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帝”召开座谈会 家长当学育儿经(上)(论文文献综述)
杨紫玥[1](2018)在《闽南疍民信仰现状研究 ——以福建省漳州市进发宫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项研究以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进发宫为人类学研究的田野点,以以进发宫信众为代表的九龙江“船底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进发宫信仰活动的民族志描写及其“疍民习俗”申遗历程的记述,展现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对于信仰活动的态度,揭示这种信仰的功能,并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海洋人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达到此目的,文章首先梳理了现存“船底人”信仰的几种形式,突出进发宫作为“船底人”庙宇的重要代表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进发宫的民族志写作,借鉴族群理论、文化区域学等理论,着重考察“三坛”作为宗教活动和非遗事项的功能与意义。通过观察分析,我们认为进发宫以其频繁的祭祀活动联系已经上岸的“船底人”,并通过其有序的“三坛”组织服务于信众,使得这种信仰通过代际传递得以继承,具有凝聚共同体和传承社会记忆的功能;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三坛”鼓乐作为一种独特的宗教艺术形式,在申遗过程中受到了外界的广泛瞩目。通过申遗活动,进发宫不仅保留了其文化传统,参与其中的“船底人”也借由他者的目光完成了自身的文化自觉启蒙。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疍民与王朝国家的复杂关系,使得这个群体一直处于“被定义”的地位,而鲜能为自己发声。“疍民习俗”的申遗历程,正是新时代疍民后代如何记忆、书写自身的历史的过程,对于建设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有着重要的人文意义。
刘少武[2](2018)在《昆明安宁八街三和寺寺院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教育的主体构架由儒学教育、道家(道教)教育和佛教教育组成,三种教育在长期的冲突、交融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体系。三和寺作为云南地区一个不太知名的地方新兴寺院,在建筑设计上奠定了儒释道三家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格局。从教育的角度上看,三和寺继承和发扬了汉传佛教寺院教育的某些特色家风及传统儒学教育的某些优良品质,两种教育相融、互补又暗含张力。从文化的角度看,三和寺所建构或发展出来的“三和文化”理念,在这个倡导多元文化和平共处的时代,具有值得探讨的意义。应该说这是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宗教、文化及教育现象。笔者采取“文化亲证”的研究方法,在三和寺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参与观察,试图获得对三和寺寺院教育的“主客合一”的整体性认知。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三和寺佛教教育的基本类型、基本形式和基本理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释;第二章从三和寺文庙儒学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形式及基本理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并总结了它的教学特点;第三章勾勒了“三和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延伸意义,并分析了文化建设与寺院教育的关系;第四章分别从佛教教育、儒学教育及“三和文化”三个方面对三和寺的寺院教育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曹彦杰[3](2018)在《师范为何下乡: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兴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师范与乡村的关系问题是自清末民初一直延续至今的问题。民国时期出现师范下乡运动,师范为何下乡?师范下乡对乡村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一言以蔽之,乡村为何成为师范教育本土化的逻辑起点?对此,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师范下乡是乡村义务教育普及所驱动的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乡村师范运动是国共两党权力争斗的结果。以上观点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其均为单一起源论,实际上,乡村师范的诞生是事件社会学考量的结构、局势和行动者等三要素综合作用所致,即:(1)清末以来“模袭外邦”的城市导向的师范教育制度,(2)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文教情势,(3)知识分子、国民政府及共产党等不同社会力量的道路选择与行动。不同的社会力量对师范与乡村关系有不同的考量,也由此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乡村师范教育,即由于知识分子、国民党政府和共产党等三种主要社会力量主导的乡村师范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将其概括为乡村师范教育的三种发生模式:专业—社会模式、民族—国家模式和公平—革命模式。专业—社会模式。随着城市经济及新式教育体系的发展,乡村士绅的离乡使乡村社会出现了权力真空,外国商品的倾销加速了乡村社会的衰败。以陶行知和梁漱溟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创建为乡村培养师资的乡村师范学校进行乡村社会改造,设计了社会本位的乡村师范教育体系和实践,意在将乡村师范生培养成为改造乡村社会的领袖。此称之为“专业—社会模式”的乡村师范教育。民族—国家模式。1927年以后,国民政府确立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施政目标,师范教育成为国家统一的工具,乡村教师也由村落的“社会人”剥离出来变成“国家人”,国家把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化,意图把乡师生培养成为民族国家的建设者,我们将其称为“民族—国家模式”。公平—革命模式。共产党人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成为受封建阶级和官僚主义双重压迫的底层民众的代言人,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创办了“红色乡村师范”,注重招收乡村贫苦儿童成为师范生,意图把乡师生培养成共产主义革命的宣传者。文中将其称之为“公平—革命模式”。论文分析了三种乡村师范教育模式与乡村社会互动的历史图景,试图还原乡村师范教育兴起的复杂而多变的历史动因与实践逻辑,以对“师范为何下乡”这一历史问题作出解释,即通过乡村师范挽救乡村社会危机,同时,民国时期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的经验可以为解决当下乡村教师问题和乡村振兴计划提供重要历史镜鉴。
盛敏[4](2017)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饮茶史,历经数代传承流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万里茶道等古代商道的拓展,中国茶在海外广泛流布与传播,各国茶饮风俗亦多发端于中国,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曾红极一时。然而,随着近代以来国力的衰退,中国文化失势,茶叶出口贸易一落千丈。建国以来,中国茶叶出口逐步恢复,但发展缓慢,基本维持在卖原料的低级阶段,出口结构极不合理。学界围绕中国茶叶出口的研究不少,如何突破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瓶颈成为不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分三个时期深入探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结合世界茶叶贸易中各国茶文化传播的历史经验与案例,对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期为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与特点的紧密关联。1.早期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存在地理与时空上的相关耦合性,陆地是早期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路径,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成为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2.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都经历过历史的辉煌,中国茶文化与接受国文化融合,新的茶文化形态引导和改变着世界的茶叶消费结构和贸易格局。