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病大斑病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谷物粒培养基,分生孢子
抗病大斑病性论文文献综述
蒙成,黄艳花,梁庆平,蒋益敏,吴地[1](2018)在《玉米大斑病抗病鉴定谷物粒培养基产孢因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分生孢子产生的影响,以期获得大量分生孢子或带大量分生孢子的菌粒接种体,为大田开展抗病性鉴定接种提供参考。【方法】以从玉米大斑病典型病斑中分离出来的菌株为试材,探索25种谷物粒培养基、8个温度梯度、7个培养时间段、5种不同光照、菌株代数从第3至10代等条件对分生孢子产量的影响。【结果】培养基的成分组合对分生孢子产生起决定性作用。配方为小麦100 g、甘露醇2. 5 g、玉米叶15 g的9号培养基最佳,产孢量最多,产孢量为1. 69×105个/g; 20℃温度条件下培养产孢量最多;培养时间在11 d内,培养时间越长产孢量显着增加,培养时间在11~25 d,培养时间越长,产孢量显着减少;光暗交替各12 h光照强度为2000 lx,分生孢子产孢量最高;供试菌株不同代数产孢量差异显着,以第3代产孢量最多,第3~10代产孢量随着代数的增加而递减。【结论】能促进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产量增加的最佳谷物粒培养基配方为小麦100 g、甘露醇2. 5 g、玉米叶15 g的9号培养基;该培养基在20℃、光暗交替各12 h光照强度为2000 lx条件下,分生孢子产量最高;培养时间在11 d内,培养时间越长产孢量越高;菌株不同代数产孢量随着代数的增加而递减。(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肖明纲,宋凤景,孙兵,左辛,赵广山[2](2018)在《玉米大斑病广谱抗性外引自交系的发掘与抗病基因初步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14—2016年连续3年对43份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和德国的玉米资源进行了抗大斑病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到高抗玉米大斑病材料7份,抗病材料1份,中抗材料6份,抗性材料占鉴定总材料的比例为32.6%。利用F_2群体,对7份高抗材料进行了大斑病抗性遗传分析,抗感植株分离比例和适合性测验证明,自交系A04、F02、F05和R01对大斑病的抗性可能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抗谱分析表明,自交系A04、F02、F05和R01携带的抗大斑病基因不同于Ht1、Ht2、Ht3和Ht N,可能是新的抗病基因。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我国玉米大斑病抗性种质的引进及改良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肖悦岩[3](2013)在《利用抗病品种 防治玉米大斑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其中清除病株残体和实行轮作,尽管重要,但实行起来有不少困难,因为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很大,必然降低实行轮作的可行性。另一方面,药剂防治的效果不容置疑,但实际操作的困难很大,因为玉米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植株已经较高,加上当前种植密度不断提高,人(本文来源于《农资导报》期刊2013-08-13)
王孝杰[4](1994)在《转育玉米大斑病抗病单基因Ht的实用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玉米自交系Mo17转育抗病单基因Ht_2、Ht_3,培育出Mo17的6个近等基因系,通过温室及田间人工接种玉米大斑病菌鉴定及配合力测定.得出在利用多基因抗性的基础上同时转育单基因Ht_1、Ht_2、Ht_3、Ht_N,把单基因尽可能集中到一个自交系或杂交种上;形成“多质系”或“多系品种”,因而具有兼抗多个生理小种的作用,从而延长杂交种的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1994年01期)
白金铠,潘顺法,姜晶春[5](1985)在《玉米大斑病的病菌变异与抗病育种(下)》一文中研究指出3.褪绿点抗性这种抗性是来自非洲的自交系B1138T,主要表现在幼苗叶片上,但在田间成株期叶片上尚未见到有褪绿点抗性。当病菌孢子不论接种于抗病的或感病的玉米幼苗叶片上2—3天后,开始出现针头大的褪绿点,接种后经5周仍保持原来的大小,不扩大成大形病斑。经组织学研究证明幼苗叶片上接种的病菌孢子均能正常地萌发(本文来源于《世界农业》期刊1985年04期)
白金铠,潘顺法,姜晶春[6](1985)在《玉米大斑病的病菌变异与抗病育种(上)》一文中研究指出由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有性阶段是Septosphaeria turcica(Luttrell)Leonard et Suggs]引起的玉米大斑病是世界各地春玉米上发生较严重的一种叶枯性病害。它主要分布于较冷凉的亚洲北部、北美、南美、北欧和南非等地,尤以多雨和多露年份常引起病害流行,造成严重减产。美国在1939—1943年和1951—1952年与1961年期间大斑病曾多次流行,除气象条件适宜病害流行外,主要因当耐推广的杂交种都是高感大斑病的。(本文来源于《世界农业》期刊1985年03期)
白金铠,潘顺法,姜晶春[7](1985)在《玉米大斑病的病菌变异与抗病育种》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大斑病是世界各地春玉米上发生的重要病害,我国主要分布于北方春玉米区和南方山区春玉米上。大斑病菌分高粱专化型和玉米专化型,后者已鉴定出叁个生理小种,其中1号小种是世界性小种;2号小种除美国夏威夷群岛外,尚在美国本土、澳大利亚、印度和我国辽宁省相继发现,3号小种仅见于美国本土。玉米品种资源对大斑病表现有叁种抗性:一是由多基因控制的病斑数量抗性;二是由单基因控制的褪绿斑抗性;叁是褪绿点抗性。现在已发现Ht_1、Ht_2、Ht_3、Ht_4和HtN五个单基因抗性。单基因抗性与病菌生理小种之间符合基因对基因的模式。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大斑病最有效的措施。采用轮回选种,集中数量抗性基因与回交Ht基因相结合的方法,是选育抗病品系的最佳方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科学》期刊1985年01期)
抗病大斑病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2014—2016年连续3年对43份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和德国的玉米资源进行了抗大斑病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到高抗玉米大斑病材料7份,抗病材料1份,中抗材料6份,抗性材料占鉴定总材料的比例为32.6%。利用F_2群体,对7份高抗材料进行了大斑病抗性遗传分析,抗感植株分离比例和适合性测验证明,自交系A04、F02、F05和R01对大斑病的抗性可能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抗谱分析表明,自交系A04、F02、F05和R01携带的抗大斑病基因不同于Ht1、Ht2、Ht3和Ht N,可能是新的抗病基因。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我国玉米大斑病抗性种质的引进及改良提供重要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病大斑病性论文参考文献
[1].蒙成,黄艳花,梁庆平,蒋益敏,吴地.玉米大斑病抗病鉴定谷物粒培养基产孢因素探讨[J].西南农业学报.2018
[2].肖明纲,宋凤景,孙兵,左辛,赵广山.玉米大斑病广谱抗性外引自交系的发掘与抗病基因初步鉴定[J].作物学报.2018
[3].肖悦岩.利用抗病品种防治玉米大斑病[N].农资导报.2013
[4].王孝杰.转育玉米大斑病抗病单基因Ht的实用性初探[J].玉米科学.1994
[5].白金铠,潘顺法,姜晶春.玉米大斑病的病菌变异与抗病育种(下)[J].世界农业.1985
[6].白金铠,潘顺法,姜晶春.玉米大斑病的病菌变异与抗病育种(上)[J].世界农业.1985
[7].白金铠,潘顺法,姜晶春.玉米大斑病的病菌变异与抗病育种[J].吉林农业科学.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