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冷凝成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莰烯,木炭粉,改性聚酯类分散剂,料浆
冷凝成型论文文献综述
胡传奇,陈玉峰,霍艳丽,刘海林,梁海龙[1](2015)在《室温冷凝浇注成型用莰烯基木炭粉料浆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莰烯为分散介质,木炭粉为碳源,改性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为分散剂,在56℃条件下恒温球磨,制备出了莰烯基木炭粉料浆。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及其用量、恒温球磨时间对料浆流变性能的影响。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制备出了固相含量为40 vol%的料浆,料浆在50 s-1剪切速率下的粘度为70 m Pa·s,能满足室温冷凝浇注成型工艺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5年S1期)
胡传奇,霍艳丽,刘海林,梁海龙,黄小婷[2](2014)在《室温冷凝浇注成型莰烯基木炭粉料浆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室温冷凝浇注成型是一种新颖的制备多孔陶瓷的成型工艺,该成型工艺本文采用可在略高于室温温度下熔化且凝固后易升华的化学物质作为的分散介质制备陶瓷浆料,随后在室温下浇注成型,待分散介质凝固并升华排除后,形成具有一定孔隙结构的陶瓷坯体。该成型工艺与传统水基冷冻浇注成型相比,具有无需价格昂贵的冷冻设备、冷冻时体积变化小等特点,在制备多孔Al_2O_3、ZrO_2、羟基磷灰石等领域获得了(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4-11-19)
胡传奇[3](2011)在《多孔碳坯的室温冷凝浇注成型工艺及反应烧结体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室温冷凝浇注成型工艺和传统的水基冷冻干燥成型工艺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无需专门的冷冻设备等优点。本文采用全碳原料,通过室温冷凝浇注成型工艺制备出多孔碳坯体,再经过液相渗硅,制备出致密均匀、高强度的反应生成碳化硅。为此研究了莰烯基全碳料浆的制备工艺、多孔碳坯的浇注成型工艺、多孔碳坯与反应烧结体的显微结构与性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碳源、分散剂种类及剂量、固相含量、添加剂量对莰烯基全碳料浆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改性聚酯类CH系列分散剂时,木炭粉、N990炭黑等在莰烯中的分散性能良好,但木炭粉的反应烧结性能更好,故采用木炭粉作为碳源;CH5适合作为木炭粉在莰烯中分散的分散剂,在分散牌号为CB1500木炭粉时,其合适加入量为3wt%;料浆黏度随固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料浆有由牛顿流体向宾汉流体转变的趋势;粘结剂聚苯乙烯的加入会提高料浆的黏度;造孔剂木质纤维素添加量的增加会使料浆由宾汉流体向胀流型流体转变。2.研究了室温浇注成型、室温辅助振动浇注成型、低温浇注成型工艺对多孔碳坯线性收缩率、结构均匀性的影响,考察了在一稳定室内环境中多孔碳坯的升华干燥规律。研究表明:低温浇注成型碳坯的线性收缩率最大;素烧产生的线性收缩是碳坯尺寸变化的主要原因;室温浇注成型的碳坯在升华干燥过程中容易产生环状裂纹;室温下辅助振动浇注成型使莰烯的树枝状结晶充分长大,形成粗大的圆柱状孔;低温浇注成型的碳坯的孔尺寸更小,具有较好的结构均匀性;碳坯在稳定室内环境中的升华干燥时的相对质量-时间曲线符合指数函数。3.研究了多孔碳坯体的孔隙结构、反应烧结体的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多孔碳坯内存在圆柱状孔和尺寸较小的孔,反应烧结性能差,反应烧结体存在宏观缺陷;木质纤维素的添加能显着改善多孔碳坯的结构均匀性,提高多孔碳坯的反应烧结性能。当木炭粉含量为40vol%时,随着木质纤维素量的增加,反应烧结体强度离散性降低;当m木质纤维素:m木炭粉=10wt%时,随着固相含量的提高,反应烧结体的强度离散性降低。优化工艺后制备出的反应生成碳化硅的密度、平均抗弯强度、韦伯模数、维氏硬度分别为2.96g/cm~3、429.02MPa、13.27、27.52GPa。(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期刊2011-06-21)
胡传奇,王华,霍艳丽,刘海林,唐婕[4](2011)在《室温冷凝浇注成型碳坯制备反应烧结碳化硅》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制备不同固相含量的莰烯基全碳料浆,并研究料浆的流变特性。所制备的全碳料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制备出的素坯密度为0.457~0.872g/cm3,通过光学显微镜发现素坯表面具有圆形孔隙,随着固相含量的提高,素坯中的孔隙尺寸降低;通过在1550℃下的高温渗硅,最终制得密度为2.133~2.904g/cm3的反应烧结碳化硅。(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1年S1期)
