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新的结核疫苗的可能性(论文文献综述)
蒋加庆,景辉,李秀玲[1](2021)在《卡介苗生产工艺、质量、使用现状及新型结核病疫苗的发展趋势》文中指出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érin,BCG)目前仍是WHO推荐预防结核病(tuberculosis,TB)的唯一疫苗,对儿童中的结核性脑膜炎及播散性TB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可降低重症TB的风险。虽然新生儿接种BCG效果肯定,但对多数成人肺部疾病的预防作用不一,防治效果差异显着。本文对TB及BCG免疫现状,BCG菌种特性、生产工艺、质量标准、质量风险、接种和接种后异常反应,以及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作一综述,并对BCG的发展及改进提出建议,对BCG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及新型TB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展望。
齐金铭[2](2021)在《基于β-葡聚糖与甘露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重组蛋白疫苗》文中指出寨卡病毒(ZIK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因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而受到广泛关注。寨卡病毒可造成先天性小头畸形,以及成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由于寨卡病毒既通过蚊媒传播,又可通过非媒介传播途径传播,控制寨卡疾病的传播比较困难,且感染寨卡病毒后有较高的致病风险和严重的健康威胁。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寨卡病毒疫苗显得极其重要和紧迫。重组蛋白疫苗是一种包含病毒抗原蛋白的新型疫苗,因其良好的安全性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青睐。但由于病毒抗原本身的免疫原性较弱,需要添加佐剂以及选择合适的递送系统,使其可以诱导强大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E蛋白作为寨卡病毒的关键结构蛋白,是研制寨卡疫苗的理想抗原。为增强E蛋白的免疫原性,需要在抗原中加入佐剂。β-葡聚糖作为一种多糖佐剂,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并触发细胞免疫反应,将E蛋白与β-葡聚糖共价偶联是一种提高E蛋白免疫原性的策略。然而,E蛋白的抗原表位和β-葡聚糖的免疫调节位点在偶联物中会被屏蔽,此外,偶联物也可能会引发对β-葡聚糖的非预期免疫反应。因此,将酸敏感的腙键和硫醇敏感的二硫键用作E蛋白和β-葡聚糖之间的连接键,得到偶联物E-PS-4。当偶联物进入免疫细胞后,在溶酶体中的低pH及细胞质中高水平谷胱甘肽的作用下,导致腙键水解和二硫键还原,使E蛋白与β-葡聚糖充分解离,克服了抗原表位和免疫调节位点被屏蔽的缺点。与不含腙键和/或二硫键的偶联物相比,E-PS-4刺激产生了高水平的E蛋白特异性IgG,是E蛋白组的27倍,且β-葡聚糖特异性IgG滴度降低了 8倍,并且可诱导分泌高水平的IFN-γ、TNF-α、IL-2和IL-10。此外,E-PS-4可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且对器官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E-PS-4在血清中的半衰期延长为E蛋白的3.3倍,清除速率降为1/5。因此,E蛋白通过腙键和二硫键与β-葡聚糖结合,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EDⅢ蛋白是寨卡病毒E蛋白的第三结构域,包含了大部分中和抗体表位,且不会引起抗体依赖增强(ADE)效应。然而,EDⅢ蛋白必须与佐剂和抗原递送系统一起使用,以提高其免疫原性。血红蛋白(Hb)可以调节炎症和细胞因子水平,并激活巨噬细胞。甘露聚糖(Mannan)是组成真菌细胞壁的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因此,我们将EDⅢ、血红蛋白和甘露聚糖共价结合,血红蛋白和甘露聚糖均作为佐剂,先进行共价结合,偶联物(HM)作为递送系统,以二硫键为连接键与EDⅢ偶联,得到偶联物HM-EDⅢ-2。通过细胞内高水平谷胱甘肽环境下二硫键的断裂,可以实现EDⅢ与HM在细胞内的有效分离。结构分析表明,与HM偶联后,可以基本维持EDⅢ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免疫学研究表明,与EDⅢ相比,HM-EDⅢ-2的EDⅢ特异性IgG滴度增长了 29倍,并可分泌高水平的IFN-γ、IL-2、IL-5和IL-10细胞因子,并且对器官没有明显的毒性。此外,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HM-EDⅢ-2在血清中的半衰期延长为EDⅢ组的2倍,清除速率降为1/10。因此,HM-EDⅢ-2可以增强对EDⅢ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我们的研究有望为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寨卡病毒疫苗提供一种途径。
曾艳平[3](2021)在《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背景:近几十年随着全球大量移民、HIV患者数量的增加及耐药菌株的传播,给全球结核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中国是全球结核病第二大国,患者数量占全球结核总数的17%,防控形势严峻。脊柱结核作为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骨与关节结核的最常见及最严重形式。该病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小负担,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脊柱交界区结核,是处于脊柱特殊区域的结核,其发生在脊柱应力过渡区,存在进展为脊柱后凸畸形并发截瘫的高风险,然而目前相关研究报道较少。脊柱交界区结核可分为:颅颈交界结核、颈胸交界结核、胸腰交界结核及腰骶交界结核,其中胸腰椎交界结核最为常见,颅颈交界结核最为少见。目前,脊柱交界区结核的治疗并无相关指南。一般认为,轻、中度脊柱交界结核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即:抗结核化学疗法、全身营养支持、部分制动)达到治愈效果。对于合并脊柱不稳、神经功能损害、大面积椎旁脓肿、严重后凸畸形,以及耐药结核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外科手术根据入路的不同,可分为前入路手术、后入路手术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且各手术方式有其适应症及优缺点。各脊柱交界区结核存在局部解剖结构、承力特点、病灶范围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尚无统一的共识及标准,而当前其手术治疗的相关研究少,严重影响着手术医生的决策。本研究通过三个部分研究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各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各手术入路方式的适应症,以期能够帮助医道同仁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手术治疗策略,为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手术治疗和科研交流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一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04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65例颈胸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5例;B组,后入路,共18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12例。三组中共36例术前出现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NDI、JO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7.1±16.6 y、15.7±13.2 mon、21.4±9.7d,B组分别为26.4±12.9 y、21.8±13.0 mon、28.4±8.2 d,C组分别为31.3±15.9 y、23.4±12.8mon、26.3±6.8 d,各指标组间统计学上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A组分别为244.4±117.6 min、373.4±433.7 ml,B组为218.0±47.0 min、222.2±134.2 ml,C组为374.8±43.6 min、741.7±281.1 ml。三组中C组失血量最大,手术时间最长,与A组、B组相比,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42.9±23.5 mm/h、9.7±5.6 mm/h;B组,45.9±29.1 mm/h、5.7±3.1mm/h;C组,61.3±27.2 mm/h、6.3±3.4 mm/h。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分别为:A组,15.7±10.6°、10.4±9.3°及11.0±7.7°;B组,19.8±7.7°、10.0±3.1°及11.0±3.2°;C组,13.8±5.3°、7.6±2.9°及8.3±2.8°。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Cobb角明显改善,与各组术前相比,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大部分于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同样,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JOA和NDI值,与术前相比,数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第二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4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2例胸腰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7例;B组,后入路,共57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28例。