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组装纳米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抗疟活性
自组装纳米粒论文文献综述
王蓉蓉,任国莲,王锐利,张丽锋,张淑秋[1](2019)在《十八胺修饰的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疟活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纳米沉淀法制备1种以二硫代二丙酸为连接臂、十八胺为载体的双氢青蒿素(DHA)前药自组装纳米粒(C18-SS-DHANPs),并考察其体外的还原敏感释药行为及在约氏疟鼠体内的抗疟活性。结果显示,制备得到的C18-SS-DHA NPs呈类球形,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PDI)、ζ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117.4±1.8)nm、0.20±0.02、(-23.9±1.1)mV、(97.37±0.09)%和(81.14±0.08)%。C18-SS-DHANPs在4℃贮存35d,粒径及PDI无明显变化。采用Peters 4天抑制试验考察制品的抗疟活性。结果显示,疟鼠尾静脉注射给药后,C18-SS-DHANPs的ED50值为(0.03±0.01)μmol/kg,明显低于DHA溶液[(1.05±0.30)μmol/kg]和实验室前期制备的以二硫代甘醇酸为连接臂、十二醇为载体的DHA前药自组装纳米粒[(0.37±0.08)μmol/kg](P<0.05),可为新型青蒿素类衍生物的抗疟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郑秀钗,徐美琦,刘曼,钟婷,郝艳丽[2](2019)在《共轭亚油酸-紫杉醇自组装纳米粒的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共轭亚油酸-紫杉醇自组装纳米粒(conjugated linoleic acid-paclitaxel conjugate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CLA-PTX NPs)。方法本实验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通过动态光散射、核磁共振氢谱、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氮元素分布分析等方法对所制备的CLA-PTX NPs的表面和内部基团进行表征,确定CLA-PTX NPs的表面基团和内部基团,为阐述其自组装机制提供依据。结果 PTX中C-1位和C-7位的羟基、C-4位和C-10位的乙酰基位于CLA-PTX NPs的表面,CLA碳链、PTX中C-2位和C-3'位的苯环及C-3'位的酰胺键位于CLA-PTX NPs的内部。据此推测CLA-PTX的自组装方式是非极性的CLA碳链因疏水作用而自发向内聚集,PTX中亲水的含氧基团羟基、羰基等在纳米粒表面从而形成纳米粒。结论 CLAPTX NPs表面基团的确定也为其可能的表面修饰提供参考和依据。更为重要的是,本实验还为其他自组装纳米粒结构的表征提供了相关可行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王雪玲,梁艳琴,张元,何冰,代文兵[3](2019)在《cRGD-DOX自组装纳米粒与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乳腺癌(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微环境中不同细胞群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促进肿瘤生长,靶向不同细胞群可以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整合素高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表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肿瘤新生血管生长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因此,本研究针对肿瘤细胞和新生血管制备了一种靶向于整合素的阿霉素偶联药物(cRGD-DOX)纳米粒,并将其与抗VEGF抗体贝伐珠单抗联合应用,在整合素高表达的MDA-MB-231肿瘤模型上考察其抗肿瘤效果。细胞水平研究结果表明,c RGD-DOX纳米粒可以被MDA-MB-231细胞摄取,其摄取与整合素表达相关;与游离阿霉素相比,c RGD-DOX纳米粒的细胞毒下降;贝伐珠单抗在1mg/mL以下无明显的细胞毒。体内研究结果表明,贝伐珠单抗可以降低肿瘤间质液压;与单制剂组相比,cRGD-DOX纳米粒和贝伐珠单抗联用后药效增强。总之,联合应用靶向新生血管的抗体药物和靶向整合素的细胞毒药物纳米粒是一个有效的抗肿瘤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期刊2019年09期)
王蓉蓉[4](2019)在《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药动学及药效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提高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在体内的循环时间,达到较好的抗疟、抗肿瘤效果,合成以二硫键为连接臂,以十四胺、十八胺为载体修饰的双氢青蒿素前药(C14-SS-DHA、C18-SS-DHA);以碳碳键为连接臂,以十四胺、十八胺为载体修饰的双氢青蒿素前药(C14-CC-DHA、C18-CC-DHA)。通过考察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制备的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剂学特征、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对约氏疟鼠的抗疟活性、对4T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对4T1荷瘤小鼠的抗肿瘤活性,为小分子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在治疗疟疾和抗肿瘤应用提供基础和指导。方法:1.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的合成及表征以十四胺、十八胺、二硫代二丙酸、DHA、青蒿琥酯(Artesunate,AS)为原料药,发生脱水缩合反应、酯化反应、酰胺化反应合成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采用高分辨质谱(HR-MS)、氢谱(1H-NMR)对终产物的结构进行确证。2.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制备及制剂学性质考察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以粒径和PDI为指标对处方进行单因素优化;并考察制备的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初步稳定性;建立高效液相-柱后衍生化法测定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应用小杯法评价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行为。3.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DHA溶液和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分别尾静脉注射至大鼠体内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使用液液萃取法提取大鼠血浆的DHA及其前药。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DHA和双氢青蒿素前药的含量。