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垂体腺瘤组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垂体腺瘤,垂体卒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免疫组化
垂体腺瘤组织论文文献综述
肖德勇,郑广顺,林昆哲,魏梁峰,王守森[1](2019)在《RIP3在垂体腺瘤病理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在垂体腺瘤病理组织中是否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分析RIP3表达是否与垂体腺瘤卒中囊变、侵袭性等生物学行为存在相关,为垂体腺瘤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分析提供新的思路或探索途径。方法:连续收集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128例,按术前MRI影像分为实质性组、囊变无液平面组和囊变伴液平面组,免疫组化技术检测RIP3蛋白表达,结合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IP3蛋白主要表达在胞核,胞质中表达量少,呈棕黄色染色。囊变伴液平面组垂体腺瘤阳性表达率高达88.9%,均较实质性组和囊变无液平面组高(P<0.05)。RIP3阳性表达率与垂体腺瘤侵袭性无关(P>0.05)。结论:RIP3在垂体腺瘤组织中存在阳性表达,主要表达在细胞核,阳性表达可能与垂体腺瘤出血性卒中有关,可为垂体腺瘤的研究提供新的探索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18期)
白泽通[2](2019)在《垂体腺瘤组织中IncRNA H19、CRNDE、ZFAS1的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垂体腺瘤中lncRNA H19、CRNDE、ZFAS1的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叁种不同的lncRNA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程度。并用统计学处理分别分析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内叁种lncRNA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得出lncRNA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为lncRNA H19、CRNDE、ZFAS1的进一步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并探讨lncRNA H19、CRNDE、ZFAS1对侵袭性垂体瘤的潜在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自2017年5月到2018年12月就诊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垂体腺瘤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共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镜下或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术中取新鲜肿瘤组织样本。根据影像学检查Knosp分级进行分组,分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组(实验组:30例)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对照组:30例)。应用RT-PCR检测所有垂体腺瘤中的lncRNA H19、CRNDE、ZFAS1的相对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两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ncRNA H19和lncRNA ZFAS1在实验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lncRNA CRNDE在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实验组。且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lncRNA H19和lncRNA ZFAS1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lncRNA ZFAS1与lncRNA CRNDE的表达均呈负相关,lncRNA CRNDE与lncRNA ZFAS1的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1.侵袭性垂体腺瘤及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均可检出lncRNA H19、CRNDE、ZFAS1的表达,垂体腺瘤细胞过度的增殖及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可能与与lncRNA H19和lncRNA ZFAS1的高表达及lncRNA CRNDE的低表达有关。2.lncRNA H19和lncRNA ZFAS1在垂体瘤的侵袭性生长这一生物学特性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与之相反的是,lncRNA H19和lncRNA CRNDE可能存在拮抗作用,lncRNA CRNDE和lncRNA ZFAS1可能存在拮抗作用。该作用的产生可能与lncRNA的作用机制及传导通路多样且互相作用有关。3.叁者可能成为预测垂体腺瘤不良预后和术后复发的肿瘤标志物。对叁者的进一步研究及综合分析,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侵袭性垂体腺瘤发生、发展的规律,可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预后评估及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6-01)