然而,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缺乏主动权,当国运衰退之时,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双双陷入低谷。3.现当代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交流往往成“失语”状态;茶文化对外传播与出口贸易结合不紧密,茶文化对外传播未形成文化产业,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推动有限。从世界各国的茶叶贸易和的茶文化传播来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向来不为国人所重视的茶文化和茶叶的宣传普及在各国茶叶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突显了茶文化对外传播对茶叶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1.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不惜花费巨资在欧美大陆宣传本国茶叶,茶叶宣传促销和茶文化普及成为公认的促销手段,这对英国及殖民地附属国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及殖民地区中国台湾等地的茶叶出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各国早期开展的一系列茶叶宣传活动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引导着世界茶叶消费结构与贸易格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茶叶贸易的主体,低价竞销引导下的袋泡茶和速溶茶风靡一时。3.全球化时代商业并购现象普遍,非价格竞争成为世界知名茶叶品牌主要竞争手段之一。世界茶叶贸易中茶文化的先导性和前瞻性愈加明显,这可以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美国茶文化复兴”中窥见一斑。以传播学经典理论“拉斯韦尔模式”为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要素,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传播策略。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诸要素相辅相成,形成良性的传播运行机制。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应积极发挥不同的作用,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这既需要政府引领、组织主导,同时需要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和强化个人广泛参与。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让多元主体有效协同与配合,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的成功,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总之,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许多方面大有可为。而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也将极大促进茶叶出口贸易。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肖小云[5](2016)在《突围与陷落 ——从现代文学女性写作看女性启蒙的艰难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柯曰:"启蒙首先意味着有勇气重新创造一个自己。" "有勇气重新创造一个自己",这是启蒙的首要含义。对中国女性来说,启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传统文化的限囿中走出来,从男权中心文化派定的"贤妻良母孝妇"的角色中跳脱出来,从工具化与依附性的存在中跳脱出来,重塑一个有爱有恨、有欲有求、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一个经济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完善的人。——这是本文对于女性启蒙的界定。而女性写作,它有两层基本含义:一,女性作家的写作;二,具有女性意识的写作。而女性意识,是指对于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思考。基于本论题的女性启蒙的概念,导论与结语之外,论文主体部分拟设置五章:原初命运:作为附庸与工具的存在;女性与教育;女性与婚恋;女性与革命;执着的探索。具体来说:第一章,"原初命运:作为附庸与工具的存在",主要从启蒙发生之前女性的生存处境与命运遭际来阐述女性的悲剧性存在;第二章,"女性与教育",主要从现代教育在女性性别意识觉醒、女性就业即经济独立等方面的影响上来探讨教育在女性生命塑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亦探讨这种作用的有限性——因为教育要在女性的生命塑造中真正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作用,还有赖于女性自身的坚初、顽强等质素;第三章,"女性与婚恋",主要从女性对于自由婚恋的追求及其在追求过程中的陷落来阐释女性启蒙的艰难;第四章,"女性与革命",从女性与革命的复杂关联——女性意识、女性婚恋、女性生命等与革命的复杂纠缠——中来透视女性启蒙的艰难;第五章,"执着的探索",就女性在教育、婚恋、革命三个向度/三条路径上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抗争与探索,选取其中特别突出者(其中包括文学文本和现实文本——因为现代女性作家的写作,她们的文学文本和现实文本原本就有着密切的关联)予以分析阐释,以此来论证女性启蒙虽然艰难——女性启蒙的漫漫路途上有着诸多需要跨越的障碍或者需要披斩的荆棘甚或需要与之搏击的凶猛的野兽,然而,勇敢的新女性并不因为这重重的困难险阻而停止她们探索的步伐,停止她们改变传统的悲剧性命运、塑造自我新的生命的努力。也正因此,女性启蒙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而终有取得最终胜利的—线希望。基于论文主体部分的分析阐述,"结语"部分导出这样一个结论:处于新旧交接时代的女子,试图从三个向度/三条路径上去实现她们的生命/命运突围,即由传统的"贤妻良母孝妇"的附庸性与工具性的"物"的存在向经济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完善的"人"的存在的转换:然而,相当悖谬的是:由于路上满布的荆棘与陷阱,无论踏上哪条道路,女性在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自主自立的同时却往往落入更大程度的被束缚被压抑甚或被伤害的陷阱之中。探究这种种陷阱的根源,也即阻抑女性启蒙进程的"高墙",大体来看有两类:其一,女性自身的男权意识的遗毒与意志方面的软弱等问题;其二,为封建文化男权意识所毒害的他/她者的阻抑。如笔者文字上的表述"他/她者"所示,这个阻抑女性生命发展的"他/她者"既包括有着深厚男权意识的男人——男权社会中的既得利益者,也包括为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所毒化了的"男性化"的女人——男权文化的受伤者。而这两类荆棘与陷阱,或者说"高墙",其实都源于同一个东西:统治关系模式下的男权中心文化。然而,正因为女性启蒙的路途如此艰辛,现代女性们(包括文学文本中的人物与现实文本中的人物)在这条路上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才更显光辉灿烂;她们对自我生命之可能性的探索之坚定执着更加令人感佩。
顾萍[6](2016)在《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指明了方向——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儒学在中华文明历程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价值观念更是影响到传统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传承儒学价值观的精华,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儒学价值观是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官方价值信仰,深深地影响了传统中国的国家构建、社会组织和个人生活,渗透到中国人举止言行的方方面面,并且外传日本等国家,形成了中华文明圈。然而,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信仰体系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来,再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激进地反传统,儒学价值观被视为落后腐朽的代名词。到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总体发展,儒学价值观的合理因素再次得到重视。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相契,又有诸多差异。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主要体现在民本观与人本观、知行观与实践观、和为贵与和谐理念等内在联系之中。双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基础与时代性、理论基础与思想本质、核心价值旨趣与理想等方面。