采用Kinetex?C8色谱柱,10 m M乙酸铵溶液∶乙腈=10∶90的流动相,青蒿素(Artemisinin,ART)为内标,在300μl/min的流速下使用ESI源以多反应监测的方式(MRM)进行阳离子监测,通过监测m/z 302.3→163.2(DHA),m/z 689.1→300.2(C14-SS-DHA),m/z 597.1→314.3(C14-CC-DHA),m/z 745.2→356.1(C18-SS-DHA),m/z 653.2→370.3(C18-CC-DHA),m/z 300.1→151.1(ART IS)确定DHA和前药的含量。应用统计矩方法,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4.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体内抗疟活性建立约氏疟鼠模型,采用皮尔逊四天抑制给药法尾静脉注射给予五种剂量的DHA溶液和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溶液。停药1天,取血、涂片、染色、镜检,计算感染率、抑制率、ED50(50%有效剂量)、ED90(90%有效剂量)。停药7天,再次取血、涂片、染色、镜检,计算感染率。记录小鼠的存活天数。5.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评价以4T1细胞为模型细胞,采用MTT法对DHA溶液和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细胞毒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比较IC50结果对不同制剂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以皮下接种4T1细胞的Balb/c鼠为模型动物,小鼠尾静脉注射DHA溶液和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溶液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曲线、小鼠体积变化及肿瘤负荷,评价各个制剂的抗肿瘤活性。结果:1.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的合成和表征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经HR-MS、1H-NMR验证,均成功合成。C14-SS-DHA为淡黄色粘稠的液体,产率为58%;C14-CC-DHA为白色块状固体,产率为75%,C18-SS-DHA为淡黄色蜡状固体,产率为61%;C18-CC-DHA为白色蜡状固体,产率为77%。2.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制备及制剂学性质考察采用单因素优化后的处方分别制备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溶液,得到的自组装纳米粒呈类球形,分布均匀,粒径在100~140 nm之间,PDI均小于0.3,Zeta电位的绝对值在20~45 m V之间,包封率在93%~97%之间,载药量在79%~80%之间。稳定性实验说明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溶液在4℃环境下至少可稳定保存一个月。C14-SS-DHA NPs、C14-CC-DHA NPs中的前药在6个小时内累计释放量分别达到80.3%、79.2%、C18-SS-DHA NPs、C18-CC-DHA NPs中的前药在6个小时内累计释放量分别达到72.9%、71.2%。C14-SS-DHA NPs、C18-SS-DHA NPs在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存在的条件下,60 h内DHA的释放量分别达到40%、62%。3.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尾静脉注射DHA溶液、C14-SS-DHA NPs、C14-CC-DHA NPs、C18-SS-DHA NPs和C18-CC-DHA NPs至大鼠体内后,血浆中DHA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908.9±82.3、23211.5±9101.9、4221.5±540.0、748.7±221.7、13212.2±1765.1h·μg·L-1,AUC0-t的大小顺序为C14-SS-DHA NPs>C18-CC-DHA NPs>C14-CC-DHA NPs>DHA溶液>C18-SS-DHA NPs;MRT分别为:0.3±0.1、0.9±0.3、0.2±0.1、1.7±0.3、1.6±0.3 h,MRT的大小顺序是:C18-SS-DHA NPs≈C18-CC-DHA NPs>C14-SS-DHA NPs>DHA溶液≈C14-CC-DHA NPs。C14-CC-DHA NPs注射至大鼠体内未测到前药,C14-SS-DHA NPs、C18-SS-DHA NPs、C18-CC-DHA NPs在大鼠血浆中前药的AUC0-t分别为24179.2±1885.5、92525.3±25760.4、64123.3±14088.2 h·μg·L-1;MRT分别为0.8±0.1、1.1±0.3、1.3±0.4 h。4.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体内抗疟活性停药1天后,测得C14-SS-DHA NPs、C14-CC-DHA NPs、C18-SS-DHA NPs、C18-CC-DHA NPs的ED50值分别为:0.14±0.05、0.20±0.09、0.03±0.01、0.04±0.01μmol/kg与DHA组(0.87±0.27μmol/kg)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停药1周后,各组疟原虫的感染率均有所上升,但相比DHA溶液组,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给药组感染率上升速度较慢。各个浓度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给药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均长于DHA溶液组。同一制剂给药组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疟原虫的感染率逐渐减低,有剂量依赖性。5.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评价DHA溶液组和四种双氢青蒿素自组装纳米粒给药组对4T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测得DHA溶液、C14-SS-DHA NPs、C14-CC-DHA NPs、C18-SS-DHA NPs、C18-CC-DHA NPs与细胞共孵育48 h的IC50值分别为:2.60±0.22、2.05±0.05、2.52±0.20、3.43±0.10、3.86±0.10μmol/L。肿瘤生长曲线结果表明,相比Saline组,DHA溶液、C14-SS-DHA NPs、C14-CC-DHA NPs、C18-SS-DHA NPs和C18-CC-DHA NPs组的肿瘤生长速度慢。Saline组、DHA溶液、C14-SS-DHA NPs、C14-CC-DHA NPs、C18-SS-DHA NPs和C18-CC-DHA NPs组的肿瘤负荷分别为:(13.4±2.2)%、(7.8±0.67)%、(5.5±1.3)%、(9.4±0.5)%、(7.2±0.2)%和(5.9±0.6)%。结论:1.分别合成以二硫键或碳碳键为连接臂,以十四胺、十八胺为载体的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2.制备得到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外观呈圆整的类球形,具有较小的粒径,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在4℃条件下可稳定保存一个月,在DTT存在的条件下,C14-SS-DHA NPs、C18-SS-DHA NPs中的DHA有较快的释放。3.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大鼠尾静脉注射后,在不同程度上延长了DHA的平均滞留时间,提高了AUC,可能对该类药物的药效学有积极的作用。4.疟鼠尾静脉注射后,随给药剂量的增大,抗疟作用逐渐增强。