胡路阳[5](2009)在《氧化铝和氧化硅多孔陶瓷冷凝成型与组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孔陶瓷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由于其具有密度小、耐高温、耐腐蚀、比表面积高等优点,在工程上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过去几十年,大量的技术被发展用于多孔陶瓷的制备,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所得材料孔的性质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冷凝成型工艺,利用成型剂晶体生长与升华的制备技术,以其材料组织性能可控、环境友好等特性,为多孔陶瓷的制备提供新的途径。针对这种新型的成型技术,结合颗粒对凝固系统温度与浓度场的影响,从理论上确定固-液界面的稳定性条件,并根据移动界面与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界面捕获与排出颗粒的临界速率。利用固-液界面的不稳定及颗粒从界面排除的判定条件,采用浆料底部匀速降温的定向凝固方式设计和制备了具有单向宏孔排列结构的材料,并从浆料组成成分与冷凝成型技术的角度对所制备材料的组织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氧化铝浆料引入甘油作为抗冻剂,冷凝成型制备的多孔陶瓷的力学性能可能被提高。通过研究不同固相含量浆料中,甘油浓度对凝固过程、陶瓷显微结构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认为甘油的添加增加了浆料的粘度和烧结样品的致密度,促进陶瓷中宏孔结构的转变和陶瓷层间的连接。这种良好的连接使多孔陶瓷获得高的力学性能。对于30 vol.%固相含量的水-甘油基浆料而言,制备陶瓷的轴向和侧向抗压强度分别达到255.1 MPa和105.8 MPa。除了浆料组分的改变可以对多孔陶瓷的组织性能调节外,冷凝成型技术的改进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例如通过采用浸渍与定向凝固结合的技术制备了具有复杂叁维连通孔结构的氧化铝陶瓷。在这个过程中,聚氨酯海绵被浸渍于含有20 vol.%氧化铝浆料的模具内,随后使浆料底部以6℃/min的降温速率定向凝固。经过预制件的干燥与烧结后,具有明显层状结构的多孔陶瓷被获得,其层厚与层间距分别为~9μm和~15μm。来源于海绵骨架烧蚀形成的大孔均匀分布在陶瓷样品中,这些大孔的存在导致了层状结构的局部中断,但所制备的多孔陶瓷仍保持高的力学性能。在定向凝固过程中,电场的引入也被用于致密/多孔双层氧化铝陶瓷的制备。其中致密层的厚度能够通过调节电压强度的大小进行控制,当加载的电压从15 V增加至90 V时,致密层厚度由51μm相应地增加到155μm。而在多孔层部分,所有制备的陶瓷都表现出相同的、具有良好连接的层状结构,其层厚与层间距分别为~14μm和~24μm。由于催化和吸附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具有等级孔系统的单向宏孔排列氧化硅陶瓷通过可溶性淀粉模板的矿化被原位合成。该过程由两步所构成,第一步采用可溶性淀粉水溶胶或水凝胶的定向冷凝制备具有单向宏孔通道的块体材料;第二步,使用制备的淀粉材料作为模板浸渍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胶-凝胶溶液中,进行模板结构的矿化。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可溶性淀粉材料的宏孔尺寸、壁厚及宏孔形貌可以通过调节其浆料的含量控制。当淀粉初始含量由10 wt.%改变为15 wt.%时,模板材料的宏孔尺寸减小,而壁厚增加。经过对第二步处理得到材料的干燥和煅烧后,多孔氧化硅陶瓷被获得。这些陶瓷完整地复制了模板的精细结构,展示了狭窄的宏孔分布。就其孔径而言,当浸渍时间从36 h增加到84 h时,平均尺寸由4.1μm减小到3.6μm。此外,在纳米尺度内,所有氧化硅陶瓷都展现出均匀的蠕虫状纳米孔与层状相的共存结构和高的BET、微孔比表面积。(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9-12-01)
王华[6](2007)在《反应烧结碳化硅坯体的冷凝浇注成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陶瓷材料先进成型技术中,室温冷凝浇注成型是近叁年来发展的一种冷冻浇注成型工艺,它具有水基冷冻浇注成型的主要优点,如在干燥过程中没有收缩开裂,可以实现陶瓷近净尺寸成型,能够制备具有特殊孔结构的陶瓷坯体等,同时避免了通常水基冷冻浇注成型工艺需要昂贵专用设备以及具有较大体积变化等缺点。本文以炭黑、碳化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莰烯作为悬浮介质,通过对陶瓷粉体在莰烯中的表面电性研究,高固相含量低粘度莰烯基炭黑料浆、高固相含量碳化硅料浆以及炭黑/碳化硅料浆的制备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反应烧结碳化硅素坯的室温冷凝浇注成型工艺,制备出了结构均匀、具有一定孔结构的反应烧结碳化硅素坯以及烧结体。