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作效应论文-金莉,吕剑,郁继华,金宁,颉建明

连作效应论文-金莉,吕剑,郁继华,金宁,颉建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连作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瓜,种子萌发,连作基质浸提液,硅

连作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金莉,吕剑,郁继华,金宁,颉建明[1](2019)在《外源硅对连作基质浸提液抑制黄瓜种子萌发的缓解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该试验以‘新春4号’黄瓜为试材,研究在连作基质浸提液(基质∶水=1∶6)处理下,外源添加4 mmol·L~(-1) Na_2SiO_3·9H_2O对黄瓜种子萌发、膜脂过氧化、抗氧化酶活性及淀粉转化的影响,以揭示外源硅对连作基质浸提液抑制黄瓜种子萌发的缓解效应及其生理生化机制,为生产中解决黄瓜基质栽培连作障碍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连作基质浸提液处理显着抑制了黄瓜种子的萌发,使得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淀粉水解酶活性降低,淀粉含量升高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同时AMY和BMY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2)添加外源硅处理后,可有效缓解连作基质浸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生长的抑制,降低MDA和Pro含量,提高抗氧化酶和淀粉水解酶活性,且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AMY和BMY基因表达水平上调。研究表明,1∶6浓度的连作基质浸提液可显着抑制黄瓜种子萌发,使淀粉转化受阻,基因表达水平下调;外源添加4 mmol·L~(-1) Na_2SiO_3·9H_2O可提高受胁迫黄瓜种子芽苗中淀粉的转化速率,维护黄瓜种子萌发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缓解连作基质浸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造成的伤害。(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谢奎忠,胡新元,张彤彤,邱慧珍[2](2019)在《不同杀菌剂对旱地连作马铃薯土壤水分效应、微生物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效益高和集约化种植致使甘肃马铃薯的连作障碍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克服连作障碍成为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主要关注的问题。在连续4年种植马铃薯的田地上设置施用恶霉灵、五氯硝基苯、哈茨木霉菌、土壤改良剂和对照(常规种植)5个处理的大田试验,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微生物量、产量、调查疫情,计算土壤贮水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发病率、病情指数等,以期筛选出缓解当地马铃薯连作障碍有效措施。结果表明,恶霉灵和哈茨木霉菌处理耕作层土壤细菌与真菌比值分别比对照显着提高183.50%和331.24%;早疫病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显着降低80.33%和58.93%;晚疫病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显着降低62.74%和56.88%;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显着提高31.80%和27.15%;经济产量分别比对照显着提高24.10%和22.25%。在马铃薯长期连作田使用土壤消毒剂恶霉灵和哈茨木霉菌,能显着改善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细菌和真菌比,使土壤微生物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化,减轻马铃薯病害,提高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马铃薯产量。(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贾喜霞,师桂英,吕海龙,李亚娟,黄炜[3](2019)在《土壤熏蒸-微生物有机肥联用缓解设施茄子连作障碍的土壤生物化学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甘肃省白银市日光温室茄子种植区连作现象普遍,连作障碍严重的现状,比较分析了土壤熏蒸和微生物有机肥联用技术对土壤微生物区系、酶活性等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设置6个处理:对照(CK)、石灰氮熏蒸(SFS)、威百亩熏蒸(SFW)、微生物有机肥处理(BF)、威百亩熏蒸与微生物有机肥联用(SFW+BF)、石灰氮熏蒸与微生物有机肥联用(SFS+BF),测定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数量,以及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等土壤酶的酶活性.【结果】土壤熏蒸与微生物有机肥的联用(SFW+BF和SFS+BF)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影响显着,茄子生长发育后期土壤中真菌的数量减少,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增加,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比值(B/F)增大.其中以SFS+BF与SFW+BF作用效果最显着,盛果期细菌数量较CK分别显着增加92.25%和89.30%,真菌数量较CK分别减少62.37%和61.17%.SFW+BF和SFS+BF处理还显着提高了连作茄子土壤脲酶和磷酸酶以及生长后期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但蔗糖酶活性的变化不显着(P<0.05).