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抗疟活性均强于DHA溶液(P<0.05);同种连接臂的前药,十八胺为载体的前药自组装纳米粒有更好的抗疟活性;同种脂肪胺为载体的前药,含有二硫键的前药抗疟活性强于以碳碳键为连接臂的前药。5.不同的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对4T1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同种连接臂的前药,十四胺修饰的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对4T1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十八胺修饰的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同种脂肪胺为载体的前药,以二硫键为连接臂的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细胞毒性强于以碳碳键为连接臂的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对4T1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C14-SS-DHA NPs和C18-CC-DHA NPs抗肿瘤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6-10)
王蒙蒙[5](2019)在《透明质酸-阿仑膦酸钠-甲氨蝶呤(HA-ALN-MTX)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与抗肿瘤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氨蝶呤为抗叶酸类抗肿瘤药,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断肿瘤细胞DNA合成而达到抗肿瘤效果,对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骨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选择性低,毒副作用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为了增加甲氨蝶呤在肿瘤组织的积聚,同时降低正常组织非特异性摄取产生的毒性,本研究针对骨肿瘤的治疗,结合当前靶向给药的研究热点设计了一种透明质酸(HA)共载甲氨蝶吟(MTX)和阿仑膦酸钠(ALN)的纳米给药系统。这种纳米给药系统的优势在于:HA可与肿瘤细胞表面过量表达的CD44受体结合,从而具备靶向肿瘤细胞的功能;ALN与骨的主要矿物成分羟基磷灰石具有高亲和力,并且可以选择性地积聚骨肿瘤中,是常用的骨靶向配体;此外,药物通过分子间亲水/疏水作用,可以自组装成纳米粒,粒子由于其独特的尺寸效应,容易通过高渗透和长滞留(EPR)效应滞留在靶向部位。这种给药系统为实现MTX对骨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思路。该研究通过共价连接的方法,将亲水性化合物HA先与ALN在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酰胺键连接,生成HA-ALN偶合物,再与疏水小分子药物MTX通过酯键连接,生成HA-ALN-MTX偶合物,根据药物的亲水/疏水作用,制备得到HA-ALN-MTX纳米粒。利用NMR和FT-IR进行结构验证,利用XRD确定晶体结构,并通过DLS考察其粒径,利用TEM和AFM观察表观形貌,进而研究其体外细胞毒性。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制备HA-ALN偶合物。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考察偶合物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HA-ALN偶合成功,安全低毒,细胞相容性良好,此部分内容为接下来制备自组装纳米粒奠定了基础。2.制备HA-MTX自组装纳米粒。将HA的-CH2OH和MTX的-COOH共价连接,形成酯键,生成HA-MTX偶合物。与游离的MTX相比,HA-MTX纳米粒对肺癌细胞(A549)和成骨肉瘤细胞(MG 63)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且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毒副作用降低。3.制备HA-ALN-MTX自组装纳米粒。将HA-ALN与MTX通过酯键连接,结果证实了 HA-ALN-MTX耦合成功。制得的纳米粒粒径分布均匀,稳定性良好。体外细胞毒性研究结果显示,与游离的MTX和HA-MTX纳米粒组相比,HA-ALN-MTX纳米粒对对肿瘤细胞A549和MG 63具有更高增殖抑制作用,且对正常细胞HUVEC的毒副作用更低。综上所述,本研究设计的HA共载MTX和ALN纳米给药系统,可以被肿瘤细胞摄取,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且降低了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有望改善MTX的治疗效果,将其应用于骨肿瘤的靶向治疗。(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刘梦锐[6](2019)在《基于硫酸软骨素的环境敏感型自组装纳米粒递药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疗法是治疗癌症尤其是黑色素瘤的主要手段,但是全身治疗的方式增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也增加了多药耐药的风险。聚合物纳米粒因其特殊的纳米结构,在药物递送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以多糖为骨架以疏水性小分子修饰的两亲性聚合物具有低毒、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其自组装纳米粒具有制备方法简单、避免引入有机溶剂的优点,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用于肿瘤治疗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如何设计多功能的纳米结构提高纳米粒的稳定性、实现药物的肿瘤微环境刺激的可控释放、以及实现多治疗手段合为一体,是目前聚合物纳米粒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以多糖硫酸软骨素作为亲水性骨架并以疏水性小分子修饰,构建了多种不同的两亲性聚合物并以此制备了稳定性良好、药物释放可控的自组装载药体系。详细考察了该聚合物结构和纳米粒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取代度对纳米粒性质的影响,为纳米粒作为载药体系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设计了集多种环境响应为一体、多重治疗手段为一体的“All in one”的纳米载体,以期纳米粒在肿瘤部位实现响应性结构解离,促进药物释放,发挥抗肿瘤效果。在体内外深入考察了药物释放机制、组织分布和抗肿瘤应用效果。将理论与技术结合,为纳米载体的应用提供了设计思路。为深入研究聚合物结构与纳米粒的关系,首先设计了以已二酸二酰肼(ADH)修饰的硫酸软骨素(CS)作为氨基修饰的骨架,构建硫酸软骨素-脱氧胆酸(CS-ADH-DOCA,CSAD)梳状聚合物,并制备自组装纳米粒用于化疗药物多西紫杉醇(DTX)的递送。通过调节聚合物中不同疏水性小分子的修饰比例,合成并制备不同取代度(DS,聚合物中100个糖环单元上的DOCA的数量)的CSAD纳米粒。研究了取代度对于自组装纳米粒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自组装能力、药物释放行为、肿瘤细胞摄取及对细胞杀伤能力的影响。在深入了解基于多糖的自组装纳米粒特性的基础上,设计环境响应型多功能纳米粒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并对其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在合成CSAD聚合物基础上,以含二硫键的胱胺(CYS)作为连接臂将DOCA修饰于CS上,合成了 CS-CYS-DOCA聚合物(CSCD),并以此构建了还原/酶敏感的智能纳米给药系统用于DTX的递送。