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料合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氧化碳,甲醇,碳酸二甲酯,直接合成
原料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史建公,刘志坚,刘春生[1](2019)在《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碳酸二甲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碳酸二甲酯(DMC)不仅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而且对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酯交换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DMC的主要方法,近年来DMC的合成研究主要集中在二氧化碳与甲醇直接合成及尿素醇解法两个方向。酯交换法、尿素醇解法是以二氧化碳与CH_3OH为原料间接合成DMC,以二氧化碳和CH_3OH为原料直接合成DMC属于典型的绿色化学反应,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研究有效活化二氧化碳及CH_3OH的催化剂及耦合反应,提高DMC的产率和选择性,是开发以二氧化碳和甲醇为原料制备DMC技术的关键。目前关于甲醇与二氧化碳合成DMC的催化机理基本可以归纳为两类:直接活化二氧化碳的反应机理和先活化甲醇再活化二氧化碳的反应机理。已报道的催化剂主要有有机金属催化剂、碱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负载金属催化剂、醋酸盐催化剂、杂多酸催化剂、光助催化剂。以季铵盐和叔胺为协同催化剂,以PO为耦合剂,采用连续反应工艺,从而实现甲醇的高转化率和DMC的高收率,或许是直接合成DMC工艺实现突破的有效途径。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很好地活化二氧化碳。加大电催化研究力度,尽快构建电催化中试装置,或许可以为电化学催化直接合成DMC带来发展机遇。(本文来源于《中外能源》期刊2019年10期)
秦朝燕[2](2019)在《浅析原料药合成工艺设计安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合成工艺设计阶段,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辨别工艺系统中存在的导致人员伤害的危害,以及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和出现该后果的可能性,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从而保证相关工艺参数偏离引起的风险能在工艺承受范围内。(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张文志,黄顺礼[3](2019)在《化学合成原料药申报过程中起始物料的选择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药品在目前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被广泛地利用,而对药品做具体的分析发现其大部分为化学合成原料药。这些药品的质量与起始物料的质量息息相关,所以要想获取高质量的化学合成原料药,需要对起始物料做好选择与控制。对目前化学合成原料药的生产实践做分析发现起始原料的选择和控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药物生产的质量,也影响了药物生产的效率,所以做好起始物料的选择和控制非常必要。文章就化学合成原料药申报过程中的起始物料选择和控制进行具体的分析,旨在总结问题,并为具体问题的解决实践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黄莹莹[4](2019)在《内酯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1,2,4-叁唑席夫碱》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内脂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1,2,4-叁唑席夫碱。方法用等摩尔的内酯类物质(葡萄糖酸内酯,香豆素)与对称二氨基硫脲在吡啶溶液中回流反应,合成3-取代-4-氨基-5-巯基-1,2,4-叁唑,再用3-取代-4-氨基-5-巯基-1,2,4-叁唑与芳香酮在弱酸性乙醇溶液中反应,合成了3-(2′-邻羟基苯基)-乙烯基-4-苯乙酮腙-5-巯基-1,2,4-叁唑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用质谱仪检测,初步判定合成目标产物。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利于大工业生产。(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9年09期)
王宏亮,王欢[5](2019)在《化学合成原料药起始物料的最新要求》一文中研究指出起始物料的选择及质量控制是原料药药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起始物料的选择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对ICH,EMA,FDA及我国起始物料的最新要求进行了综述,为业界的发展提供相应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9年16期)
卯海龙,韩永和,王珊珊,章文贤,蒋咏梅[6](2019)在《细菌纤维素的合成原料多样性及其合成机制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细菌纤维素合成原料的多样性、细菌纤维素的合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综述了用于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叁种原材料及其研究现状,商业化碳源价格昂贵、大规模合成应优先考虑低廉的农副产品和工业副产物。阐述了细菌纤维素的合成是有多种相关酶参与的调控过程,主要包括糖的水解和转化,纤维素的合成以及最后的组装和分泌叁个步骤。指出用低廉碳源物质作为原材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并对细菌纤维素的大规模生产及开发应用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纤维素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龚青,仲宣惟,田洁,孙桂霞[7](2019)在《探讨化学合成原料药中起始原料的相关要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梳理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发布的《化学药品的研发与生产》(Q11)及其问答文件(阶段4)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日常药学审评工作以及具体案例分析,就化学合成原料药中起始原料的选择问题及质控要求展开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事》期刊2019年08期)