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对汲取儒学核心价值观的精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科学探索,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路。在“建设”的重点内容上,提出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民本、诚信、公正、和合、大同”思想义理,努力探索其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再中国化视野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一,从传统仁爱观到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继承了传统仁爱观中亲亲友善、忠恕之道、民胞物与等思想精髓,摒弃了其狭隘性和不平等性,强调内在自律的基础上增强外在他律的约束,增强双向互动互利性。其二,从传统民本观到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非民主的民本思想,儒家民本观与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融通之处体现在民众是国家之本、民意是政权之基、民情是治国之纲。它们的区别体现在时代基础不同、权力主体不同、目标取向不同、治国方式不同。其三,从传统诚信观到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继承了儒家诚信观中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兴业之宝和立国之基等合理内核,同时,它丰富了儒家人际诚信,赋予契约诚信的理念;弘扬自律诚信,补充他律诚信;重视现代诚信观的宣传和诚信意识的培养。其四,从传统公正观到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传统公正观是人们各守其位的社会规范准则,是合乎公利的道义,是治理天下的道德标准,包含了弘扬社会正气和弘扬社会尚公重义精神的优秀基因。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要求人们在增强义务观念的基础上保障公民个体平等地位上合法权益的公平,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公正。其五,从传统和合观到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传统和合观包含天人和合、人际和合、人自身的身心和合、群际和合等思想精华。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注重人内心的和谐发展,注重经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的和谐,注重人与人的和谐,注重促进国际和谐。其六,从传统大同思想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传统大同思想具有无私有制与财产公有、无阶级压迫与无剥削、人人团结且互助友爱等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实践中坚持物质财富丰富的均平,在理论上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发展中符合中国社会自身历史发展特点的现实基础上实现社会理想,它体现了对大同思想的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传承儒学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历史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统一、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传承儒学价值观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国家制度战略、国民教育平台、传播宣传引导、社会示范效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传承儒学价值观的方法有历史镜鉴法、转换滋养法、对接开新法和功能实现法。
张利洪[7](2013)在《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研究》文中指出受教育权是现代教育法治的核心和目的,同时也是判准教育法律正当性的重要维度。这个价值取向同样适用于学前儿童受教育权。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研究目的在于为评价和指引中国学前教育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理想图景”。本研究着重回答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性质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及如何保障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间接回答学前儿童受教育权与教育法律的关系问题。为此,从人权的视角出发,将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置于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性视角之中,把哈耶克的无知观和分立的个人知识立场作为支撑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哲学基础,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作为划分学前儿童受教育权内容的理论依据,从家庭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和国家教育权三条路径论证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保障。本文综合吸收和运用了政治哲学、法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在批判的基础上,对学前儿童受教育权进行了综合研究。使用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比较法、历史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学前儿童受教育权指的是个人权利在学前教育中的衍生,是0-6岁儿童应该享有的,要求家庭、社会和国家能确保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学习机会及条件的自由或利益。教育权指的是家庭、社会和国家等教育主体必须履行教养儿童的义务或职责。受教育权和教育权的关系受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所制约。受教育权是教育权的来源和前提,受教育权是教育权的意义和目的,教育权保障和服务于受教育权。哈耶克是二十世纪西方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西方自由主义的坚决扞卫者。他将默会知识、分散的个人知识和无知论作为论证个人自由和自发秩序的哲学基础,在自发秩序的基础上论证了社会秩序正当性的问题。从个人自由到整个社会秩序的进化和形成中间存在一个巨大的鸿沟,这个鸿沟就是社会中的人是如何“成人”的,这就是教育与人的关系。哈耶克的知识观论证的对象涉猎整个社会科学,因此,从这里出发,确定哈耶克的知识论作为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基础实是一个可靠的起点。在哈耶克的无知观视域中,隐形的儿童观比显性的儿童观更具支配地位,无知的儿童观比全知的儿童观更起着基础的作用。健全的儿童观是指导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观念基础。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基础包括国际公约中的权利宣言、权利公约和区域人权公约等国际法;各国宪法;教育基本法等形式。在“三大人权宪章”和《儿童权利公约》中,学前儿童受教育权属于推定权利。截至1989年,亚洲和欧洲国家的宪法里明确规定了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只有五个(朝鲜、越南、葡萄牙、俄罗斯联邦和中国)国家。因此,在这些国家中,学前儿童受教育权属于宪法基本权利。人权是普遍、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就学前儿童的身心特点来看,学前儿童的权利特性具有更强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因此,学前儿童受教育权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分属为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把学前儿童受教育权抽离出来作为独立的一个权利束来看时,其本身又成了不同权利的集合。从三代人权来看,学前儿童受教育权首先是自由权属性,然后是社会权和发展权属性;学前儿童受教育权也具有福利权的性质。从健康权的角度来看,学前儿童受教育权包括自然分娩权、食物权、空间权和运动权等内容。其中,食物权在当下的中国更应凸显营养权的实质内容,对于刚刚分娩至半岁左右的婴儿来说,母乳喂养权是该阶段的主要权利。从学习权的角度来看,学前儿童受教育权分为接受在家教育权、接受社会教育权和接受幼儿园教育权。其中,接受幼儿园教育权按其发生的过程又分为学习机会权、学习条件权和学习公正评价权。学习机会权还可以分为就近入园权、选择幼儿园类型权和获得学生身份权。游戏权是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特别内容,也是学前儿童受教育权区别于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受教育权的重要标志。