麦麦提依明·托合提,文国道,唐超,李俊漾,胡跃兵[3](2018)在《AGR2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人类前提度蛋白2(AGR2)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评价AGR2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经手术切除的垂体腺瘤新鲜标本,共117例。按照侵袭性分类标准将其分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行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观察AGR2在垂体腺瘤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在117例垂体腺瘤组织标本中,AGR2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P<0.05);在不同亚型的垂体腺瘤组织中AGR2的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AGR2在垂体腺瘤细胞中定位位于细胞浆及细胞膜。结论 AGR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含量有显着的差异。AGR2不仅可以作为研究垂体腺瘤侵袭性的一个靶标,还可以作为垂体腺瘤诊断、靶向治疗以及判断其预后的一个重要的潜在的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迟学秀[4](2018)在《miR-493,Let-7b在人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微小RNA在各肿瘤中转录后调节基因表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垂体腺瘤发病机制及诊断方面成为研究的热点。本实验检测微小RNA家族中mi R-493、Let-7b在垂体腺瘤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意义,并进一步探讨mi R-493与Gal-3蛋白及Let-7b与HMGA2蛋白在垂体腺瘤中的关系,为侵袭性垂体腺瘤早期诊断、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6月—2017年9月48例手术切除的垂体腺瘤组织及其术前相应患者外周血3ml,纳入患者术前未做药物、手术、放疗等其它治疗。根据影像学检查和术中所见,垂体瘤分为侵袭性垂体瘤组和非侵袭性垂体瘤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 R-493、Let-7b表达,并进一步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Gal-3、HMGA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并进一步分析其与mi R-493、Let-7b的相关性。结果:1.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mi R-493表达水平(4.19±0.82)显着低于非侵袭性组垂体腺瘤组织(5.92±0.89),(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Let-7b表达水平(3.31±0.55)显着低于非侵袭性组垂体腺瘤组织(4.91±0.49),(P<0.05)。2.侵袭性垂体腺瘤外周血mi R-493及Let-7b表达水平均低于非侵袭性组垂体瘤(2.65±0.43对2.97±0.21,P=0.075;1.86±0.43对2.07±0.28,P=0.080)。3.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Gal-3蛋白表达水平(1.34±0.23)显着高于非侵袭性组垂体腺瘤组织(1.01±0.11),(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HMGA2蛋白表达水平(1.75±0.24)显着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对1.07±0.19),(P<0.05);4.垂体腺瘤组织中mi R-493表达与Gal-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8,p<0.05);垂体腺瘤组织中Let-7b表达与HMGA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67,p<0.05)。结论:1.mi R-493可能通过Gal-3途径在垂体腺瘤发生、发展中起抑癌基因作用;2.Let-7b可能通过HMGA2途径在垂体腺瘤发生、发展中起抑癌基因作用;3.检测术前Gal-3、HMGA2表达水平对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17)
任志文,谢岩,赵冬,刘祺,王洋[5](2017)在《DAT和D_2R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组织中多巴胺转运体(DAT)和多巴胺D2受体(D2R)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179例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根据术前内分泌激素检查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泌乳腺瘤(PRL)45例、生长激素腺瘤(GH)43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ACTH)32例及无功能垂体腺瘤(NFPA)59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垂体腺瘤组织和瘤旁正常组织中DAT、D2R的表达,分析D2R、DAT在垂体腺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PRL、GH及ACTH组织中D2R、DAT表达高于NFPA和瘤旁正常组织,PRL和GH组织中D2R、DAT表达高于ACTH组织(P<0.05);D2R、DAT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质地、KNOSP分级、是否侵袭及是否复发无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D2R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与DAT呈正相关(r=0.571,P=0.000)。结论 D2R、DAT在PRL和GH腺瘤组织中呈高表达,而在ACTH和NFPA腺瘤中组织呈低表达,提示多巴胺代谢紊乱可能参与不同病理学类型垂体腺瘤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23期)
