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对日态度与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改革开放,林乎加,中日关系,经济政策
对日态度与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爽[1](2012)在《聚焦1978——试论中国政府对日经济政策态度的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聚焦1978年前后,结合当时的世界背景和历史因素。通过研究中日长期贸易协议、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十年规划(《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等的经济政策,以及林乎加日本考察团在政治经济上发挥的积极影响,再结合邓力群访日归国报告对中国国内的影响。以1978年作为时间转折点,试分析在此转折点前后中国政府对日经济政策态度的转变过程。(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2年12期)
李晶晶[2](2008)在《民国初期(1912-1918年)北洋政府的对日态度及其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评价北洋政府的对日政策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北洋政府上台不久之后,袁世凯就同日本展开了关于二十一条的谈判,而继任的段祺瑞也因为其“亲日”的态度而一直被视为卖国贼,那么应该如何全面地看待北洋政府的外交政策昵?本文认为:由于中国国内政治的不稳定,经济发展的滞后,使得中国与日本的综合国力差距悬殊,这就奠定了北洋政府对日关系的基础:惧日。由于惧怕日本,所以北洋政府不得不防日;同时由于自身实力的不足,因此北洋政府有时会借助英美的力量来“制日”。当日本的野心无限扩大时,北洋政府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被迫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日,由于惧怕心理占据了上峰,反日的决心不坚定,因此多以失败而告终;由于惧怕日本,甚至所以会采取“亲日”态度,但是亲日政策的基础极不稳固,它是建立在损害中国主权的基础上,因此它只能是“权宜之计”。因此本文认为尽管北洋政府初期经历了袁世凯政府的“远交近攻”和段祺瑞政府的“与日为善”这两种看似不同的外交政策,其基础都是一致的,即惧怕日本。本文主要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民国初期北洋政府对日政策的社会背景以及北洋政府的对日态度和政策。笔者认为正是由于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特殊背景使得北洋政府产生了五种对日态度和对日政策。第二部分以二十一条为例,介绍了二十一条的背景和谈判过程以及谈判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五种态度和政策是如何影响二十一条的谈判过程。第叁部分分析在这五种态度和政策指导下签订的中日二十一条谈判对北洋政府的对日外交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8-04-20)
关志雄[3](2003)在《打压中国效果有限》一文中研究指出太平洋地区贸易摩擦的主角正由日美摩擦变为中美摩擦和中日摩擦。对作为经济大国而出现的日本,美国采取了打压日本的强硬政策。与这段历史不同,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中存在着“美美”和“日日”摩擦的成分,因此,打压中国的政策在效果上是有限的。 形势变迁 中国(本文来源于《国际金融报》期刊2003-10-22)
对日态度与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如何评价北洋政府的对日政策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北洋政府上台不久之后,袁世凯就同日本展开了关于二十一条的谈判,而继任的段祺瑞也因为其“亲日”的态度而一直被视为卖国贼,那么应该如何全面地看待北洋政府的外交政策昵?本文认为:由于中国国内政治的不稳定,经济发展的滞后,使得中国与日本的综合国力差距悬殊,这就奠定了北洋政府对日关系的基础:惧日。由于惧怕日本,所以北洋政府不得不防日;同时由于自身实力的不足,因此北洋政府有时会借助英美的力量来“制日”。当日本的野心无限扩大时,北洋政府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被迫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日,由于惧怕心理占据了上峰,反日的决心不坚定,因此多以失败而告终;由于惧怕日本,甚至所以会采取“亲日”态度,但是亲日政策的基础极不稳固,它是建立在损害中国主权的基础上,因此它只能是“权宜之计”。因此本文认为尽管北洋政府初期经历了袁世凯政府的“远交近攻”和段祺瑞政府的“与日为善”这两种看似不同的外交政策,其基础都是一致的,即惧怕日本。本文主要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民国初期北洋政府对日政策的社会背景以及北洋政府的对日态度和政策。笔者认为正是由于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特殊背景使得北洋政府产生了五种对日态度和对日政策。第二部分以二十一条为例,介绍了二十一条的背景和谈判过程以及谈判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五种态度和政策是如何影响二十一条的谈判过程。第叁部分分析在这五种态度和政策指导下签订的中日二十一条谈判对北洋政府的对日外交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日态度与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1].王静爽.聚焦1978——试论中国政府对日经济政策态度的转变[J].经济研究导刊.2012
[2].李晶晶.民国初期(1912-1918年)北洋政府的对日态度及其政策[D].复旦大学.2008
[3].关志雄.打压中国效果有限[N].国际金融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