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状腺瘤论文-叶胜强,杨新国,田昭俭,岳振营,庞闽厦

绒毛状腺瘤论文-叶胜强,杨新国,田昭俭,岳振营,庞闽厦

导读:本文包含了绒毛状腺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膀胱肿瘤,绒毛状腺瘤

绒毛状腺瘤论文文献综述

叶胜强,杨新国,田昭俭,岳振营,庞闽厦[1](2019)在《原发孤立性膀胱绒毛状腺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40岁。因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3个月于2014年12月22日入院。尿呈鲜红色,偶有血块,无尿急、尿痛、尿频及排尿困难。尿常规检查示尿隐血(+++)、尿RBC 3414个/ul,尿WBC 84个/ul。影像表现:超声示膀胱前壁类圆形不均质低回声团块突向腔内,大小约4.5cm×3.2cm,边界毛糙,似见短蒂与黏膜层相连;CDFI其内见穿支样动脉血流(图1)。静脉尿路造影示膀胱内类圆形充盈缺损,边缘毛糙(图2)。CT平扫示膀(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隋金珂,王启,曹付傲,龚海峰,楼征[2](2019)在《齿线上环直肠一周的绒毛状腺瘤的外科诊治附五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齿线上环直肠一周的绒毛状腺瘤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分析上海市长海医院治疗的5例齿线上环直肠一周的绒毛状腺瘤的病例,其中,3例患者采用经肛局部切除,2例患者采用直肠拖出式经腹前切除+末端回肠造口术方式治疗。结果 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肛门功能良好,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对齿线上环直肠一周的直肠绒毛状腺瘤患者,是肛肠外科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经肛局部切除或采用直肠拖出式经腹前切除+末端回肠造口术,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何强,张辉,吕栋,崔培林,徐有青[3](2019)在《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与结直肠绒毛状腺瘤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与结直肠绒毛状腺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56例结直肠绒毛状腺瘤患者(试验组)和68例肠镜检查未发现异常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糖、甘油叁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可能与结直肠绒毛状腺瘤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与结直肠绒毛状腺瘤发生的关系。结果试验组患者甘油叁酯、体重指数及空腹血糖(1. 9±0. 8 mmol/L,24. 3±3. 8 kg/m~2,6. 2±0. 9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 5±0. 9 mmol/L,22. 5±2. 9 kg/m~2,5. 6±0. 8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甘油叁酯,体重指数及空腹血糖为结直肠绒毛状腺瘤的危险因素(OR=1. 86,95%CI:1. 05~3. 68,P=0. 03; OR=2. 45,95%CI:1. 00~6. 04,P=0. 04; OR=1. 23,95%CI:1. 02~1. 50,P=0. 04)。结论体重指数、甘油叁酯及空腹血糖与结直肠绒毛状腺瘤发生相关,应注意对上述指标异常人群的结肠镜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治疗。(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王艳艳,任基伟,韩振国[4](2018)在《直肠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管状腺瘤核磁表现及病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于直肠的检查以内镜、CT及磁共振成像(MRI)常见,MRI由于其软组织的高分辨率及无创性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及认可,我院直肠病变术前常规均要行MRI扫描,以明确直肠病变部位、良恶性及周围关系,腺瘤和腺癌的术前准备、术式及术后处理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不同部位病变处理方式也不同,而腺瘤中,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管状腺瘤容易恶变[1,2],所以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状管状腺瘤在MRI是否有(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8年10期)

胡亚丽,郑秀妍,孟庆华,胡建明,齐妍[5](2018)在《阴道管状绒毛状腺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性,75岁。间断阴道出血6年余,近日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阴道出血,量较多,内含较多凝血块。妇科检查:肿块位于小阴唇内尿道外阜右上方。腹腔及盆腔B超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既往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大隐静脉结扎剥脱术史。临床诊断:阴道壁赘生物,性质待查。外科手术沿肿块基底部将肿块连同部分尿道外阜一并切除。病理检查巨检:灰红色菜花状息肉样肿块,大小2 cm×(本文来源于《诊断病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孟尚文[6](2018)在《胆囊绒毛状腺瘤癌变相关病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胆囊绒毛状腺瘤癌变4例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胆囊绒毛腺瘤癌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4例胆囊绒毛腺瘤癌变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症状一般无特异性,在发现初期其表现和胆囊炎、胆结石症状相似,通过B超检查均显示胆囊息肉样病变。4例患者均通过胆囊切除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发生切口感染现象,手术部位无积液。结论对于胆囊腺瘤或发生癌变患者均应采取手术治疗,并在手术过程中进行肿瘤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以免漏诊。(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8年15期)