主要获得的研究成果如下:研究了各种陶瓷粉体在莰烯中的表面电性,并对陶瓷粉体在莰烯中的表面电性进行了分析。偶联剂与分散剂的加入能够改变陶瓷粉体在莰烯中的表面电位,碳化硅、炭黑表面ZETA电位随偶联剂以及分散剂的加入量存在一个极值,此极值与陶瓷粉体表面对偶联剂以及分散剂的饱和吸附量密切相关。通过ZETA电位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分散剂以及偶联剂最佳加入量。系统研究炭黑莰烯基浓悬浮体的制备技术以及流变特性,阐明了炭黑的分散性与炭黑表面官能团含量的关系。研究发现:表面的酚羟基以及醌基含量高的炭黑在莰烯中的分散性能较好。超分散剂CH6是一种优良的炭黑分散剂,其最佳加入量为2mg/m~2,分散机制为空间位阻稳定机制。采用超分散剂CH6分散的莰烯基炭黑料浆在固相含量为40vol%以下时,其流变特性接近于牛顿流体;当固相含量高于40vol%时,炭黑料浆呈现出塑性流体特征。系统研究了莰烯基碳化硅料浆的制备技术。通过对碳化硅表面改性可以有效提高碳化硅在莰烯中的分散性能,表面改性剂的种类以及改性工艺对分散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使用钛酸酯偶联剂TC27并采用干混法进行预处理的方式能够获得最好的分散效果。通过选用合适分散剂以及适当的表面改性以及采用合理级配,可以制备出固相分数达到70vol%,粘度为1.1Pa·s的莰烯基料浆,能够满足室温冷凝浇注成型工艺的要求。对莰烯基炭黑/碳化硅料浆制备技术以及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料浆的粘度与炭黑含量相关以及固相含量相关,通过优化制备出固相含量达到70vol%,50s~(-1)剪切速率下粘度小于0.9Pa·s的料浆,上述料浆能够较好地实现室温冷凝成型工艺。莰烯基碳化硅以及莰烯基炭黑/碳化硅料浆的流变学特性接近于宾汉流体。料浆存在剪切变稀现象,并存在一定的屈服值。研究了室温冷凝浇注成型的干燥过程,研究表明:冷凝成型样品的干燥可以分为升华干燥与解吸干燥两个阶段,其干燥速率随干燥时间的延长而呈指数下降。室温冷凝浇注成型工艺制备的炭黑/碳化硅坯体显微结构均匀,坯体中的气孔呈现树枝状结构,气孔尺寸分布为单峰分布,气孔尺寸与成型料浆的固相含量以及颗粒级配相关。可以通过调整固相分数、颗粒级配、炭黑含量等因素制备出致密或者一定孔结构的样品。经反应烧结后可制备出微观结构均匀的密度为3.0g/cm~3的烧结体。(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期刊2007-04-16)
王明川,吕莉娟[7](2006)在《中药滴丸冷凝成型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温度梯度冷凝法生产中药滴丸时,滴丸在冷凝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对药丸的各主要技术指标都有直接影响,而冷凝剂温度梯度控制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对象,它也是滴丸成型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工艺控制过程。(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06年S1期)
冷凝成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室温冷凝浇注成型是一种新颖的制备多孔陶瓷的成型工艺,该成型工艺本文采用可在略高于室温温度下熔化且凝固后易升华的化学物质作为的分散介质制备陶瓷浆料,随后在室温下浇注成型,待分散介质凝固并升华排除后,形成具有一定孔隙结构的陶瓷坯体。该成型工艺与传统水基冷冻浇注成型相比,具有无需价格昂贵的冷冻设备、冷冻时体积变化小等特点,在制备多孔Al_2O_3、ZrO_2、羟基磷灰石等领域获得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冷凝成型论文参考文献
[1].胡传奇,陈玉峰,霍艳丽,刘海林,梁海龙.室温冷凝浇注成型用莰烯基木炭粉料浆的制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5
[2].胡传奇,霍艳丽,刘海林,梁海龙,黄小婷.室温冷凝浇注成型莰烯基木炭粉料浆的制备[C].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2014
[3].胡传奇.多孔碳坯的室温冷凝浇注成型工艺及反应烧结体性能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1
[4].胡传奇,王华,霍艳丽,刘海林,唐婕.室温冷凝浇注成型碳坯制备反应烧结碳化硅[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
[5].胡路阳.氧化铝和氧化硅多孔陶瓷冷凝成型与组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6].王华.反应烧结碳化硅坯体的冷凝浇注成型[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7
[7].王明川,吕莉娟.中药滴丸冷凝成型过程的研究[J].机电信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