李深誉,阳永东,黄蕃俊,陈前,罗朗昭[6](2017)在《垂体腺瘤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白细胞分化抗原147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垂体腺瘤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的表达,关注二者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确诊的垂体腺瘤手术患者48例为观察组,6例尸检中留取的垂体(腺垂体)为对照组,均留取术后石蜡包埋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HIF-1α、CD147和VEGF的表达。结果观察组HIF-1α、CD147和VEGF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HIF-1α、CD147和VEGF的表达与是否为侵袭性垂体腺瘤、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均P<0.05),而叁者均与是否为功能性的腺瘤无关(均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HIF-1α、CD147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垂体腺瘤中HIF-1α、CD147和VEGF表达升高可能与肿瘤侵袭性生长有关。HIF-1α、CD147均与VEGF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7年11期)
张岚,郭付有[7](2017)在《肿瘤床出血的非典型垂体腺瘤组织中Ki-67与CD34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D34在发生肿瘤床出血(TBB)的非典型垂体腺瘤(APA)组织中的表达及与TBB的关系。方法:收集194例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和CD34的表达情况,研究17例APA的临床资料、MRI表现和免疫组化特点,分析APA术中发生TBB与CD34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17例APA均为巨大腺瘤;14例APA术中发生少到中等量的出血,肿瘤全部切除;2例出现严重的TBB,行肿瘤次全切术。MRI表现多为T1WI等信号或T2WI等-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17例APA的Ki-67 LI范围为3.2%~12.0%;CD34在发生TBB的16例APA与无TBB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26.8±7.7)和(10.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CD34阳性表达和肿瘤富血供的MRI表现特点相结合有助于了解APA发生TBB的机制,判断和预测APA的预后。(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金建祥,谷驰[8](2017)在《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瘤组织中HIF-1α、VEGF和MMP-9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探讨这些因子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于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集的经手术切除的垂体腺瘤组织标本58例,根据病理检测结果将标本分成侵袭组(34例)与非侵袭组(24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所有标本中HIF-1α、VEGF和MMP-9蛋白表达情况,并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侵袭组患者HIF-1α的强阳性表达率及总阳性表达率[47.1%(16/34)、91.2%(31/34)]明显高于非侵袭组[12.5%(3/24)、45.8%(11/24)],P<0.05;侵袭组患者VEGF的强阳性表达率及总阳性表达率[58.8%(20/34)、94.1%(32/34)]明显高于非侵袭组[16.7%(4/24)、58.3%(14/24)](P<0.05);侵袭组患者MMP-9的强阳性表达率及总阳性表达率[55.9%(19/34)、85.3%(29/34)]明显高于非侵袭组[8.3%(2/34)、41.7%(10/24)],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侵袭组患者HIF-1α与VEGF呈正相关(r=0.940,P<0.05);HIF-1α与MMP-9呈正相关(r=0.412,P<0.05);VEGF与MMP-9呈正相关(r=0.783,P<0.05);非侵袭组患者中叁者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在侵袭性垂体腺癌患者体内HIF-1α、VEGF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其表达可反应患者肿瘤的发生、发展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相应的依据,并且研究结果提示3种蛋白之间还存在相互促进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华全科医学》期刊2017年05期)
张建鹤[9](2017)在《基于磁共振影像的不同组织构象垂体腺瘤血供及微血管构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及目的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多数病例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目前手术治疗效果还不甚满意。如何提高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临床上发现,垂体腺瘤的组织构象不尽相同,有的为实质型,有的为囊变型。同时,在MRI上,有时还可以见到垂体腺瘤内有条索样改变、海绵状改变等特殊影像特征。这些不同组织构象的垂体腺瘤,其临床特征、血供特点以及可能的病理机制也许也存在不同,目前的研究结果还不能满意地解释。进一步研究这些组织构象类型的临床特征及内在联系,或许可以为垂体腺瘤的术前评估、手术策略的制订和预后判断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分为叁个部分,从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垂体腺瘤的血供及微血管构筑情况等不同层次,对不同组织构象的垂体腺瘤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垂体腺瘤的不同组织构象,与影像学特点、肿瘤生长方向、侵袭特性、病理类型等表现的关系,阐释不同组织构象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及其之所以表现为该种组织构象的可能原因;?通过评估实质型垂体腺瘤的不同区域的血供特点,同时与发生囊变的位置进行比较,探讨垂体腺瘤血供特点及不同组织构象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组织构象垂体腺瘤的微血管构筑特点,探讨微血管构筑与组织构象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将具有完整的临床影像资料、手术资料以及病理检查结果的病例纳入研究。按不同组织构象分为:实质型(n=68)、囊变型(n=44)、条索征型(n=12)、海绵征型(n=5),分析这四种组织构象垂体腺瘤临床特征及意义(条索征型及海绵征型可伴或不伴有囊变)。