从理论上讲,任何概括性权利或子权利都可以进行无限的分解,但这无多大的实践意义。划分的底限是由权利所具有的内在限度和现实困境所决定的。教育权的实施就是对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保障。教育权分为家庭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和国家教育权。在学前教育阶段,三者之间的合理定位是,家庭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居于优先地位,国家教育权居于辅助的地位,因为国家教育权派生和服务于家庭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这种定位可从人权与国家的关系、传统中国的文化一心理结构和哈耶克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观等方面加以有力的证明。家庭乃社会之基本细胞,父母养育和教养儿童系于天然之纽带,因此父母教育权乃自然之权利,这种权利不受制定法的剥夺和赋权,只受制定法之保护。任何权利都存在缺位或滥用的可能,因此其他权利的平衡和矫正就是必须的。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复杂、社会分层越来越大的情况之下,国家和社会干预和扶持教育成为必然且重要。社会教育权和国家教育权不能以侵犯父母教育权为前提,其干预和控制的唯一理由就是出于保护学前儿童接受教育的自由。作为自由权的学前儿童受教育权须要国家履行消极义务即可,作为社会权和福利权的学前儿童受教育权须要国家和社会履行积极义务。
温志拔[8](2012)在《知识、文献、学术史:南宋考据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宋作为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仅因为这一时期产生朱熹、吕祖谦、张栻、陆九渊等着名思想家,成为宋明道学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也在於南宋学术本身的丰富性、多檬性,其学术规模、领域及方法,都对之後的元、明、清三朝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然而後世学术史、思想史、哲学史话语所建构起来的南宋学术,则是不免简化和先入为主。後见之明的历史叙述虽然看似符合逻辑与所谓"规律",却在很大程度上对历史细节及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形成了遮蔽。考据学并非当日学术之主流,却可以将我们引入道学主流话语之外丰富的历史世界,也能从与以往不同的视角认识道学及其发展。第一、二两章主要是描述两宋考据学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术和政治背景下的发展演变情况,分为庆历以前的北宋前期、元佑以前的北宋中期、孝宗以前的两宋之际、嘉定以前的南宋中期和道学地位逐渐确立的南宋後期等五个阶段。其中,北宋末的徽、钦时期,由於历史的原因,一般研究多关注其政治的腐败、文化的浮华,对其学术特点与地位则重视不够,而考据学正是在这一时期兴盛起来的,至高宗时期成为一个重要发展期。孝宗、光宗时期是道学发展与政治文化逐步内倾的重要阶段,道学在激烈的政治、学术论争中不断调适、完善自身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并奠定了以後成为主流学术的基础,这一思考调适的过程中,考据学正是其努力借重的工具之一。随着道学的官学化,利禄之涂再一次使一种原本充满生机和创造力的学术发生工具化,道学之士对於考据学的引入,使其内部反思发展出了哲学义理的学术化。道学之外,传统世儒在科举、教育、印刷等文化的多重合力下,更多关注了文献的整理、校勘、考订、刊刻,关注各类社会政治经验知识的接收、考辨,并不断将之记录於文字。各方的这些需求共同推动了两宋考据学的发展,也构成了南宋考据学的多样繁荣。南宋考据学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校勘、目录解题、随笔劄记、史料考异纠缪等。前二者显然与宋代兴起的印刷文化有密切关联:书籍刊刻对文字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校而刻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诉求,对於书籍文字、内容的校勘考证便应运而生,对於印本书籍文字的指摘纠缪,也渐渐增多。因此,第三章讨论印刷文化背景下,考据学在校勘、目录学方面的进展。笔记是宋代考据学的重要方面,其中产生了不少考据学的专门论着,并且随着南宋学者读书风气日益浓厚、博学重知之学术方法对於义理之学的反思,笔记逐渐专门化为学术笔记、读书劄记,这在宋学考据学与清儒考据学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这是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宋人重视大型文献的编纂,这自然涉及对於文献的整理、考辨与研究,这一需求培养了宋人的文献学意识,也推动了史料求真的考据学发展。本文第五章以史注与类书为例,对此类形态的南宋考据学作一探讨,认为南宋史注对於史料的更为客观严谨,而《玉海》则是南宋真正以文献的精细考证作为编题纂集前提的一部类书。考据学不仅是一种学术方法、原则,在学术思想史的视域下,也是学术史、思想史本身。对於南宋考据学的研究,正是力图通过这一时期学者对考据学的方法运用、观念讨论、价值反思,管窥一代学术思想的另一种存在与特性。
余冰[9](2008)在《西街社会 ——对一条广州老城街道中社区组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内以城市社区及普通居民为对象的都市人类学研究尚少,本文以广州西街――一条老城区街道中的社区组织为观察对象,意欲探讨都市社会人群结合特点及其与城市中的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关系,同时本研究也关注作为生活方式和城市精神的都市性在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实践中的体现。传统中国的乡土社会以家族主义为核心,社区组织是一种辅助性的结构,仅为补充家族组织之不足而出现。现代国家政权建设试图改变这一传统社会格局,尤其是1949年以来的新中国政权彻底颠覆了城市社会的原有结构,通过改造和重组原有的城市社团组织、瓦解和重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建立起高度统一的“单位制+街居制”的城市管理体制,并在人们的心态秩序上建立起某种“社会主义新传统”。本研究所观察的当代城市社区组织就在这样一种背景中重新生长起来。本研究在西街观察到三个较为典型的社区组织,一是中国所特有的、遍及中国各个城市的、由国家建构的社区居民组织,一是以研究推广本民族文化、凝聚本区域族胞为己任的民族社团,一是为致力于社区公益、扶贫助弱的草根青年志愿者团体。本研究认为草根公益型社区组织的出现更能体现城市社会的精神气质。而三个社区组织在人员结合、日常实践、观念认同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国家性和社会性,本研究认为,这正是城市中的大、小传统在社区组织中的表现。另一方面,由团体生活带来的个体性以及由家族主义传统延续而来的家庭意识亦同时存在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和观念当中,构成某种富有中国特色的都市性。本文亦讨论了人类学传统研究方法在都市研究中的适用性问题,包括城市社区和社区组织的边界,选择特殊对象还是普通对象,田野观察的具体过程,以及一些新方法如多地点、多方式的田野选择,对话和多音位模式的尝试等。本研究在广州西街观察到的是一个“组织中的社会”。
江震龙[10](2003)在《从纷繁多元到一元整一 ——“中国解放区散文”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解放区散文”,在中国二十世纪散文史上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但是,至今尚未见到对“中国解放区散文”进行综合系统、纵横比较的整体研究理论专着。因此,撰写一部“中国解放区散文”研究论着,应当是学术界一项既艰难又迫切的任务。“中国解放区散文”研究所具有的拓荒性质和理论价值,促使本人不畏艰难地选择其作为博士论文。 本人在占有扎实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对“中国解放区散文”中的报告文学、散文、杂文进行整体综合、纵横比较研究。以“中国文艺协会”成立时起的陕北苏区、经抗日战争时期的边区与各抗日民主根据地至大陆全面解放时的“中国解放区散文”作为研究对象。论文试图解决某些研究难点,探索某些研究盲点,从而比较准确地描述:“中国解放区散文”的生存环境和散文规范的确立,解放区报告文学的繁荣与缺失,解放区杂文的曲折演进,“中国解放区散文”作家丁玲、何其芳的艺术命运,“中国解放区散文”兴衰消长的深刻历史影响。从而能够在整体上展示“中国解放区散文”的创作形态、深层价值和衍变特征;诊断其审美范式及其影响,窥探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心理与时代精神状态;总结“中国解放区散文”兴衰消长的深刻历史影响。
二、“皇帝”召开座谈会 家长当学育儿经(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皇帝”召开座谈会 家长当学育儿经(上)(论文提纲范文)
(1)闽南疍民信仰现状研究 ——以福建省漳州市进发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疍民的研究 |
二、相关信仰、仪式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现存“船底人”信仰的几种形式 |
第一节 以村落为单位 |
第二节 以家族为单位 |
一、林甲文山辅顺将军庙 |
二、阮氏水上帝君信仰 |
第三节 公庙 |
第三章 进发宫的田野调查情况 |
第一节 宫庙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神诞祭典 |
一、主要神诞日 |
二、供品层级 |
三、送平安王 |
第三节 信仰人群 |
一、信众组成和现状 |
