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表达系统论文-王先翔,赵泽,王朋,刘兴健,胡小元

家蚕表达系统论文-王先翔,赵泽,王朋,刘兴健,胡小元

导读:本文包含了家蚕表达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病毒活性,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干扰素

家蚕表达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先翔,赵泽,王朋,刘兴健,胡小元[1](2019)在《羊λ3干扰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λ干扰素作为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属于Ⅲ型干扰素,研究表明其能够对Ⅰ型和Ⅱ型干扰素逃逸的病毒起作用。为了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出具有高抗病毒活性的羊λ3干扰素(OvIFN-λ3),首先将OvIFN-λ3基因优化后合成,将其克隆至转移载体pV L1393中,得到重组质粒pV L1393-OvIFNλ3,再将重组质粒与失活拯救型家蚕杆状病毒穿梭载体reBmBac DNA共转染家蚕卵巢传代细胞Bm-N,得到含OvIFN-λ3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暨2019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11-09)

王先翔,赵泽,王朋,刘兴健,胡小元[2](2019)在《羊λ3干扰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λ干扰素作为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属于Ⅲ型干扰素,研究表明其能够对Ⅰ型和Ⅱ型干扰素逃逸的病毒起作用。为了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出具有高抗病毒活性的羊λ3干扰素(OvIFN-λ3),首先将OvIFN-λ3基因优化后合成,将其克隆至转移载体pVL1393中,得到重组质粒pVL1393-OvIFNλ3,再将重组质粒与失活拯救型家蚕杆状病毒穿梭载体reBmBac DNA共转染家蚕卵巢传代细胞Bm-N,得到含OvIFN-λ3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随后利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五龄起蚕,待其发病后收集蚕血淋巴。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在羊肾细胞上进行重组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水疱型口炎病毒(recombinant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expressing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VSV-GFP)的攻毒实验,测定OvIFN-λ3抗病毒活性可达(6.5±0.27)×10~5 U/mL;利用空斑筛选法筛选重组病毒,感染家蚕后,测定其效价最高可达(3.1±0.42)×10~6 U/mL,表达量明显提高。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为羊λ3干扰素产品的大量生产应用提供了新方法。(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靳洋洋,陈贝妮,李司[3](2019)在《轮状病毒结构蛋白VP4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全球婴幼儿及幼畜非细菌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VP4蛋白是轮状病毒的主要中和抗原。利用载体RD-BmBacmid与重组载体pBacPAK8-VP4共转染家蚕细胞BmN获得重组家蚕杆状病毒BmNPV-VP4,并用该病毒感染BmN细胞及家蚕5龄幼虫,从而在BmN细胞及家蚕中表达TB-Chen株轮状病毒的VP4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BmN细胞及家蚕幼虫血淋巴中均出现88 kD的特异性条带,证明VP4蛋白在BmN细胞和家蚕中获得了表达。ELISA检测结果显示,VP4蛋白在BmN细胞和家蚕幼虫血淋巴中的表达分别在感染后4 d和6 d达到最高水平,每个细胞和每mL血淋巴中的表达量分别为4.28 pg和1.61μg。研究结果为轮状病毒口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李瑞林,胡丛武,侯成香,高坤,耿涛[4](2018)在《家蚕贮存蛋白SP1基因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表达及其互作蛋白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多数昆虫物种中,贮存蛋白是脂肪体中合成的主要蛋白质,随后释放到血淋巴中,并在化蛹前重新封存到脂肪体中为不进食的蛹期提供重要的氨基酸和营养资源,而且对昆虫的变态和卵子发生起着重要作用。贮存蛋白的分泌是一种选择性、特异性受体介导的过程。然而,迄今为止,尚未确定家蚕贮存蛋白介导的潜在受体。因此本研究通过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家蚕贮存蛋白SP1,并采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筛选与BmSP1互作的宿主蛋白,这将有助于解析家蚕贮存蛋白SP1的功能及其调控网络。利用以pFastBac1为载体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获得带有EGFP荧光标签可稳定表达BmSP1基因的杆状病毒质粒。将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vBm~(EGFP-SP1)和vBm~(EGFP)分别转染家蚕BmN细胞,获得稳定表达BmSP1和EGFP的杆状病毒。转染成功的细胞可以观测到明显的荧光信号,同时经SDS-PAGE、Western blot、MALDI-TOF/MS质谱分析表明获得的重组蛋白为BmSP1蛋白。随后为了进一步探究家蚕贮存蛋白SP1的生物学功能,我们利用EGFP作为抗原决定簇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在细胞水平筛选可能与BmSP1蛋白具有相互作用的家蚕蛋白。通过质谱鉴定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筛选出3种候选互作蛋白,分别为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FAM13B类蛋白、叉头框蛋白K1。并对他们进行了功能分析: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在表观遗传调控中起关键作用,通常与基因的转录激活相关;FAM类蛋白可以调控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对肌内脂肪沉积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叉头框蛋白家族中许多蛋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调控胚胎发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以及肿瘤形成。这叁种与家蚕贮存蛋白SP1互作的蛋白都与基因的转录、调控以及细胞的增值、分化有关,表明家蚕贮存蛋白SP1是家蚕体内重要的调控元件,为家蚕的生长发育以及对外源微生物侵染的免疫应答都可能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研究BmSP1及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有助于探究家蚕各个通路的调控网络及预测蛋白的功能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蚕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1)