【结论】"土壤熏蒸+微生物有机肥"联用可使土壤微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地改善,缓解设施茄子连作障碍,且"石灰氮熏蒸+微生物有机肥"的联用效果优于"威百亩熏蒸+微生物有机肥"的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何志贵,应浩,董娟娥,马小奇,梁宗锁[4](2019)在《小麦与半夏轮作对减轻半夏连作障碍的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年限与小麦轮作的土壤上种植半夏,通过测定半夏株高、叶面积、倒苗率、产量及多种有效成分含量,探讨了与小麦轮作减轻半夏连作障碍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小麦轮作3 a的半夏,株高、叶面积均显着高于连作1 a,与前茬4 a均种植小麦的对照之间无显着差异;而倒苗率正好相反。浸出物、可溶性糖、还原糖、琥珀酸、生物碱和鸟苷质量分数均有呈现,轮作3 a半夏的成分质量分数显着高于连作1 a,并已达到药典标准,但又与对照无显着差异。试验还表明,半夏连作土壤在与小麦轮作3 a或更长年限后,其上种植的半夏生长指标和有效成分质量分数将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时也证明与小麦轮作可有效克服半夏连作障碍,为深入研究与小麦轮作克服半夏连作障碍的机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庆凯,郭峰,唐朝辉,刘苹,宋效宗[5](2019)在《叁种酚酸类物质在花生连作障碍中的生态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阐明酚酸类物质在花生连作障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本研究排除田间因素的干扰,通过室内模拟培养法,研究了4种不同浓度的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及其混合物对土壤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当酚酸类物质的初始含量较低(15mg·kg~(-1)干土)时,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活性、酶活性(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及养分含量(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均略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着(P>0. 05);当其初始含量达到或高于30mg·kg~(-1)干土时,各指标均降低,且随浓度增加降幅增大,以3种酚酸类物质混合物的化感抑制作用相对最强。总体来看,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酚酸类物质的化感抑制作用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其中,对羟基苯甲酸在处理第7d化感抑制作用达到最强,而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和3种酚酸类物质混合物的最强化感作用是在处理第15d。推测酚酸类物质的累积与连作花生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劣化有着直接关系,是花生连作障碍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文明,邱慧珍,张春红,海龙[6](2018)在《不同连作年限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鉴定及其生物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马铃薯连作障碍的可能机理,在大田条件下,收集连作1~5 a(CP1-CP5)马铃薯植株的根系分泌物,采用GC-MS对根系分泌物的主要成分进行了鉴定,并通过生物检测验证了根系分泌物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CP1-CP5鉴定出的物质主要有酸类、糖类、胺类、醇类、酯类和嘧啶类,但各类物质的数量和含量不同。CP1-CP5中均鉴定出棕榈酸,相对含量分别为0.55%、0.87%、1.24%、1.05%和0.95%,浓度分别为7.12 mg×L~(-1)、7.39 mg×L~(-1)、9.46 mg×L~(-1)、8.38 mg×L~(-1)和8.02 mg×L~(-1)。马铃薯根系分泌物显着抑制了马铃薯的生长,抑制作用随连作年限延长而增强。棕榈酸对马铃薯生长的抑制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随浓度升高而增强。马铃薯根系分泌物明显促进了立枯丝核菌的生长,菌落直径和菌丝鲜质量表现为CP3最高,CP1最低,CP2、CP4和CP5之间没有显着差异。棕榈酸明显促进了立枯丝核菌的生长,随着棕榈酸浓度的增加,菌落直径和菌丝鲜质量先增加再减小, 10 mg×L~(-1)棕榈酸的菌落直径和菌丝鲜质量最大。由此说明,随马铃薯连作年限延长,根系分泌物的毒性越强;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对立枯丝核菌的促进作用加剧了马铃薯的连作障碍,棕榈酸是马铃薯根系分泌的化感自毒物质。(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苏一诺,杨智明,蔡金婷,李国良,曲善民[7](2018)在《连作对紫花苜蓿萌发及成苗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紫花苜蓿连作对种子萌发及苗期的化感作用,试验设置了不同浓度(0,0.01,0.04,0. 10 g/mL)的紫花苜蓿根、茎、叶及根际土壤浸提液对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测定了种子的萌发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并进行了化感作用分析。结果表明:苜蓿的根、茎、叶及根际土壤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且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不同器官及根际土壤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指标影响效果存在差异,以枯叶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不同器官浸提液对苜蓿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枯叶、枯茎、土壤、根系。浸提液浓度在0.10 g/mL时自毒作用最强,化感效应最明显。(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21期)