二、以“三坛”为中心的信仰组织 |
第四章 进发宫信仰活动的功能分析 |
第五章 留住什么:进发宫申遗史 |
第一节 用地之争与申遗之路 |
第二节 他者目光和文化自觉:作为非遗项目的“置民习俗” |
结论 “化外之民”在今天:文化区位学视角下的“船底人”文化变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昆明安宁八街三和寺寺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1.初入田野 |
2.文化震撼:遇见一种不一样的教育 |
3.田野反思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有关寺院教育的专题研究 |
(二)佛教教育的相关研究 |
(三)儒学教育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寺院及寺院教育 |
(二)教育及传统教育 |
(三)儒学教育 |
五、田野点介绍 |
(一)八街概况 |
(二)三和寺概况 |
第一章 三和寺的佛教教育 |
第一节 三和寺佛教教育的三种类型 |
(一)僧伽教育 |
1.身教与言传 |
2.丛林“家风” |
3.“小参” |
(二)居士教育 |
(三)大众普及教育 |
第二节 三和寺佛教教育的主要形式 |
(一)日常功课 |
(二)佛法学习班 |
(三)短期出家 |
(四)青年禅修营 |
(五)“打佛七” |
第三节 三和寺佛教教育的基本理念 |
(一)“让寺院回归教育” |
(二)学修并重、教行相长 |
小结 |
第二章 三和寺文庙的儒学教育 |
第一节 文庙儒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德育——以“礼教”为主的德行教育 |
1.上课礼仪 |
2.用餐礼仪 |
3.祭祀礼仪 |
(二)智育——以传统经典教育为主 |
1.经典的选取 |
2.读经的方式:兼谈与“读经教育”的异同 |
3.解经:听讲与复讲 |
(三)劳育——以“洒扫应对进退”为基 |
(四)体育——以武术、气功为主的传统健身运动 |
(五)美育——以古琴、书法为主的传统艺术教育 |
(六)德智劳体美的顺序问题 |
第二节 儒学教育的基本形式 |
(一)日常班 |
(二)暑期班 |
(三)七天成人公益班 |
(四)一年制公益研修班 |
第三节 儒学教育的基本理念 |
(一)传承道统:孝道、家道与师道 |
(二)言教、身教与境教 |
小结 |
第三章 “三和文化”与寺院教育 |
第一节 “三和文化”建构的基本前提 |
第二节 “三和文化”的基本内涵 |
(一)儒释道三和 |
(二)禅净密三和 |
(三)汉藏南三和 |
第三节 “三和文化”的延伸 |
(一)素食文化 |
(二)环保与护生 |
(三)和乐团与三和文化节 |
第四节 “三和文化”与寺院教育的关系 |
(一)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
(二)佛教、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
(三)文化建设与寺院教育的关系 |
第四章 三和寺寺院教育实践的反思和启示 |
第一节 关于三和寺佛教教育的三点思考 |
(一)“佛学”与“学佛” |
(二)经师与人师 |
(三)一门深入与广学多闻 |
第二节 关于三和寺儒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
(一)儒学教育与佛教教育的关系 |
(二)文庙是否变成宗教场所 |
(三)文庙与宗法性传统宗教 |
(四)避免儒学教育的“宗教之嫌” |
第三节 关于“三和文化”的三点思考 |
(一)“不和”的因素 |
(二)“三和”是否会导致“四不像” |
(三)“三和”是否有碍于“一门深入” |
结论 |
致谢 |
附录:相关图片 |
参考文献 |
(3)师范为何下乡: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教育史研究的底层视角 |
(二)乡村师范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 |
(三)多学科思想方法的关照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现代化与传统(乡土)化理论研究 |
(二)乡村师范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研究 |
(三)乡村师范教育的研究范式 |
三、研究意义、目标与内容框架 |
(一)研究意义阐释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框架 |
四、研究技术路线图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技术路线图 |
(二)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一)乡村与乡村教育 |
(二)乡村师范教育与兴起 |
六、史料来源 |
(一)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学术专着 |
(二)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及期刊报纸史料 |
(三)地方志、日记与回忆录等文史资料 |
第一章 乡村师范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乡村生活与乡村重建 |
第二节 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距离 |
一、乡村教育理论流派与乡村师范教育的思想渊源 |
二、学校本位的新教育与乡村普及教育的背离 |
三、私塾教育在乡村普及教育中现代价值的再认识 |
四、新教育的“乡村化”改造 |
第三节 师范教育与乡村教育的疏离 |
一、乡村教育的师资危机 |
二、师范教育的城市化及离农批评 |
小结 |
第二章 乡村师范教育的萌芽 |
第一节 发轫于地方师范:以山西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
第二节 山西国民师范学校的建立 |
小结 |
第三章 师范教育本土化:知识分子与乡村师范教育试验 |
第一节 师范教育本土化思想的孕育 |
一、知识界对师范教育的批评 |
二、知识分子对乡村师范的初步设想 |
三、乡村师范观念的确立:师范学校乡村分校 |
第二节 中国师范教育的乡村转向:晓庄师范 |
一、陶行知本土乡村师范教育思想来源考察 |
二、晓庄师范:从乡村师范到乡村改造 |
三、晓庄师范模式的传播 |
第三节 从乡村建设到乡村师范:邹平乡村师范教育的考察 |
一、梁漱溟与乡村师范教育 |
二、张宗麟与邹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
小结 |
第四章 民族国家建设:国民政府与乡村师范教育 |
第一节 乡村师范教育政策及学制 |
一、乡村师范学校的独立及学制建立 |
二、关于乡师入学程度及修业年限的讨论 |
三、乡师生之待遇政策 |
四、乡村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及组织结构 |
第二节 乡村师范教师队伍的形成 |
一、乡村师范教员教育背景考察 |
二、教员检定制度与乡师教员资格的检定 |
第三节 乡村师范学校的课程改革 |
一、乡村师范课程的设置 |
二、乡村师范课程的改进 |
三、课程学习与推广事业的论争 |
第四节 乡村师范学校的师范生 |
一、乡师生的入学背景 |
二、乡师生的来源考察 |
三、乡师生的教育生活 |
小结 |
第五章 共产主义革命:共产党与乡村师范教育 |
第一节 到农村去:知识阶层与农民阶层的思想关联 |
第二节 共产党的战略转移与乡村师范战略 |
第三节 共产党领导下的乡村师范教育实践 |
一、列宁师范学校 |
二、鲁迅师范学校 |
三、“北大荒的晓庄”:萌芽乡村师范学校 |
小结 |
结语 |
一、三种乡村师范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
二、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历史经验与当代观照 |
三、民国乡村师范教育的批判性分析 |
四、研究创新、存在的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乡村师范教育大事记 |
附录二 民国时期乡村师范学校统计 |
附录三 乡村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举要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研究现状 |
1.1.1 国内研究 |
1.1.2 国外研究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相关理论基础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2.1 中国茶传播的主要路径 |
2.1.1 丝绸之路 |
2.1.2 茶马古道 |
2.1.3 万里茶道 |
2.1.4 海上丝绸之路 |
2.2 早期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贸易的历史及主要特点 |
2.2.1 关于早期传播的各种说法 |
2.2.2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 |
2.2.3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
第三章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 |
3.1 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1.1 北传俄罗斯 |
3.1.2 茶入西欧 |
3.1.3 华茶在欧洲的贸易 |
3.2 中国茶在美洲和非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3 中国茶文化在亚洲地区的继续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3.1 茶在南亚与东南亚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
3.3.2 茶在日本的继续传播与贸易往来 |
3.3.3 茶在朝鲜半岛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
