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中新世论文-王利杰,姚永坚,孙珍,卓海腾,赵中贤

中中新世论文-王利杰,姚永坚,孙珍,卓海腾,赵中贤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中新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3地质界面,地震反射特征,下切水道,空盆构造沉降

中中新世论文文献综述

王利杰,姚永坚,孙珍,卓海腾,赵中贤[1](2019)在《南海东南部陆缘S3界面(中中新世末)属性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东南部陆缘发育多个新生代沉积盆地,其构造—沉积响应记录了南海形成演化的丰富地质信息。中中新世末S3界面是南海东南部新生代沉积盆地热沉降期的重要地质界面,但目前研究尚不充分,且对其地质属性也存在较大争议。在钻井资料约束下,通过对礼乐盆地和西南、西北巴拉望盆地二维地震测线的精细解释,结合钻井岩性资料,从地震相—沉积相、构造沉降速率以及沉积中心迁移等变化角度,系统总结了S3界面的特征。该界面是区域性不整合面,可全区域追踪解释,但在研究区不同构造位置界面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在盆地边缘和岛礁发育区界面具有显着的"下削上超"不整合现象,而凹陷内多表现为整合接触,但局部伴生水道下切现象;在西北、西南巴拉望陆架和陆坡区,界面上下存在岩性和沉积相突变现象,局部由半深水—深水相突变为滨—浅海相。构造沉降分析显示,中中新世研究区以区域快速沉降为主,中中新世末(S3界面时期)沉降速率开始普遍减小,可能与南海扩张结束后深部动力机制有关。厘定S3界面的形成时间约为12Ma,认为其可能与菲律宾岛弧与巴拉望岛碰撞造成的大规模抬升事件有关。另外,研究区S3界面之上发育的富砂和富碳酸盐岩的重力流沉积体系则可能是12.5Ma以来全球海平面相对下降的直接响应,期间多次区域性的海退有利于砂质和碳酸盐岩沉积物向深水区的搬运。(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沈兴艳[2](2018)在《中中新世以来中亚干旱和C4植被演化在日本海的沉积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346航次在日本海西南部钻取的U1430站位的沉积岩芯样品,通过粒度、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粘土矿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和黑炭碳同位素组成)等手段,约束了15 Ma以来U1430站位沉积物的主要源区,进而重建了中中新世以来(~15 Ma)中亚内陆干旱演化历史及其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新世以来中亚内陆干旱区域C3-C4植被的演化历史及其与构造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站位沉积物酸不溶组分的粒度主要由叁个端元组成,其中最细粒级沉积物EM1可能主要由高空西风环流所搬运的中亚细粒粉尘物质和日本岛弧河流所搬运的岛弧火山物质风化产物共同组成;中等粒级EM2沉积物则主要来自低空东亚冬季风搬运的中亚风尘;最粗粒的EM3端元则由硅藻等生物硅和日本海周边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粗粒火山碎屑的直接贡献共同组成,但是与生物硅相比,火山物质只是EM3端元的一个次要组成部分。粘土矿物以及Sr-Nd-Pb同位素组成进一步确认了U1430站位最细粒级的沉积物主要由中亚风尘物质和日本岛弧河流悬浮物质混合而成。同位素二端元混合模型计算结果显示,中亚风尘物质是研究站位粘土粒级沉积物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来自中亚内陆干旱区域的风尘平均占U1430站位粘土粒级沉积物的77%以上,并且随着时代变新,中亚风尘物质对U1430站位沉积物的贡献逐渐增加。