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交代热液矿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碱交代,钠交代,铀矿化
交代热液矿床论文文献综述
刘金枝,安伟涛[1](2010)在《龙首山钠交代热液型铀矿床的碱交代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碱交代作用是热液作用的主体,对于金属元素的搬运和集中起了极大的作用,是成矿物质被带出、迁移和富集的最重要作用过程。但迄今热液矿床中诸多热液蚀变多是孤立研究,对于普遍存在的碱性、中性和酸性蚀变共存事实未深入探讨。龙首山钠交代热液型铀矿床是我国最为典型的碱交代热液型铀矿床,研究工作主要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及之前,成果缺乏系统性和精确性。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以碱交代作用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通过对碱交代作用过程研究,来探讨碱交代作用与铀成矿、深部流体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科技广场》期刊2010年07期)
张科[2](2006)在《西藏勒青拉铅锌矿床的岩浆热液交代成因:地质与地球化学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勒青拉铅锌矿床的成因至今尚无定论,本文通过野外地质特征的观察,结合矿区内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铅硫同位素的分析,认为勒青拉矿床成矿流体可能为岩浆热液,岩浆岩提供了成矿物质中的阳离子,地层提供了成矿物质中的阴离子,成矿热液经东西向断裂远距离运移至碳酸盐地层并与其发生接触交代作用,成矿时代为喜山早期至喜山中期的岩浆热液交代矽卡岩矿床。(本文来源于《加强地质工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期刊2006-11-01)
冯孝良,管仕平,牟传龙,侯增谦,李胜荣[3](2001)在《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床的岩浆热液交代成因:地质与地球化学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床的成因前人已提出了很多种观点。根据野外地质特征的观察 ,并结合矿区和区域岩矿石的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与对比 ,作者认为该矿床的成因属于岩浆热液交代矽卡岩型矿床 ,推测其成矿时代为喜山早期。(本文来源于《地质地球化学》期刊2001年04期)
李双保[4](1994)在《热液交代蚀变作用元素迁移定量研究方法在矿床、岩石研究中的应用(二)》一文中研究指出2Grant的等浓度图法—Gresens法的简单解法2.1方法的推导和图示Gresens(1967)提出了岩石交代蚀变的成分一体积关系。用未蚀变岩石和其蚀变产物的化学分析数据。比重(体重)计算元素在蚀变交代过程中带入带出的定量计算方程式。该方法在矿床和岩(本文来源于《国外前寒武纪地质》期刊1994年01期)
李双保[5](1993)在《热液交代蚀变作用元素迁移定量研究方法在矿床、岩石研究中的应用(一)》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有关矿床和岩石、矿物的研究工作对热液交代蚀变岩石的元素定量迁移涉及较少。往往只描述蚀变类型、蚀变分带、蚀变交代矿物组合,或大致对比蚀变岩与原岩的化学全分析数据,定性描述元素的带入带出状况。某些定量研究工作采用了巴尔特、鲁德尼科以及Pblbervast计算方法,这些方法的前提是假设岩石蚀变前后体积不变(巴尔特为标准晶胞法、鲁德尼科法假定10~4A~0标准几何体积,Pblbervast为等量硅氧四面体法),这些假设显然是不对的。我们看到矿床围岩从原岩向矿体,岩石蚀变后的体重(本文来源于《国外前寒武纪地质》期刊1993年02期)
邓维融[6](1988)在《前寒武纪富铀矿床与热液碱交代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提出前寒武纪富铀矿床的形成与碱交代作用在空间上、成因上蕾切相关的认识,并根据碱性热水溶液的性质将前寒武纪富铀矿床分为钠交代型和钾交代型。同时,简述了两种类型矿床的主要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及机理。(本文来源于《铀矿地质》期刊1988年06期)
