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视觉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龙舟文化,吉祥物
文化视觉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钟琦雯,龚茜倩[1](2018)在《岭南龙舟文化视觉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8年05期)
席珺珺[2](2016)在《城市文化形象视觉系统设计中感知设计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城市文化形象视觉系统设计的认识对于"城市形象(City Identity)"的内涵的最早书面概述来自于《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作者是凯文·林奇(Kevin Lynch,1960),他提出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综合印象和感知,后美国城市学者吉伯德基于凯文·林奇的理论提出:"城市中所看到的一切东西,都是要素。"1城市形象就是是城市给人的一个整体的印象,影响这一印象的产生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城市的形象通过对于文化的沉淀的提炼来展现,而(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6年17期)
邓亚乔[3](2015)在《文化旅游景区视觉系统设计与品牌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民消费能力的增强,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掀起了一阵针对景区开发和规划的热潮。伴随文化旅游景区规划与建设的推进,文化旅游景区形象塑造与传播也越发得到重视,文化旅游景区视觉系统设计已经成为景区形象建设必备的内容。面对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环境,构建景区品牌成为文化旅游景区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有效地把品牌理念融合到景区的视觉系统设计中,构建具有独特识别记忆的景区视觉形象,是文化旅游景区在白热化的竞争中求存并发展的方式。本文以汉阳陵文化旅游景区为具体案例,通过对汉阳陵文化旅游景区的视觉系统设计与品牌构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以下结论:汉阳陵文化旅游景区现有视觉系统设计对其品牌构建起着直接推动作用;景区视觉系统设计与品牌构建的联合塑造了具有独特识别记忆的汉阳陵文化旅游景区视觉形象,使汉阳陵文化旅游景区能够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屹立,并保持持续的吸引力。尽管汉阳陵文化旅游景区视觉系统设计与品牌构建的成效显着,也存在一些细微的不足。本文为了更加系统、完整地对文化旅游景区的视觉系统设计与品牌构建进行研究,将重新审视汉阳陵文化旅游景区视觉系统设计的典型要素和融入视觉系统设计的景区品牌构建模式、方法。剖析汉阳陵文化旅游景区视觉系统设计的定位、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寻找文化旅游景区视觉系统设计提升的突破点和创新点,使文化旅游景区视觉系统设计的研究更加完善和系统化;也为文化旅游景区视觉系统设计的发展提供一般思路和方法。同时,从文化旅游景区品牌构建的角度入手,分析视觉系统与品牌在汉阳陵文化旅游景区中的共建模式;以及探讨融合了视觉系统设计的品牌推广策略,在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发展中的实现方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和研究,最终使文化旅游景区视觉系统设计与品牌构建研究更加系统、完整。(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5-06-30)
莫军华[4](2015)在《基于农村社区文化重建的视觉系统设计——以苏州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了视觉系统设计在农村社区文化重建中的作用,在整体把握城乡一体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当代走向的基础上认清农村社区视觉系统设计文化形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视觉识别系统、主题文化展示和文化记忆景观叁个部分总结出一套适合农村社区文化重建的视觉系统。(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15年02期)
赖以希[5](2014)在《“城市文化元素”在公共交通视觉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交通问题也日益严峻,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它的视觉系统建设不仅仅影响着城市交通的流通效率,同时也是城市文化传播的一个窗口。城市文化,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而“城市文化元素”,则是来自于对城市文化的理解、概括和提炼。因此,在城市公共交通视觉系统中融入“城市文化元素”的设计是在保障城市交通有效流通的基础上,最大化展现城市文化形象和独特魅力的设计方法,是极具研究意义的。本文试图从城市公共交通的视觉识别系统,城市公共交通的环境视觉系统和城市公共交通的视觉导向系统叁个方面来研究城市公共交通视觉系统的建设,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出发,以“城市文化元素”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已有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探索如何形成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公共交通视觉系统。本文首先对城市公共交通视觉系统设计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进行了概述。接着对“城市文化元素”和“城市公共交通视觉系统”两个概念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城市文化元素”的内容特征和存在意义,同时结合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的现状,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城市公共交通视觉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已有的设计案例,指出“城市文化元素”在公共交通视觉系统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并总结了设计方法,不仅为城市公共交通视觉系统设计提供设计思路,还从图形、文字、色彩、材质四个方面阐述了“城市文化元素”的表现手法,强调了设计需要遵循的设计原则,并展望了城市公共交通视觉系统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将“城市文化元素”转化为可运用的视觉符号,为城市公共交通视觉系统的建设在设计方面提供识别性与识别效率方面的参考依据,使视觉系统更好的为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增强城市公共交通环境的使用率与城市文化的传承力。(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4-05-01)