2.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连续收集79例的垂体腺瘤患者按是否存在囊变分成实质组(n=40)和囊变组(n=39);对实质性的垂体腺瘤进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并计算不同区域的最大增强斜率(SSmax,反映该区域的血供)。观察并统计囊变组的肿瘤囊变位置。3.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4例垂体腺瘤患者的病理组织蜡块。对蜡块进行切片,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内部的微血管信息,然后对免疫组化染色后的玻片进行拍照,最后将所拍得的(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贝塞斯达,马里兰州,美国)照片导入Image J影像分析软件中进行微血管信息(包括血管密度、平均血管面积占比、平均血管周长、平均血管最短径以及血管圆度等)的提取与分析。结果1.不同组织构象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在129例垂体腺瘤中,共出现条索征者12例,出现海绵征者5例,所有出现海绵征及条索征的病例均为大腺瘤或巨大腺瘤。实质型垂体腺瘤68例,其平均肿瘤最大径为(2.27±1.06)cm;囊变型垂体腺瘤44例,其平均肿瘤最大径为(2.84±1.12)cm;条索征型垂体腺瘤12例,其平均肿瘤最大径为(3.65±1.01)cm;海绵征型垂体腺瘤5例,肿瘤的平均最大径为(3.02±1.43)cm。不同组织构象的垂体腺瘤的最大径存在差异(P<0.05),条索征型垂体腺瘤最大径显着大于实质型及囊变型垂体腺瘤(P<0.05)。通过比较不同组织构象垂体腺瘤的生长方向可以发现:各类型垂体腺瘤向海绵窦扩展的程度(按照Knosp-Steiner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条索征型垂体腺瘤更容易向鞍上及蝶窦方向生长,与实质型及囊变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本组129例垂体腺瘤中,CD34表达阴性的有109例,比较不同组织构象垂体腺瘤之间的CD34表达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Ki67的表达情况,其中Ki-67的表达大于3%的共有27例(占20.9%),比较不同组织构象垂体腺瘤之间的Ki67表达情况,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不同组织构象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构象的垂体腺瘤,免疫组化激素类型的表达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组织构象垂体腺瘤血供的磁共振动态增强研究实质型垂体腺瘤上部SSmax为(2.52±1.18),下部SSmax为(2.89±1.46),左侧SSmax为(2.71±1.31),右侧SSmax为(2.66±1.29),上下两部分的SSmax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垂体腺瘤囊变的位置按上部、下部、左侧、右侧及其他分离,发现囊变主要位于上部,占48.7%。实质型垂体腺瘤的最大径与肿瘤上部SSmax(r=0.124,P=0.449)和肿瘤下部SSmax(r=0.269,P=0.093)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将肿瘤最大径与上下部SSmax差值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见两者存在正相关(r=0.463,P=0.003)。3.不同组织构象垂体腺瘤的微血管构筑情况分析对不同组织构象垂体腺瘤的微血管密度进行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条索征型垂体腺瘤的微血管密度最低(24.00±12.65)与实质型(44.76±18.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质型与囊变型微血管密度(41.05±15.43)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囊变型垂体腺瘤平均血管周长(53.99±13.83μm)较实质型(44.04±13.05μm)和条索征型(42.69±13.08μm)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圆度在不同组织构象之间也存在差异,囊变型垂体腺瘤血管圆度低于实质型及条索征型(P<0.05)。不同激素类型的垂体腺瘤之间的微血管密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平均血管面积占比、血管平均周长、血管圆度等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零细胞型垂体腺瘤,FSH型垂体腺瘤的微血管密度更高,平均血管周长更长,但圆度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激素型较零细胞型血管密度高,圆度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型与PRL型比较各微血管参数,除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圆度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74例垂体腺瘤的肿瘤最大径与平均血管计数、平均血管面积占比、平均血管周长、平均血管最小径及平均圆度等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Ki-67>3%的垂体腺瘤,相比Ki-67<3%的垂体腺瘤,未见微血管参数上的差异(P>0.05);比较垂体腺瘤微血管参数与侵袭性的关系,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不同组织构象垂体腺瘤的肿瘤最大径存在明显差异,这反映了不同组织构象垂体腺瘤可能存在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速度及细胞代谢特性。2.不同组织构象垂体腺瘤的扩展方向存在差异,条索征型的垂体腺瘤更趋向鞍上及蝶窦扩展,而较少向两侧海绵窦扩展。3.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影像技术对在实质型垂体腺瘤的区域血供进行分析,发现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肿瘤的血供并不随之增强。但随着肿瘤最大径的增加,肿瘤出现区域血供的分化,肿瘤上部的血供常弱于下部的血供,垂体腺瘤的上部区域成为易发梗死囊变的“扳机点”。这可能是垂体腺瘤囊变常出现在肿瘤上部的原因。4.不同组织构象的垂体腺瘤存在肿瘤微血构筑上的差异。囊变型垂体腺瘤相较实质型垂体腺瘤,微血管密度无明显差异,但血管的形态存在差异。