三组中共46例术前伴发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中,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A组分别为35.5±13.6 y、20.3±13.0 mon、22.4±4.7d,B组为42.5±15.6 y、18.8±13.7 mon、19.8±8.3 d,C组为35.7±14.2 y、23.4±10.6mon、27.5±10.9 d。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32.7±91.6 min,B组为319.4±137.0 min,C组为434.8±121.4 min,结果显示三组中C组平均手术时间最长,与A组、B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A组术中失血量为923.8±421.3 ml,B组为967.5±813.5ml,C组为1157.1±994.6 ml。术前、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53.9±25.0 mm/h、9.5±5.6 mm/h;B组,46.1±27.6 mm/h、12.4±11.9 mm/h;C组,49.2±27.0 mm/h、11.6±10.6mm/h。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分别为:A组,22.8±8.8°、14.9±5.3°及18.3±6.3°;B组,21.5±10.8°、7.4±4.9°及10.3±5.4°;C组,23.4±14.7°、9.7±6.0°及12.8±7.6°。与术前相比,三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有明显改善,差异显着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大部分于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三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第三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腰骶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4例;B组,后入路,共25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13例。三组共19例术前伴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A组为37.4±13.3 y、16.6±14.8 mon、16.6±4.3d,B组为42.7±15.2 y、23.1±25.1 mon、26.3±6.8 d,C组为33.5±13.5 y、20.3±11.4 mon、23.6±7.6 d。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A组为181.2±77.2 min、375.3±271.4 ml,B组为320.0±169.1 min、910.0±861.9 ml,C组为454.1±154.3 min、1046.2±598.1 ml,结果显示三组中A组术中失血量最少、手术时间最短,与B、C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术前和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48.1±28.2 mm/h和13.3±16.3mm/h;B组,39.6±25.3 mm/h和21.0±22.5 mm/h;C组,52.8±32.3 mm/h和21.0±28.9mm/h。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腰骶角分别为:A组,34.4±11.6°、36.7±6.5°及36.1±8.1°;B组,31.3±12.6°、34.6±7.8°及33.5±8.5°;C组,25.8±8.2°、34.3±6.8°及32.7±5.6°。而三组腰椎生理性前凸角(L1-S1)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分别为:A组,45.0±14.7°、48.5±13.2°及47.6±12.5°;B组,40.2±16.2°、45.0±12.4°及43.7±13.7°;C组,31.8±15.6°、37.2±13.6°及36.5±13.2°。与术前相比,三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腰骶角和腰椎生理性前凸角有明显改善,差异显着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三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进行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1、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入路均可有效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后入路适应症狭窄,应选择性使用,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创伤大、手术技能要求较高,需严格把握其适应症,而前入路疗效好且其适应症较广;2、对于胸腰椎交界区结核,三种手术入路均能实现病灶的清除、脊髓及神经根的减压、脊柱的稳定及后凸畸形的矫正和维持,后入路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适应症广的特点,而对于前方巨大脓肿、多节段病变及严重后凸畸形的患者,建议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3、前入路手术治疗腰骶椎交界结核,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其适应症广,而对于严重后凸畸形或前中柱破坏严重仅通过前路难以有效固定的患者,建议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对于病灶位于后柱而无前方大脓肿的患者可采用后路手术;4、单靠任一手术入路不能治疗所有脊柱交界区结核患者,每种入路方案都有其适应症,应在合理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制定出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病变范围、一般情况及术者的熟悉程度综合考虑。
张慧[4](2020)在《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变态反应原的临床效用的评价及其相关统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之一,我国结核病负担很重,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菌素(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皮肤试验常用于TB的临床辅助诊断和筛查,但特异性差。近年来,以T细胞为基础的T-SPOT检测因其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而得到快速发展用于TB的辅助诊断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的筛查,但试剂价格昂贵,操作很难自动化,不适用于偏远地区TB的辅助诊断和大范围人群的筛查。因此,研发特异性强、价格合理、方便使用的皮试试剂是TB控制的重要前提。基于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和MTB特异性抗原早期分泌抗原靶点6(Early secretory antigenic target 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ulture filter protein 10,CFP10),我国自主研发了重组融合蛋白EC(ESAT6-CFP10)皮试试剂进行临床试验研究。本研究的目的:1.评价EC皮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2.评价EC皮试、PPD皮试以及T-SPOT三种检测方法的关联性和一致性;3.评价EC皮试的临床有效性;4.评价EC皮试的安全性。研究对象与方法对EC与PPD皮试以及EC皮试与T-SPOT检测的灵敏度差值及特异度差值设定原假设、备择假设、非劣效和优效的界值,重复试验求得检验效能,迭代增加求得样本量。随后在临床大样本数据的条件下,得出两种方法灵敏度差值和特异度差值的标准差,计算可信区间。2015年10月至2018年03月,共选取1090例患者入组。患者研究由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天津市海河医院、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北京胸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福州肺科医院、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及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协同完成。2016年01月至2016年06月,共选取1564名健康人入组。健康人群研究由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对受试者的人口学特征及临床特征等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成组t检验对年龄、身高、体重、血压、体温在三阴人群(T-SPOT检测、PPD皮试及EC皮试均为阴性的健康人群)中卡介苗组和安慰剂组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采用c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对性别、民族、合并疾病和用药情况在三阴人群中两组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分别计算以硬结和红晕作为EC皮试诊断标准的灵敏度、特异度、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率、约登指数(Youden index,YI)和Kappa值;计算硬结和红晕的阳性检出率,两者之间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一致率和Kappa值;计算四种指标之间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率。