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开关类功率放大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单片集成射频微波,功率放大器,开关,设计
开关类功率放大器论文文献综述
杨阳[1](2019)在《单片集成射频微波功率放大器及开关的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通信是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商用通信以及民用通信的技术发展,充分满足了不同产业的信息传输需求。针对单片集成射频微波功率放大器的电力结构以及系统特点,总结单片集成射频微波功率放大器以及开关设计的方案,旨在通过设计方法以及射频公路模块的设计,增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9年20期)
余忠磊,祝长生[2](2019)在《二电平电流型开关功率放大器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电平电流型PWM开关功率放大器广泛应用于电磁轴承系统中。首先给出二电平电流型PWM开关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及线性化模型。然后结合二电平开关功率放大器输出电流的纹波特点,分析纹波对开关功率放大器稳定性的影响,在电流控制电路分别采用分立器件和集成PWM控制芯片情况下,得到保证开关功率放大器控制回路稳定工作的比例电流控制器的临界增益。最后针对分立器件的电流控制电路,提出一种在低增益条件下通过调整载波偏置电压来降低开关功率放大器稳态误差的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周元[3](2018)在《电磁轴承用电流型开关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磁轴承控制系统中,开关功放的输出特性对整个系统的设计和稳定起关键性作用,电流纹波特性以及不同电平的PWM技术是近年来研究的核心技术。对于电磁轴承系统而言,电流型开关功率放大器相较于电压型开关功率放大器,其系统稳定性更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电流型开关功率放大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一是在不涉及具体脉宽调制策略的前提下,建立基于主电路开关状态函数的统一化电流纹波模型,分析了利用电流纹波特性来实现转子位移估算的基本原理;二是结合统一化电流纹波-转子位移模型和具体脉宽调制策略,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分析开关功放输出电流纹波的特性;叁是针对传统叁角波比较法叁电平开关功放的调制失效情况下,提出一种新型的混合型脉宽调制方案,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了验证;四是通过上述理论研究,设计电磁轴承电流型开关功放的各硬件模块,接着对其输出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单自由度及多自由度电磁轴承实验平台进行功能验证。以上述创新点为脉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对电磁轴承以及功率放大器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等内容。分析电磁轴承的电感特性,建立差动控制策略下单自由度电磁轴承系统的线性化模型,并接着结合电流型功放、电压型功放以及磁通型功放的特性,分析电磁轴承的主要控制方案。其次,介绍电磁轴承开关功放的类别以及主电路拓扑结构,建立开关状态方程,接着根据不同电平分析其电流纹波特性(线圈电流、电流变化率、谐波幅值等)。然后根据电流纹波特性重点分析了其与转子位移之间的传递关系,推导出统一的传递模型,同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结合叁种具体的脉宽调制技术对比分析了电流纹波特性之间的区别。接着,分析了叁角波比较法叁电平PWM开关功放的调制失效机理。在叁电平PWM开关功率放大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叁角波比较法和采样保持法的混合调制方法,该新型功放对公共桥臂和负载桥臂分别进行调制,其中公共桥臂采用叁角波比较法,负载桥臂采用改进型采样保持法,通过载波的幅值和静态电流误差均值来设置偏置电压,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本设计的正确性。最后,完成所设计的开关功率放大器各硬件模块的设计说明,并基于Cadence设计软件对开关功放进行了硬件制作,重点分析了其线性度、谐波畸变(THD)、跟踪特性、电流纹波以及电流响应速度等性能。同时基于MP8675芯片设计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以提供位置传感器的电源电压。接着采用数字PID控制器在单自由度以及单侧飞轮转子电磁轴承实验平台上完成悬浮实验,并通过检测转子悬浮位置以及功率谱密度曲线分析其悬浮质量。(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5)
