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培林1许凤文2
(1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医院辽宁沈阳110013;2吉林省永吉县口前镇医院吉林永吉132200)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1-0251-01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现代医学新认识的一种疾病。发病特征是以持续性半年以上的不明原因的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为主的症候群,可伴有多种精神症状及免疫学异常。笔者根据其临床症状分析认为,CFS属于祖国医学的“温病之卫分证”、“虚劳”等范畴。其病因病机是正虚邪恋,余毒未清,日久耗气伤津,络脉痹阻,是以气阴双亏为本、邪毒淤滞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故提出“益气升阳,滋阴败毒,固肾强肌”的治则,自拟“扶正败毒汤”,治疗CFS患者7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于下。
1临床资料
治疗的74例患者中,国内的26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9例;英国患者48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33例。所有患者的诊断均以1988年Holmes根据CFS的临床表现制订的如下诊断标准。主要标准:①半年以上持续性或间断发作性疲劳和衰弱,卧床休息后不能缓解;②根据病史、体征和化验结果排除其他各种疾病可能引起的症状。次要标准:①低烧;②咽痛;③颈部和腋下淋巴结肿痛;④不能解释的肌力衰弱;⑤肌痛;⑥体力活动后24小时疲劳仍不消失;⑦头痛,无红肿的游走性关节痛;⑧神经或精神症状;⑨嗜睡或失眠。体征标准:①低热;②非渗出性咽炎;③颈前、颈后及腋窝淋巴结肿大。Holmes指出,具备2项主要标准和6项以上次要标准,以及2项以上体征标准,或者单纯症状标准超过8项以上者,均可初步确诊为CFS。
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口服扶正败毒汤汤剂。方药的药物组成:生黄芪20克,仙鹤草30克,柴胡6克,升麻6克,生地20克,天冬15克,生白术15克,生薏苡仁15克,仙灵脾10克,仙茅6克,防风6克,枳壳10克。水煎服,每日1剂。2个月为1个疗程。
3临床效果和疗效判定标准
3.1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治疗3个疗程后,2项主要标准和6项以上次要标准,以及2项以上体征标准消失,或单纯症状消失8个;显效:治疗3个疗程后,2项主要标准和4项以上次要标准,以及1项以上体征标准消失;有效:治疗3个疗程后,2项主要标准和2项以上次要标准,以及1项体征标准消失。无效: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无明显变化,放弃治疗。
3.2临床效果临床治愈33例;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
4讨论
中医认为,温热毒邪侵袭人体,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病初以发热、身痛、头痛、咽痛、口渴、干咳、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为主症,经服用西医药物治疗后,虽感觉暂时缓解,但毒邪未除,又逐渐入里进入气分、营分,入气分则伤脾胃,入营分则伤肝肾。《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加上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激烈残酷的社会生存竞争导致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又“阴虚则生内热”。根据以上理论,笔者认为CFS的病因病机是正虚邪恋,余毒未清,日久耗气伤津,络脉痹阻。是以气阴双亏为本、邪毒淤滞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精、气、神被称为人身“三宝”,精为形体生成之本,生命化生之源,即精能化气,精生形;气由精生,又能够化神养神,即“气为神之母”。故提出“益气升阳,滋阴败毒,固肾强肌”的治则,自拟“扶正败毒汤”。方中以黄芪、白术、仙鹤草、柴胡、升麻益气升阳为君药,生黄芪味甘微温,大补脾肺之气,健脾利水,补中升清,益卫固表,主肌表之水湿,主在里之水气。现代药理证明:黄芪能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抗体的形成,诱生干扰素,保护肝肾功能,促进代谢,有抗病毒、抗炎、抗突变、镇静镇痛及激素样作用,且多糖具有抗疲劳、抗缺氧作用。生白术味甘苦,性微温,不仅能燥实脾,还有缓和脾胃生津液的功能。药理研究证实:白术能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有抗衰老、抗氧化、抑菌和保肝利胆的作用。仙鹤草,又名“脱力草”,有收敛止血、补虚强心抗疲劳的作用。加之柴胡、升麻和伍,共凑升清降浊,托透毒邪,健脾祛湿,补中益气,扶正强肌益神之功为君药以治其本。臣以生地、天冬二药,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败毒,且药理证实有调节内分泌、抗炎、抗过敏、抗氧化、抗衰老、补血、诱生干扰素的作用,功善凉血补血。天冬滋阴润燥,清肺降火兼生津。现代药理证实其有非常显著的抗细胞突变作用,且对多种杆菌有抑制作用,功善養精。生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具有利湿健脾、排脓消痈、除痹舒筋的作用,功善祛湿。三药和伍共凑养阴败毒、清肺润燥、生津利咽、除湿舒筋的作用以治其标。佐以仙茅、仙灵脾补肾助阳,兼祛风湿强筋骨,既能够助君药益气抗疲,升举阳气,又能够制约生地、麦冬之寒凉。方中之玉屏风散实卫气提免,预防外感,枳壳与防风,一升一降,调和枢机。诸药和伍,能够扶助正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纠正患者的免疫不平衡状态,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增强体质,杀灭细菌和体内的残留病毒,进而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与现代医学的诊治思路相吻合。
参考文献
[1]夏翔,王庆其等主编.上海市名中医学术经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