所有率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各类受试人群之间EC皮试阳性反应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计算EC皮试、PPD皮试及T-SPOT检测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率、YI和Kappa值。三种检测方法之间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率比较采用c2检验。在各类受试人群中,计算EC皮试、PPD皮试和T-SPOT检测两两之间的一致率,两两之间检测结果比较采用配对c2检验。将受试人群分为结核病患者组、非结核病组,构建配对四格表。在结核病患者人群中分别计算两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在非结核病人群中分别计算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分别对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做差,得出差值的标准差,运用可信区间方法判定EC皮试的临床效用。研究结果1.通过三臂检验的样本量模拟,在灵敏度方面:当SeB在[0.75,0.85]变化时,样本量随着SeB,SeC值的增大而增大。整体来讲,SeA=0.80所需的样本量要比SeA=0.82和SeA=0.85大得多。当SeA=0.80,SeB=0.75,SeC=0.80时检验效能最大,约为0.997;当SeA=0.80,SeB=0.85,SeC=0.85时检验效能最小,约为0.695。在特异度方面:样本量随着SpA和SpB的增大而增大。当SpA=0.90,SpB=0.97时所需的样本量最大,为1048;当SpA=0.95,SpB=0.90时所需的样本量最小,为46。可信区间下限大于非劣效界值,则可得出新的诊断方法在灵敏度(或特异度)方面非劣效于传统的诊断方法;可信区间下限大于优效界值,则可得出新的诊断方法在特异度方面优效于传统的诊断方法。2.以红晕为EC皮试诊断标准的灵敏度高于以硬结为诊断标准的灵敏度(P<0.01);在健康人群中,皮试后24小时,以红晕为皮试诊断标准的特异度低于以硬结为诊断标准的特异度(P<0.01),皮试后48小时,以红晕和硬结分别作为诊断标准的特异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3);在卡介苗人群中,皮试后24小时(P=0.18)和48小时(P=0.32),以红晕和硬结分别作为诊断标准的特异度比较均无差异。在结核病患者中,皮试后48小时及72小时,硬结与红晕诊断结果的一致率高于皮试后24小时的一致率(P<0.01);在非结核性肺部其他疾病患者(P=0.60)、健康人群(P=0.11)及卡介苗接种人群(P=0.49)中,皮试后各时间点硬结与红晕诊断结果的一致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在结核病患者中,单用红晕及平行使用硬结或红晕这两种诊断指标的灵敏度较高(P<0.01);在非结核性肺部其他疾病患者中,联合使用硬结和红晕作为诊断指标的特异度最高(P<0.01),在健康人群(P=0.27)以及卡介苗接种人群(P=0.42)中,四种诊断指标的特异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结核病患者和卡介苗接种人群中,单用红晕及平行使用硬结或红晕这两种诊断指标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高(P<0.01)。3.非结核人群中,EC皮试的阳性反应率显着低于结核病患者中EC皮试的阳性反应率(P<0.01);各类结核病患者中,EC皮试的阳性反应率显着高于非结核性肺部其他疾病患者中EC皮试的阳性反应率(P<0.01);各类结核病患者中,EC皮试的阳性反应率显着高于卡介苗接种人群中EC皮试的阳性反应率(P<0.01);菌阴肺结核患者中,EC皮试的阳性反应率低于菌阳肺结核患者中EC皮试的阳性反应率(P<0.01);不同治疗类型患者中,EC皮试的阳性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6)。4.在结核病患者中,三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都很高,三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健康人群特别是在卡介苗接种人群中,EC皮试的特异度很高,PPD皮试的特异度显着低于EC皮试和T-SPOT检测的特异度(P<0.01);EC皮试、T-SPOT检测与临床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率,PPD皮试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率低于EC皮试、T-SPOT检测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率(P<0.01)。5.在所有类型结核病患者中,三种方法之间两两比较,一致率在90.00%左右,三种方法两两之间一致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卡介苗接种人群中,EC皮试和T-SPOT的一致率为94.94%,两种检测方法一致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非结核性肺部其他疾病患者、健康筛选人群及卡介苗接种人群中,EC和PPD皮试,PPD皮试和T-SPOT检测之间一致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6.在灵敏度方面,EC皮试的灵敏度非劣效于T-SPOT检测和PPD皮试。在特异度方面,EC皮试的特异度非劣效于T-SPOT检测,优效于PPD皮试。7.EC皮试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不良反应,多为注射部位瘙痒和疼痛,且不良反应多为轻度,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1.运用三臂检验的方法对临床试验的样本量进行模拟并计算检验效能;根据文献报道,在临床大样本数据条件下简化了诊断试验临床有效性的判定方法,两种诊断试验灵敏度(或特异度)差值的可信区间下限大于非劣效界值(或优效界值),则可以下临床非劣效(或优效)的结论。2.EC皮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很高,且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EC皮试与T-SPOT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高;在灵敏度方面,EC皮试非劣效于PPD皮试与T-SPOT检测,在特异度方面,EC皮试非劣效于T-SPOT检测优效于PPD皮试;安全性良好。EC皮试可代替T-SPOT和PPD皮试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筛查,结核病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刘丽婷[5](2020)在《结核分枝杆菌脂蛋白LPQH对小鼠Ana-1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激活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目的蛋白LPQH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原核表达及纯化,将获得的目的蛋白作用于小鼠Ana-1巨噬细胞,检测其对体外细胞NLRP3炎症小体激活作用和细胞死亡的影响,以了解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脂蛋白LPQH在宿主巨噬细胞免疫-MTB感染相互关系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以LPQH为靶点的治疗方法或新型疫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首先利用NCBI Genbank、Expasy子软件Proteparam、Pro Scale、Signal P5.0 Server、TMpred Server、PHYRE2等数据库和在线分析工具对LPQH蛋白进行理化性质、亲疏水性氨基酸残基分布、信号肽、跨膜情况、蛋白质结构的分析。接着构建重组质粒pET-28a-LPQH,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中并诱导表达以获得目的蛋白LPQH,western blot分析其免疫反应性,镍离子亲和层析柱进行重组蛋白的纯化。再将不同浓度纯化LPQH蛋白直接作用于小鼠Ana-1巨噬细胞,在作用不同时间段后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LRP3炎症小体的主要成分NLRP3、ASC、caspase-1p20蛋白表达量的变化;ELISA方法检测细胞IL-1β分泌量及LDH试剂盒检测细胞LDH释放量;结合Hoechst33342/PI染色试剂盒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死亡情况。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LPQH蛋白有159个氨基酸残基,为疏水性蛋白,性质比较稳定;预测有两次跨膜及有信号肽;蛋白二级结构中含有47%无规则卷曲、53%β-折叠和3%α-螺旋;三级结构可见空间构象比较疏松。成功诱导表达并纯化目的蛋白LPQH,浓度可达1mg/m L;western blot证实蛋白有良好免疫反应性。LPQH纯化蛋白作用于小鼠Ana-1巨噬细胞后,caspase-1p20蛋白表达量增加(P<0.01),caspase-1p20的表达量与LPQH蛋白作用浓度成正相关。LPS+LPQH纯化蛋白作用于小鼠Ana-1巨噬细胞中,升高细胞NLRP3炎症小体主要成分NLRP3、ASC、caspase-1p20蛋白表达量(P<0.01),同时使细胞IL-1β分泌量增加(P<0.01)。在加入高浓度KCl抑制细胞内钾离子外流,再加入LPQH纯化蛋白作用小鼠Ana-1巨噬细胞,细胞中NLRP3、ASC、caspase-1p20蛋白表达量皆有下降。LPQH纯化蛋白单独作用于小鼠Ana-1巨噬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IL-1β分泌量无差异(P>0.05)。LPQH及LPS+LPQH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LDH释放量无明显变化(P>0.05)。