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切线模量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切线模量法,强夯,填土地基,地基承载力
切线模量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刚[1](2016)在《切线模量法确定强夯地基承载力的现场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平板载荷试验是检验强夯加固填土地基承载力的重要手段,基于平板载荷试验的切线模量法以安全系数和允许沉降两个控制因素结合Terzaghi极限承载力理论可计算不同沉降要求的地基承载力。为了验证切线模量法计算强夯地基承载力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对现场填土地基进行强夯加固后进行平板载荷试验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以叁组平板载荷试验9个试验点的测试结果为基础,反演该地基土性参数并通过切线模量法绘制p-s曲线,发现切线模量法计算的p-s曲线与现场p-s曲线能够很好的吻合,故可用切线模量法计算基础中心不同沉降量所对应的地基承载力,且能够弥补平板载荷试验和动力触探测试方法的不足,故为浅基础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温勇,杨光华,黄致兴,黄忠铭,张玉成[2](2015)在《切线模量法在单桩非线性沉降计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计算单桩的非线性沉降,结合规范方法将单桩沉降分为桩身压缩和桩端土沉降两部分,其中桩端土沉降采用切线模量法计算,由于切线模量是由原位试验得到,能反映桩端土的原状特性,同时切线模量考虑了不同应力水平的影响,因此也能够反映桩端土沉降的非线性。通过工程实例应用表明,切线模量法用于单桩非线性沉降计算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广东水利水电》期刊2015年07期)
温勇,杨光华,黄致兴,黄忠铭,骆以道[3](2015)在《基于原位旁压试验的切线模量法及其初步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切线模量法根据原位压板载荷试验求取不同荷载水平下土体的切线模量,并将其应用于分层总和法进行地基沉降计算,较好地克服了通常取样扰动的不利影响,并能够反映地基沉降的非线性,是目前地基沉降计算中较实用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其不足之处则是原位压板试验工作量大、时间长,且难以反映深部土体的特性;相比而言,旁压试验设备轻便、测试时间短,且可在不同深度的土层进行测试,可以算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原位试验。因此,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切线模量法,本文探讨了利用原位旁压试验获取切线模量法计算参数的方法,并通过位于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河滨校区的粉细砂地基上5个不同压板尺寸载荷试验结果,检验了其可行性。结果表明:5个不同压板尺寸载荷试验的沉降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初步验证了基于原位旁压试验的切线模量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7-17)
郑小艳,王颖蛟[4](2014)在《基于双曲线切线模量法的饱和尾矿砂单桩沉降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以地基非线性沉降计算的双曲线切线模量法为基础,结合荷载传递法的单桩沉降计算模型,将单桩沉降计算分解为桩底土体变形和桩身弹性压缩两部分。采用双曲线切线模量法对桩底土变形进行计算,相应参数由原位试验得到,能较好地反映原状土特性又能合理考虑其单桩的非线性沉降。利用此计算模型对饱和尾矿砂地基单桩的非线性沉降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可为相同类型饱和尾矿砂地基单桩的沉降计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14年02期)
王恩麒[5](2013)在《以切线模量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使用切线模量法合理确定地基承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使用太沙基公式计算极限承载力,并使用切线模量法计算实际基础的p-s曲线,通过基础沉降和安全系数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以确定合理的地基承载力。具体工作为:1、通过设定的4种土体,利用FLAC数值方法,设定不同宽度的基础,对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公式的宽度效应进行了验证,说明太沙基公式中宽度对承载能力的贡献是基本正确的。但对于软土,太沙基公式中宽度取值应采用实际基础宽度的一半。2、对于规范采用限定基础宽度大于6m时按6m计算来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不同尺寸时4种软硬不同的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其中采用FLAC数值方法和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公式进行计算;对于沉降使用以Mohr-Coulomb为本构模型的数值方法和切线模量法计算,按强度安全系数和沉降双控原则确定承载力,与规范方法确定的承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规范方法确定承载力时,在硬土地基上沉降较小偏保守,在软土地基上会出现沉降过大而偏不安全。因此,合理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应是按强度安全系数和沉降双控原则。3、利用几个原位压板试验和实际工程案例,对以切线模量法确定承载力进行了验证,证明采用太沙基公式计算极限承载力,使用切线模量法计算沉降,通过双控原则确定承载力更符合工程实际。(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3-05-01)