期望该纳米系统可以在肿瘤微环境高还原电势下发生结构中二硫键的断裂,CS骨架可以在酶的作用下实现特异性降解,从而可以实现DTX在肿瘤细胞内快速释放,发挥抗肿瘤的效果。基于此假设对纳米粒的敏感性裂解和药物的敏感性释放进行了研究,对细胞摄取、药物分布和抗肿瘤及其转移的能力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为提高纳米粒的稳定性且同时促进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快速释放,提高抗肿瘤效果,将化学交联与环境响应相结合;将声动力疗法(SDT)和化学疗法联合,期望建立更加有效的药物递送系统。使用上述合成的ADH修饰的CS作为氨基修饰的亲水性骨架,选择功能性疏水性小分子二氢卟吩e6(Ce6)作为疏水段(超声敏感剂),通过ADH连接到CS骨架,并引入含二硫键的硫辛酸(LA)作为交联剂,依次通过ADH连接到CS骨架,合成CS-Ce6-LA聚合物。以此结构自组装形成可逆交联、还原/酶敏感、并结合化学疗法和声动力疗法为一体的智能纳米给药系统。期望该交联纳米系统在药物递送中面对高倍稀释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肿瘤微环境发生响应性的去交联和骨架降解,促进药物释放,发挥化疗的作用。同时Ce6在外加超声的作用下,发挥声动力疗法,诱导肿瘤凋亡。对该交联纳米粒的稳定性、药物的包载和响应型释放能力、细胞摄取进行考察。同时在细胞水平对声动力疗法的机制进行深入考察,在体内对化疗-声动力联合疗法对肿瘤及肿瘤转移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主要概括如下:(1)构建两亲性CSAD聚合物纳米粒,考察取代度对纳米粒的影响通过两步酰胺反应,将疏水性小分子DOCA通过连接臂ADH修饰到硫酸软骨素CS亲水骨架上,构建两亲性聚合物CSAD。通过控制DOCA与CS的投料比,获得叁种不同取代度的CSAD聚合物,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 DOCA的取代度范围为2.5%-7.0%。CSAD聚合物的CAC值在0.027-0.050 mg/ml范围内。通过探头超声方法成功制备了 CSAD聚合物自组装纳米粒,形成的纳米粒形态呈球状,水化粒径分布均一且在160-190nm以内,Zeta电位在-18 mV到-27 mV之间。纳米粒的溶血率均低于5%,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采用超声-透析方法制备载药自组装纳米粒DTX-CSAD,当药物-聚合物质量比为3:10时,载药量达到11.8%,粒径分布在180 nm左右,纳米粒呈现球体、形态圆整、分布均一。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呈现突释-缓慢释放两个阶段,对于纳米粒来说,较高取代度的载药纳米粒具有较为延缓的释放速率,120 h时DTX的释放百分比随着取代度的增加从75%增加到86%。细胞摄取结果证明了 CSAD纳米粒可通过CD44受体分子介导的细胞内吞实现细胞摄取,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细胞毒性结果表明,DTX-CSAD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细胞杀伤效果且细胞存活率随着取代度的的增加而降低。综上所示,CSAD纳米粒中疏水端DOCA取代度对纳米粒的自组装行为和药物递释有着一定的影响,取代度增加,粒径降低,CAC值降低,药物释放速度减慢。这主要是因为在两亲性骨架上,疏水基团增加可以提高骨架疏水端分子间作用力,从而赋予纳米粒更易于自组装的能力,因此更易形成紧实的疏水内核。包载疏水性药物DTX后,DTX与DOCA之间疏水作用增强,从而聚合物纳米粒中的药物更加难以释放。此外,取代度越高,CSAD纳米粒的细胞摄取量相应增加,DTX-CSAD纳米粒的细胞毒性越强。通过对取代度的深入研究,可调节取代度实现不同的药物释放速率、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2)还原/酶响应型CSCD纳米粒的设计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将DOCA通过含有二硫键的CYS连接到CS上,构建两亲性聚合物CSCD。CSCD聚合物可以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粒,获得还原/酶敏感的智能CSCD纳米粒用于DTX的递送。其CAC值较低(0.022-0.048 mg/ml),形成纳米粒呈球状,水化粒径分布均一且在130-170 nm以内,Zeta电位在-18 mV到-22 mV之间;纳米粒的溶血率均低于5%。通过优化的超声-透析方法制备了 DTX-CSCD载药纳米粒,当药物-聚合物质量比为3:10时,载药量达到15.6%,粒径分布在175 nm左右,纳米粒形态圆整。CSCD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环境响应性,在体外通过模拟肿瘤细胞环境中(GSH或/和Hyal-1酶的孵育下),CSCD粒径分布从100-200 nm之间的单峰分布变成双峰,这是因为CSCD纳米粒中亲水骨架CS在酶的作用下发生降解或氧化或CSCD纳米粒中二硫键在GSH的作用下断裂导致纳米粒亲水疏水作用失衡,从而发生结构解离和粒径改变。考察DTX-CSCD载药纳米粒的药物释放,在GSH或Hyal-1酶作用下,药物释放速率均有一定的提升,在GSH/Hyal-1酶的协同作用,释放速率进一步增大。以上结果均证明了制备的纳米载药体系具有良好的还原/酶响应性。细胞水平上,CSCD可以被细胞有效摄取,且摄取机制主要依赖于CD44分子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这一主动摄取的过程需要能量的支持;也有部分纳米粒可通过网格蛋白和渗透压介导完成细胞摄取。DTX-CSCD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性,在纳米粒中DTX浓度为50μg/ml孵育72h,细胞存活率低于20%。分别在Wistar大鼠和C57小鼠中进行了DTX-CSCD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实验,同时以无还原响应性的DTX-CSAD纳米粒作为对照。大鼠药动学结果表明,DTX-CSCD和DTX-CSAD显着延长了DTX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减慢药物被清除的速率,半衰期分别为Taxotere(?)的4.3倍和3.5倍。小鼠组织分布特征结果得出以下结论:DTX-CSCD和DTX-CSAD显着提高了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聚集,2 h时DTX-CSCD和DTX-CSAD在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分别为Taxotere(?)的6.1倍和3.2倍。载药纳米粒还降低了药物在心脏中的分布,降低了药物在体内的非特异性毒性。此外,相对于Taxotere(?),DTX-CSCD和DTX-CSAD在肺中分布较多,这有利于纳米粒发挥抗肺中肿瘤转移的功能。体内药效学结果表明,载药纳米粒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和抑制肿瘤转移的效果。可以显着的抑制荷瘤小鼠的瘤体积,1 8天时DTX-CSCD和DTX-CSAD纳米粒和Taxotere(?)组的肿瘤体积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的12.6%、25.6%和38.4%。肿瘤组织H&E染色和TUNEL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载药纳米粒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和死亡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载药纳米粒可以显着降低肺部肿瘤转移结节的数量,减轻肺部病理状态。同时,肿瘤组织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DTX-CSCD和DTX-CSAD纳米粒能显着降低肿瘤转移相关蛋白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水平。