流式检测LPS+LPQH作用细胞不引起明显细胞坏死(P>0.05),也无明显细胞凋亡出现(P>0.05)。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了解了LPQH蛋白的相关特性。成功克隆表达纯化出目的蛋白LPQH,且经western blot鉴定该蛋白免疫反应性较好。LPQH纯化蛋白(实验浓度0.1~1.0μg/m L)作用小鼠Ana-1巨噬细胞可通过钾离子外流途径激活细胞NLRP3炎症小体,但不引起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彭有胜[6](2020)在《基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研究喹啉类化合物的抗结核活性》文中研究指明结核病一直以来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二芳基喹啉类化合物在结核病治疗和研究方面具有可观的前景,因此探究该类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耐药基因及其安全性,可为抗结核药物的研发和后期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奠定基础。本实验采用2倍稀释法测定贝达喹啉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通过测序检测其耐药基因,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来预测耐药基因和耐药途径;采用比例法测定二芳基喹啉类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的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来验证贝达喹啉有效基团,通过体内毒性试验来探究该类化合物的安全性。其结果如下:1、本区域结核病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39.04%和19.99%。耐多药除71-80年龄阶段比其它耐药类型都要高,且在41-50年龄阶段最高为28.74%。结核分枝杆菌全基因组大小为4406812bp,G/C含量占65.62%,包含4113个ORF,总蛋白长度主要在600Aa以下;基因主要涉及能源生产和转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脂质转运与代谢等;主要参与ABC转运蛋白、双组分系统、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碳代谢、柠檬酸循环、脂肪酸生物合成、细菌分泌系统;基因编码糖苷水解酶、糖基转移酶和碳水化合物酯酶占碳水化合物相关酶的82.45%,结核分枝杆菌在编码氨基糖苷N-乙酰转移酶、十一烯基焦磷酸磷酸酶的基因以及五肽重复家族基因位点预测出存在突变。2、贝达喹啉对临床菌株的MIC主要集中在0.060μg/mL左右。贝达喹啉耐药基因Rv0678主要存在V152A突变,突变率为5.8%,另外还存在其他突变:G77R、S51F、E112K、L141R,atpE基因主要存在P62A突变,突变率为8.2%,其他突变有D27G和V74L,pepQ基因主要存在H211Q突变,突变率为3.4%,未发现存在其他突变。11种二芳基喹啉类化合物仅H2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敏感。化合物H2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单耐链霉素、耐多药和多耐药的MIC均为0.10μg/mL,MBC在0.10~0.25μg/mL范围内。异烟肼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的MIC、MBC在0.10~0.25μg/mL范围内,利福平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的MBC在10~20μg/mL范围内,乙胺丁醇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的MIC为0.5μg/mL。体内急性毒性试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的小鼠体质量变化有显着性差异(P<0.05),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血小板比容存在差异性差异(P<0.05),肝脏系数有显着差异(P<0.01),化合物H2对小鼠脏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肾组织有轻度炎症和水肿,以及肾小管上皮有轻度的水泡样变性,肝脏存在轻度的水肿和肝细胞的坏死,心脏、肺脏无明显的病理变化。结论:1、本区域结核病耐药水平较高,在耐药中最容易形成耐多药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基因主要参与膜上物质转运、中心碳代谢,主要编码糖苷水解酶、糖基转移酶和碳水化合物酯酶,表型耐药和基因相关,存在潜在基因耐药位点。2、贝达喹啉MIC在0.060μg/mL左右,基因Rv0678、atpE、PepQ主要突变位点分别是在V152A、P62A和H211Q,Rv0678、atpE基因存在V74L和G77R的突变热点。二芳基喹啉类化合物H2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但会影响小鼠体质量和外周血的变化,对小鼠的肾脏和肝脏存在一定的毒性。
刘晗[7](2020)在《胞内结核分枝杆菌广泛摄取巨噬细胞转录本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核病(Tuberculosis,TB)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和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M.bovis)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性、慢性和消耗性传染病。M.tb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细菌,主要寄生在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结核分枝杆菌侵入宿主细胞后与之相互作用并共同进化,并能够逃避免疫细胞清除形成休眠体长期存在。但是目前宿主对M.tb的免疫调节作用和M.tb逃避宿主免疫导致持续感染的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本研究在实验室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人巨噬细胞系THP-1细胞,在M.tb感染状态下同时分析巨噬细胞和胞内菌的转录组,以期发掘M.tb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新机制。研究方案概括为:使用牛源M.tb1458株和BCG东京疫苗株按感染比10(MOI=10)感染THP-1细胞,12h后通过加入庆大霉素杀死细胞外细菌后继续培养,分别收集培养6h和24h细胞样品和胞内菌M.tb和BCG,提取总RNA。首先利用高通量的RNA测序手段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进一步采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验证,进一步确定胞内M.tb和BCG的转录组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胞内菌提取质量检测基于实验室前期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胞内M.tb和BCG含有大量宿主转录本。本研究采取了多种方法排除细胞和其他细菌的污染,综合试验确定所提取的6h和24h胞内菌及其RNA样本纯净无宿主细胞污染。(1)形态学观察:利用抗酸染色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以及电子显微镜观察,从形态学上均证实:感染后6h和24h胞内菌M.tb和BCG总RNA样本纯净并排除其他杂质,包括巨噬细胞的细胞器污染和其他细菌的污染。(2)胞内菌RNA的提取质量鉴定:使用不同强度的细菌裂解方法提取胞内M.tb和BCG以及巨噬细胞总RNA,通过绝对荧光定量的方法分别检测细菌和宿主的基因,进一步证实胞内菌M.tb和BCG的RNA样品无巨噬细胞RNA污染。2、胞内菌和巨噬细胞的高通量R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1)细胞RNA测序:排除宿主核糖体RNA的污染,本研究通过对宿主核糖体RNA消化处理进一步排除了宿主核糖体对总RNA样品的污染后,对获得的RNA样品进行测序和分析。(2)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测序数据分析发现,胞内菌(M.tb和BCG)中含有大量宿主RNA,其中包括m RNA,sno RNA,linc RNA,反义RNA和mi RNA。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发现胞内菌摄取宿主RNA具有偏好性,且强毒株株M.tb吸收宿主转录本的能力比疫苗株BCG强,linc RNA和sno RNA更容易被胞内M.tb和BCG摄取,并且通过RT-PCR验证了其中两个RNA。此外,胞内M.tb和BCG摄取的宿主m RNA主要是未经选择性剪接的初级m RNA。应用WGCNA方法聚集THP-1细胞和胞内菌M.tb和BCG中检测到的宿主转录本水平,发现M.tb和BCG两种菌株都能吸收大量的宿主转录本,这些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功能主要富集在泛素化介导的蛋白水解、溶酶体和蛋白酶体相关通路上。与BCG对比发现,M.tb特异性摄取的宿主转录本在FcγR介导的吞噬作用相关的信号通路中富集,且通过RT-PCR进行了验证。证实了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感染人巨噬细胞时,能够广泛摄取宿主细胞的RNA,同时表明胞内菌M.tb和BCG摄取宿主m RNA转录本具有选择性,本研究发现为结核分枝杆菌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提供了新证据。3、胞内菌摄取宿主RNA的验证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证实了6个宿主来源的RNA均能在胞内菌中检测到,并且采用动态3D图像生动地展示了检测结果。进一步利用绝对荧光定量方法,验证了8个宿主RNA存在于胞内菌内,而8个阴性对照宿主RNA却在细菌内未检测出。4、胞内菌M.tb和BCG的蛋白组学分析提取胞内菌M.tb和BCG总蛋白,利用i 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蛋白组检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分析发现:鉴定到的宿主蛋白质占总蛋白比例不足1%,主要是一些角蛋白且未发现RNA结合蛋白,因此胞内菌没有直接摄取宿主蛋白质。