余忠磊[4](2018)在《主动电磁轴承开关功率放大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主动电磁轴承技术在高转速机械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际应用也越来越多。而开关功率放大器作为主动电磁轴承系统中的执行器的一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磁轴承系统的性能。其中开关功放的带宽性能直接决定了旋转机械中转子的最高转速,而拓宽功率放大器工作带宽的最好方法是提高功放的母线电压,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实现在较高母线电压下能够工作的开关功率放大器。本文首先对开关功率放大器进行分类,并对电流型PWM开关功率放大器的带宽、输出电流纹波、功率和损耗等基本性能进行详细地分析。常见的电流型PWM开关功率放大器的调制方式分为二电平调制和叁电平调制两种,本文分别对这两种调制方式的开关功率放大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由于二电平开关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流纹波跟母线电压成正比,因此以往的高母线电压条件下一般采用叁电平调制的方法。然而叁电平调制往往需要用到数字控制器,系统设计相对复杂,成本比较大,还会有延迟等问题影响系统的性能,而本文采用的二电平控制电路设计简单,为了减小输出电流纹波,需要提高一定的开关频率。提高开关频率后,传统的硅基功率器件可能无法满足要求,而宽禁带碳化硅器件的出现能够解决功率器件在耐压等级和开关频率之间的矛盾,适合应用于高母线电压、高开关频率的开关功放中。然而本文所使用的第叁代碳化硅MOSFET由于允许的驱动电压电压范围比较小,驱动回路的寄生电感会使驱动电压发生超调,因此本文对驱动电路的电压振荡问题进行研究,通过优化设计PCB电路来达到减小寄生电感,最终减小栅极驱动电压的振荡和超调。同时由于碳化硅器件的寄生电容比较小,功率电路中的寄生电感对开关瞬态的电压和电流振荡的影响比较大,本文重点关心的是电流的振荡。因此本文对开关瞬态的电路进行建模,最后通过功率器件并联电容的方法抑制电流振荡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本文还指出输出电流纹波会对电流型开关功率放大器的稳定性和稳态误差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开关功放的实际工作原理,结合输出电流的纹波,给出了功放占空比稳定的条件。同时计算了输出电流的稳态误差,提出了一种在保证开关功放占空比稳定的条件下,减小输出电流的稳态误差同时又能保证输出电流的快速响应的方法,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验证。本文还通过模块化设计的方法对200V/5A的电流型开关功率放大器进行详细地设计,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单路开关功放的性能,最终设计并制作了八路开关功放,在75kW的高度电机平台上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6-01)
林倩,贾国庆[5](2018)在《GaN开关类功率放大器温度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Ga N开关类功率放大器(PA)的温度特性,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温度测试来研究温度变化对该Ga N PA各个性能参数的具体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首先,较高的温度(>80℃)会使Ga N HEMT的电特性发生严重恶化,进而导致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显着下降。其次,对于该开关类Ga N PA来说,随着温度的持续升高,其功率附加效率(PAE)显着降低,不能再保持高效率。而且,随着温度的突变和冲击次数的增加,电路出现显着的退化甚至失效。这些都说明了温度的变化对PA的性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开关类PA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而且温度冲击对其性能影响更为显着。这些研究为PA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郭哲[6](2018)在《开关模式(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中职学校的电子专业学生在制作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实践教学中,基本以制作传统的A类或AB类功率放大器的制作为主。然而很少学习制作D类放大器。D类放大器与传统功率放大器相比具有更高的输出效率,这是因为D类放大器工作在开关模式,其输出晶体管只工作在完全"导通"和完全"截止"的状态。从理论上讲,晶体管完全不损耗能量,意味着晶体管上的散热片可以做得很小,因而功率放大器的体积也能成倍地缩小。学生了解到D类放大器的优点后,激发他们制作D类放大器的兴趣,促进他们更深入掌握D类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8年07期)