陈曦[7](2018)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绒毛状腺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34岁。因突发右上腹疼痛伴右肩背部放射痛入院治疗。腹痛呈持续性发作,进行性加重。无恶心、呕吐。查体:体温36.5℃,皮肤巩膜无黄染。实验室检查:DBIL(+),TBIL(-),ALT(+),AST(+),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氨酰转肽酶(GGT)(+)。酶标:糖类抗原CA199(+),CA72-4(-),CEA(-)。MRI:显示胆总管局限性囊状扩张,最(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王灵华,李勇刚[8](2017)在《3.0 T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参数在直肠癌与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3.0 T磁共振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在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直肠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1例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和30例直肠癌患者,两组均于术前行3.0 T磁共振成像常规序列及IVIM扫描,在后处理软件上测量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直肠癌的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运用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参数的差异性,并分析有差异的参数值对直肠癌与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诊断效能。结果直肠癌组D值、ADC值低于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组D~*值的平均值高于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ADC<1.026×10~(-3) mm~2/s作为诊断直肠癌的阈值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8%、70%;以D值<0.788×10~(-3) mm~2/s作为诊断直肠癌的阈值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9%、71.1%。结论 IVIM参数D值和标准ADC值对直肠癌与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鉴别诊断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磁共振成像》期刊2017年12期)

黄江宾,杨立民,朱启淦,孟加榕[9](2017)在《膀胱绒毛状腺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绒毛状腺瘤是一种发生于胃肠道的常见肿瘤,具有较高的恶变率,当瘤体长径≥2 cm时,恶变率高达50%~([1])。而原发于膀胱的绒毛状腺瘤较为罕见,膀胱绒毛状腺瘤(villous adenoma of bladder)临床症状不典型,故临床易误诊为膀胱癌。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膀胱绒毛状腺瘤,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其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聂琳,刘佳,王文霞[10](2017)在《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MRI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MRI表现,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过病理证实的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MRI表现。结果:14例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均为单发,其中8例为宽基底,4例为窄基底,2例为肠壁环形增厚。9例与肠壁间有通气间隙。平扫T1WI表现为12例呈稍低信号,2例呈等信号;T2WI表现为10例呈稍高信号,2例呈高信号,2例呈等信号。增强扫描14例均呈不均匀强化,其中8例呈"叁环状"强化。DWI序列9例呈稍高信号,5呈高信号。结论:MRI在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7年13期)

绒毛状腺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齿线上环直肠一周的绒毛状腺瘤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分析上海市长海医院治疗的5例齿线上环直肠一周的绒毛状腺瘤的病例,其中,3例患者采用经肛局部切除,2例患者采用直肠拖出式经腹前切除+末端回肠造口术方式治疗。结果 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肛门功能良好,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对齿线上环直肠一周的直肠绒毛状腺瘤患者,是肛肠外科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经肛局部切除或采用直肠拖出式经腹前切除+末端回肠造口术,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绒毛状腺瘤论文参考文献

[1].叶胜强,杨新国,田昭俭,岳振营,庞闽厦.原发孤立性膀胱绒毛状腺瘤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2].隋金珂,王启,曹付傲,龚海峰,楼征.齿线上环直肠一周的绒毛状腺瘤的外科诊治附五例分析[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9

[3].何强,张辉,吕栋,崔培林,徐有青.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与结直肠绒毛状腺瘤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4].王艳艳,任基伟,韩振国.直肠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管状腺瘤核磁表现及病理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

[5].胡亚丽,郑秀妍,孟庆华,胡建明,齐妍.阴道管状绒毛状腺瘤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8

[6].孟尚文.胆囊绒毛状腺瘤癌变相关病理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

[7].陈曦.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绒毛状腺瘤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

[8].王灵华,李勇刚.3.0T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参数在直肠癌与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磁共振成像.2017

[9].黄江宾,杨立民,朱启淦,孟加榕.膀胱绒毛状腺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

[10].聂琳,刘佳,王文霞.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MRI表现[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

标签:;  ;  

绒毛状腺瘤论文-叶胜强,杨新国,田昭俭,岳振营,庞闽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