3.4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
第四章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4.1 现当代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格局 |
4.1.1 世界茶叶生产格局 |
4.1.2 世界茶叶贸易格局与变迁 |
4.2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贸易 |
4.2.1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状况 |
4.2.2 现当代中国的茶叶出口贸易概况 |
4.2.3 现当代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中的问题 |
4.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复兴与对外传播 |
4.3.1 台湾茶文化复兴 |
4.3.2 大陆茶文化复兴 |
4.3.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 |
4.3.4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问题及与茶叶出口的相互联系 |
第五章 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经验及启示 |
5.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茶叶宣传与茶文化普及 |
5.1.1 各国的宣传经验 |
5.1.2 启示 |
5.2 二战前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
5.2.1 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
5.2.2 英国市场 |
5.2.3 美国市场 |
5.2.4 启示 |
5.3 全球化时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 |
5.3.1 跨国企业并购茶叶公司 |
5.3.2 美国茶文化复兴 |
5.3.3 全球化时代世界一流茶叶品牌文化分析 |
5.3.4 启示 |
第六章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分析 |
6.1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内容 |
6.1.1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体系 |
6.1.2 中国茶文化的性质与特点 |
6.2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主体 |
6.2.1 政府 |
6.2.2 社会组织 |
6.2.3 企业 |
6.2.4 个人 |
6.3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媒介 |
6.3.1 实物形象 |
6.3.2 书籍报刊 |
6.3.3 广播影视 |
6.3.4 新媒体 |
6.4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受众 |
6.4.1 受众属性与分类 |
6.4.2 东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共通性 |
6.4.3 西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差异性 |
第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促进茶叶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
7.1 政府引领茶文化传播 |
7.1.1 纳入国家战略 |
7.1.2 重构茶文化 |
7.1.3 优化传播方式 |
7.2 组织主导茶文化传播 |
7.3 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 |
7.3.1 加强茶文化营销 |
7.3.2 打造中国茶叶品牌 |
7.3.3 细分国际市场 |
7.4 强化个人广泛参与 |
7.4.1 加强人际传播 |
7.4.2 加强个人传播 |
7.5 案例分析--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 |
7.5.1 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事件表 |
7.5.2 案例分析 |
7.5.3 评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论文致谢 |
作者简历 |
(5)突围与陷落 ——从现代文学女性写作看女性启蒙的艰难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女性,走在启蒙的路上 |
1. 原初命运:被囚禁的身体,被压抑的生命 |
2. 女性启蒙:女性本位与非女性本位 |
3. 相关研究:已有的与未有的 |
4. 概念界定:女性启蒙与女性写作 |
5. 写作思路:女性启蒙的向度/路径 |
第一章 原初命运:作为附庸与工具的存在 |
第一节 共生关系下女性的悲哀 |
(一) 《孔雀东南飞》:恶魔式母亲的生成(之一) |
(二) 《金锁记》:恶魔式母亲的生成(之二) |
(三) 《十八春》:恶魔式姐姐的生成 |
(四) "望门寡"与"花蝴蝶":"贞节"之妖魔,女子之杀手 |
第二节 女性生命:物化/符号化的存在 |
(一) 《绣枕》:千年历史的隐喻 |
(二) 《烦恼丝》:女人,头发的奴隶 |
(三) 《马嵬驿》:"祸水"女人的悲哀 |
(四) 《霸王别姬》:"月亮"女人的悲哀 |
第三节 女性身体:工具化的存在 |
(一) 《桓秀外传》:梦想飞不过高墙 |
(二) 《炸弹与征鸟》:"泄欲工具"的悲哀(之一) |
(三) 《生死场》:"泄欲工具"的悲哀(之二) |
(四) 《生死场》:"生产的刑罚" |
第四节 女性身体:最后的生存资本 |
(一) 《生人妻》:被售卖的妻子 |
(二) 《拜》:"结婚员"的悲哀 |
第五节 童养媳:被欺侮与被损害的 |
(一) 《最后的安息》:翠儿之死 |
(二) 《呼兰河传·第五章》:小团圆媳妇之死 |
(三) 《一个可怜的女子》:香姑之死 |
(四) 《一个女兵的自传·采茶女》:采茶女·童养媳,生活苦来如莲心 |
第二章 女性与教育 |
第一节 教育机会:获取的艰难 |
(一) 拦路虎之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意识 |
(二) 拦路虎之二:经济的困顿 |
(三) 拦路虎之三:"贞节"观的禁忌—寡妇不宜"抛头露面" |
第二节 求学之路:维系的艰难 |
(一) 经济困窘:头号"杀手" |
(二) 婚姻:求学路上的拦路虎 |
(三)政治问题:不可意料的失学 |
第三节 新教育与旧道德:男女自由交往问题 |
(一) 《被践踏的嫩芽》:被践踏的是什么? |
(二) 《是谁断送了你》:怡萱之死,谁是凶手? |
(三) 《第一次闹风潮》:"不能笑"的背后 |
第四节 教育,通向独立自主的桥梁? |
(一) 《母亲》:生命,从入学开始 |
(二) 女性自立:谁是阻挡的敌人? |
(三) 女性同盟与异性婚姻的博弈 |
第三章 女性与婚恋 |
第一节 什么是爱?—爱的误区 |
(一) 《旅行》:无性之爱的背后—爱的惶惑 |
(二) 《悲剧生涯》:爱,可怖的深渊—爱的错位 |
(三) 《工作着是美丽的》:爱情,人道主义的同情?—爱的误解 |
第二节 婚姻城堡:女性自我的压抑之所 |
(一) 《工作着是美丽的》:"弱势"男人的强硬 |
(二) 《退职夫人自传》:"温柔"男人的冷酷 |
(三) 《结婚十年》:新与旧之间的挣扎 |
(四) 《何处是归程》:婚姻,女人的归宿? |
(五) 《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自由,惟有婚姻之外才有? |
第三节 婚否?婚否?—一个"生存还是毁灭"般的问题 |
(一)《洛绮思的问题》:选择婚姻?还是选择学术? |
(二) 《绮霞》:选择"家"?选择琴? |
(三) 《象牙戒指》:拒绝的代价—永失我爱 |
(四) 《死灰》:摇摆的痛苦与摇摆的终结 |
第四节 自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
(一) 《弃妇》:自由—深闺女子的催命符(之一) |
(二) 《"我哪件事对不起他?"》:自由—深闺女子的催命符(之二) |
(三) 《人之道》:无法圆满的"琵琶记" |
(四) 《五四遗事—罗文涛三美团圆》:喜剧背后的悲剧意味 |
第五节 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之中 |
(一) 《小城三月》:翠姨,无力飞过传统之栅栏的鸟儿 |
(二) 《弃儿》:表层与深层,弃儿与被弃 |
(三) 《梦珂》:"天涯漂泊我无家" |
(四) 《倾城之恋》:"娜拉"的寻"家"之旅 |
(五) 《女儿身世太凄凉》:自由婚恋?包办婚姻?都是劫难! |
第四章 女性与革命 |
第一节 革命与爱情纠缠下的女性意识(之一) |
(一) 《韦护》:爱情是革命的绊脚石?亦或:革命是爱情的杀手? |
(二)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两个玛丽,两个丁玲 |
(三)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普罗与小资的争斗 |
(四) 三个男人与三个女人:韦护、子彬、望微与丽嘉、美琳、玛丽 |
第二节 革命与爱情纠缠下的女性意识(之二) |
(一) 《重新起来》:扭曲的革命女神 |
(二) 《红的日记》:没有男人女人,只有"同志兄弟"? |
(三) 《一个女兵的自传》:"打破恋爱梦" |
第三节 启蒙者的悲哀 |
(一) 《秋风秋雨愁煞人》:小说的"小"与现实的"大" |
(二) 《在医院中》:个体伦理与革命伦理的博弈 |
(三) 《炸弹与征鸟》:炸弹的无力与征鸟的悲哀 |
第四节 革命视域下的女性身体 |
(一) 《色·戒》:被征用的身体与被惑乱的心 |
(二) 《我在霞村的时候》:文本内外—贞贞与丁玲的情感交集 |
(三) 《受辱者》:无法言说的耻辱与无以消释的伤痛 |