相对于DTX-CSAD纳米粒组,DTX-CSCD纳米粒组具有较小的肿瘤体积和诱导更高的细胞凋亡百分比,体现了还原/酶敏感的CSCD纳米粒作为多重环境响应的药物递送载体在促进药物释放,提高抗肿瘤及抗肿瘤转移效果的优越性。(3)还原/酶响应型可逆交联X-NPs纳米粒的设计及其化疗-声动力联合疗法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基于CSCD的设计,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纳米粒的稳定性,同时结合多种抗肿瘤手段,采用超声敏感剂Ce6疏水小分子作为疏水改性剂,从而引入声动力疗法(SDT);采取交联手段与还原响应相结合,引入可逆交联策略,以期实现更加优越的抗肿瘤效果。依次将Ce6和交联剂LA分别通过ADH连接到CS上,获得两亲性聚合物CS-Ce6-LA。聚合物自组装获得非交联纳米粒(NX-NPs),通过分子间二硫键交联得到可逆交联纳米粒(X-NPs),作为DTX的载体。X-NPs具有还原/酶敏感特性,可实现化疗-声动力治疗的联合治疗手段。形成的纳米粒呈球状,粒径分布均一。其中,NX-NPs粒径在133-233 nm以内,Zeta电位在-12 mV到-22 mV之间。经过交联,X-NPs粒径比NX-NPs的粒径低,分布范围为118-197 nm,Zeta电位在-16 mV到-23 mV之间。X-NPs的溶血率均低于5%。利用超声-透析方法制备了载药纳米粒DTX/X-NPs,当药物-聚合物质量比为3:10时,载药量达到16.6%,粒径分布在160.9 nm左右。X-NPs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高离子强度溶剂、有机溶剂以及高倍稀释的刺激下,X-NPs保持了胶体稳定性,粒径只有稍许增加。而NX-NPs在同样条件下,难以保持原有的纳米粒特性,部分降解为单聚体。X-NPs在GSH/Hyal-1酶作用下发生明显的还原/酶敏感性裂解。交联纳米粒显着降低了药物的释放速率,72 h时,约62.3%DTX从非交联纳米粒DTX/NX-NPs中释放,而DTX/X-NPs的释放量不足DTX/NX-NPs的一半。但DTX/X-NPs在GSH和GSH/Hyal-1酶的作用下,释放百分比分别增加到72.3%和97.8%。对比之下,DTX/NX-NPs的药物释放不受GSH的影响。以上结果说明了 X-NPs可以显着提高纳米粒的稳定性和减缓药物释放,而在模拟肿瘤细胞环境中去交联从而加速药物的释放;体现了交联与响应刺激相结合的优越性,这一特性也完美的解决了化学交联方式药物在靶部位难以释放的缺点。细胞对X-NPs具有理想的摄取量。DTX/X-NPs+SDT的化疗-声动力协同治疗具有显着的肿瘤杀伤能力,DTX/X-NPs+SDT联合疗法的细胞毒性显着高于单纯DTX/X-NPs化疗方式的结果,且细胞毒性随着超声时间从1 min到3 min显着增加,超声5 min中未见更优越的效果。X-NPs+SDT诱导细胞凋亡率约为Ce6+SDT结果的2倍,这可能与X-NPs具有较高的细胞摄取量有关。进一步对SDT促进凋亡机制进行研究,发现SDT可诱导活性氧(ROS)产生,jc-1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发现SDT促进MMP的降低;通过PCR检测发现SDT促进线粒体内的凋亡相关mRNA表达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部分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上升。因此SDT诱导细胞凋亡的方式可概括如下:X-NPs被细胞摄取入胞后,纳米粒骨架中Ce6在超声的刺激下促进胞内ROS大量产生,ROS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激活线粒体-半胱天冬酶(Caspase)凋亡通路,促进细胞凋亡。即线粒体受损失,MMP下降,线粒体Bax表达上升,Bal-1表达下降,即引起下游Cytochrome C表达上升,激活Caspase家族,引起Caspase-9的降解,进而激活下游信号,引起下游Caspase-3的降解。Caspase-3的降解引起PARP的降解,PARP可能参与细胞凋亡的后期过程。DTX/X-NPs的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DTX/X-NPs通过改变DTX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显着地提高血药浓度,延长DTX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小鼠注射游离Ce6或X-NPs后,在不同时间点取出各组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进行体外显影,记录Ce6的荧光强度。结果发现:相比于Ce6溶液,基于CS-Ce6-LA聚合物制备的X-NPs可提高Ce6在肿瘤的荧光强度,并延长在肿瘤部位的滞留时间。X-NPs在肺中分布较多,这有利于纳米粒发挥抗肺中肿瘤转移的功能。体内药效学结果表明,化疗-声动力疗法联合治疗比单一疗法具有更显着的抗肿瘤作用,实验 18 天后,DTX/X-NPs+SDT、X-NPs+SDT、DTX/X-NPs 和 Taxotere(?)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瘤体积的0.6%、10.0%、14.9%和61.8%。肺部肿瘤转移结节数量结果、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考察肿瘤组织的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化疗、SDT以及联合治疗可显着降低肺中转移结节的数量,降低肿瘤转移相关蛋白COX-2和uPA的表达水平,其中联合疗法结果最优。这体现了还原/酶敏感的DTX/X-NPs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在肿瘤细胞中实现化疗药物快速释放和在超声作用下诱导细胞凋亡的联合治疗的优越性。值得关注的是,DTX/X-NPs+SDT、X-NPs+SDT两组促进了肿瘤微环境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s)的浸润,两组的CTLs百分比分别为1.6%和1.4%。对于无SDT参与的生理盐水组,Taxotere(?)组和DTX/X-NPs组,CTLs的百分比均小于0.3%。SDT同时也促进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F-γ)的浸润,引起机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这一结果增加了 SDT用于抗肿瘤治疗的潜力,为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5)
杨滨[7](2019)在《活性氧调控紫杉烷类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生物激活以提高抗肿瘤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存在着显着升高的氧化水平,因此,基于活性氧触发的前药以及纳米制剂可以促进药物在肿瘤细胞内特异性的释放。但是,肿瘤呈现出异质性,即在肿瘤的不同区域或者肿瘤细胞的不同生长周期表现出的活性氧含量差别巨大,所以,单纯依靠肿瘤细胞自身的高活性氧环境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提供额外的活性氧来提高抗肿瘤效果。因此,本课题分别以用酯键、单硫键和单硒键为连接臂合成了叁种卡巴他赛-油酸前药,在添加稳定剂(DSPE-PEG_2k)和包载光敏剂(PPa)后一步形成小分子前药纳米粒(PCANPs、PCSANPs和PCSeANPs),期望实现化疗与光动力的联合,达到精准靶向肿瘤部位快速释放抗癌药的效果,从而提高抗肿瘤疗效。同时,许多前药具有高活性氧响应能力,则极有可能在到达肿瘤部位前就在血液中降解掉,失去了前药在肿瘤部位发挥选择性释放药物的功能。所以,高灵敏性的小分子前药纳米制剂需要进行保护,待其到达肿瘤部位后再借助于肿瘤部位的活性氧实现选择性释放母药。因此,本课题中设计了一种活性氧敏感键桥联的紫杉醇(PTX)-马来酰亚胺(MAL)前药纳米制剂(Psm),在经过聚多巴胺包衣后,保证小分子前药纳米制剂(PsmDE)在肿瘤部位借助高活性氧条件选择性释放母药,提高抗肿瘤疗效。