这可能与肿瘤发生囊变后,为保证肿瘤的血供,剩余的实质部分发生了微血管的适应性调整有关。条索征型垂体腺瘤的血管密度最低,血管形态较为规整,这提示条索征型垂体腺瘤的血供较不丰富,可为此类型垂体腺瘤的手术策略制订提供参考。5.不同免疫组化分型的垂体腺瘤存在微血管构筑的差异,不仅存在血管密度的差异,血管形态也存在差异。垂体腺瘤血管生成的主要调控因素可能是激素,这与其他部位的肿瘤有所不同。垂体激素不仅影响垂体腺瘤的血管密度,还影响垂体腺瘤的血管形态。(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王伟民[10](2016)在《垂体腺瘤发病机理的基因表达谱分析及B10细胞在放疗后垂体腺瘤组织中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垂体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通过分泌几个重要的激素: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等,在机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垂体前叶通过调节靶腺激素分泌,参与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和生长。垂体的异常严重扰乱机体的代谢平衡,不同的器官会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垂体腺瘤是一种生长在垂体前叶的特殊颅内肿瘤,它不只具有一般肿瘤的特征还具有导致内分泌紊乱的特点。垂体腺瘤大约占到脑肿瘤的10~20%,为多见的单克隆抗体起源肿瘤,在颅内肿瘤中发病率接近脑膜瘤,排在胶质瘤和脑膜瘤后面居第叁位。大部分的垂体腺瘤为良性,只有小部分具有侵袭性,其中0.1~0.2%最终癌变,垂体腺癌的恶性程度与其预后密切相关。垂体腺瘤分为功能性腺瘤和非功能性腺瘤两类,其临床表现有包括占位效应和内分泌损害两方面。非功能性腺瘤多于功能性腺瘤,在功能性腺瘤当中,发病率最高为泌乳素腺瘤(PRL型),其下依次为生长激素腺瘤(GH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ACTH型)、促卵泡和黄体生成素腺瘤(FSH&LH)。功能性腺瘤的临床症状主要由激素分泌紊乱导致的。两类腺瘤在生长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均可引起相应的占位效应。垂体腺瘤由一系列的垂体关键基因突变引起,这些基因包括蛋白激酶C(PKC)、p16、GADD45γ等。由于垂体腺瘤临床表现的变异性和肿瘤的生长不可预测性,引发了众多研究者的的持续关注。以往的研究表明,垂体腺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身体的发育和生长产生负面的影响。垂体腺瘤引起的过量激素分泌会产生一系列代谢紊乱及脏器损伤。另一方面,由于肿瘤的压迫,引起其他激素分泌的降低,会导致靶腺功能的下降。目前,对垂体腺瘤的化疗及手术治疗的研究已经有大量的报道。已有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某些调控因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在垂体腺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p53对垂体腺瘤的发生有着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以被多形性腺瘤基因(pleomorphic adenoma gene-like 1,PLAGL1)与 RPRM,P21及佛波醇12肉豆蔻酸13醋酸酯诱导蛋白(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induced Protein 1,PMAIP1)的联合作用所破坏。众所周知GADD45β的过度表达可以通过激活细胞凋亡抑制因子抑制肿瘤的生长,这表明Gadd45β可能对垂体腺瘤也有潜在的抑制作用。垂体腺瘤可导致多种基因表达水平的升高或下降,其中大部分的变化也显示对肿瘤发生的调控作用。虽然一些研究报告涉及到了垂体腺瘤对潜在靶基因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满意的解决方法系统性的通过对高通量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基因表达库进行研究以分析垂体腺瘤引起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差异。本研究旨在通过基因表达谱分析将垂体腺瘤与正常垂体对照研究,以探讨相关基因表达的类型和变化。之后,通过建立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的差异表达基因网络(DEGs),分析了垂体腺瘤差异性表达基因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差异性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在正常垂体及垂体腺瘤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及其蛋白产物,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研究垂体腺瘤的发病机理。通过搜集公共功能基因组学数据存储库(public functional genomics data repository)的基因表达谱(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筛选出正常垂体及垂体腺瘤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s,DEGs)。基因表达谱数据集GSE26966下载于功能性基因组数据库GEO。在纳入研究的23个样品中,9个样本取自正常垂体及14个样本取自垂体腺瘤。所有探针集的注释信息由Afffymetrix 人类基因组 u133a2.0 阵列(Affmetrix Human Genome U133 Plus 2.0 Array)提供。在数据处理和差异表达分析时,把CEL文件中探针水平的数据通过affy包系统的稳健多元阵列平均函数(robust multi-array average,RMA)转换成探针表达式值矩阵,并通过该数据集的芯片平台R/Bioconductor注解包将编码转变为基因名称。由于一个基因有许多相应的探针,最终将所有探针的表达式值的平均值通过计算(归一化)对应同一个基因的表达值。垂体腺瘤和正常垂体对比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R软件limma包的贝叶斯线性模型识别,只有 log fold change(LFC)值>1.5 和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为校正的P<0.05的基因才被选择为差异表达基因(DEGs)。为了确保筛选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可以很好的体现样本特征,本研究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了聚类分析并且绘制了聚类图。