杨光华,骆以道,张玉成,王恩麒[6](2013)在《用简单原位试验确定切线模量法的参数及其在砂土地基非线性沉降分析中的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基沉降计算一直是岩土工程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其困难在于室内试验与原位岩土参数差异较大,尤其是砂土地基和结构性强的硬黏土地基,基于室内试验参数的沉降计算与实际的误差较大。基于原位压板载荷试验来确定计算参数的切线模量法能克服这个缺点,并能计算地基的非线性沉降,是地基沉降计算的一个新进步。但原位压板载荷试验相对其他试验难度大、费用高,尤其对于深层土体,难度更大。为此,利用位于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大学河滨校区砂土地基上进行的系统的岩土试验资料,通过其不同压板尺寸的载荷试验,对切线模量法应用于砂土地基非线性沉降计算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然后进一步研究由旁压试验、静力触探等简单的原位试验确定切线模量法所需的计算参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切线模量法所需的计算参数由旁压试验、静力触探等简单的原位试验确定是可行的,从而为切线模量法的推广应用确定提供了更简单的方法。对推动地基设计理论的发展有较好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冯亮,佟福山[7](2012)在《基于简易切线模量法的中厚度板壳极限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特性,参照强度稳定综合理论(CTSS)方法,推导出一种简单的计算公式来解决中厚简支板和球壳的极限强度问题。通过与有限元、规范、经验公式和试验的结果相比较,证明文中方法简单有效,可以指导工程设计。(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薛新华,魏永幸[8](2011)在《双曲线切线模量法在铁路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双曲线切线模量法的理论基础,利用C++语言和VB语言混合编程,编制了地基沉降计算程序,并利用某铁路复合路基载荷试验p-s曲线进行计算以验证其适用性。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用于计算或预测铁路复合地基的沉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本文来源于《高速铁路技术》期刊2011年05期)
杨光华,王俊辉[9](2011)在《地基非线性沉降计算原状土切线模量法的推广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原状地基的载荷试验曲线,对于试验曲线为任意形式的情况下,提出了直接应用实测压板试验的P-S曲线,依据应力水平确定原状土切线模量的一般方法,建立了应力水平与原状土切线模量的关系。用该切线模量对地基沉降进行分层总和法计算,反映了原状地基土的特点和土的非线性,可以用于较准确地进行地基的沉降计算,且可以计算地基的非线性沉降过程,同时可以克服原切线模量法中假设压板试验曲线为双曲线方程的限制,使原状土切线模量法能应用于更广的范围。通过实例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1年S1期)
乔有梁,杨光华,张玉成,曾进群[10](2009)在《单桩非线性沉降计算的原状土切线模量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基非线性沉降的原状土切线模量法的基础上,结合荷载传递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单桩非线性沉降计算的模型。把单桩的沉降计算分解成为桩底土体变形和桩身压缩两部分分别计算,并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的问题。桩底土体的非线性沉降变形计算采用原状土切线模量法,使土体参数既能反映原状土特性又能合理考虑其非线性且参数确定方便,又可较好地计算单桩的非线性沉降。通过实测对比证明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广东水利水电》期刊2009年06期)
切线模量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更好地计算单桩的非线性沉降,结合规范方法将单桩沉降分为桩身压缩和桩端土沉降两部分,其中桩端土沉降采用切线模量法计算,由于切线模量是由原位试验得到,能反映桩端土的原状特性,同时切线模量考虑了不同应力水平的影响,因此也能够反映桩端土沉降的非线性。通过工程实例应用表明,切线模量法用于单桩非线性沉降计算是可行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切线模量法论文参考文献
[1].李刚.切线模量法确定强夯地基承载力的现场试验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温勇,杨光华,黄致兴,黄忠铭,张玉成.切线模量法在单桩非线性沉降计算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5
[3].温勇,杨光华,黄致兴,黄忠铭,骆以道.基于原位旁压试验的切线模量法及其初步验证[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15
[4].郑小艳,王颖蛟.基于双曲线切线模量法的饱和尾矿砂单桩沉降计算[J].路基工程.2014
[5].王恩麒.以切线模量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6].杨光华,骆以道,张玉成,王恩麒.用简单原位试验确定切线模量法的参数及其在砂土地基非线性沉降分析中的验证[J].岩土工程学报.2013
[7].冯亮,佟福山.基于简易切线模量法的中厚度板壳极限强度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
[8].薛新华,魏永幸.双曲线切线模量法在铁路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中的应用[J].高速铁路技术.2011
[9].杨光华,王俊辉.地基非线性沉降计算原状土切线模量法的推广和应用[J].岩土力学.2011
[10].乔有梁,杨光华,张玉成,曾进群.单桩非线性沉降计算的原状土切线模量法[J].广东水利水电.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