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局部黏附激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壮骨镇痛胶囊,乳腺癌,局部黏附斑激酶,FAK
局部黏附激酶论文文献综述
曹建雄,姚菲,何迎春,毕四丽,王文美[1](2014)在《壮骨镇痛胶囊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细胞局部黏附斑激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壮骨镇痛胶囊对裸鼠乳腺癌转移瘤细胞局部黏附斑激酶的作用。方法 32只裸鼠随机分为壮骨镇痛胶囊预防组、壮骨镇痛胶囊治疗组、参一胶囊阳性药物对照组和空白模型组,每组各8只,接种乳腺癌细胞后,对各组裸鼠的抑瘤率及肿瘤细胞FAK等方面进行测定对比。结果壮骨镇痛胶囊预防组抑瘤率最高,与其它各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壮骨镇痛胶囊治疗组和参一胶囊治疗组抑瘤率相当,两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黏附迁移整合素信号传导通路上FAK蛋白表达活性,壮骨镇痛胶囊预防组所得数据与参一胶囊组比较抑制率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壮骨镇痛胶囊预防组、参一胶囊对照组分别与壮骨镇痛胶囊治疗组的积分光密度值比较,均得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壮骨镇痛胶囊能抑制裸鼠FAK蛋白表达活性,预防组较治疗组疗效更佳。(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4年14期)
谭诗平,张宁,胡志毅,殷国勇[2](2011)在《GIT1发夹结构对成骨细胞内局部黏附激酶的磷酸化和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的RNA发夹结构(GIT1-RNAh)对成骨细胞内局部黏附激酶(FAK)的磷酸化和分布的影响。方法成功构建含GFP-RNAh和GIT1-RNAh的腺病毒,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刺激的条件下,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成骨细胞内FAK的蛋白分布,Western blot检测FAK的磷酸化水平,Image J软件检测成骨细胞的扩增面积。结果与感染GFP-RNAh的成骨细胞相比,在PDGF刺激条件下,GIT1-RNAh明显抑制FAK磷酸化水平(P<0.05),扰乱FAK的分布,抑制成骨细胞的面积扩增(P<0.05)。结论 GIT1-RNAh通过扰乱FAK的分布及其磷酸化抑制成骨细胞的面积扩增。(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1年15期)
胡志毅,张宁,殷国勇,范卫民,任永信[3](2007)在《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定位于成骨细胞的局部黏附时需要Src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刺激成骨细胞,对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hosphorylation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pERK1/2)位置的影响。方法出生3d清洁级健康小鼠10只,雌雄不拘,体重6~9g。取小鼠颅骨,分离培养原代成骨细胞。取第6代成骨细胞,1%血清培养液培养12h后,随机分成经10μmol/L PP2处理30min组(实验组)和未处理组(对照组),每组再随机分成2个亚组:其中一组用PDGF(20ng/ml)刺激10min,另一组不用PDGF刺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ERK1/2分布。另取第6代成骨细胞,当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用细胞刮随机分成2组,一组用10μmol/L PP2预处理30min(实验组),另一组不用PP2作用(对照组),再用20ng/ml PDGF培养12h,采用划痕愈合法检测PP2对成骨细胞在PDGF刺激下迁移能力的影响。另取第6代成骨细胞,调整细胞浓度1×106/ml,随机分成2组,分别经DMSO(对照组)和10μmol/L PP2(实验组)预处理30min,每组再随机分成2个亚组:其中一组用PDGF(20ng/ml)刺激10min,另一组不用PDGF剌激,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骨架蛋白内pERK1/2活性。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DGF促进pERK1/2定位于成骨细胞的局部黏附和细胞核内;而PP2显着抑制了由PDGF刺激引起的pERK1/2定位于成骨细胞的局部黏附,但并不影响pERK1/2定位于细胞核内。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显示,PP2明显抑制了由PDGF所诱导的成骨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P2明显抑制了由PDGF所诱导的成骨细胞局部黏附内ERK1/2的磷酸化。结论PDGF通过激活Src活性,促进pERK1/2定位于成骨细胞的局部黏附内;PP2通过抑制pERK1/2定位于成骨细胞的局部黏附,从而抑制由PDGF所诱导的成骨细胞迁移。(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07年11期)
袁火忠,湛本珠,张功亮[4](2005)在《大肠癌与局部黏附激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局部黏附激酶(FAK)是酪氨酸激酶家族中的一员,参与细胞和细胞外基质间的信号传导,在人体多种实体瘤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通过检测FAK蛋白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了解FAK在大肠癌中的作用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华实验外科杂志》期刊2005年12期)
局部黏附激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索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的RNA发夹结构(GIT1-RNAh)对成骨细胞内局部黏附激酶(FAK)的磷酸化和分布的影响。方法成功构建含GFP-RNAh和GIT1-RNAh的腺病毒,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刺激的条件下,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成骨细胞内FAK的蛋白分布,Western blot检测FAK的磷酸化水平,Image J软件检测成骨细胞的扩增面积。结果与感染GFP-RNAh的成骨细胞相比,在PDGF刺激条件下,GIT1-RNAh明显抑制FAK磷酸化水平(P<0.05),扰乱FAK的分布,抑制成骨细胞的面积扩增(P<0.05)。结论 GIT1-RNAh通过扰乱FAK的分布及其磷酸化抑制成骨细胞的面积扩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局部黏附激酶论文参考文献
[1].曹建雄,姚菲,何迎春,毕四丽,王文美.壮骨镇痛胶囊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细胞局部黏附斑激酶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
[2].谭诗平,张宁,胡志毅,殷国勇.GIT1发夹结构对成骨细胞内局部黏附激酶的磷酸化和分布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1
[3].胡志毅,张宁,殷国勇,范卫民,任永信.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定位于成骨细胞的局部黏附时需要Src活性[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
[4].袁火忠,湛本珠,张功亮.大肠癌与局部黏附激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