韩召强,陈效民,曲成闯,张晓玲,张俊[8](2018)在《生物质炭对黄瓜连作土壤理化性状、酶活性及土壤质量的持续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生物质炭施用量对连作黄瓜根区土壤环境的作用效果,为用生物质炭修复黄瓜连作土壤以及在农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大棚示范区为试验基地,一次性向设施农田土壤中添加0 (CK)、5 (C1)、10 (C2)、20 (C3)、30 (C4)、40 (C5) t/hm~2的生物质炭,通过连续两年温室定位试验,测定生物质炭施用后黄瓜连作根区土壤的物理性状、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状况,采用土壤质量指数(SQI)评价不同生物质炭施用量对黄瓜连作两季后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第一季与第二季黄瓜根区土壤的理化性状变化趋势一致,具体表现为容重不断降低,土壤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饱和导水率、有效磷及有机质含量不断升高,且当生物质炭施用量为30 t/hm~2(C4处理)时,土壤中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最高。与CK相比,生物质炭的施用可以减少黄瓜根区土壤<0.25 mm粒径的微团聚体含量,而增加> 0.25 mm粒径的大团聚体含量,土壤中0.25~0.5 mm和0.5~1 mm粒径的团聚体含量都在高施用量(40 t/hm~2)处理中达到最大值。生物质炭施用后的连续两季,黄瓜根区土壤中脲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活性分别在生物质炭施用量为30 t/hm~2和20t/hm~2时最大。当生物质炭施用量为30 t/hm~2时,两季黄瓜产量都达到最高,分别为3.24×10~4 kg/hm~2和6.18×10~4 kg/hm~2。通过土壤质量指数(SQI)对生物质炭施用后两季黄瓜土壤质量进行评价可知,不同生物质炭施用水平下土壤质量指数依次为C4> C5> C3> C2> C1> CK,相应的土壤质量指数分别为0.774、0.740、0.728、0.650、0.635、0.583。【结论】施用生物质炭对黄瓜连作田土壤的理化性状和酶活性均有显着影响,高施用量(40 t/hm~2)条件下对土壤物理性状改善效果最好,当生物质炭施用量为30 t/hm~2 (C4处理)时对黄瓜连作根区土壤的养分含量提升效果最佳。SQI可以客观定量地评价生物质炭施用对连作黄瓜根区土壤质量的影响,其分析结果表明改善黄瓜连作土壤环境的最佳生物质炭施用量为30 t/hm~2。(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安艳,杨丹,李鑫,晋小军[9](2018)在《半夏连作障碍效应及生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比较轮作和连作半夏的生理生化效应,探讨连作对半夏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测定并分析半夏的生长指标、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植株保护酶活性、MDA质量摩尔浓度及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连作导致半夏生长发育受阻,其中连作较轮作年平均株高、块茎直径、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降低31.93%、19.86%、56.30%和38.32%;叶片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均降低,叶绿素a/b增大;叶片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降低;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MDA质量摩尔浓度、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增加。可见,连作通过降低植株保护酶活性引起活性氧代谢失调,导致活性氧积累和膜脂过氧化损伤。这种影响的表现为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光合色素质量分数降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升高。(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张一鸣[10](2018)在《钙素及秸秆物料对日光温室番茄连作土壤的改良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气候限制,北方日光温室生产地区集中,地域性连续种植单一经济作物,使得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过程中连作障碍普遍存在,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品质和农民利益。