基于上述设想,我们通过体外药物释放、细胞毒、药动学、组织分布和药效学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首先,通过采用不同浓度H_20_2或不同时间激光照射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无水乙醇作为释放介质,考察包载光敏剂的叁种卡巴他赛前药纳米制剂对活性氧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PCSANPs和PCSeANPs不论在加有H_20_2的释放介质中,还是在激光照射的条件下,均能快速地释放出母药,对两种活性氧条件均表现出良好的响应能力。并且,PCSeANPs在光照条件下,母药释放速率比PCSANPs更快,说明单硒键比单硫键有更好的单线态氧响应能力。同时,采用不同浓度的H_20_2的磷酸盐缓冲液-无水乙腈作为释放介质,考察Psm和PsmDE对活性氧的响应能力,以及多巴胺包衣是否会影响前药纳米制剂的药物释放特性。结果表明,Psm和PsmDE均表现出超高的活性氧响应能力,并且包衣层不会阻碍母药释放的速率。通过MTT考察了CTX-sol、PPa-sol以及包载光敏剂的叁种卡巴他赛前药纳米制剂对4T1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PCANPs在设定浓度范围没有细胞毒性,PCSANPs和PCSeANPs显示了较强的细胞毒性。并且,增加光照后含有敏感键的纳米制剂组比对应制剂的非光照组IC_50值下降一倍。此外,含有PCSeANPs 比PCSANPs的IC_50值更小。随后采用HPLS-MS-MS法对MTT试验后细胞内前药激活释放母药的情况进行了检测,发现制剂对细胞的毒性与细胞内前药激活程度正相关。同时,考察了Psm和PsmDE分别对4T1肿瘤细胞和3T3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内前药激活实验。结果表明,Psm和PsmDE均表现出对肿瘤细胞较高的细胞毒性,而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的特点。随后,细胞内前药激活实验结果显示两种紫杉醇前药纳米制剂在肿瘤细胞内释放母药的速率是正常细胞的两倍,表明两种紫杉醇前药纳米制剂能根据细胞种类选择性释放母药。采用HPLC-MS-MS法,考察了CTX-sol和包载有光敏剂的叁种卡巴他赛前药纳米制剂在Sprague-Dawley大鼠模型中的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显示,叁种前药纳米制剂的AUC是CTX-sol的至少300倍,说明前药纳米制剂能够大大提高药物在血液循环中的时间。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考察PPa-sol和包载有光敏剂的叁种卡巴他赛前药纳米制剂在荷瘤小鼠模型中的组织分布行为。结果表明,与PPa-sol的体内分布情况不同,包载光敏剂的叁种卡巴他赛前药纳米制剂逐渐在肿瘤部位蓄积,并且在给药12 h后达到峰值。表明纳米制剂有肿瘤靶向性,并且在给药12 h后进行光照是化疗联合光动力疗法的最优时间。同时,考察了Dir-sol、Psm和PsmDE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给药24 h后,相比于Dir-sol和Psm,PsmDE表现出更多的肿瘤蓄积量。通过对4T1乳腺癌荷瘤小鼠给予PBS、CTX-sol、PPa-sol以及包载光敏剂的叁种卡巴他赛前药纳米制剂,考察不同制剂给药后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含有活性氧敏感键的前药纳米制剂在给予光照下,比对应的非光照前药纳米制剂的肿瘤抑制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利用肿瘤内部的内源性活性氧联合光动力疗法产生的外源性活性氧形成的双来源性活性氧下能显着提高抗肿瘤疗效。同时,考察了4T1荷瘤小鼠在给予PBS、Taxol、Psm和PsmDE后的肿瘤抑制效果。结果表明,PsmDE对肿瘤的抑制效果比Taxol和Psm更加明显。因此,在利用肿瘤部位特异性的高活性氧条件前,要首先保护活性氧高敏感性的前药纳米制剂能顺利到达肿瘤部位。(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期刊2019-05-01)
郑先珍[8](2019)在《一种多功能靶向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恶性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个难以攻克的世界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缺乏选择性,易诱导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另一方面是因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的存在增加了肿瘤转移复发的机率。CSCs是一类具有高致瘤性,保留了类干细胞样无限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此类细胞虽然在肿瘤组织中数量较少,却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为了杀灭CSCs和克服肿瘤细胞耐药,目前临床多将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共同给药,利用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抗肿瘤疗效。但由于每种药物理化性质差异巨大,给药途径也不完全相同,单纯的联合给药方案易导致患者耐受性差,依从性不高,经济负担重。因此,寻找一种同时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新型多功能抗肿瘤药物成为当下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结合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特点和抗肿瘤药物的理化特征,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以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达沙替尼(Dasatinib,DAS)为模型药物,设计并制备出多功能靶向自组装纳米粒(DAS/ATRA-NPs),构建了不仅具有抗普通肿瘤细胞能力和抗CSCs潜力双重作用机制,理论上还具有肿瘤被动靶向作用和肿瘤小分子蛋白主动靶向作用的多功能肿瘤靶向治疗策略。前言部分主要阐述了ATRA和DAS在肿瘤治疗学方面的研究背景及其应用价值,为本课题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本文第一章初步考察了ATRA对高致瘤性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MTT实验发现ATRA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能力;用中浓度(16μmol/L)的ATRA处理B16F10细胞24 h后,细胞划痕实验显示ATRA能有效抑制B16F10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形态明显发生改变,DAPI核染色可见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测得其细胞凋亡率为(37.27±4.42)%;体内成瘤实验进一步提示ATRA能显着抑制B16F10细胞的致瘤性,这为本课题选择ATRA作为抗CSCs靶向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第二章结合DAS、ATRA药物理化性质,通过超声乳化溶剂蒸发法合成制备出了多功能靶向自组装纳米粒(DAS/ATRA-NPs)。实验先通过单因素处方分析考察了DAS、ATRA的投药比、有机相中DCM与EtOH的比例、有机相与水相的比例、超声功率以及超声时间对DAS/ATRA-NPs的Size、PDI、Zeta Potential、药物包封率(Encapsulation efficiency,EE%)的影响。优化了制备工艺后所制得的DAS/ATRA-NPs呈淡黄色,外观均匀透亮,无肉眼可见颗粒物。