第五节 革命/战争情境下的女性梦想 |
(一)《新嫁娘》:无法再见的爱人,无以重建的家园 |
(二) 《抛弃》:做母亲:无法达成的心愿 |
(三) 《战地日记》:冲出樊笼的身与冲不出樊笼的心 |
第五章 执着的探索 |
第一节 从《沙菲女士的日记》到《韦护》到《不算情书》—丁玲"爱"之探索 |
(一) 《莎菲女士的日记》:石破天惊的渴求 |
(二) 《韦护》:爱情,生命中的阳光 |
(三) 《不算情书》:石破天惊的告白 |
(四) 从《莎菲女士的日记》到《韦护》到《不算情书》:完整的寻"爱"之旅 |
第二节 "造命"路上的辛苦跋涉—陈衡哲的求学之路 |
第三节 "鸡蛋"与"高墙"—谢冰莹的抗争之路 |
(一) 裹足问题:"痛苦的第一声" |
(二) 读书问题:不能上学,毋宁死! |
(三) 婚姻问题:"飞越疯人院"—耐心和坚持创造的奇迹! |
结语:女性启蒙,翻越高墙的艰难 |
参考文献 |
A类: 作品类 |
B类: 传记类 |
C类: 论着类 |
D类: 硕博论文类 |
E类: 期刊论文类 |
F类: 工具书类 |
(6)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三、研究的目的与基本思路 |
(一) 研究的目的 |
(二) 基本思路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儒学价值观的学理依据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儒学价值观的必要性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
二、抵御西方“普世价值”的强势侵蚀 |
三、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价值认同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儒学价值观的可行性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相通相契 |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化的接力发展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儒学价值观的意义 |
一、实现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当代转化 |
二、强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二章 儒学价值观在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现实境遇 |
第一节 儒学价值观的历史沿革 |
一、儒学价值观的源流 |
二、儒学价值观的理论形态 |
第二节 儒学价值观的内涵及特质 |
一、儒学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
二、儒学价值观的主要特质 |
第三节 近百年来儒学价值观面对的冲击及挑战 |
一、新中国成立前“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 |
二、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反传统 |
三、改革开放后儒学价值观的际遇 |
第三章 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异分析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马克思主义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阐释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之处 |
一、民本观与人本观 |
二、知行观与实践观 |
三、“和为贵”与和谐理念 |
第三节 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差异之处 |
一、社会基础与时代性不同 |
二、理论基础与思想本质的异质 |
三、核心价值旨趣与理想之别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儒学价值观的科学探索 |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对儒学价值观的吸收和转化 |
一、爱国意识的升华 |
二、从群体主义到集体主义 |
三、从民本仁爱到为人民服务 |
第二节 邓小平对儒学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 |
一、“富民为民”思想呼应于儒家民本观 |
二、“两个文明”建设并举思想关联于传统儒家义利观 |
三、“三个有利于”标准与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相通 |
第三节 江泽民对儒学价值观的继承和转换 |
一、提升中华民族精神到新的境界 |
二、“执政为民”思想是对传统儒家“贵民”思想的承继和转换 |
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传统儒家德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第四节 胡锦涛对儒学价值观的承继和转换 |
一、“以人为本”与儒家民本思想 |
二、对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承继和发展 |
第五节 习近平论儒学价值观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
一、儒学价值观思想精华的阐释 |
二、论儒学价值观的时代价值 |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五章 儒学价值理念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创新转化 |
第一节 从传统仁爱观到社会主义友善价值现 |
一、传统仁爱观涵养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
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对传统仁爱观的传承 |
三、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对传统仁爱观的创新 |
第二节 从传统民本观到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 |
一、传统民本观中有民主思想吗 |
二、儒家民本观与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融通 |
三、儒家民本观与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殊异 |
第三节 从传统诚信观到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 |
一、儒家诚信观的内涵 |
二、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对儒家诚信观的继承 |
三、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对儒家诚信观的超越 |
第四节 从传统公正观到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 |
一、传统公正观的的历史渊源 |
二、传统公正观的合理内核 |
三、传统公正观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
四、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对传统公正观的超越 |
第五节 从传统和合观到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 |
一、传统和合观的历史起源 |
二、传统和合观的思想精华 |
三、传统和合价值观的现代转化 |
第六节 大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一、大同思想的发展 |
二、大同思想的内涵与特点 |
三、大同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启迪 |
第六章 以儒学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与方法 |
第一节 以儒学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 |
一、坚持历史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统一 |
二、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第二节 以儒学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
一、国家制度战略 |
二、国民教育平台 |
三、传播宣传引导 |
四、社会示范效应 |
第三节 以儒学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
一、历史镜鉴法 |
二、转换滋养法 |
三、对接开新法 |
四、功能实现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学前儿童受教育权是人权的重要起点 |
(二) 学前儿童受教育权对于维护儿童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三) 对我国已有保障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的反思 |
二、文献综述 |
(一) 受教育权与教育权研究 |
(二) 中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研究 |
(三) 文献评论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人权、受教育权与学前儿童受教育权 |