林曦,赖以希,汪哲皞[6](2014)在《基于城市文化的公共交通视觉系统设计探析:以杭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交通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它的视觉系统建设不仅仅影响着交通的流通效率,同时也是城市文化传播的一个窗口。本文试图从视觉识别系统、环境视觉系统、视觉导向系统叁个方面来研究城市公共交通视觉系统的建设,以杭州为例,探索如何形成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公共交通视觉系统。(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14年01期)
曾宪凯[7](2013)在《完善城市视觉系统设计提高秦皇岛文化底蕴》一文中研究指出秦皇岛作为我国沿海开放的发展城市之一,以其优越的旅游环境,招商引资的经济体质,日新月异城市环境,科技化的公共设施而快速崛起;同时人口度密给交通带来复杂拥挤、商业的膨胀,又使城市的公共环境日益繁乱,给人们的居住和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结合秦皇岛市的现状论述了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重要性及相应对策。(本文来源于《现代装饰(理论)》期刊2013年07期)
杨国新[8](2012)在《当代中国城市视觉系统建设的艺术文化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的进步,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准确地传达信息和相互沟通而创造出一种视觉符号。这种"视觉符号"在广义上代表了整个城市的形象。将视觉符号拆分为"城市标志"、"象征物"两方面,分别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入手探讨,使其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文化的内涵,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提升城市品牌的自身形象。本课题主要是从视觉符号角度来谈城市形象建设的艺术文化观。(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2年S1期)
冯思思[9](2011)在《打造城市文化形象新载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的时代,城市间的差距在日臻缩小,连同城市中的方方面面也正在趋于标准化、国际化的发展轨迹。一栋栋似曾相识的摩天大厦,一个个跨国连锁的品牌标识,人们很难在离开的时候,对城市留下些清晰深刻的记忆。这不光使城市失去了个性,丧失了城市间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不利于城市长期的发展和规划。城市中的公共交通视觉系统亦是如此,在系统化、标准化、统一化传递信息的同时,人们多少希望公共交通视觉系统能够稍具特色,与城市精神内涵、文化形象相融合,不仅可以服务城市,而且能够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质、代表城市文化和底蕴。把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化形象元素运用在公共交通视觉系统中,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共交通视觉系统,不仅可以使城市中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而且利用公共交通系统遍布于城市中、集结成网络的特性,把城市文化形象统一、凝聚的汇集在一起,能够使整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得以塑造和提升。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个章节,分别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叁个方面着手,全面分析公共交通系统视觉形象的各要素及其与城市文化形象之间的关系,并以济南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现状及问题,并得出具体方案。第一章为“绪论”,从“发现问题”的角度引出本文,同时介绍公共交通视觉系统的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第二、叁章分别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概况”及“济南市城市文化及公共交通系统概况”。从“分析问题”的角度入手,全面分析公共交通系统的概念、组成部分;公共交通视觉形象系统的设计原则、组成部分;以及针对济南市文化形象及公共交通系统概况的分析,并提出建议,为第四章的具体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为“济南城市文化形象在公共交通视觉形象系统中的应用形式及视觉设计”,从“解决问题”的角度,通过分析所得,并结合济南城市文化形象,形成一套富有济南特色的公共交通视觉形象的具体方案。(本文来源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期刊2011-06-15)
樊海燕,陈倬豪[10](2009)在《特色城市文化在建设城市形象中的重要性——论西安城市文化标识及视觉系统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特色城市的建设需要特色的城市文化资本,对城市文化资本进行加工,创造出特有的文化标识,建立完整的特色分区视觉系统。从城市文化资本谈起,提出由特色城市文化提炼独特城市标识的概念,再将提炼出的文化标识运用于城市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各个方面,从文化内涵和视觉形象全方位彻底提升城市形象。(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文化视觉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城市文化形象视觉系统设计的认识对于"城市形象(City Identity)"的内涵的最早书面概述来自于《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作者是凯文·林奇(Kevin Lynch,1960),他提出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综合印象和感知,后美国城市学者吉伯德基于凯文·林奇的理论提出:"城市中所看到的一切东西,都是要素。"1城市形象就是是城市给人的一个整体的印象,影响这一印象的产生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城市的形象通过对于文化的沉淀的提炼来展现,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视觉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钟琦雯,龚茜倩.岭南龙舟文化视觉系统设计[J].中国民族博览.2018
[2].席珺珺.城市文化形象视觉系统设计中感知设计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6
[3].邓亚乔.文化旅游景区视觉系统设计与品牌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15
[4].莫军华.基于农村社区文化重建的视觉系统设计——以苏州地区为例[J].装饰.2015
[5].赖以希.“城市文化元素”在公共交通视觉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
[6].林曦,赖以希,汪哲皞.基于城市文化的公共交通视觉系统设计探析:以杭州为例[J].装饰.2014
[7].曾宪凯.完善城市视觉系统设计提高秦皇岛文化底蕴[J].现代装饰(理论).2013
[8].杨国新.当代中国城市视觉系统建设的艺术文化观[J].艺术百家.2012
[9].冯思思.打造城市文化形象新载体[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1
[10].樊海燕,陈倬豪.特色城市文化在建设城市形象中的重要性——论西安城市文化标识及视觉系统建设[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