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纳米粒呈大小约100~200 nm的均一椭球形颗粒,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得DAS/ATRA-NPs的Size为(172.57±1.64)nm,PDI为(0.26±0.04),Zeta Potential为(32.10±0.65)mV。HPLC测得DAS/ATRA-NPs中DAS、ATRA的包封率分别(83.61±4.45)%、(95.21±1.09)%。将新制DAS/ATRA-NPs置于4℃条件下储存4周,连续监测Size、PDI和Zeta Potential的变化,发现DAS/ATRA-NPs在4℃储存条件下各参数无明显变化,稳定性良好。实验采用透析法考察DAS/ATRA-NPs体外释放速度,用含20%乙醇的PBS(PH=7.4)作释放介质,发现DAS/ATRA-NPs中的DAS与ATRA累积释药量均小于游离DAS和游离ATRA,表明DAS/ATRA-NPs体外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本文第叁章以人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了DAS/ATRA-NPs的体外抗肿瘤效果。实验首先用香豆素-6对DAS/ATRA-NPs进行标记,利用香豆素-6的荧光特点在激光共聚焦下观察到DAS/ATRA-NPs主要存在于HepG2细胞的胞质中。在MTT细胞毒性实验中发现DAS/ATRA-NPs能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G2体外增殖,24 h的IC_(50)为12.72μmol/L,药物协同指数CI_(50)为0.96,表明DAS和ATRA两者药效具有协同作用。继以含12.5μmol/L药物浓度的培养基处理细胞,发现DAS/ATRA-NPs能显着抑制HepG2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给药24 h后,各组HepG2细胞开始发生凋亡,流式细胞仪测得游离ATRA、游离DAS、DAS+ATRA物理混合组、DAS/ATRA-NPs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68±3.25)%、(21.55±1.63)%、(26.98±3.42)%、(45.77±3.30)%,相比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线粒体膜电位实验和Caspase凋亡蛋白荧光实验则表明DAS/ATRA-NPs促凋亡的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细胞侧群实验发现正常HepG2细胞中侧群细胞比例(SP)为(1.61±0.12)%,DAS和ATRA两药分别给药和混合给药处理HepG2细胞24 h后,SP比例均有减少,分别为(1.11±0.12)%、(0.89±0.03)%、(0.58±0.02)%,而DAS/ATRA-NPs组的SP比例为(0.35±0.00)%,虽稍弱于阳性对照维拉帕米组(0.21±0.05)%,但DAS/ATRA-NPs对SP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DAS、ATRA分别给药和混合给药组,说明DAS/ATRA-NPs中两药应具有协同抗CSCs的作用。本文第四章将DiD标记过的DAS/ATRA-NPs经尾静脉注射入SD大鼠体内,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浆中DiD的荧光强度而得出DAS/ATRA-NPs在SD大鼠体内药动学曲线并计算药动学参数。实验发现游离DiD体内消除半衰期为4.61 h,标记后的DAS/ATRA-NPs消除半衰期为20.86 h,提示DAS/ATRA-NPs在体内同样具有缓释效果。裸鼠体内成瘤实验发现DAS/ATRA-NPs组肿瘤致瘤率比对照组低,且DAS/ATRA-NPs组肿瘤体积显着小于对照组肿瘤体积(P<0.05),说明DAS/ATRA-NPs能显着抑制HepG2细胞体内成瘤能力,在抗CSCs方面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综上所述,本文探索了一种新的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方案,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内容,所构建的多功能自组装纳米粒(DAS/ATRA-NPs)也有望为多功能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董武军,王玮珏,周君卓,刘玉玲[9](2019)在《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的研究进展,为新型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思路。方法:以"壳聚糖""磷脂""纳米粒""自组装""Chitosan""Lecithin""Phospholipid""Nanoparticles""Self-assembled"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lsevier、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2年-2018年1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的形成机制和微观结构、制备方法以及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应用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99篇,其中有效文献34篇。带正电荷的壳聚糖与磷脂中负电荷基团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脂溶性致密内核、壳聚糖包裹带正电荷水化外壳的核壳结构纳米粒;采用常规的溶剂注入法制得的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能促进药物渗透吸收和提高生物利用度等,在口服、经皮、眼部及鼻腔黏膜等给药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今后可考虑对壳聚糖或纳米粒表面进行结构修饰和功能性设计,并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如何精准调控自组装纳米粒的微观结构、尺寸大小、药物分布以及功能等。(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9年08期)
李良萍[10](2019)在《共载阿霉素和siRNA的自组装叶酸—生物素—季铵化阳离子淀粉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协同抗肿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致死率最高的病症之一,由于其致病因素的复杂性、病情发展的交互性和变化性,以及患者个体特征造成的各种不确定性,使癌症的治疗难度倍增。已有的临床治疗药物和主流治疗方法如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联合应用,均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无法有力遏制恶性肿瘤的恶化和高致死率。面对严峻的治疗现状,新的、高效的治疗手段和药物制剂的研制一直是癌症治疗努力探索的方向。化疗是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应用于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阶段的治疗。化疗药物可以通过干扰核酸的合成代谢、抑制有丝分裂、抑制蛋白质合成等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效杀灭癌细胞。但肿瘤细胞的抗凋亡机制以及快速产生的多药耐药性,使化疗收效甚微。加上化疗药物的全身性分布,常常在抑癌过程中对其它正常组织器官造成严重损伤,给患者带来很多难以承受的副作用。基因治疗常被用于致癌基因的敲除(或沉默)和抑癌基因的导入或激活,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治疗目的。