张鹏举,黄太铭,何华杰,韦夏夏,赵梦梦[8](2019)在《以锡矿尾矿为原料ZSM-5分子筛的水热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有色金属锡矿尾矿为原料、通过乙醇的绿色导向法水热合成ZSM-5分子筛,并以XRD、SEM、FT-IR、XRF、ICP等多种物理化学表征手段对晶种、体系pH、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及醇添加剂等对合成产物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考察。结果表明:以有色金属锡矿尾矿为原料,采用绿色水热合成导向法,可以合成出高结晶度、具有规整八面体外形及良好热稳定性能的ZSM-5产物;合成体系中乙醇和晶种均可有效加速晶体晶化速率,但乙醇不具结构导向作用;体系pH对产物的生成速度及纯度具有决定性作用,过高晶化温度及较长晶化时间容易导致产物中杂晶相的出现,体系中乙醇和正丁醇对ZSM-5的相对结晶度及外貌形状影响不大。添加的晶种量为合成体系中SiO_2投料量的0.62%(摩尔分数),醇的添加量与合成体系中SiO_2投料量摩尔比为0.50,合成体系pH为10.8,170℃及24 h晶化条件下,可获得高结晶度及收率的ZSM-5产物。(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朱亮亮[9](2019)在《福建地区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中固体原料的检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中所使用的固体原料产品现状,对80个福建地区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中所使用的固体原料(与人体直接接触)进行抽样,并采用一系类的检测手段:电热恒温干燥箱、AAS、GC-MS等,分析其18种多环芳烃,苯并[a]芘、挥发物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所检测的福建地区固体原料(与人体直接接触)的18种多环芳烃,苯并[a]芘、挥发物含量和重金属(铅、镉、铬、汞)的不合格率分别为5%、11.5%、22.5%、2.5%、1.25%、0%和0%。(本文来源于《福建建材》期刊2019年07期)
陈梦迪,杨安江,张晓庆,张福利,赵春杰[10](2019)在《拉科酰胺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拉科酰胺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来源及合成方法,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和杂质对照品。方法在参考拉科酰胺原料药相关合成方法的基础上,以Boc-D-丝氨酸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分别制得拉科酰胺的6种有关物质:(R)-2-氨基-N-苄基-3-羟基丙酰胺(A)、(R)-2-乙酰胺基-N-苄基-3-羟基丙酰胺(B)、(2R)-2-(乙酰胺基)-3-(乙酰氧基)-N-(苯甲基)丙酰胺(C)、N-[(1R)-1-(甲氧基甲基)-2-氧代-2-[(苯基甲基)氨基]乙基]-2-甲基丙酯(D)、(R)-N-苄基-2-(3-苄基脲基)-3-甲氧基丙酰胺(E)、(R)-N-苄基-3-甲氧基-2-(N-甲基乙酰氨基)丙酰胺(F)。结果与结论合成的6种拉科酰胺有关物质的结构经~1H-NMR、~(13)C-NMR、HR-MS谱确证,可作为拉科酰胺原料药的杂质对照品,其中有关物质E和F为新化合物。(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化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原料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合成工艺设计阶段,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辨别工艺系统中存在的导致人员伤害的危害,以及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和出现该后果的可能性,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从而保证相关工艺参数偏离引起的风险能在工艺承受范围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料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1].史建公,刘志坚,刘春生.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碳酸二甲酯研究进展[J].中外能源.2019
[2].秦朝燕.浅析原料药合成工艺设计安全分析[J].石化技术.2019
[3].张文志,黄顺礼.化学合成原料药申报过程中起始物料的选择与控制[J].石化技术.2019
[4].黄莹莹.内酯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1,2,4-叁唑席夫碱[J].海峡药学.2019
[5].王宏亮,王欢.化学合成原料药起始物料的最新要求[J].中国新药杂志.2019
[6].卯海龙,韩永和,王珊珊,章文贤,蒋咏梅.细菌纤维素的合成原料多样性及其合成机制研究概况[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19
[7].龚青,仲宣惟,田洁,孙桂霞.探讨化学合成原料药中起始原料的相关要求[J].中国药事.2019
[8].张鹏举,黄太铭,何华杰,韦夏夏,赵梦梦.以锡矿尾矿为原料ZSM-5分子筛的水热合成[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9
[9].朱亮亮.福建地区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中固体原料的检测与分析[J].福建建材.2019
[10].陈梦迪,杨安江,张晓庆,张福利,赵春杰.拉科酰胺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合成[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