其中中亚内陆干旱区域通过大气环流的方式为研究站位提供富伊利石、高~(87)Sr/~(86)Sr而低εNd(0)的风尘物质,而日本岛弧端元则通过河流悬浮物质的方式为研究站位贡献了富蒙脱石、低~(87)Sr/~(86)Sr而高εNd(0)的火山化学风化产物。U1430站位粘土粒级硅酸盐矿物的伊利石/蒙脱石的比值以及εNd(0)值被用于追踪15 Ma以来中亚风尘输入日本海的强度变化,进而指示源区干旱程度演化历史。风尘指标显示,在11.8 Ma、8 Ma、3.5 Ma以及1.2 Ma左右中亚风尘物质向日本海的输入呈现阶段性增强的特征,指示中亚内陆源区的干旱程度在这几个时期有所增强。在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冷的共同作用下,中亚内陆区域的干旱程度在以上几个阶段呈现出加剧的现象:其中11.8 Ma左右的中亚干旱受到了全球变冷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共同控制;中亚在8Ma左右的干旱增强事件则主要受到了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3.5 Ma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虽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隆升,但是该时期全球急剧变冷事件超过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成为导致这一时期中亚区域剧烈干旱的最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站位的黑炭碳同位素组成(δ~(13)C_(BC))变化被用于重建其源区C4植被长期演化历史。黑炭颗粒的形貌和能谱结果以及其碳同位素组成排除了日本岛弧对U1430站位黑炭的重要贡献,同时确认了U1430站位的黑炭主要由大气环流从中国西北内陆干旱盆地、黄土高原等中亚重要风尘区域输送到日本海区域。自晚中新世末期-早上新世初期以来,U1430站位的黑炭碳同位素比值显着升高,揭示了包括中国西北内陆盆地和黄土高原在内的广泛中亚干旱区域的C4植被在该时期显着扩张。在中亚C4植被显着扩张的同时,代表火活动频率和强度的黑炭含量和黑炭通量却显示出明显下降的特征,说明火活动频率和强度增强不是导致晚中新世末期-早上新世初期以来中亚区域C4植被扩张的重要驱动因素。火活动频率和强度下降可能指示随着干旱加剧,广泛中亚区域的植被覆盖率下降,从而导致形成的黑炭含量和通量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可能也暗示该时期植被覆盖率的下降主要源自C3植被的相对量和绝对量均显着下降。全球C4植被在晚中新世-早上新世时期的扩张呈现非常显着的不同步性,表明大气CO_2浓度下降不是驱动C4植被扩张的因素,而区域水文气候条件的变化可能才是导致中亚这一显着C4植被扩张的最主要因素。本文认为,冬季西风水汽含量下降以及东亚夏季风降雨同时增强导致的气候干旱程度和季节性同时增强是驱动广泛中亚区域C4植被自晚中新世末期-早上新世初期以来显着扩张的最重要因素。从晚中新世开始,西风水汽源区干旱程度逐渐增加,到了晚中新世末期位于西风水汽传输路径上的山脉发生隆升,与此同时帕米尔高原与天山发生碰撞并使二者之间的水汽通道关闭。在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晚中新世末期-早上新世初期通过西风携带到中亚区域的水汽通量急速下降,导致中国西北内陆区域干旱加剧;而在黄土高原区域,在其所接受的冬季西风降水急剧下降的同时,东亚夏季风降雨却有所增加,在这二者的共同影响下,黄土高原区域的干旱程度和季节性同时增强,创造了更适宜C4植被生长的环境,并最终驱动包括中国西北内陆盆地和黄土高原在内的广泛中亚干旱区域C4植物显着扩张。研究首次揭示了中新世以来中亚干旱区域古气候与古植被在日本海的沉积记录,并探讨了构造事件尺度上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冷对中亚干旱加剧的影响,强调冬季西风降水变化对晚中新世以来中亚气候和植被的演化的关键作用,冬季西风水汽与夏季风降雨之间的竞争关系对于亚洲生态系统中的C3-C4植被的相互转化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8-12-01)

