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清汁发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芋头酒,发酵,正交试验
清汁发酵论文文献综述
朱英莲[1](2015)在《低度芋头酒清汁发酵生产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芋头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低度芋头酒清汁发酵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发酵液p H、发酵温度和酵母接种量是影响芋头酒品质的主要因素,初始糖度为次要因素。芋头酒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液p H3.5,酵母接种量5%,发酵温度24℃,初始糖度14%。最终制得的低度芋头酒酒精含量7%,色泽淡黄、澄清透亮、甘甜香醇。(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5年01期)
隋韶奕,隋洪涛,张素敏,王雪松,李珂[2](2009)在《钙果干红酒清汁发酵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叙述了以钙果鲜果为原料,采用常温(20~30℃)清汁发酵技术酿造钙果干红酒的工艺过程及生产要求,并提供了所得钙果干红酒的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本文来源于《北方果树》期刊2009年04期)
徐金辉[3](2009)在《红葡萄酒新工艺(发酵前冷浸渍、清汁部分分离发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传统酿造工艺为对照,从发酵前冷浸渍、酒精发酵期间比重变化及红葡萄酒中挥发酸、色素、丹宁、总酚含量及感官评价等各方面,研究了发酵前对葡萄原料添加适量的果胶酶和SO2,并进行冷浸渍,发酵过程采用清汁部分分离发酵的酿造工艺(简称新工艺)对新疆石河子产区赤霞珠葡萄酒品质的影响。研究的主要参数是发酵前冷浸渍时间和清汁部分分离后发酵温度,其中冷浸渍温度为8℃,冷浸渍时间设叁个水平(24h、48h、72h),清汁部分分离发酵过程:皮汁部分发酵温度为28℃,分离出的清汁发酵温度设叁个水平(发酵温度分别为17℃、20℃、23℃)进行试验共获得9个处理。并确定了新工艺的最佳工艺路线,研究结果表明:1.与传统工艺对比,红葡萄酒新工艺在冷浸渍要求的时间内其比重没有变化,说明在8℃条件下能够抑制酒精发酵。酒精发酵结束时,整个浸渍发酵时间明显延长3~5d。2.通过对红葡萄酒新工艺各处理苹果酸-乳酸发酵结束后挥发酸的测定,挥发酸含量为0.30~0.38g/L(以醋酸计),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1.2g/L(以醋酸计),说明发酵前冷浸渍,清汁部分分离发酵工艺与对照一样,均正常酒精发酵。3.通过红葡萄酒新工艺各处理及传统工艺葡萄酒色度的对比,发现发酵前冷浸渍48h,清汁发酵17℃、20℃、23℃及冷浸渍72h,清汁发酵20℃、23℃可提高酒样的色度。所有处理的色调值与对照相比都有一定的差异,但各处理色调值均未出现大于1的情况。说明此工艺并不能够加速新鲜葡萄酒向陈年葡萄酒的转化。4.苹果酸-乳酸发酵结束后,对新工艺各处理及传统工艺的总花色苷测定,与对照(286 mg/L)相比冷渍时间24h、清汁发酵23℃(7#);冷渍时间48h、清汁发酵20℃(5#);冷渍时间72h、清汁发酵分别为20℃(6#)、23℃(9#)处理较为显着,花色素苷含量分别为334 mg/L、356 mg/L、375 mg/L、403mg/L但总体各处理花色素苷增幅不大。5.通过对冷浸渍、酒精发酵期间及苹果酸-乳酸发酵结束,测定其总酚和丹宁含量,在冷浸渍期间其值变化不大,说明冷浸渍期间酚类物质的溶解受到了限制。但随着冷浸渍时间延长和清汁部分分离发酵温度的升高,酒样中总酚、丹宁及总花色苷含量随之增加。6.经对传统工艺;冷浸渍72h、清汁发酵17℃(3#);冷浸渍72h、清汁发酵20℃(6#);冷浸渍72h、清汁发酵23℃(9#)处理酿造的赤霞珠葡萄酒的香气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各处理获得的葡萄酒香气构成物丁二酸单乙酯、2-羟基丙酸乙酯含量为48.82%和7.74%、45.09%和24.01%、44.24%和21.59%,均高于对照6%和2.61%,但其冷浸渍72h,清汁发酵温度分别为20℃(6#)、23℃(9#)处理产生的香气物质苯乙醇含量有所下降。结果还表明,冷浸渍72小时、清汁发酵温度23℃(9#)处理获得的葡萄酒香气成分更为复杂。通过分析,认为采用红葡萄酒新工艺对品质较好的原料酿造的葡萄酒,可进一步提高红葡萄酒的品质,质量特性优于对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王水兴,夏慧玲,吴凌伟[4](2007)在《乳酸菌发酵红薯清汁饮料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提取淀粉后的红薯浆液,采用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共同发酵生产出一种发酵红薯饮料,当加入α-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并接入适量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在40℃发酵20h,料液pH值为4.0,经调配,制备的饮料外观清亮、酸甜可口。(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07年10期)
张玲,韩珍琼[5](2006)在《发酵型玉米清汁饮料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新鲜玉米籽粒加水打浆,经蒸煮糊化、液化、糖化得玉米糖液,再经稀释定型后接种啤酒酵母发酵,最后用玉米香精及甜味剂进行调配,制成一种发酵型的低酒精度玉米汁饮料。研究表明:打浆料水比1:1;煮沸糊化,糊化时间10min;液化温度90℃,α-淀粉酶用量0.08%;糖化温度60℃,时间3h,糖化酶用量为0.02%;定型玉米汁糖度17%;酵母接种量8×106个/ml,主发酵温度15℃,时间5d;后发酵温度4℃,时间10d。最后通过勾兑调味得到的透明饮料不仅具有玉米的香味和营养价值、还具有啤酒的风味与口感。(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06年10期)
清汁发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叙述了以钙果鲜果为原料,采用常温(20~30℃)清汁发酵技术酿造钙果干红酒的工艺过程及生产要求,并提供了所得钙果干红酒的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清汁发酵论文参考文献
[1].朱英莲.低度芋头酒清汁发酵生产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15
[2].隋韶奕,隋洪涛,张素敏,王雪松,李珂.钙果干红酒清汁发酵技术研究[J].北方果树.2009
[3].徐金辉.红葡萄酒新工艺(发酵前冷浸渍、清汁部分分离发酵)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4].王水兴,夏慧玲,吴凌伟.乳酸菌发酵红薯清汁饮料的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
[5].张玲,韩珍琼.发酵型玉米清汁饮料的研制[J].食品科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