丁冠丛[7](2018)在《基于新型单周控制技术的开关功率放大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新型单周非线性PWM控制开关功率放大器的延时问题和因为延时而引发的直流偏置问题,作者提出了电压补偿解决方案,并给出了补偿电压的计算公式。从补偿前后的系统仿真结果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电压补偿方案有效地消除了延时问题,而且还改善了功率放大器的总谐波畸变率(THD),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周杰,邓智泉,李克翔,何家希[8](2018)在《具有延时补偿的磁悬浮轴承开关功率放大器数字单周期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磁悬浮轴承的开关功率放大器系统中,采用数字单周期控制算法具有算法简单、易实现、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传统的单周期控制算法存在控制延时的缺点,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功率放大器带宽。该文在考虑磁悬浮轴承线圈电阻压降的情况下,分析了数字单周期控制算法的原理,精确了算法的数学模型;结合算法原理对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延时进行了估算,并推导了两种延时补偿模型,对延时补偿前、后的数字单周期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精确算法模型后的单周期控制能使实际电流波形跟踪给定波形,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两种延时补偿模型均能使电流跟踪波形与给定波形相比基本无相位差,验证了延时补偿模型的有效性;补偿模型Ⅱ跟踪效果更佳,验证了补偿模型Ⅱ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9](2016)在《LTE驱动功率放大器开关和滤波器模块的销量达到新高》一文中研究指出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研究报告《2015年-2020年蜂窝射频元件预测,LTE推动功率放大器(PA)、双工器(Duplexers)和低噪放大器(LNA)发展》指出,向LTE的演进带来射频(RF)前端模块(包括功率放大器、双工器、低噪放大器、开关和天线调谐器)的销量激增。如今,高度集成的功率放大器、开关和滤(本文来源于《半导体信息》期刊2016年04期)
刘程子,邓智泉,曹鑫,李克翔,周杰[10](2016)在《一种新型的磁悬浮轴承五相六桥臂开关功率放大器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磁悬浮轴承系统电流型五相六桥臂开关功率放大器控制算法复杂以及各路输出电流存在耦合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五相六桥臂开关功率放大器的解耦控制策略。该方法固定公共桥臂占空比为0.5,以单周期控制的方式,同时控制每路负载线圈电流的周期变量平均值等于给定电流周期变量平均值,实现电流的独立输出与解耦控制。推导了该控制方法的数学模型,并制作了试验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基于该控制方法下的五相六桥臂开关功率放大器实现了各相的独立控制,并具有控制简单、运算量小、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和通用性强的优点。(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开关类功率放大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电平电流型PWM开关功率放大器广泛应用于电磁轴承系统中。首先给出二电平电流型PWM开关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及线性化模型。然后结合二电平开关功率放大器输出电流的纹波特点,分析纹波对开关功率放大器稳定性的影响,在电流控制电路分别采用分立器件和集成PWM控制芯片情况下,得到保证开关功率放大器控制回路稳定工作的比例电流控制器的临界增益。最后针对分立器件的电流控制电路,提出一种在低增益条件下通过调整载波偏置电压来降低开关功率放大器稳态误差的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开关类功率放大器论文参考文献
[1].杨阳.单片集成射频微波功率放大器及开关的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
[2].余忠磊,祝长生.二电平电流型开关功率放大器稳定性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9
[3].周元.电磁轴承用电流型开关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8
[4].余忠磊.主动电磁轴承开关功率放大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8
[5].林倩,贾国庆.GaN开关类功率放大器温度特性的研究[J].微波学报.2018
[6].郭哲.开关模式(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及运用[J].电子制作.2018
[7].丁冠丛.基于新型单周控制技术的开关功率放大器[J].山东工业技术.2018
[8].周杰,邓智泉,李克翔,何家希.具有延时补偿的磁悬浮轴承开关功率放大器数字单周期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8
[9]..LTE驱动功率放大器开关和滤波器模块的销量达到新高[J].半导体信息.2016
[10].刘程子,邓智泉,曹鑫,李克翔,周杰.一种新型的磁悬浮轴承五相六桥臂开关功率放大器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