王龙樟,姚永坚,张莉,周江羽,徐行[3](2019)在《中中新世以来南海南部前隆的迁移:来自北康盆地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二维地震资料探讨南海南部北康前隆的迁移现象及其对形成油气圈闭的影响。在南沙海域,早中新世不整合(EMU)是一个区域性不整合面,EMU之上的地层可以简单归结为披覆层系和水平层系。披覆层系直接覆盖在EMU上,具有连续薄层的平行地震反射特征,向南东方向加厚,属于悬浮沉积;而水平层系同期充填在低凹处,不断上超和覆盖早期的披覆层系,厚层状,呈不连续或弱反射特征,属于浊积物与悬浮物的混合沉积。通过上超反射终止的迁移和披覆层系的加厚两个特征判断,中中新世以来北康前隆在向上隆升的同时不断向南东方向迁移,反映了南沙海域减薄的陆壳有一个强烈挠曲和均衡反弹过程。前隆的迁移留下了一系列的古潜山,披覆层系和水平层系是很好的盖层,有利于圈闭的形成。(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9年01期)

张晓晓,孙博阳,李春晓,王世骐[4](2018)在《亚洲中中新世轭齿象类材料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轭齿象类是中新世时期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长鼻类动物。欧洲和亚洲中中新世的轭齿象类材料都呈现出两种类型:原始类型(粗壮类型)和进步类型(纤细类型)。近几十年来,随着新材料的发现和生物地层学的进一步发展,亚洲地区的轭齿象类材料在分类中的细化十分必要。在亚洲轭齿象类的两种类型当中,粗壮类型的标本是介于嵌齿象和轭齿象的中间类型,很难从科一级水平上进行划分。因此,本研究认为这批材料应建立一个新属,并建议之前归入轭齿象属的"Zygolophodon" gobiensis作为该属的属型种,"Zygolophodon" metachinjiensis这个种也应该归入新属。而亚洲地区的纤细型标本则应归为真正的轭齿象,本研究将其鉴定为苏黎世轭齿象相似种。新属的颊齿包含了丘型乳齿象和轭型乳齿象的中间特征。主齿柱前后中心小尖、主齿柱副椎及副齿柱轭型化程度适中;下臼齿的主齿柱后中心小尖远端膨胀;前庭脊和副齿柱中心小尖微弱或缺失;齿谷相对较窄或被主齿柱中心小尖阻隔。新属的下颌腹侧边缘平直和下颌角腹侧膨胀使得该类型更类似于玛姆象科,但是该性状作为祖征有时也会出现在北美的一些嵌齿象中。"Z." gobiensis材料产地的时代相当于MN 6和MN 7/8,也就是,该种跨越了整个中中新世。而玛姆象科的原始类型,晚渐新世的Losodokodon和早中新世的Eozygodon都是典型的纤细型轭齿象类。因此,有可能新属直接起源于嵌齿象科和玛姆象科的共同祖先。当然,也不能排除新属是轭齿象在向其后裔玛姆象演化过程中由主干上分异的旁支。(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宋博文,季军良,王朝文,徐亚东,张克信[5](2018)在《介形类、稳定同位素和风化记录对柴达木盆地中中新世干旱化加剧事件的约束(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thick and continuous Cenozoic successions in the Qaidam Basin provide an excellent paleoclimate archive.Here,we focus on the ostracod fauna,stable isotope records,and paleoweathering indices from a welldated Cenozoic sedimentary section in the Qaidam Basin,to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middle Miocene aridification in central Asia.Microfossil analyses suggest that the ostracod species diversity suddenly decreased after 13.3 Ma,and that the dominant ostracod genus shifted from Ilyocypris to Cyprideis.Stable isotope data from ostracod valves display abrupt positive shifts of 3.75‰ in δ~(18)O values and 5.28‰ in δ~(13)C values since 13.3 Ma.The Chemical Index of Weathering(CIW) and K/Na ratios decrease markedly after 13.3 Ma,reflecting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chemical weathering intensity.These combined and consistent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the Qaidam Basin has experienced increased aridification since 13.3 Ma.The dating was obtained direct fromprevious magnetostratigraphic studies and can be accurately correlated with global climate evolution and regional tectonic events.A comparing of these results with global paleoclimatic records and previous geologic studies of the Tibetan Plateau,revealed that global cooling rather than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drying of the Qaidam Basin at approximately 13 Ma.(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徐少华,何敏,庞雄,陈维涛,王英民[6](2018)在《被动陆缘层序地层结构的侧向变化及其启示——以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13.8 Ma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依据大多源自于河口附近地层迭置规律的分析,而忽略了地层迭置关系在沉积体侧向上的变化,以至于体系域的划分标准受到沉积体范围的限制,使得层序地层划分方案不具有唯一性,难以开展凹陷内更大范围的地层对比。以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13.8 Ma的陆坡为例,利用井-震综合分析的方法,详细阐述层序边界(SB)特征、下降体系域(FSST)及低位体系域(LST)的地层迭置样式在侧向上的变化。认为与LST进积体系地震上可侧向追踪对比的一系列上超地层应命名为LST,而不是TST。基于区域等时对比的原则,将LST定义修订为形成于基准面上升早期,以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小于沉积物供给速率为相标志,同时包含侧向上与之等时对比的一套地层;将HST定义修订为形成于基准面上升晚期,以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小于沉积物供给速率为相标志,同时包含侧向上与之等时对比的一套地层;将TST定义为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大于沉积物供给速率,同时排除侧向上与LST和HST等时对比的两套地层。建议被动陆缘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方法应以河口、陆架和深水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寻找各体系域的"唯一性"相标志,开展叁维空间上的系统对比和检验,而非人为的对一个沉积体系分块建立层序地层格架。(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8年04期)