赵璐璐,赵泽,杨鑫,刘兴健,胡小元[5](2018)在《牛λ3干扰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牛λ3干扰素(BoIFN-λ3)是一种新型干扰素,可应用于牛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可实现BoIFN-λ3的高效表达。首先在优化合成的BoIFNλ3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引入Kozak序列,将其克隆至转移载体pVL1393,获得pVL1393-BoIFN-λ3重组质粒。利用本实验室构建的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获得整合BoIFN-λ3基因的重组家蚕杆状病毒,将重组病毒感染五龄起蚕,在蚕血淋巴中得到表达产物BoIFN-λ3。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在MDBK/VSV*GFP系统检测蚕体中表达BoIFN-λ3的效价可达(2.7±0.12)×10~5U/m L,利用空斑筛选法筛选重组病毒,测得最高表达量的重组病毒表达的BoIFN-λ3的效价可达(8.1±0.52)×10~5U/m L,表达量提高3倍。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为优质高效的牛λ3干扰素产品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进展》期刊2018年05期)

鲁念,刘兴健,胡小元,李轶女,易咏竹[6](2018)在《利用BmNPV-家蚕表达系统包装重组腺相关病毒2型(rAAV2)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是基因治疗中最常用的病毒载体之一,目前用于基因治疗的AAV多利用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系统(AcMNPV-sf9)包装,但较高的包装成本限制了AAV在基因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与AcMNPV-sf9系统相比,具有包装量更高、成本更低的优势,因此更适用于包装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首先,将AAV2功能基因cap和rep进行序列优化后合成,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上,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和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分别作为报告基因克隆到含有巨噬细胞病毒IE(cytomegalovirus-IE,CMV-IE)启动子的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ITRs-MCS上。随后,将构建好的转移载体分别与缺陷型家蚕杆状病毒re Bm Bac共转染Bm N细胞系,获得分别重组有cap、rep和报告基因的家蚕杆状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 NPV)。再将纯化的重组病毒(re Bm-Cap2、re Bm-Rep2)与re Bm-EGFP、re Bm-Luc分别混合后感染家蚕,收获其表达产物,纯化得到含有目的基因的rAAV病毒。利用rAAV病毒感染哺乳动物细胞后,通过检测EGFP、Luc的表达状态来验证rAAV包装成功与否。结果显示,利用家蚕杆状病毒系统成功包装了rAAV2,并且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实现了报告基因的表达。(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进展》期刊2018年01期)