进一步分析发现,胞内菌M.tb和BCG强弱毒力菌株的菌体蛋白本身存在显着性差异,M.tb蛋白质更多涉及甘油酯代谢和核糖体途径。结合转录组测序结果中胞内菌摄取宿主转录本比例为45.99-70.69%,由此推断胞内菌摄取的宿主转录本不参与胞内菌直接翻译成宿主蛋白质的功能。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群成员M.tb和BCG感染巨噬细胞时能选择性的摄取宿主转录本,但未能在胞内菌中成功翻译成宿主蛋白质;毒力株M.tb吸收宿主转录本的能力比弱毒力株BCG强;各类RNA中,linc RNA和sno RNA更容易被胞内M.tb和BCG摄取。本研究的发现为解释M.tb与宿主的互相作用、阐明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机制提供了新依据,为M.tb的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张斌斌[8](2020)在《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文中提出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越来越得到国家和地方的重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指出要开发出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近年来,传染病疫情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秩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知识的教育势在必行,不仅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健康观念,也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本研究基于高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选修模块的开设建议,以“传染病与防控”为主题,结合广州市东涌中学的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尝试开发出具有地区或学校特色的高中校本教材,以便于对学生进行传染病与防控知识的教育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对广州市东涌中学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东涌中学的高一、高二学生以及高校大一、大二学生进行学习需求分析和传染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其次,根据选修模块的开设建议与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和教材内容的组织编排,最终将校本教材的章节定为3章15节6活动。接着以学生自主报名的方式组建实验班,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实验班进行校本教材的教学。最后,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环节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检测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并判断校本教材开发与实践的实际效果,进行总结与反思。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通过“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学习,对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达到了以新课标为基准的课程目标要求,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提高,其学业测试的平均分提高了13.45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探讨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形成了“防控并重”的观念;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应用生物学原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有了大幅度地提升。在课程回访中,学生表明在学习完本教材后,他们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做好了个人的防疫工作,并向父母或身边的人宣传了新冠的危害性,教会他们应对新冠的方法,很好地保障了自身及周围人的生命安全,也为自己的行动而感到满足。此外,在开发与实践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对教育教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课程编制与组织的能力。
陈俊升,陈代杰,路慧丽[9](2020)在《传染病背后的科学——从“N个第一”的诞生到传染病的防治》文中指出现今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已经超过80岁,然而19世纪以前,人类的平均寿命仅有30~40岁,传染性疾病是当时占据首位的死亡原因。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寿命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得益于疫苗和药物的诞生,而在发现和发明这些具有里程碑式的"灵丹妙药"背后,是一场科学的革命。本文对从巴斯德革命性科学"微小生命体理论"的提出,到"细菌致病理论"的建立,到由此诞生的N个控制传染病的"灵丹妙药"发现和发明,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文献梳理和阐述。旨在让读者在"身临其境"的COVID-19传染病大流行期间,能够重温一下在抗击"瘟疫"的历史长河中诞生的革命性的科学和伟大的科学家,并致敬各行各业为抗击疫情而努力的人们。
李梦莹[10](2020)在《牛分枝杆菌毒力基因位点突变分析及定量蛋白组分析》文中认为结核病(Tuberculosis)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每年引发全球200万人死亡。结核病的病原菌主要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及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牛结核病是一个影响经济和动物健康的重大问题,同时也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人畜共患病的威胁。据估计,全世界牛结核病的患病率为9%,尤其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牛结核病对动物生产性能及牛场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然而,抗生素广泛用于人和动物,导致耐多药菌株的出现,使细菌在适应环境改变时发生巨大变化并且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基因测序比对和蛋白组学的方法,从基因层面以及蛋白表达水平对不同牛分枝杆菌的致病性及毒力进行分析。具体试验方法及结果如下:1.为了研究M bovis毒力基因的突变水平,通过致病性不同的两株牛分枝杆菌M bovis N、C68004与中国某地区66株临床分离株的10个毒力基因测序和比对分析。对筛选后的10个毒力基因进行PCR鉴定、测序比对、SNPs评估和蛋白二级结构功能预测。结果显示66株临床分离菌的10个毒力基因变化规律与N菌高度一致并且具有高度遗传相似性,反映了 N菌在牛群中的适应性较强。通过软件分析与预测,证明基因遗传变异导致的蛋白二级结构改变,可能改变蛋白质的功能。最后筛选出基因MB2982c、ctpc、espi可能对细菌的毒力影响较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2.为研究牛分枝杆菌M bovis N和C68004菌株间蛋白水平的差异表达,本试验采用定量蛋白组学分析的方法对两个菌株进行鉴定。GO分析结果显示,表达差异显着蛋白的功能包括催化、结合、运输、转录调控以及分子结构相关作用,特别是对内部或外部刺激产生的反应。KEGG分析结果显示,表达差异显着蛋白主要参与代谢和生物过程的调节。导致N菌致病性增强的毒力基因可能是 mmaA4、ecce1、IpqY、hspX、Mpb63、mmpl4。并且 N菌的耐药基因 rpoA、rpoB 和rpoC表达量显着高于C68004,可以推断N菌对抗结核一线药物利福平的耐药性可能比C68004更强。综上所述,牛分枝杆菌的致病性可能与毒力基因的突变有关,同时N菌在牛群中适应性较强,可以代表部分地区牛分枝杆菌的流行性与菌株的进化趋势。随着临床用药频繁和免疫应答的改变,N菌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毒力基因发生了变异,并且与代谢、DNA复制以及耐药相关的蛋白表达也出现差异。
二、开发新的结核疫苗的可能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发新的结核疫苗的可能性(论文提纲范文)
(1)卡介苗生产工艺、质量、使用现状及新型结核病疫苗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TB现状 |
2 BCG使用现状 |
2.1 BCG菌种概况 |
2.2 BCG生产工艺 |
2.3 BCG质量标准 |
2.4 BCG的接种 |
2.5 BCG接种后异常反应 |
3 BCG及新型TB疫苗的研究 |
3.1 BCG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 |
3.2 新型TB疫苗的研究进展 |
3.3 病毒载体疫苗 |
3.4 亚单位/佐剂疫苗 |
3.5 重组BCG减毒活疫苗 |
3.6 MTB减毒活疫苗 |
3.7 分枝杆菌灭活全菌体或提取物疫苗 |
4 展望 |
(2)基于β-葡聚糖与甘露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重组蛋白疫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寨卡病毒 |
1.1.1 传播背景 |
1.1.2 传播途径 |
1.1.3 临床症状 |
1.1.4 病毒结构 |
1.2 寨卡病毒疫苗 |
1.2.1 灭活疫苗 |
1.2.2 减毒活疫苗 |
1.2.3 DNA疫苗 |
1.2.4 mRNA疫苗 |