因此,采取措施防治和改良番茄连作障碍土壤,对于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氧化钙、稻草秸秆以及用稻草秸秆生产的生物炭,这叁种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物料为材料对番茄连作20年产生连作障碍的土壤进行改良,探讨这些物料的改良效应,为生产上应用外源物料改良番茄连作障碍土壤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增施氧化钙、稻草和生物炭的不同配施组合,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连作20年番茄土壤的理化性质。其中,RCCa(稻草秸秆+生物炭+氧化钙)处理土壤>0.25mm的大团聚体颗粒含量最高,占到全土的94.6%;3种物料的施加均能显着提高<0.01mm的粘粒比重,其中C(单施生物炭)处理增幅最大,为46.47%;R处理(单施稻草秸秆)的在降低土壤EC方面的效果最好,其EC值为0.14m S·cm~(-1),对降低土壤容重效果最佳,其土壤容重仅为0.84g·cm~(-3)。CCa(生物炭+氧化钙)处理较CK的孔隙度提高了3.87%。所有含氧化钙的组合处理土壤pH值较CK分别提高了0.50、0.41、0.38和0.37,并且含有钙素的处理pH值均高于不含钙的处理组合,例如RCCa>RC,说明氧化钙相对其他物料对提高土壤pH值有更显着作用。在速效磷含量上R(单施稻草秸秆)处理表现最好,较CK处理高出31.12%。RCCa处理的速效氮含量最高,比CK处理高出23.93%。C处理速效钾的含量最高。在各形式有机碳的含量中SOC以CCa(生物炭+氧化钙)处理最高,ROC以RCCa处理最高,LFOC和DOC以RC(稻草秸秆+生物炭)处理最高,MBC则以RCa(稻草秸秆+氧化钙)处理最高。通过不同物料的配施组合对各项特异性指标影响的对比可知,生物炭较其他物料对提高SOC含量有更显着作用,稻草秸秆相对于其他物料在提高ROC和DOC含量方面有更显着作用。2明确了增施氧化钙、稻草和生物炭,可显着改善连作20年番茄土壤的微生物区系生态结构,并降低酚酸自毒物质的含量。RC处理的土壤B/F值最大,RCCa处理的好氧性固氮菌的数量最大,RC处理的土壤氨氧化细菌数量最高;R处理的土壤细菌种群与对照相比发生改变,其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显着高出CK 6.00和0.99,说明稻草秸秆相对其他物料对提高土壤细菌、固氮菌和氨氧化细菌的数量和群落结构均有显着作用;RCa处理与CK处理的真菌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分支距离最远,Ca真菌多样性指数低于CK,且含有氧化钙的处理真菌多样性指数较不含氧化钙处理的有降低趋势,说明氧化钙相对其他物料对降低真菌多样性有显着作用;RC处理的氨氧化细菌种群多样性显着高出CK 106.9%;在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中,RC处理和R处理对碳源的利用丰富度最高;含有稻草秸秆的处理AWCD值均排在前四,且RC>RCa,C>Ca,说明在提高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率的作用上,稻草秸秆强于活性炭,活性炭强于氧化钙;阿魏酸、肉桂酸、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酸含量最低的处理分别是CCa、RCCa、RCCa和RCCa,这说明钙及秸秆物料的加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番茄连作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多样性。由于土壤生态系统的改善,土壤酚酸物质减少,稻草秸秆的综合改良效果较氧化钙和生物炭更好。3明确了增施氧化钙、稻草和生物炭在一定程度上均有利于连作番茄的生长发育、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改善。其中,含有稻草秸秆的处理(RCCa、RC、RCa、R)的根系活力比其他处理有所增强且均显着高于CK,说明稻草秸秆相对其他物料对提高根系活力有更显着作用;在对番茄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作用上,含有生物炭的处理(RCCa、RC、CCa、C)较其他处理有所提高且均显着高于CK,说明在这些指标中生物炭较其他物料作用更显着;在植株长势方面,植株根冠比、根干鲜重、植株干鲜比最高的处理分别是CCa(生物炭+氧化钙)处理、RCa(稻草秸秆+氧化钙)处理、RCCa(稻草秸秆+生物炭+氧化钙)处理;RCCa(生物炭+氧化钙)处理的番茄产量最高。以上结果说明和CK相比,添加以上叁种物料可以改善连作番茄的长势,其中RCCa处理在提高各方面指标的整体表现上最突出。4明确了增施氧化钙、稻草和生物炭,可显着改善连作番茄的光合作用。其中RCCa处理(稻草、生物炭、氧化钙配施)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对提高连作番茄光合能力的效果最好。研究结果显示,含有生物炭处理(CCa、C、RC、RCCa)的Y(I)均显着高于不含生物炭(Ca、R、RCa)的处理;对Y(II)而言,RCCa显着高于RC处理,CCa处理的显着高于C处理;对Y(NPQ)而言,RCCa显着低于RCa处理、CCa处理的显着低于Ca处理、RC处理的显着低于R处理,说明生物炭对降低叶片PSII过剩光能有着更显着的效果。对Gs而言,RCCa处理显着高于RC处理、RCa处理显着高于R处理,CCa处理高于C处理,说明增施钙肥能显着提高连作番茄的气孔导度。总之,氧化钙、稻草秸秆、生物炭的加入,通过提高过剩光能热耗散能力、光合效率、光保护能力、潜在光合能力、实际光合能力和降低光损伤,来改善连作番茄的光合作用,其中氧化钙+生物炭+稻草秸秆的组合处理对连作番茄的光合作用改善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6-14)

