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扭转刚度参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刚度偏心,消能减震,粘滞阻尼器,合理布置
扭转刚度参数论文文献综述
林森[1](2014)在《粘滞阻尼器对刚度偏心结构扭转效应影响的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结构设计过程中考虑加强结构抗扭性能以减少地震时扭转造成的危害是设计的重要概念。随着被动控制技术及阻尼器元件的发展,在结构设计中设置粘滞阻尼器以增加结构阻尼,从而减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已成为一门新技术并迅速发展起来。本文基于已有消能减震结构的理论基础上,以偏心框架结构的被动耗能减震控制研究为核心,从耗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响应计算、阻尼器在结构中的空间位置优化布置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阐述偏心结构及扭转效应的定义,回顾国内外在偏心结构扭转反应控制方面的研究概况。2、给出减震结构动力响应计算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方法,偏心结构考虑扭转效应条件下使用反应谱法计算动力响应时的组合规则。3、建立简化的单层刚度偏心减震结构动力方程。定义阻尼器布置位置相关参数,对阻尼器合理布置位置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多个模型计算结果,提出扭转效应随参数变化的规律。4、利用参数分析的结论在多层刚度偏心结构中布置粘滞阻尼器,通过反应谱及时程分析结果对比,验证由单层刚度偏心结构参数分析的结论在多层中布置粘滞阻尼器能显着地减小扭转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杨建灵,张丽艳,周少华,方永红,黄文俊[2](2012)在《基于精确参数化定义的复合材料桨叶剖面扭转刚度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系统地对桨叶结构设计流程、结构分析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桨叶组件参数化定义及桨叶铺层叁维几何建模方法的扩展,自动获得各桨叶剖面相关组件的几何和材料信息,并基于闭口薄壁梁理论,给出了复合材料桨叶剖面扭转刚度的高效计算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充分考虑了复合材料蒙皮铺层的复杂结构以及梁、肋等组件的细节几何模型,避免了叁维几何模型简化误差;另一方面,提出了铺层块、等效厚度以及长厚比概念,并采用解析表达,将模型几何解构完全集成于桨叶设计过程自动完成,十分便于工程应用.实例验证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快速、可靠地完成桨叶剖面扭转刚度计算,显着提高设计分析效率.(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章志龙,靳晓雄,陈栋华[3](2006)在《扭杆梁式半独立悬架扭转刚度对车轮定位参数影响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轿车扭杆梁式后桥等效刚度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扭杆梁式半独立悬架ADAMS模型。通过对多体动力学模型的仿真计算,得到了车轮定位参数随悬架各个扭转刚度的动态特性曲线,并对结果进行了探讨分析,为研究汽车轮胎不均匀磨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上海汽车》期刊2006年08期)
扭转刚度参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系统地对桨叶结构设计流程、结构分析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桨叶组件参数化定义及桨叶铺层叁维几何建模方法的扩展,自动获得各桨叶剖面相关组件的几何和材料信息,并基于闭口薄壁梁理论,给出了复合材料桨叶剖面扭转刚度的高效计算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充分考虑了复合材料蒙皮铺层的复杂结构以及梁、肋等组件的细节几何模型,避免了叁维几何模型简化误差;另一方面,提出了铺层块、等效厚度以及长厚比概念,并采用解析表达,将模型几何解构完全集成于桨叶设计过程自动完成,十分便于工程应用.实例验证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快速、可靠地完成桨叶剖面扭转刚度计算,显着提高设计分析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扭转刚度参数论文参考文献
[1].林森.粘滞阻尼器对刚度偏心结构扭转效应影响的参数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2].杨建灵,张丽艳,周少华,方永红,黄文俊.基于精确参数化定义的复合材料桨叶剖面扭转刚度计算[J].航空动力学报.2012
[3].章志龙,靳晓雄,陈栋华.扭杆梁式半独立悬架扭转刚度对车轮定位参数影响的仿真研究[J].上海汽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