第一节 人权与教育 |
一、人权主体的扩展:从成年男子到儿童 |
二、人权的分类 |
三、个人权利 |
四、人权与教育的关系 |
第二节 作为人权的受教育权 |
一、权利与权力辨析 |
二、受教育权与教育权辨析 |
三、受教育权的性质 |
四、受教育权的分类 |
第三节 学前儿童与受教育权 |
一、学前儿童与学前教育 |
二、学前儿童受教育权与教育权 |
第三章 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基础 |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哲学基础 |
一、哈耶克的知识论基础 |
二、从哈耶克的知识论看儿童观 |
第二节 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基础 |
一、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国际法基础 |
二、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宪法基础 |
三、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普通法基础 |
第四章 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性质与内容 |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受教育权与相关基本权利 |
一、从两大国际公约中看学前儿童的权利 |
二、从《儿童权利公约》看学前儿童的权利 |
第二节 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性质 |
一、从三代人权框架内看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多重性 |
二、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福利权性质 |
第三节 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结构与内容 |
一、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结构 |
二、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内容 |
第五章 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保障 |
第一节 从“孟母堂”事件看我国学前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的困境 |
一、国家教育权的行使易出现越位和缺位双重问题 |
二、社会教育权易受国家教育权的侵犯,但也容易侵蚀家庭教育权和国家教育权 |
三、家庭教育权易受国家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的侵犯,但其行使不当易侵犯学前儿童受教育权 |
第二节 学前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的基础——家庭、社会与国家教育权的合理定位及其依据 |
一、人权与国家的关系 |
二、传统中国的文化一心理结构 |
三、哈耶克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观 |
第三节 教育权的实施就是对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的保障 |
一、家庭教育权的实施 |
二、社会教育权的实施 |
三、国家教育权的实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知识、文献、学术史:南宋考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术语释义和研究范围 |
三、本课题的学术史回顾 |
四、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构想 |
第一章 政治、学术、文化交织下的考据学(上) |
第一节 经学疑古思潮下的古文献回归问题 |
一、庆历以前经学疑古的考据因素 |
二、庆历以後经学疑古的深化 |
三、古文献回归与考据学 |
第二节 义理学与考据学的离合 |
一、求知古以明道:北宋义理学与考据学的"合" |
二、政治与性理:北宋义理学与考据学的"离" |
第三节 考实据信史学传统的发揭与考证意识的深化 |
第二章 政治、学术、文化交织下的考据学(下) |
第一节 两宋之际学术文化中的考据学 |
一、两宋之际的新学与洛学 |
二、义理平庸时代的学术研究 |
第二节 道学背景下的南宋考据学发展 |
一、"道学"演进对文献考据学的借重 |
二、道学周边诸儒的考据学 |
第三章 书籍文化与南宋文献考据之学 |
第一节 求真考撞:印本时代学风的衍生 |
第二节 嗜书校雠:书籍文化与南宋文献学的进展 |
第四章 博物与格物:南宋笔记中的考据深化 |
第一节 从"小说"到"笔记":宋代考据笔记的学术化 |
第二节 宋代文人知识世界与考据笔记 |
一、博物学知识世界裹的知识与考据 |
二、文人学术文化生活与笔记考据兴趣 |
三、道学世界读书格物中的笔记与考据 |
附录 |
第五章 南宋文献编纂的考据学自觉:以史注与类书为例 |
第一节 兼容并蓄以存其旧:"当代"史学转向中的史注文献意识 |
第二节 以存备览的知识:类书编纂的考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9)西街社会 ——对一条广州老城街道中社区组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都市人类学的脉络与本研究的出发点 |
二、中国经验中的家族传统和组织传统 |
三、本研究的背景:中国城市中的社团组织和社区组织 |
四、本研究的思路和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我的田野和研究方法 |
一、选择西街的理由 |
二、田野地的发现和研究主题的确立 |
三、本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实践 |
第三章 社区居委会的国家性 |
一、国家性的表现 |
二、阿君的麻烦事:压力底端的故事 |
三、计生科层的倒金字塔结构 |
四、社区居委会的计生管理实践 |
五、缓慢变迁中的模糊管理 |
第四章 社区居委会的社会性 |
一、榕树社区:创卫、创卫 |
二、未完成式:创绿、创模、创 |
三、文良居:精英老人、质朴社区 |
四、新春园艺会:话语霸权的改造 |
第五章 广州满族研究会:社区中的民族社团 |
一、与满研会相遇(满研会的名) |
二、新老会长谈(满研会的实) |
三、广州满族的历史境遇 |
四、重构历程中的国家、社会与个人 |
第六章 生命缘志愿者协会:社区中的志愿团体 |
一、做了八年义工的儿科医生和他的“组织” |
二、从学校到社区:生命协会的七年历程 |
三、生命协会的社会性特点 |
四、与社会性和国家性有关的一些讨论 |
第七章 结语:组织中的社会 |
一、形成中的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组织格局 |
二、社区组织的社会性和国家性 |
三、组织中的个体和家族中的个体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从纷繁多元到一元整一 ——“中国解放区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 “中国解放区”与“中国解放区散文” |
二、 “中国解放区散文”研究的现状、目的和意义 |
三、 “中国解放区散文”研究的任务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解放区散文”的生存环境和散文规范的确立 |
一、 第一、二个十年的现代散文环境 |
二、 “中国解放区散文”的生存环境 |
三、 中国共产党文艺指导思想的形成 |
四、 “中国解放区散文”创作规范的确立 |
第二章 解放区杂文的曲折演进 |
一、 解放区杂文的特质风貌与演变轮廓 |
二、 解放区“鲁迅式”杂文的两次重创 |
三、 “鲁迅式”杂文不同命运的深刻启示 |
第三章 解放区报告文学的繁荣与缺失 |
一、 解放区报告文学的基本面貌和创作倾向 |
二、 解放区报告文学军事题材一枝独秀 |
三、 解放区报告文学存在的缺限与失误 |
第四章 “中国解放区散文”作家丁玲、何其芳的艺术命运 |
一、 “中国解放区散文”作家丁玲的艺术命运 |
二、 “中国解放区散文”作家何其芳的艺术命运 |
结束语 “中国解放区散文”兴衰消长的深刻历史影响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解放区发表散文作品的文艺、学术报纸和刊物简介 |
四、“皇帝”召开座谈会 家长当学育儿经(上)(论文参考文献)
- [1]闽南疍民信仰现状研究 ——以福建省漳州市进发宫为例[D]. 杨紫玥. 厦门大学, 2018(07)
- [2]昆明安宁八街三和寺寺院教育研究[D]. 刘少武. 云南大学, 2018(01)
- [3]师范为何下乡: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兴起[D]. 曹彦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4]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 盛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1)
- [5]突围与陷落 ——从现代文学女性写作看女性启蒙的艰难性[D]. 肖小云. 南京大学, 2016(08)
- [6]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D]. 顾萍. 东南大学, 2016(12)
- [7]学前儿童受教育权研究[D]. 张利洪. 西南大学, 2013(10)
- [8]知识、文献、学术史:南宋考据学研究[D]. 温志拔. 南京大学, 2012(07)
- [9]西街社会 ——对一条广州老城街道中社区组织的研究[D]. 余冰. 中山大学, 2008(02)
- [10]从纷繁多元到一元整一 ——“中国解放区散文”研究[D]. 江震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