刘玉和[7](1987)在《西北某花岗岩型碱交代热液铀矿床蚀变带中重矿物的性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花岗岩型碳酸钠质交代热液铀矿床蚀变带中的重矿物有明显的改造与迭加现象。随着矿物的解离,热液从围岩中获取了部分矿源。主要铀矿化是在热液连续活动的晚期,铀与金属硫化物共沉淀。本文就西北某花岗岩体在碳酸钠质热液作用下所发生的重矿物组合含量及主要重矿物性质的一系列变化,以及与此有关的铀的活化转移与沉淀阶段等问题进行讨论。(本文来源于《铀矿地质》期刊1987年03期)
李占游[8](1987)在《西北某花岗岩型碱交代热液铀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变质岩、花岗岩、碱交代体、铀矿体的稀土分布特征;讨论了稀土元素在成矿过程中的分配机理以及和铀矿化的关系;结合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得出了成矿溶液来自于花岗岩岩浆自身演化的结论。(本文来源于《铀矿地质》期刊1987年03期)
夏同庆,李楷之[9](1986)在《某区热液钠交代型铀矿床中的红化蚀变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化是一种使岩石颜色变红的现象,由于红化是许多铀矿床特别是热液铀矿床较常见的一种近矿围岩蚀变,它与铀矿化的紧密联系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和热烈地讨论,本文仅就某区地质实际情况提出一种红化蚀变形成的“物态变异”——“粉末化”的观点,并对其与铀矿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些分析。(本文来源于《岩石矿物学杂志》期刊1986年03期)
李驭亚[10](1985)在《我国的古岩溶热液交代型滑石矿床》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华南地区石炭系富镁质碳酸盐地层中的滑石矿床,未曾进行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人系统的分析了广西、湖南、广东等地区该类滑石矿床地质资料,并对典型矿床的成矿条件、共生矿物方解石及石英的液相包体成份、氧与碳的稳定同位素、包体PH值、以及包体测温等,进行了试验分析后.认为我国华南地区呈现有新的成因类型滑石矿床,即古岩溶热液交代型滑石矿床。本类滑石矿床在湖南隆回、洞口、花垣、攸县、广东阳山、广西环江、上林、武宣等地均有发现。尽管矿点分散在华南各地,但它们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成因模式。 1.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无关。(本文来源于《建材地质》期刊1985年04期)
交代热液矿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藏勒青拉铅锌矿床的成因至今尚无定论,本文通过野外地质特征的观察,结合矿区内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铅硫同位素的分析,认为勒青拉矿床成矿流体可能为岩浆热液,岩浆岩提供了成矿物质中的阳离子,地层提供了成矿物质中的阴离子,成矿热液经东西向断裂远距离运移至碳酸盐地层并与其发生接触交代作用,成矿时代为喜山早期至喜山中期的岩浆热液交代矽卡岩矿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代热液矿床论文参考文献
[1].刘金枝,安伟涛.龙首山钠交代热液型铀矿床的碱交代作用研究[J].科技广场.2010
[2].张科.西藏勒青拉铅锌矿床的岩浆热液交代成因:地质与地球化学成因[C].加强地质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2006
[3].冯孝良,管仕平,牟传龙,侯增谦,李胜荣.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床的岩浆热液交代成因:地质与地球化学证据[J].地质地球化学.2001
[4].李双保.热液交代蚀变作用元素迁移定量研究方法在矿床、岩石研究中的应用(二)[J].国外前寒武纪地质.1994
[5].李双保.热液交代蚀变作用元素迁移定量研究方法在矿床、岩石研究中的应用(一)[J].国外前寒武纪地质.1993
[6].邓维融.前寒武纪富铀矿床与热液碱交代作用[J].铀矿地质.1988
[7].刘玉和.西北某花岗岩型碱交代热液铀矿床蚀变带中重矿物的性状[J].铀矿地质.1987
[8].李占游.西北某花岗岩型碱交代热液铀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J].铀矿地质.1987
[9].夏同庆,李楷之.某区热液钠交代型铀矿床中的红化蚀变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J].岩石矿物学杂志.1986
[10].李驭亚.我国的古岩溶热液交代型滑石矿床[J].建材地质.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