李司,张海花,陆玲鸿,张文平[7](2016)在《应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家蚕培养细胞和幼虫体内表达β-淀粉样蛋白》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阿尔茨海默症(AD)重要神经病理学特征之一的脑内老年斑主要由β-淀粉样蛋白Aβ40和Aβ42聚集而成,Aβ42是其中的毒性成分。Aβ的特异性主动免疫对不同的转基因AD模型小鼠均有治疗作用,但临床试验中以注射方式给药容易诱发炎症反应。为了能够更好、更安全地采用主动的Aβ免疫疗法达到预防和治疗AD的目的,尝试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Aβ42蛋白。将Aβ42基因克隆入转移载体质粒pB acP AK8中,并使该重组质粒和家蚕杆状病毒Bm-BacP AK6线性化的DNA共转染家蚕卵巢培养细胞BmN,经筛选、纯化获得的重组病毒命名为BmN PV-Aβ42。用BmN PV-Aβ42感染BmN细胞和家蚕5龄起蚕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在BmN细胞和5龄幼虫血淋巴中均可检测到5 kD左右的特异性条带,证明重组Aβ42蛋白表达成功。ELISA检测显示,重组Aβ42肽在感染后第4天的BmN细胞和感染后第6天的5龄幼虫血淋巴中的表达量分别达到1.1 pg/个、2μg/mL。进一步提高Aβ42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效率,有望为研发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可食性疫苗提供新型原料。(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吕言娜,杨鑫,李轶女,胡小元,张志芳[8](2016)在《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牛α干扰素和λ1干扰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牛干扰素可用于对各种类型牛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牛α干扰素(BoIFN-α)及牛λ1干扰素(BoIFN-λ1)。首先对BoIFN-α和BoIFN-λ1的编码基因序列进行优化合成,优化合成的BoIFN-α和BoIFN-λ1基因的密码子适应指数(CAI)值提高,更适合在家蚕中表达,且翻译后的氨基酸序列与原始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将优化合成的2个基因序列分别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与缺失了orf1629的亲本杆状病毒BmBacmid共转染Bm N细胞,通过同源重组将BoIFN-α和BoIFN-λ1基因插入到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下游,获得重组病毒rBmBac-BoIFN-α和rBmBac-BoIFN-λ1。用纯化的重组病毒感染家蚕5龄幼虫融合表达BoIFN-α和BoIFN-λ1干扰素,并通过PCR鉴定了2个目标蛋白基因在蚕体内的复制。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在Vero/VSV*GFP表达系统检测蚕体中表达重组BoIFN-α的效价可达1.0×10~6U/mL左右,重组BoIFN-λ1的效价可达5.01×10~4U/m L左右。试验结果提示,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蚕体内表达牛α干扰素及牛λ1干扰素是生产牛干扰素制剂更加廉价而高效的途径。(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齐琦[9](2016)在《基于高效MultiBac-家蚕表达系统的人源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源Ⅱ型胶原蛋白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由螺旋状的胶原纤维、弹性蛋白和糖蛋白相互交织形成网状结构,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人源Ⅱ型胶原蛋白是透明软骨的主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软骨修复非常有效,并且预计可能成为人工软骨材料、人工角膜材料和其他生物医学材料。目前,胶原蛋白的生产主要是从动物组织中提取。动物来源的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和结构易被破坏,丧失生物活性,且会产生异体排斥反应和存在病毒隐患。化学合成法合成的胶原蛋白缺乏必须的生物活性结构、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目前,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重组胶原蛋白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重组胶原蛋白不仅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促进细胞粘附的特点,还可以促进上皮细胞形成和止血。另外,重组表达的胶原蛋白比起动物来源的胶原蛋白有较强的可加工性、可溶性和排斥反应低、没有隐藏的病毒隐患。所以,利用重组胶原蛋白作为医药填充物或者人工生物材料,并研究扩大表达和优化工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一种高级的真核表达系统,具有可容纳大分子片段、较低的背景干扰、较强的翻译后加工和修饰能力等优势。AcMNPV和BmNPV作为常用的基因表达系统的载体,已经成功地生产了多种有用蛋白及蛋白复合体。本研究选取人源Ⅱ型胶原蛋白(human typeⅡcollagen,简称ColⅡ)全序列,利用杆状病毒多基因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目的蛋白。