1.2.5 腺病毒重组疫苗 |
1.2.6 病毒样颗粒(VLPs) |
1.2.7 重组蛋白疫苗 |
1.3 疫苗佐剂 |
1.3.1 铝盐佐剂 |
1.3.2 水油乳剂 |
1.3.3 脂质体颗粒 |
1.3.4 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 |
1.3.5 TLR激动剂 |
1.3.6 联合佐剂 |
1.3.7 多糖佐剂 |
1.4 递送系统 |
1.4.1 免疫应答原理 |
1.4.2 微粒形成策略 |
1.5 论文立题依据及策略 |
1.5.1 立题背景 |
1.5.2 研究策略 |
第2章 寨卡病毒E蛋白与EDⅢ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构建重组质粒ZKsE-pET21a |
2.3.2 质粒ZKsE-pET21a鉴定 |
2.3.3 寨卡病毒E蛋白的诱导表达 |
2.3.4 寨卡病毒E蛋白表达菌株的包涵体复性 |
2.3.5 寨卡病毒E蛋白的分离纯化与分析鉴定 |
2.3.6 EDⅢ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质粒ZKsE-pET21a鉴定 |
2.4.2 E蛋白的诱导表达 |
2.4.3 E蛋白的纯化与鉴定 |
2.4.4 EDⅢ蛋白的诱导与表达 |
2.4.5 EDⅢ蛋白的纯化与鉴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β-葡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E蛋白疫苗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基于β-葡聚糖修饰的E蛋白疫苗的制备与纯化 |
3.3.2 尺寸排阻色谱分析 |
3.3.3 动态光散射分析 |
3.3.4 E-PS样品定量分析 |
3.3.5 圆二色光谱表征 |
3.3.6 荧光光谱表征 |
3.3.7 红外光谱表征 |
3.3.8 E-PS样品的裂解效率测定 |
3.3.9 免疫原性评价 |
3.3.10 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检测 |
3.3.11 体外评价E-PS样品对DC细胞成熟的影响 |
3.3.12 药代动力学评价 |
3.3.13 毒性评价 |
3.3.14 数据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基于β-葡聚糖修饰的E蛋白疫苗的纯化与鉴定 |
3.4.2 尺寸排阻色谱分析 |
3.4.3 动态光散射分析 |
3.4.4 E-PS样品定量分析 |
3.4.5 远紫外圆二色光谱表征 |
3.4.6 荧光光谱表征 |
3.4.7 红外光谱表征 |
3.4.8 E-PS样品的裂解速率测定 |
3.4.9 免疫原性的评价 |
3.4.10 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检测 |
3.4.11 体外评价E-PS样品对DC细胞成熟的影响 |
3.4.12 药代动力学评价 |
3.4.13 毒性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血红蛋白与甘露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EDⅢ蛋白疫苗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蛋白载体HM的制备与纯化 |
4.3.2 HM-EDⅢ样品的制备与纯化 |
4.3.3 尺寸排阻色谱分析 |
4.3.4 动态光散射分析 |
4.3.5 HM-EDⅢ样品定量分析 |
4.3.6 圆二色光谱表征 |
4.3.7 外源荧光光谱表征 |
4.3.8 红外光谱表征 |
4.3.9 免疫原性评价 |
4.3.10 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检测 |
4.3.11 药代动力学评价 |
4.3.12 毒性评价 |
4.3.13 数据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蛋白载体HM的纯化与鉴定 |
4.4.2 HM-EDⅢ样品的纯化与鉴定 |
4.4.3 尺寸排阻色谱分析 |
4.4.4 动态光散射分析 |
4.4.5 HM-EDⅢ样品定量分析 |
4.4.6 圆二色光谱表征 |
4.4.7 外源荧光光谱表征 |
4.4.8 红外光谱表征 |
4.4.9 免疫原性的评价 |
4.4.10 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检测 |
4.4.11 药代动力学评价 |
4.4.12 毒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 |
5.2 本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 |
2.1 背景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典型病例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
3.1 背景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 |
3.4 典型病例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
4.1 背景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 |
4.4 典型病例 |
4.5 讨论 |
4.6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耐药结核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结核疫苗研发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变态反应原的临床效用的评价及其相关统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结核病的流行及预防 |
1.1 结核病流行现状 |
1.2 菌型鉴定的意义 |
1.3 结核病的发病机制 |
1.4 卡介苗的预防作用 |
2 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方法 |
2.1 影像学诊断 |
2.2 痰涂片镜检 |
2.3 细菌培养 |
2.4 核酸扩增检测 |
2.5 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 |
3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筛查方法 |
3.1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
3.2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
4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的认识 |
4.1 差异区域1 |
4.2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ESAT6与CFP10 |
5 ESAT6与(或)CFP10蛋白作为皮试试剂的应用效果 |
5.1 单用ESAT6或CFP10蛋白作为皮试试剂的应用效果 |
5.2 联合使用ESAT6和CFP10蛋白作为皮试试剂的应用效果 |
第一部分 临床有效性的统计学评价方法研究 |
1 临床有效性的三臂检验 |
1.1 三种方法灵敏度的非劣效性检验及样本量的模拟 |
1.2 三种方法特异度的非劣效与优效三臂检验及样本量的模拟 |
2 临床有效性的检验方法研究 |
2.1 两种诊断方法灵敏度的比较 |
2.2 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比较 |
第二部分 EC变态反应原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临床效用评价 |
1 临床试验设计 |
1.1 受试人群的入排标准 |
1.2 样本量的设计 |
1.3 编盲与随机 |
1.4 揭盲 |
1.5 受试人群分组及试验前相关检查 |
1.6 试验用药及T-SPOT检测 |
2 统计计划和分析 |
2.1 分析数据集的选择 |
2.2 统计分析方法 |
2.3 安全性评价方法 |
3 结果 |
3.1 临床研究病例概述及受试者特征 |
3.2 EC皮试后阳性指标的判定标准 |
3.3 EC在不同人群中的阳性反应率 |
3.4 EC皮试、PPD皮试及T-SPOT检测的诊断学评价 |
3.5 EC、PPD和T-SPOT的诊断结果比较 |
3.6 EC皮试灵敏度和特异度的临床有效性评价 |
3.7 研究病例的安全性分析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临床有效性的三臂检验模拟代码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结核分枝杆菌脂蛋白LPQH对小鼠Ana-1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激活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结核分枝杆菌脂蛋白LPQH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1 实验方法 |
1.1.1 NCBI数据库基因组信息获取 |
1.1.2 LPQH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在线预测分析 |
1.2 实验结果 |
1.2.1 LPQH蛋白基因组信息 |
1.2.2 LPQH蛋白相关理化性质分析 |
1.2.3 LPQH蛋白亲疏水性分析 |
1.2.4 LPQH蛋白跨膜及信号肽分析 |
1.2.5 LPQH蛋白结构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结核分枝杆菌脂蛋白LPQH原核表达及纯化鉴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及菌株 |
2.1.2 主要使用仪器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重组质粒pET-28a-LPQH的构建 |
2.2.2 重组质粒pET-28a-LPQH的转化 |
2.2.3 重组质粒pET-28a-LPQH的诱导表达 |
2.2.4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鉴定 |
2.2.5 重组质粒pET-28a-LPQH表达蛋白形式检测 |
2.2.6 包涵体重组蛋白的纯化 |
2.2.7 可溶性重组蛋白的纯化 |
2.2.8 重组蛋白的透析纯化 |
2.2.9 纯化蛋白去内毒素 |
2.2.10 纯化蛋白浓度检测 |
2.3 实验结果 |
2.3.1 重组质粒构建检测 |
2.3.2 重组质粒表达检测 |
2.3.3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效价测定 |