但基因药物极易在生物体内降解、失活,且无肿瘤靶点特异性和募集能力。运用具有肿瘤靶向性的纳米载体系统包载化疗药物和基因制剂,进行两种药物制剂的肿瘤细胞靶点共输送,实现化疗和基因治疗协同抑癌,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癌症治疗途径,也是当前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该治疗方法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和基因制剂的全身性分布,减少用药带来的毒副作用和药物制剂的大量损耗,能够提高药物制剂的肿瘤靶点募集度,提高药物的疗效。基于肿瘤组织的增强的渗透及滞留效应(EPR效应)和叶酸与特异性受体间的亲和作用,本论文设计、制备了一种新的共载抗癌药物和siRNA的肿瘤靶向递送纳米载体,即叶酸-生物素-季铵化淀粉纳米载体(FBqS NPs)。该载体具有两亲性质,在水溶液中可自组装成为核壳型球状聚合物纳米粒,其内核可通过疏水性相互作用包载化疗药物,而阳离子亲水外壳借静电吸附包载siRNA,实现化疗药物和siRNA的共包载及递送。我们以疏水性小分子药物阿霉素(DOX)为化疗的模式药物进行FBqS NPs的内核包载,以可降解1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靶基因转录产物mRNA的siRNA~(IGF1R)为基因药物,FBqS NPs带正电荷的亲水外壳静电吸附包载荷负电的siRNA~(IGF1R),制备DOX和siRNA~(IGF1R)共载的siRNA~(IGF1R)/DOX/FBqS NPs。通过一系列实验,观察和评估siRNA~(IGF1R)/DOX/FBqS NPs的理化性质以及DOX和siRNA~(IGF1R)协同作用下的体外肿瘤细胞抑制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参照已有研究的制备方法,进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双因素交互实验,在实验室制备出高取代度季铵化阳离子淀粉,元素分析测得季铵化基团取代度为0.59。以叶酸、生物素和季铵化淀粉为原料,通过“一步法”酯化合成叶酸-生物素-季铵化淀粉两亲性高分子聚合物(FBqS),在水溶液中经超声处理,自组装成为叶酸-生物素-季铵化淀粉纳米微粒(FBqS NPs)。对FBqS NPs的理化性质进行了一系列表征,结果显示FBqS NPs为球形的核壳结构纳米微粒,平均粒径为109nm,多分散系数为0.183,Zeta电位为28.59mV。通过超声波处理和静电吸附,FBqS NPs被制备成DOX和siRNA~(IGF1R)共包载的siRNA~(IGF1R)/DOX/FBqS NPs。DOX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均较理想,分别为5.9%和70.7%。凝胶电泳实验测得DOX/FBqS NPs完全包载siRNA~(IGF1R)的质量比为40/1,FBqS NPs可以在高浓度血清中有效保护siRNA~(IGF1R)免于核糖核酸酶降解长达48小时以上,siRNA~(IGF1R)/DOX/FBqS NPs的血液相容性明显优于游离DOX。siRNA~(IGF1R)/DOX/FBqS NPs的DOX和siRNA~(IGF1R)的释放行为均为pH敏感型,酸性环境更有利于DOX和siRNA~(IGF1R)的释放。2)共载DOX和siRNA~(IGF1R)的FBqS NPs用于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内DOX和siRNA~(IGF1R)的靶向递送,siRNA~(IGF1R)/DOX/FBqS NPs的细胞毒性、靶向配基竞争性、细胞增殖抑制、细胞的摄入、胞吞机制和目标蛋白表达抑制被充分论证,与其它几种不同药物剂型相比,siRNA~(IGF1R)/DOX/FBqS NPs显示出最高的A549细胞毒性,且游离叶酸对该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型的竞争性抑制,A549细胞与siRNA~(IGF1R)/DOX/FBqS NPs孵育时表现出最低的细胞增殖能力。能量依赖的、小窝蛋白和网格蛋白介导的细胞内吞是siRNA~(IGF1R)/DOX/FBqS NPs的主要胞吞途径,siRNA~(IGF1R)/DOX/FBqS NPs显着抑制A549细胞的目标蛋白IGF1R表达。(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自组装纳米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制备共轭亚油酸-紫杉醇自组装纳米粒(conjugated linoleic acid-paclitaxel conjugate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CLA-PTX NPs)。方法本实验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通过动态光散射、核磁共振氢谱、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氮元素分布分析等方法对所制备的CLA-PTX NPs的表面和内部基团进行表征,确定CLA-PTX NPs的表面基团和内部基团,为阐述其自组装机制提供依据。结果 PTX中C-1位和C-7位的羟基、C-4位和C-10位的乙酰基位于CLA-PTX NPs的表面,CLA碳链、PTX中C-2位和C-3'位的苯环及C-3'位的酰胺键位于CLA-PTX NPs的内部。据此推测CLA-PTX的自组装方式是非极性的CLA碳链因疏水作用而自发向内聚集,PTX中亲水的含氧基团羟基、羰基等在纳米粒表面从而形成纳米粒。结论 CLAPTX NPs表面基团的确定也为其可能的表面修饰提供参考和依据。更为重要的是,本实验还为其他自组装纳米粒结构的表征提供了相关可行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组装纳米粒论文参考文献
[1].王蓉蓉,任国莲,王锐利,张丽锋,张淑秋.十八胺修饰的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疟活性评价[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9
[2].郑秀钗,徐美琦,刘曼,钟婷,郝艳丽.共轭亚油酸-紫杉醇自组装纳米粒的结构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19
[3].王雪玲,梁艳琴,张元,何冰,代文兵.cRGD-DOX自组装纳米粒与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乳腺癌(英文)[J].JournalofChinesePharmaceuticalSciences.2019
[4].王蓉蓉.四种双氢青蒿素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药动学及药效学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19
[5].王蒙蒙.透明质酸-阿仑膦酸钠-甲氨蝶呤(HA-ALN-MTX)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与抗肿瘤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9
[6].刘梦锐.基于硫酸软骨素的环境敏感型自组装纳米粒递药系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9
[7].杨滨.活性氧调控紫杉烷类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生物激活以提高抗肿瘤疗效[D].沈阳药科大学.2019
[8].郑先珍.一种多功能靶向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
[9].董武军,王玮珏,周君卓,刘玉玲.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9
[10].李良萍.共载阿霉素和siRNA的自组装叶酸—生物素—季铵化阳离子淀粉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协同抗肿瘤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