利用含特异性Tn7转座位点的转移载体pFBDM,构建含有His纯化标签的目的基因ColⅡ和单体樱桃红色荧光蛋白(m Cherry)基因的转移载体pFBDM-polh-colⅡ-p10-IM,通过Tn7转座位点转座导入Ac MultiBac和BmMultiBac载体,获得E.coli rSw106-Ac-pFBDM-polh-colⅡ-p10-IM和E.coli rSw106-Bm-pFBDM-polh-colⅡ-p10-IM重组菌株。asd缺失型重组菌株rSw106-inv可表达侵染蛋白,帮助细菌直接感染昆虫细胞产生重组病毒。将E.coli rSw106-A c-pFBDM-polh-colⅡ-p10-IM和E.coli rSw106-Bm-pFBDM-polh-colⅡ-p10-IM重组菌株分别感染Sf9、BmN细胞,3 d后可观察到樱桃红色荧光,获得重组病毒AcMNPV-ColⅡ-IM和Bm NPV-ColⅡ-IM。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可检测到300 kDa的蛋白目的条带,证明目的蛋白ColⅡ在Sf9和BmN细胞中得到表达。利用重组病毒AcMNPV-ColⅡ-IM感染Sf9细胞,收集细胞和上清,应用Ni柱亲和层析纯化,150mM咪唑洗脱可获得单一的300 kDa的蛋白目的条带。证明细胞表达目的蛋白ColⅡ纯化条件摸索清楚。利用重组病毒BmNPV-ColⅡ-IM注射5龄起家蚕幼虫,4 d后观察可见蚕体出现明显荧光,取发荧光家蚕的血淋巴细胞进行SDS-PAGE、Western blo t检测,发现有300 kDa的目的蛋白条带。将蚕皮进行处理、纯化,得到的重组蛋白量可高达约1 mg/头。纯化后的蛋白经MTT法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证明重组人源Ⅱ型胶原蛋白具有较强的促进细胞黏附能力。并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可见清晰的孔状结构。综上所述,利用杆状病毒多基因表达系统,可在昆虫细胞中较好的表达诸如人源Ⅱ型胶原蛋白这样的大分子且需要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利用杆状病毒多基因-家蚕表达系统,不仅可以高效表达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源蛋白,还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为人源Ⅱ型胶原蛋白在医学、人造生物材料方面的应用带来了广阔的前景。(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陈俏梅[10](2016)在《基于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人髓过氧化物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是一种存在于正常人多形核中性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嗜苯胺蓝颗粒(Azurophilic granules)中被糖基化的血红素包含形可溶酶,它通过催化形成强氧化物和次氯酸在自身免疫有氧杀灭微生物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自身免疫系统性血管炎和炎症性等疾病,利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进行诊断已成为既定工具。临床上常见的自身抗原是人MPO及蛋白酶3(PR3),通过抗原特异性诊断设备检测与这些抗原相对应的来自于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的自身抗体,能够很容易地诊断出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的疾病。作为p-ANCA免疫荧光图谱的主要标靶,人MPO自身抗体指出了某些疾病的程度,如:特发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hurg-Strauss综合征,以及经典型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相关疾病。临床上用于自身免疫系统相关疾病体外诊断的MPO以人源天然蛋白为最佳,但天然蛋白的资源有限,来源各异,导致纯化的天然抗原纯度低、批次之间不一致,且成本昂贵。由于表达和蛋白折迭技术的瓶颈限制,利用体外表达系统所获得的重组人MPO成本高昂,这些条件严重制约了自身免疫系统相关疾病体外诊断技术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将完整的人髓过氧化物酶MPO的cDNA克隆到带有6个组氨酸的供体质粒上,获得含人MPO基因的重组供体质粒;在大肠杆菌BmDH10Bac中和家蚕杆状病毒基因组杆粒(Bacmid)于转座子(Tn7)上发生转座,通过蓝白斑筛选出带有目的基因的克隆;随后在家蚕BmN细胞中制备含人MPO基因的重组病毒;以制备的重组病毒感染宿主昆虫家蚕(Bombyx mori),同时给家蚕添食一定量的血红素前体;收集含表达了人MPO的家蚕幼虫的体液,在裂解缓冲液存在下经超声波裂解,4℃下进行高速离心,收集的上清应用镍-柱亲和层析结合离子交换层析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最终获得目的产物人髓过氧化物酶。分析结果表明,重组人MPO能够在家蚕体内得到很好的表达和包装,蛋白质翻译后的(糖基化)修饰良好,分离纯化后的蛋白比活性达396.7±41.7 milliunits/mg,且能够被病人阳性血清所识别。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五龄家蚕中制备的人重组MPO具与来源于人嗜中性粒细胞表达的MPO相当的比活性;且表达量高:平均每条蚕可制备高达1.7微克左右目的蛋白;成本低:由于避免了AcMNPV杆状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中昆虫细胞培养所需昂贵的培养基和胎牛血清,且家蚕饲养简单方便。本研究对利用家蚕作为生物反应器,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地制备重组人MPO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途径。(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6-06-01)