上调和下调的差异性表达基因功能则是通过对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的功能富集分析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之后,基因序列被映射到数据库,构建成上调和下调的差异性表达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研究发现下调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PPI网络表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网络中一些节点蛋白如EGR1,STAT3,JUNB和FOS都是癌症中常见的转录因子。相对的,上调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PPI网络表现出稀疏的状态。通过这两个PPI网络之间的比较,证明下调基因在垂体腺瘤中起着主要作用。最后,对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功能模块进行分析。本研究在正常垂体和垂体腺瘤样本间一共筛选出211个上调和413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富集分析PPI网络建立,发现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与免疫反应、激素调节和细胞增殖等功能相关。上调的差异性表达基因与阳离子转运功能相关。从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的PPI网络获得五个模块。其中四个具有明显的生物学作用,其中的转录因子,如IL-6,STAT3,BCL6,EGR1,POU1F1,JunB和Fos是这些功能模块的核心节点。本研究通过对正常垂体和垂体腺瘤基因表达谱和PPI网络的筛选成功地找到差异表达基因及其相关的蛋白质。结果表明,激素和免疫相关基因的低表达促进垂体腺瘤的发生。低表达的IL6和STAT3在垂体腺瘤的免疫异常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同时,POU1F1低表达导致垂体激素分泌的减少,是垂体腺瘤的重要诱因。垂体腺瘤理想治疗目标为调整患者激素水平至正常范围,消除瘤体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缓解瘤体在颅内诱发的不良症状及体征等。目前临床上垂体腺瘤常用的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但二者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手术切除作为垂体腺瘤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虽然能有效缓解瘤体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下调患者激素水平,但若瘤体切除不完全或肿瘤已出现周围组织侵犯,可导致手术的风险性增加,诱发诸多并发症并易发生术后复发。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术后复发、残留及不耐受或拒绝手术患者,作为垂体腺瘤治疗的二线方案,放射治疗可抑制肿瘤的生长,恢复患者激素分泌水平,但治疗周期较长,且有研究显示放射治疗可诱发垂体功能减退,损伤颅内神经细胞,严重时还可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因此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权衡利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对垂体腺瘤患者预后改善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证实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多步骤的连续过程,免疫逃逸作为肿瘤恶化进展的关键,目前普遍认为其与肿瘤周围微环境的改变有关[1]。正常状态下,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可通过抗原识别完成对恶变细胞和自体细胞的有效区分,但在肿瘤细胞中,它一方面可通过降低或沉默自身免疫原性来躲避免疫系统的抗原识别;另一方面它可激活免疫抑制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Treg)和调节性B细胞(Breg),诱导分泌免疫抑制细胞因子如TGF-β和IL-10[2],在肿瘤病灶组织周围形成免疫抑制网络最终实现免疫逃逸。对Treg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已展开的大量的研究,Breg细胞作为另一大类具有特殊免疫抑制功能细胞,以往研究多集中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免疫耐受、感染与炎症反应等方面,但伴随研究深入,发现Breg细胞也参与促肿瘤的生长及转移[3,4]。包括皮肤良性肿瘤的发生、抑制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效应、抑制肝癌细胞的凋亡、增强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活性。临床研究也证实在卵巢癌、胃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等恶性实体瘤中可见Bregs细胞的浸润并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及肿瘤的恶性侵袭密切相关。鉴于Bregs在肿瘤进展中的重要作用,针对Bregs的靶向药物研究成为目前的关注热点,尤其是肿瘤局部浸润Bregs,通过直接干预Bregs活化数量消除其负性调控,或间接抑制Bregs分泌的细胞因子恢复免疫监视功能发挥抗肿瘤效应,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研究的新型靶向。B10细胞作为Bregs的亚型,研究显示这一类含量稀少表型特殊的B细胞在肿瘤逃逸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包括参与CLL免疫抑制调控[11]、胰腺癌的进展过程[12]。研究证实放射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的凋亡可导致肿瘤抗原的释放进而激活机体的先天免疫信号[13],并伴随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的减弱[14]。这也提示我们在垂体腺瘤反射治疗过程中,是否同样存在B10细胞的变化,因此围绕垂体腺瘤放疗患者组织内B10细胞变化我们展开了相关研究,收集复发垂体腺瘤患者48例,23例术前接受放射治疗,25例未接受治疗,患者经手术摘除垂体腺瘤后,通过检测垂体腺瘤患者组织CD19+CD1d+CD5+和B10细胞亚群比例,测定垂体腺瘤患者组织miR-98和HDAC1 mRNA表达,明确放射治疗过程中垂体腺瘤患者组织B10细胞变化特点。研究发现放射治疗可下调垂体腺瘤患者组织中B10细胞及其亚群CD19+CD1d+CD5+和CD19+CD24+CD38+数量及分布频率;放射治疗垂体腺瘤患者组织中miR-98 mRNA表达显着上调,提示放射治疗可促进miR-98表达,miR-98表达上调可抑制IL-10转录,进而影响B10细胞免疫抑制功能。(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9-16)
