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端壁论文-王睿

非对称端壁论文-王睿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对称端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扩压叶栅,非对称端壁,效率,攻角

非对称端壁论文文献综述

王睿[1](2012)在《非对称端壁对扩压叶栅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事业的发展关系国计民生,是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土安全、提升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有利民族崛起的重要且富有使命感的兴邦大计。航空发动机的重要组件——压气机的稳定、高效工作也顺利成章的成为广大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针对应用非轴对称端壁对压气机叶栅的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确定了非对称端壁的生成方法,建立了基于控制点的端壁控制方程。控制点选定后,端壁控制体方程的幅值和相位补偿角为可变参数。本文选取2%、5%、8%叶高幅值和4个相位补偿角,分别对应压力面、靠近压力面、靠近流道中央和流道中央这4个凸起位置,相互组合共生成12种非对称端壁。利用商业软件ANSYS CFX对这12种非对称端壁进行了0°攻角以及4种变攻角:-5°、-2°、+2°、+5°下的定常数值模拟,共完成包括原型扩压叶栅的65个算例的计算工作。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选用幅值和相位可以起到控制扩压叶栅中二次流、降低二次流损失的作用,从而提高扩压叶栅的效率。在4个凸起位置中,位于压力面为最优位置,在0°攻角下可以使出口处的总压损失最高降低4.33%,在变攻角下可以使出口处的总压损失最高降低7.17%。在合理的相位选择下,不同的幅值会使损失区域不同程度的缩小,但幅值增加的同时会导致损失区向叶展中部移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2-07-01)

蒋演明[2](2008)在《具有非对称端壁的涡轮叶栅气膜冷却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涡轮进口燃气温度不断提高,燃气温度已经超过了叶片材料的承受能力,采用先进的冷却技术降低涡轮叶片的温度,是当前各国研究的重点。如何设计叶片冷却结构以提高冷却效果,是目前航空涡轮叶片设计者与制造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同时,当负荷增加和展弦比降低时,叶轮机械中端壁损失占总损失的比重很大。叁维非对称端壁可以通过自由选择翘曲的形状、位置以及高度,通过控制流道不同位置的收缩与扩张程度,来控制端壁表面的压力分布,从而削弱端壁区二次流动的强度及其影响范围有利于提高整体性能。本文首先设计了直列静叶栅中叶片和端壁的冷却形式:两个冷却腔且分别供气,叶片前缘叁排冷气孔并采用叉排布置,下端壁的冷气孔沿流向布置。然后应用CFX流体计算程序进行了不同喷气比下气膜冷却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冷气喷射流场的特点,壁面温度的分布规律,射流场结构等。当喷气比较小时,前缘附近冷气喷射会使冷气像薄膜一样覆盖在叶片表面,作用主要限于边界层内,掺混损失也较低;当喷气比逐渐增大后,在冷却孔后形成回流区;当喷气比过大时,冷空气射流可能会穿透主流边界层,影响主流的流动。对于前缘冷却,在一定范围内,喷气比越大过余温比越低。但是当喷气比过大时,冷气射流具备了穿越壁面附面层的能力,这样射流就不易在冷气孔出口附近贴附于壁面,导致过余温比上升。在喷气比M=1.5时,设计了叁种非对称端壁形式,本文研究了引入非对称端壁后,端壁表面及叶片表面的静压分布、能量损失、总压损失等影响叶栅气动性能的主要参数的变化。采用本文的设计方法设计的压力侧凸起、吸力侧凹下的非对称端壁使得吸力侧端壁表面静压升高,由压力侧指向吸力侧的横向压力梯度减弱,但是并没有起到减小端部能量损失的效果,由此得出横向压力梯度不是促使通道涡形成的唯一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端壁上合理的冷气孔布置可以吹走尾缘的积聚的低能流体,改善根部的流动状况。(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8-07-01)

秦绪山,黄洪雁,杜启星[3](2008)在《非对称端壁对涡轮叶栅内二次流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非对称端壁的设计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采用该方法设计的非对称端壁对大转角、小展弦比平面叶栅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流道不同位置的收缩与扩张程度,非对称端壁可以控制端壁表面的压力分布,是控制叶栅内二次流动一个有力手段。直叶栅中采用非对称端壁后,使端壁表面流体的出口气流过转角最多减小了7度,使出口气流变得更均匀了,改善了下游叶栅的进气条件,但能量损失系数并没有减小。(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8-06-07)

非对称端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涡轮进口燃气温度不断提高,燃气温度已经超过了叶片材料的承受能力,采用先进的冷却技术降低涡轮叶片的温度,是当前各国研究的重点。如何设计叶片冷却结构以提高冷却效果,是目前航空涡轮叶片设计者与制造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同时,当负荷增加和展弦比降低时,叶轮机械中端壁损失占总损失的比重很大。叁维非对称端壁可以通过自由选择翘曲的形状、位置以及高度,通过控制流道不同位置的收缩与扩张程度,来控制端壁表面的压力分布,从而削弱端壁区二次流动的强度及其影响范围有利于提高整体性能。本文首先设计了直列静叶栅中叶片和端壁的冷却形式:两个冷却腔且分别供气,叶片前缘叁排冷气孔并采用叉排布置,下端壁的冷气孔沿流向布置。然后应用CFX流体计算程序进行了不同喷气比下气膜冷却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冷气喷射流场的特点,壁面温度的分布规律,射流场结构等。当喷气比较小时,前缘附近冷气喷射会使冷气像薄膜一样覆盖在叶片表面,作用主要限于边界层内,掺混损失也较低;当喷气比逐渐增大后,在冷却孔后形成回流区;当喷气比过大时,冷空气射流可能会穿透主流边界层,影响主流的流动。对于前缘冷却,在一定范围内,喷气比越大过余温比越低。但是当喷气比过大时,冷气射流具备了穿越壁面附面层的能力,这样射流就不易在冷气孔出口附近贴附于壁面,导致过余温比上升。在喷气比M=1.5时,设计了叁种非对称端壁形式,本文研究了引入非对称端壁后,端壁表面及叶片表面的静压分布、能量损失、总压损失等影响叶栅气动性能的主要参数的变化。采用本文的设计方法设计的压力侧凸起、吸力侧凹下的非对称端壁使得吸力侧端壁表面静压升高,由压力侧指向吸力侧的横向压力梯度减弱,但是并没有起到减小端部能量损失的效果,由此得出横向压力梯度不是促使通道涡形成的唯一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端壁上合理的冷气孔布置可以吹走尾缘的积聚的低能流体,改善根部的流动状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对称端壁论文参考文献

[1].王睿.非对称端壁对扩压叶栅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2].蒋演明.具有非对称端壁的涡轮叶栅气膜冷却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3].秦绪山,黄洪雁,杜启星.非对称端壁对涡轮叶栅内二次流动的影响[C].第四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2008

标签:;  ;  ;  ;  

非对称端壁论文-王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