家蚕表达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λ干扰素作为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属于Ⅲ型干扰素,研究表明其能够对Ⅰ型和Ⅱ型干扰素逃逸的病毒起作用。为了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出具有高抗病毒活性的羊λ3干扰素(OvIFN-λ3),首先将OvIFN-λ3基因优化后合成,将其克隆至转移载体pVL1393中,得到重组质粒pVL1393-OvIFNλ3,再将重组质粒与失活拯救型家蚕杆状病毒穿梭载体reBmBac DNA共转染家蚕卵巢传代细胞Bm-N,得到含OvIFN-λ3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随后利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五龄起蚕,待其发病后收集蚕血淋巴。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在羊肾细胞上进行重组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水疱型口炎病毒(recombinant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expressing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VSV-GFP)的攻毒实验,测定OvIFN-λ3抗病毒活性可达(6.5±0.27)×10~5 U/mL;利用空斑筛选法筛选重组病毒,感染家蚕后,测定其效价最高可达(3.1±0.42)×10~6 U/mL,表达量明显提高。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为羊λ3干扰素产品的大量生产应用提供了新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家蚕表达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先翔,赵泽,王朋,刘兴健,胡小元.羊λ3干扰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C].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暨2019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论文集.2019

[2].王先翔,赵泽,王朋,刘兴健,胡小元.羊λ3干扰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J].生物技术进展.2019

[3].靳洋洋,陈贝妮,李司.轮状病毒结构蛋白VP4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J].蚕业科学.2019

[4].李瑞林,胡丛武,侯成香,高坤,耿涛.家蚕贮存蛋白SP1基因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表达及其互作蛋白筛选[C].中国蚕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5].赵璐璐,赵泽,杨鑫,刘兴健,胡小元.牛λ3干扰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J].生物技术进展.2018

[6].鲁念,刘兴健,胡小元,李轶女,易咏竹.利用BmNPV-家蚕表达系统包装重组腺相关病毒2型(rAAV2)研究[J].生物技术进展.2018

[7].李司,张海花,陆玲鸿,张文平.应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家蚕培养细胞和幼虫体内表达β-淀粉样蛋白[J].蚕业科学.2016

[8].吕言娜,杨鑫,李轶女,胡小元,张志芳.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牛α干扰素和λ1干扰素[J].蚕业科学.2016

[9].齐琦.基于高效MultiBac-家蚕表达系统的人源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和活性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

[10].陈俏梅.基于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人髓过氧化物酶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6

标签:;  ;  ;  

家蚕表达系统论文-王先翔,赵泽,王朋,刘兴健,胡小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