连作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铃薯效益高和集约化种植致使甘肃马铃薯的连作障碍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克服连作障碍成为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主要关注的问题。在连续4年种植马铃薯的田地上设置施用恶霉灵、五氯硝基苯、哈茨木霉菌、土壤改良剂和对照(常规种植)5个处理的大田试验,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微生物量、产量、调查疫情,计算土壤贮水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发病率、病情指数等,以期筛选出缓解当地马铃薯连作障碍有效措施。结果表明,恶霉灵和哈茨木霉菌处理耕作层土壤细菌与真菌比值分别比对照显着提高183.50%和331.24%;早疫病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显着降低80.33%和58.93%;晚疫病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显着降低62.74%和56.88%;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显着提高31.80%和27.15%;经济产量分别比对照显着提高24.10%和22.25%。在马铃薯长期连作田使用土壤消毒剂恶霉灵和哈茨木霉菌,能显着改善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细菌和真菌比,使土壤微生物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化,减轻马铃薯病害,提高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马铃薯产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连作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金莉,吕剑,郁继华,金宁,颉建明.外源硅对连作基质浸提液抑制黄瓜种子萌发的缓解效应[J].西北植物学报.2019

[2].谢奎忠,胡新元,张彤彤,邱慧珍.不同杀菌剂对旱地连作马铃薯土壤水分效应、微生物和产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9

[3].贾喜霞,师桂英,吕海龙,李亚娟,黄炜.土壤熏蒸-微生物有机肥联用缓解设施茄子连作障碍的土壤生物化学效应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9

[4].何志贵,应浩,董娟娥,马小奇,梁宗锁.小麦与半夏轮作对减轻半夏连作障碍的效应[J].西北农业学报.2019

[5].李庆凯,郭峰,唐朝辉,刘苹,宋效宗.叁种酚酸类物质在花生连作障碍中的生态效应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

[6].张文明,邱慧珍,张春红,海龙.不同连作年限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鉴定及其生物效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

[7].苏一诺,杨智明,蔡金婷,李国良,曲善民.连作对紫花苜蓿萌发及成苗效应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

[8].韩召强,陈效民,曲成闯,张晓玲,张俊.生物质炭对黄瓜连作土壤理化性状、酶活性及土壤质量的持续效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

[9].安艳,杨丹,李鑫,晋小军.半夏连作障碍效应及生理机制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18

[10].张一鸣.钙素及秸秆物料对日光温室番茄连作土壤的改良效应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

标签:;  ;  ;  ;  

连作效应论文-金莉,吕剑,郁继华,金宁,颉建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