2.3.4 重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 |
2.3.5 重组质粒表达蛋白形式 |
2.3.6 重组蛋白纯化 |
2.3.7 纯化重组蛋白浓度测定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结核分枝杆菌脂蛋白LPQH对细胞炎症小体激活及细胞死亡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使用仪器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处理 |
3.2.2 western blot检测NLRP3、ASC、caspase-1p20 蛋白表达 |
3.2.3 细胞IL-1β分泌量检测 |
3.2.4 细胞上清LDH释放量检测 |
3.2.5 小鼠Ana-1巨噬细胞的细胞死亡流式细胞仪检测 |
3.3 实验结果 |
3.3.1 LPQH蛋白作用小鼠Ana-1巨噬细胞对NLRP3、ASC、caspase-1p20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2 LPQH蛋白对小鼠Ana-1巨噬细胞IL-1β分泌的影响 |
3.3.3 LPQH蛋白对小鼠Ana-1巨噬细胞LDH释放量的影响 |
3.3.4 LPQH蛋白对小鼠Ana-1巨噬细胞的细胞死亡方式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炎症小体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成果 |
(6)基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研究喹啉类化合物的抗结核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结核病及结核分枝杆菌研究进展 |
1.1.1 结核病概述及其影响 |
1.1.2 结核病疫苗研发 |
1.1.3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发生 |
1.1.4 耐药结核病的影响 |
1.2 结核病耐药机制的研究 |
1.2.1 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 |
1.2.2 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 |
1.2.3 耐药机制研究方法 |
1.3 结核病相关研究 |
1.3.1 药物敏感性检测的应用 |
1.3.2 结核病研究的新方法 |
1.3.3 全基因组测序在结核病研究方面的应用 |
1.4 抗结核新药的研究进展 |
1.4.1 贝达喹啉抗结核机制 |
1.4.2 BDQ耐药机制 |
1.4.3 BDQ作用机制研究 |
1.4.4 BDQ在非结核分枝杆菌方面的研究 |
1.4.5 其他抗结核药物的研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地域性结核病的耐药情况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仪器 |
2.1.4 方法 |
2.1.4.1 菌株收录 |
2.1.4.2 菌液制备 |
2.1.4.3 菌液稀释及接种 |
2.1.4.4 耐药性的检测 |
2.2 结果 |
2.2.1 临床分离结核菌的年龄分布 |
2.2.2 临床分离耐药结核菌的年龄分布 |
2.2.3 临床分离结核菌的耐药情况 |
2.3 讨论 |
第三章 结核分枝杆菌的全基因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1.3 方法 |
3.1.3.1 样品准备 |
3.1.3.2 基因组组分分析 |
3.1.3.3 基因组功能注释 |
3.2 结果 |
3.2.1 基因组组分分析 |
3.2.2 基因组功能注释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结核分枝杆菌对BDQ敏感性及其耐药基因检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主要试剂配置 |
4.1.4 试验仪器 |
4.1.5 方法 |
4.1.5.1 BDQ对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抑菌浓度的测定 |
4.1.5.2 BDQ耐药基因的检测 |
4.2 结果 |
4.2.1 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对BDQ耐药范围的测定 |
4.2.2 检测BDQ耐药基因 |
4.3 讨论 |
第五章 二芳基喹啉类化合物抗结核效果及安全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试剂 |
5.1.3 主要试剂配置 |
5.1.4 试验仪器 |
5.1.5 方法 |
5.1.5.1 培养基制备 |
5.1.5.2 菌悬液制备 |
5.1.5.3 抗结核化合物活性的筛选 |
5.1.5.4 比例法测定化合物H2的MIC和 MBC |
5.1.5.5 测定LD50试验 |
5.1.5.6 毒性试验 |
5.2 结果 |
5.2.1 抗结核化合物活性筛选 |
5.2.2 化合物H2对结核分枝杆菌抑菌效果 |
5.2.3 化合物H2体内毒性研究 |
5.2.3.1 体征变化 |
5.2.3.2 半数致死量及其置信区间 |
5.2.3.3 化合物H2对小鼠体质量的影响 |
5.2.3.4 化合物H2对小鼠外周血的影响 |
5.2.3.5 化合物H2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5.2.3.6 病理组织学观察 |
5.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7)胞内结核分枝杆菌广泛摄取巨噬细胞转录本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结核病概述 |
1.1.1 病原学 |
1.1.2 流行病学 |
1.1.3 临床症状及诊断 |
1.1.4 预防及治疗 |
1.2 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 |
1.2.1 结核分枝杆菌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
1.2.2 宿主防御与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逃避 |
1.3 动、植物宿主细胞与寄生物之间的RNA转移 |
1.3.1 RNA的类型 |
1.3.2 寄生虫ncRNA向宿主细胞转移 |
1.3.3 小鼠肠道上皮细胞miRNA向肠道菌群转移 |
1.3.4 真菌病原体sRNA向植物宿主细胞转移 |
1.3.5 寄生植物mRNA向宿主植物转移 |
1.4 其他类型的细胞间的RNA转移 |
1.5 原核生物的DNA交流 |
1.6 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细胞与质粒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1.5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的活化及扩大培养 |
2.2.2 细胞的复苏、传代及诱导分化 |
2.2.3 结核分枝杆菌和BCG的培养及计数 |
2.2.4 PCR鉴定细菌 |
2.2.5 比较Mtb1458 株与BCG感染巨噬细胞的表型差异 |
2.2.6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HP-1 |
2.2.7 胞内菌感染模型的建立 |
2.2.8 抗酸染色检测感染细胞的胞内菌 |
2.2.9 RNA的提取 |
2.2.10 电镜检测胞内菌的纯度 |
2.2.11 绝对实时荧光定量PCR |
2.2.12 荧光原位杂交 |
2.2.13 测序建库 |
2.2.14 测序前预处理与质量控制 |
2.2.15 结核分支杆菌转录组特性分析 |
2.2.16 结核分枝杆菌所摄取编码基因的模块和功能分析 |
2.2.17 M.tb和 BCG全菌蛋白提取 |
2.2.18 蛋白浓度测定 |
2.2.19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2.20 胰蛋白酶酶解及标记 |
2.2.21 反相色谱分离 |
2.2.22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2.2.23 数据处理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M.tb1458和BCG感染THP-1 细胞的表型差异比较 |
3.1.1 多重PCR鉴定M.tb1458和BCG |
3.1.2 M.tb1458和BCG在诱导宿主细胞凋亡和胞内存活的差异比较 |
3.2 胞内菌提取质量评价 |
3.2.1 胞内菌的提取 |
3.2.2 胞内菌抗酸染色 |
3.2.3 电镜鉴定胞内菌无宿主细胞器和其他细菌污染 |
3.2.4 AQ-PCR鉴定提取胞内菌RNA样品无宿主细胞RNA污染 |
3.3 RNA测序结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验证 |
3.3.1 RNA测序结果与数据库比对结果 |
3.3.2 胞内M.tb和 BCG偏好宿主非编码RNA |
3.3.3 比较M.tb与 BCG摄取宿主RNA的差异性 |
3.3.4 胞内结核分枝杆菌倾向于摄取宿主初级mRNA |
3.3.5 胞内M.tb和 BCG以及THP-1 细胞中的宿主编码RNA的分析 |
3.3.6 胞内结核分枝杆菌摄取宿主泛素化E3连接酶Trim25的功能研究 |
3.4 胞内菌摄取宿主RNA的验证 |
3.4.1 AQ-PCR鉴定宿主基因在巨噬细胞和胞内细菌的表达 |
3.4.2 PCR鉴定宿主基因在细胞和胞内细菌的表达 |
3.4.3 荧光原位杂交验证宿主RNA在胞内菌中 |
3.5 胞外和胞内M.tb1458和BCG蛋白质组检测结果 |
3.5.1 总蛋白提取质量鉴定信息 |
3.5.2 样品中宿主蛋白筛选及分析 |
3.5.3 胞内菌与对照菌差异蛋白的筛选 |
3.5.4 差异蛋白的GO分类 |
3.5.5 胞内菌和对照菌差异蛋白KEGG Pathway分析及富集结果 |
3.5.6 胞内菌与对照菌表达差异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胞内M.tb和 BCG总 RNA样本的质量控制 |
4.2 胞内M.tb和 BCG摄取宿主RNA的特性 |
4.3 宿主RNA选择性进入胞内菌M.tb和 BCG的验证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改下的背景 |
1.1.2 当前社会的需求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外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
2.1.2 校本教材与“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
