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新中国政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政府间财政关系,分级财政
新中国政府论文文献综述
闫坤,于树一[1](2019)在《新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70年:分级财政从萌芽到兴盛》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学理论工作者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发展绘就一幅跨越70年历程的精美画卷,而这幅画卷的灵魂是"分级财政"。尽管分级财政历史悠久,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其为载体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尚不构成独立的研究主题。之后,分级财政在我国从萌发新芽到逐渐兴盛,中间还曾作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目标模式被系统阐释,也曾具体化为分税制。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适应现代财政制度理论创新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蓬勃发展,为经济新常态下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保障我国财政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理论贡献。(本文来源于《财贸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燕云[2](2017)在《新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为践行党的纲领与路线、开展社会治理与日常工作所制定的战略目标与工作任务,是在一定时期内开展各项工作的路径与规范,是各级政府都应遵循的路线图与施工图,也是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指南,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经济建设工作是政府工作报告核心内容之一,是政府治国理政中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政府的经济思想与纲领正确与否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稳定发展。研究新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思想的研究,可从横向、纵向两个角度展开。横向研究主要是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经济内容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概括、归纳与总结可将其归结为基本经济制度、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经济建设、收入与分配理论、改革开放等方面,从不同方面的经济思想入手,对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思想进行多层面的认识与阐释;纵向研究以历届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思想为载体,从总体上分析、抽象出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思想的理论主线与实践主题,阐释为实现民生与发展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特征及其进步,从而重点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思想的发展、丰富与创新。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思想研究旨在界定新中国政府治国理政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概括新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从整体上对历届政府工作报告中蕴含的经济思想进行分析与比较,概括与总结,通过横、纵两个研究角度的比较,归纳并总结历届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思想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与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及其理论主线与实践主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研究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思想有利于政府进一步提升对于制定战略目标的科学性,有利于提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并以此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愿景。(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7-05-01)
齐雪[3](2016)在《新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政府便展开了对日本战争罪犯的接收和处置工作。面对罪大恶极的日本战犯,新中国政府并没有将其处以极刑,而是创造性地决定对其进行改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方针和政策,以人道主义的方式对待战犯,以“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动生产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战犯进行改造,成功地改造了日本战犯。对大部分战犯免于起诉,分批特赦,释放回国;对少数战犯进行起诉,判处最高二十年有期徒刑,并依改造情况提前释放。新中国政府对日本战犯的改造,不仅令其坦白了罪行,更使他们成为了推动中日友好和平的中坚力量。结束改造的战犯回到日本,绝大多数毕生致力于中日友好和平事业。新中国政府对日本战犯的改造,在国际战犯改造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笔,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影响。对战犯进行界定和处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才步入正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起侵略战争的日本,理所当然地受到了盟国的审判和惩罚。日本侵略中国长达十四年之久,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了累累罪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具备了改造战犯的一系列条件,出于捍卫国家主权、改善中日关系等种种考虑,中国政府决定对日本战犯进行改造。1950年7月,新中国政府将日本投降后被苏联带回境内的日本战犯引渡回国,与苏联举行了正式交接仪式。新中国政府将从苏联引渡回来的日本战犯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和看守制度,确保日本战犯在关押期间不出现任何状况,为顺利改造提供了保障。新中国政府用人道主义原则对待战犯,为他们提供相当于高级干部标准的伙食、整洁舒适的监舍环境、完善的医疗保障、丰富的文体活动等,使战犯在押期间受到了良好的待遇,为更好地改造日本战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改造措施方面,新中国政府采取了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相结合的方针。思想改造方面,注重对他们进行反对帝国主义教育、反对战争教育,并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毛泽东思想教育战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劳动改造方面,战犯管理所组织战犯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其中包括种植蔬菜、养殖家禽、烧制砖瓦等,劳动改造不仅使战犯管理所自给自足,更使战犯了解了劳动的意义,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习惯。除了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新中国政府还对日本战犯展开了社会教育,组织他们到全国各地参观,亲见新中国建设的辉煌成就。社会教育在战犯中引起极大反响,对战犯的改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54年开始,新中国政府组成了侦讯工作团,对日本战犯展开侦讯工作。