垂体腺瘤组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分析垂体腺瘤中lncRNA H19、CRNDE、ZFAS1的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叁种不同的lncRNA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程度。并用统计学处理分别分析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内叁种lncRNA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得出lncRNA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为lncRNA H19、CRNDE、ZFAS1的进一步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并探讨lncRNA H19、CRNDE、ZFAS1对侵袭性垂体瘤的潜在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自2017年5月到2018年12月就诊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垂体腺瘤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共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镜下或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术中取新鲜肿瘤组织样本。根据影像学检查Knosp分级进行分组,分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组(实验组:30例)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对照组:30例)。应用RT-PCR检测所有垂体腺瘤中的lncRNA H19、CRNDE、ZFAS1的相对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两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ncRNA H19和lncRNA ZFAS1在实验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lncRNA CRNDE在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实验组。且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lncRNA H19和lncRNA ZFAS1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lncRNA ZFAS1与lncRNA CRNDE的表达均呈负相关,lncRNA CRNDE与lncRNA ZFAS1的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1.侵袭性垂体腺瘤及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均可检出lncRNA H19、CRNDE、ZFAS1的表达,垂体腺瘤细胞过度的增殖及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可能与与lncRNA H19和lncRNA ZFAS1的高表达及lncRNA CRNDE的低表达有关。2.lncRNA H19和lncRNA ZFAS1在垂体瘤的侵袭性生长这一生物学特性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与之相反的是,lncRNA H19和lncRNA CRNDE可能存在拮抗作用,lncRNA CRNDE和lncRNA ZFAS1可能存在拮抗作用。该作用的产生可能与lncRNA的作用机制及传导通路多样且互相作用有关。3.叁者可能成为预测垂体腺瘤不良预后和术后复发的肿瘤标志物。对叁者的进一步研究及综合分析,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侵袭性垂体腺瘤发生、发展的规律,可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预后评估及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垂体腺瘤组织论文参考文献
[1].肖德勇,郑广顺,林昆哲,魏梁峰,王守森.RIP3在垂体腺瘤病理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9
[2].白泽通.垂体腺瘤组织中IncRNAH19、CRNDE、ZFAS1的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9
[3].麦麦提依明·托合提,文国道,唐超,李俊漾,胡跃兵.AGR2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8
[4].迟学秀.miR-493,Let-7b在人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18
[5].任志文,谢岩,赵冬,刘祺,王洋.DAT和D_2R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
[6].李深誉,阳永东,黄蕃俊,陈前,罗朗昭.垂体腺瘤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白细胞分化抗原147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
[7].张岚,郭付有.肿瘤床出血的非典型垂体腺瘤组织中Ki-67与CD34的表达[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
[8].金建祥,谷驰.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瘤组织中HIF-1α、VEGF和MMP-9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7
[9].张建鹤.基于磁共振影像的不同组织构象垂体腺瘤血供及微血管构筑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7
[10].王伟民.垂体腺瘤发病机理的基因表达谱分析及B10细胞在放疗后垂体腺瘤组织中变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