出现,在20世纪六十年代崛起,并在七、八十年代随着政治社会问题的变化而变化。回归以来,在“一国两制”政策下,随着“自由行”等政策的影响,陆港融合不断深化,与此同时国家主体经济飞速发展,港人优越感减弱,身份认同出现变化,本土意识也趋向激进化、分离化。回归以来,香港本土意识逐步异化出分离主义现象。就当前而言,香港分离主义在组织、人物以及理论方面呈现出体系化趋势;并从最初的“本土‘分离’势力崛起”阶段走向“联合海外反华势力扩张”阶段。回归以来香港分离主义现象较港英时期凸显,主要有社会历史根源、港内政治因素、国际背景与经济因素四方面原因。香港分离主义现象在受众基础、权力诉求与发展轨迹叁个层面有着精准的演进逻辑,对其进行疏导反思也需要由此入手。从受众基础来看,其支持者与后续争取者主要针对有狭隘自我认同的极端本土港人,为此香港人需要反思不可把任何社会和经济议题都政治化。从权力诉求来看,其意图在“本土主义”幌子下寻求“以暴谋独”,为此中央政府对香港问题无需过于紧张,但也不可掉以轻心。从发展轨迹来看,其呈现出变相吸收“台独”理论与行动纲领的趋势,对此政府与社会各界需要警惕“暴民政治”和“港独”蔓延相结合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7-06-30)
本土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中,香港逐渐生发出来的本土意识与中国国族意识并行不悖。香港回归后,本土主义的发展却出现了转折,主要表现为右翼本土骑劫了“本土”,发动了对左翼本土的清算;香港本土意识逐渐有脱离国族意识轨道的趋势。在政治形势胶着的情况下,各种香港本土主义又在政治上有着整合的趋势,将“争取民主”与“立足本土”结合起来。然而,国家视野和民族情怀的缺失使得本土派不可能真正担负起香港“民主化”与“本土化”的重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本土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亭亭,蒋天平.《中午酒》中的优生学、私刑和本土主义[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9
[2].白小瑜.香港本土主义的转折与汇流[J].当代港澳研究.2017
[3].马毓鸿.美国学者考沙尔新书探究移民问题中的本土主义根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4].王燕彬.本土主义运动视野下的济度宗教——评《救劫:当代济度宗教的田野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
[5].冯淼.右翼革命及其文化政治——评《革命的本土主义——1925—1937年中国的法西斯主义与文化》[J].开放时代.2018
[6].徐海波,娄馨文.香港本土主义思潮及其与新媒体的相互影响研究[J].岭南学刊.2018
[7].张方方.白人本土主义的复苏[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
[8].柯马丁,米奥兰,邝彦陶.超越本土主义:早期中国研究的方法与伦理[J].学术月刊.2017
[9].和杰.试析当前香港本土主义政治光谱的两极化、归因及其引导对策[J].学术研究.2017
[10].刘世伟.回归以来香港本土主义思潮中的分离主义研究[D].深圳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