日本战犯在侦讯期间坦白了罪行,并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悔罪。随后,新中国成立特别军事法庭,决定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其中罪行较轻的大部分日本战犯免于起诉,分叁批释放回国。只有45名日本战犯接受了审判,判有不同程度的有期徒刑,后也逐步获得提前释放。回国后的日本战犯,组成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终生为中日友好和平奔走呼号。新中国政府对日本战犯的改造之所以取得成功,符合了正义终将战胜非正义的历史规律,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精神有着很大关系。同时,战犯改造工作者的献身精神,也是战犯改造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新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面对问题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科学的决策需要从长远利益出发,顾全大局;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忠于事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新中国政府成功改造日本战犯,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创造了“震撼世界的奇迹”,促进中日关系逐步缓和,在国际上树立了改造战犯的典范,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新中国的伟大形象。(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期刊2016-06-12)
金恒薇,牟岱[4](2015)在《新中国政府成功处理战后问题的作用——以溥仪作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后问题的处理是否得当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捍卫和法西斯势力的彻底消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此,新中国政府在战犯改造和审判工作中因方法正确而独特,成为成功处理战后问题的典范。从溥仪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沈阳军事法庭两次出庭作证的表现来看,新中国政府改造战犯工作是成功的,对最终审判起到了良好的衔接作用,并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造与审判工作的互相衔接与促进,对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形成和人类改造产生了良好的延续与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魏静茹[5](2014)在《新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和未来——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武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处理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政府与市场在各自的领域和合理的边界内发挥作用,是新中国65年的经济发展史中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武力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研究方向之一就是新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作用。为此,本刊对武力教授进行了专访。:武教授,您是长期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的专家,据说您从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就开始研究新中(本文来源于《理论视野》期刊2014年04期)
蔡雨[6](2014)在《新中国政府改造国民党战犯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造国民党战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罪犯改造工作的一次成功实践,是新旧中国改造罪犯历史上承上启下的一环。改造理论与经验以其独具的政治性、科学性、特殊性成为中国罪犯改造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对于现今的普通刑事罪犯改造与监狱工作具有可以借鉴的价值和重要启示。同时,研究国民党战犯改造问题对于国际上罪犯问题的处理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重点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章阐述了新中国政府改造国民党战犯的依据。本章深入分析新中国政府改造战犯决策确立的国内外背景及理论依据,以理清改造国民党战犯道路发展的背景。第二章阐述了新中国政府改造国民党战犯的举措与特色。本章论述了新中国政府改造国民党战犯的具体改造措施,探究有中国特色的战犯改造道路。第叁章阐述了新中国政府改造国民党战犯的意义与启示。本章通过新中国政府改造国民党战犯的成功经验及鲜明特色,探析对现代中国发展的意义及对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启示。成功改造国民党战犯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促进改革开放,保护社会主义建设作了贡献。为中国乃至国际的罪犯改造问题都具有重要启示。(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4-03-01)
刘文沛[7](2013)在《新中国政府体制的建构与苏联因素(1949-1954)》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政制体系构成的制度基础主要来源于叁大基本要素,即帝国的历史传统与制度遗产、马克思主义的政体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早期实践、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制度经验。其中,苏联是自近代以来影响中国制度建构最重要的外在因素之一,因而可以认为新中国的基本政制架构是中国传统因素与苏联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具体而言,在外来因素与本土因素两股力量互相碰撞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领袖,将领袖权威和个人偏好迭加运用,在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一定程度自主性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有效的制度模仿和一定的制度创新,从而塑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本文立足于文献分析和中苏政治制度史的比较研究,主要从政治学的视角出发去探究建国初期政制架构形成的历史渊源和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重点分析苏联因素在其中所产生的实际影响。这种影响之所以能够发挥实质性作用,其关键就在于苏共与中共之间的党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共早期的革命实践以及新中国的制度建构。在建政前夕,苏联对中共政制构想及建国进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其实质是对中共建构一套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的影响。建政以后,中共在冷战格局下之所以会选择“一边倒”,是中苏之间特殊的党际关系和意识形态高度一致性的结果。在总体上厘清苏联因素对新中国制度建构发挥重要影响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叁个方面来具体论述这种重要影响的内容和体现:一是中央政府体制形成过程中的苏联因素问题。《共同纲领》关于新中国二级政府体制的规定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权力分散现象,中共在向苏联学习党政制度经验的同时进行了两轮机构调整,在效仿苏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党的集权,由此导致中苏党政结构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新中国政府机构间关系从根本上受到苏联的影响,形成以条块为主的高度集中的政府管理体制。二是地方政府结构模式中的苏联因素问题。在地方层面,大区的制度变迁反映了中共如何效仿斯大林模式加强中央集权,因苏联因素嵌入而形成了中共处理央地关系的政治优先等基本原则。