2.2.3 校本课程开发的情景模式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法 |
2.3.2 问卷调查法 |
2.3.3 访谈法 |
2.3.4 实验法 |
2.3.5 行动研究法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设计分析 |
3.1 环境分析 |
3.1.1 学校外部环境分析 |
3.1.2 学校内部环境分析 |
3.2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
3.2.1 问卷的设计 |
3.2.2 问卷的发放 |
3.2.3 结果分析 |
3.3 课程目标的设计 |
3.3.1 课程目标的来源 |
3.3.2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课程目标的设计 |
3.4 教材内容的设计 |
3.4.1 教材内容的来源 |
3.4.2 教材内容的选择原则 |
3.4.3 教材内容的组织原则 |
3.4.4 基于高中新课标《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
第四章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教学实施 |
4.1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教学实施方案 |
4.1.1 实施对象 |
4.1.2 实施时间 |
4.1.3 实施过程 |
4.2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教学实施原则 |
4.2.1 学生发展性原则 |
4.2.2 理论联系实践原则 |
4.2.3 教材生活化原则 |
4.3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教学方法的选择 |
4.3.1 讲授法 |
4.3.2 专题讲座法 |
4.3.3 直观演示法 |
4.3.4 情境教学法 |
4.3.5 案例教学法 |
4.3.6 讨论法 |
4.3.7 参观法 |
4.3.8 活动教学法 |
4.4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教学实施案例 |
4.4.1 案例一:《传染病的流行》 |
4.4.2 案例二:《狂犬病》 |
4.4.3 案例三:《结核病(讲座)》 |
4.4.4 案例四:《校园高发性传染病的宣传活动》 |
第五章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评价及教学评价 |
5.1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评价及教学评价目的 |
5.2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评价及教学评价维度 |
5.2.1 评审教师对校本教材的评价 |
5.2.2 课堂教学评价 |
5.2.3 学生学业评价 |
5.3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评价及教学评价结果 |
5.3.1 评审教师对校本教材的评价结果 |
5.3.2 课堂教学评价结果 |
5.3.3 学生学业评价结果 |
第六章 讨论 |
6.1 校本教材对学生的发展要有积极影响 |
6.1.1 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
6.1.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
6.1.3 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6.2 教材内容的组织应综合考虑 |
6.3 评价方式的选择要多样化 |
6.4 对教师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结论 |
7.1.1 学生的发展 |
7.1.2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
7.2 建议 |
7.3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课程学生调查问卷(高中生版) |
附录 B 传染病与防控知识了解情况调查问卷(大学生版) |
附录 C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内容(部分) |
附录 D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本身评价表 |
附录 E 评审教师的教材评语 |
附录 F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课堂教学评价表 |
附录 G 实验班前测试卷 |
附录 H 实验班后测试卷 |
附录 I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学生表现评价表 |
附录 J 学生访谈记录 |
附录 K 学生回访记录 |
附录 L 课堂教学剪影 |
后记 |
致谢 |
(9)传染病背后的科学——从“N个第一”的诞生到传染病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革命性”科学? |
2 革命性科学的“微小生命体理论”的形成 |
2.1 微生物学开山鼻祖——安东尼·列文虎克与罗伯特·胡克 |
2.2 质疑“自然发生说”的先驱 |
2.3“微小生命体理论”的提出——科学王国中最完美的人——路易·巴斯德 |
2.3.1 从酒石酸不对称现象的发现,到“微小生命体理论”的隐约显现 |
2.3.2 从解决“发酵问题”到获得“微小生命体理论”的基本证据 |
2.3.3 从推测到验证:几个否定“自然发生说”的经典实验 |
2.3.4 在“微小生命体理论”指导下,解决丝蚕病 |
3 细菌致病理论的建立——撰写“细菌学圣经”的人——Robert Koch |
3.1 第一个捕捉到病原菌的“猎人” |
3.2 创新细菌显微和分离培养技术——犹如“猎人”的身上插上了“翅膀” |
3.3“科赫法则”——“细菌致病理论”的验证和完善 |
4 巴斯德-科赫之争 |
5“细菌致病理论”引领下的“人类健康革命” |
5.1 第一剂白喉抗毒素(抗白喉血清)的诞生——开创传染病控制新时代,引领“抗体”药物的诞生 |
5.1.1 白喉棒状杆菌是如何被发现? |
5.1.2 白喉抗毒素是如何诞生的——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 |
5.2 第一剂征服“白色瘟疫”疫苗的发现和应用 |
5.2.1 抗结核病疫苗是如何诞生的——Albert Calmette和CamiIIe Guerin |
5.2.2 抗结核病防治的艰巨性 |
5.3“第一枚魔弹”砷凡纳明的发明——引领现代化时代的到来 |
5.3.1 第一枚“魔弹”的发现——Paul Ehrlich |
5.3.2 现代免疫学的奠基人——保罗·埃尔利希 |
5.4 第一个“抗菌药物”磺胺发明——现代抗菌药物治疗时代的诞生 |
5.4.1 黎明前的黑暗是如何打破的?——GerhardJohannes Paul Domagk |
5.4.2“前药”概念的提出——开创药物化学研究新领域 |
5.4.3 最高的奖赏——拯救了自己的女儿 |
5.5 第一个“霉菌代谢产物”青霉素的发现——药物来源新时代的诞生 |
5.5.1 机遇眷顾有准备的人——亚历山大·弗莱明 |
5.5.2 青霉素的再发现——Howard Walter Florey和Ernst Boris Chain |
5.6 第一个“抗结核抗生素”链霉素的发现——抗生素黄金时代的到来 |
5.6.1 土壤之父——Selman A.Waksman |
(10)牛分枝杆菌毒力基因位点突变分析及定量蛋白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结核病及其病原菌 |
1.2 基因多样性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影响 |
1.3 蛋白组学应用于筛选结核分枝杆菌毒力蛋白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牛分枝杆菌的复壮与基因组提取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牛分枝杆菌毒力基因位点突变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TMT技术对两株牛分枝杆菌定量蛋白组学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开发新的结核疫苗的可能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卡介苗生产工艺、质量、使用现状及新型结核病疫苗的发展趋势[J]. 蒋加庆,景辉,李秀玲.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10)
- [2]基于β-葡聚糖与甘露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重组蛋白疫苗[D]. 齐金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3]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D]. 曾艳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4]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变态反应原的临床效用的评价及其相关统计方法研究[D]. 张慧.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20
- [5]结核分枝杆菌脂蛋白LPQH对小鼠Ana-1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激活作用研究[D]. 刘丽婷. 大理大学, 2020(05)
- [6]基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研究喹啉类化合物的抗结核活性[D]. 彭有胜.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7]胞内结核分枝杆菌广泛摄取巨噬细胞转录本的机制研究[D]. 刘晗.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8]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D]. 张斌斌. 广州大学, 2020(02)
- [9]传染病背后的科学——从“N个第一”的诞生到传染病的防治[J]. 陈俊升,陈代杰,路慧丽.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0(04)
- [10]牛分枝杆菌毒力基因位点突变分析及定量蛋白组分析[D]. 李梦莹. 宁夏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