叁是新中国政府体制变迁中的苏联因素问题。五四宪法的制定本身是斯大林制宪建议的产物。在五四宪法架构下,政府体制从二级建制变化为一级建制,在制度文本形态上表现为人大、国务院和国家主席的政制创设,其制度形态和制度精神与苏联相比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在制度模仿的同时更多地体现了中共现实政治需要的内在逻辑。在具体分析新中国制度建构历程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了理论思考。苏联因素在类型学上以观念、制度和人共同作用于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斯大林观念内化为制度从而影响了中共的政制选择;中央集权是新中国政府体制变迁的制度逻辑,其中以政府集权和政党集权为主而形成了中央集权与党的集权之间的政治耦合;新中国政制架构的形成说明任何一个国家政制模式的选择都是一个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历史合力的产物;中共的有限模仿和制度自主性之间的张力是新中国政治制度建构的政治逻辑。时至今日,中国仍然在不断地探索、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相应的制度模式。然而,由于苏联因素的深远影响和对帝制中国传统的路径依赖,1949年以来逐渐形成和演化的中央集权体制和政党国家形态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进一步深化政治改革和迈向现代国家的重要症结所在。虽然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正在沿着一条不断地“去苏联化”的道路上前行,在不断地消解因计划经济体制而带来的苏联模式的制度惯性。然而,“去苏联化”不仅仅是一个体制本身的问题,而且还存在一个改变这种体制背后的理念和价值的根本性问题。(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3-06-03)
[8](2012)在《纪念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60周年“统计风采”书画展叁等奖作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国情国力》期刊2012年11期)
[9](2012)在《纪念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60周年“统计风采”书画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国情国力》期刊2012年10期)
蒋翠莲,次旦卓嘎[10](2012)在《第叁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暨纪念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60周年宣传活动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拉萨9月20日讯( 蒋翠莲 次旦卓嘎)今天上午,自治区统计局围绕“改革创新的中国统计”这一主题,在拉萨开展第叁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暨纪念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60周年宣传活动。活动旨在展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示统计的核心价值和西藏统计人的精神(本文来源于《西藏日报(汉)》期刊2012-09-21)
新中国政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为践行党的纲领与路线、开展社会治理与日常工作所制定的战略目标与工作任务,是在一定时期内开展各项工作的路径与规范,是各级政府都应遵循的路线图与施工图,也是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指南,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经济建设工作是政府工作报告核心内容之一,是政府治国理政中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政府的经济思想与纲领正确与否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稳定发展。研究新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思想的研究,可从横向、纵向两个角度展开。横向研究主要是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经济内容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概括、归纳与总结可将其归结为基本经济制度、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经济建设、收入与分配理论、改革开放等方面,从不同方面的经济思想入手,对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思想进行多层面的认识与阐释;纵向研究以历届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思想为载体,从总体上分析、抽象出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思想的理论主线与实践主题,阐释为实现民生与发展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特征及其进步,从而重点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思想的发展、丰富与创新。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思想研究旨在界定新中国政府治国理政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概括新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从整体上对历届政府工作报告中蕴含的经济思想进行分析与比较,概括与总结,通过横、纵两个研究角度的比较,归纳并总结历届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思想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与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及其理论主线与实践主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研究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思想有利于政府进一步提升对于制定战略目标的科学性,有利于提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并以此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愿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中国政府论文参考文献
[1].闫坤,于树一.新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70年:分级财政从萌芽到兴盛[J].财贸经济.2019
[2].燕云.新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思想研究[D].海南大学.2017
[3].齐雪.新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
[4].金恒薇,牟岱.新中国政府成功处理战后问题的作用——以溥仪作证为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5].魏静茹.新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和未来——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武力[J].理论视野.2014
[6].蔡雨.新中国政府改造国民党战犯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
[7].刘文沛.新中国政府体制的建构与苏联因素(1949-1954)[D].复旦大学.2013
[8]..纪念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60周年“统计风采”书画展叁等奖作品[J].中国国情国力.2012
[9]..纪念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60周年“统计风采”书画展[J].中国国情国力.2012
[10].蒋翠莲,次旦卓嘎.第叁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暨纪念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60周年宣传活动举行[N].西藏日报(汉).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