李文静,王英民,何敏,陈维涛,徐少华[7](2018)在《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陆架边缘叁角洲的类型及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陆架边缘叁角洲研究对于区域水动力条件分析及深水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二维、叁维地震数据及测井曲线等,通过地震剖面内部层序划分、平面属性与切片提取分析、测井相解释等手段,在中中新世晚期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识别出可容空间驱动的河控、浪控及河流-波浪交互作用3种类型的陆架边缘叁角洲。陆架边缘叁角洲的发育规模受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形成位置与高位体系域背景下水道的发育位置相关。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陆架边缘叁角洲物性较好,储盖组合良好,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潜力。(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8年02期)

雷振宇,张莉,苏明,骆帅兵,钱星[8](2017)在《南海南部北康盆地中中新世深水沉积体类型、特征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已有的2D地震资料,对南海南部北康盆地拗陷阶段中中新世地层内的地震反射结构进行了精细刻画。通过对地震反射同相轴振幅强度、连续性、接触关系、整体形态特征等要素的系统识别和总结,建立了5种典型的地震相类型。结合南海南部沉积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识别出了中中新世时期北康盆地内发育的深水沉积体类型,分别是半深海-深海细粒沉积体、叁角洲前缘砂体、浊积体和小型浊积体水道。研究认为,叁角洲前缘砂体和浊积体构成了研究区拗陷阶段的两大深水碎屑岩储集体类型,能够与下部断陷阶段的烃源岩和中中新世之后的深海-半深海细粒沉积体一起构成垂向上的生储盖组合,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潜力。(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7年06期)

杨振,张光学,张莉,夏斌[9](2016)在《西沙海域中中新世早期古地貌及其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地貌的构造格局控制了物源体系和沉积体系的发育,对其研究有利于确定油气勘探目标。基于西沙海域丰富的地震资料、钻井资料以及高精度的多波束资料,重点经过去压实校正和古水深校正之后,恢复西沙海域中中新世早期的古地貌。该时期的古地貌显示:西沙海域以两个近北东向的西沙、广乐隆起为纽带串联周缘的深水区域,西沙隆起和广乐隆起之上水体较浅,处于滨海环境,利于碳酸盐岩的沉积。西沙隆起之上岛屿众多,岛屿之间以洼地相隔,为需要地势高点生长的生物礁的发育创造了条件,西沙隆起南部于渐新世发育大量的火山,后期多演化为孤立的台地,隆起周缘多以陡坡为主。而广乐隆起之上地势开阔、平坦,隆起南、北两侧的斜坡有一定的差异,具有"南陡、北缓"的特点,其北部斜坡地貌复杂,发育至少叁组近平行的水道,利于碳酸盐岩碎屑的搬运和沉积,活跃于渐新世的断裂控制古地貌的空间格局,同时,生物礁碳酸盐岩的发育以及其碎屑的搬运和沉积作用对地貌的不断改造,造就了该时期的地貌形态。(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6年03期)

Julie,Lebreton-Anberrée,李仕虎,李树峰,Robert,A.Spicer,张世涛[10](2016)在《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环境变化:来自中国西南部湖泊沉积地球化学的证据(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云南东南部的文山盆地湖相地层开展了高分辨率的古地磁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古地磁结果表明该剖面年龄为15.2~16.5 Ma,正好位于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内.通过对高分辨率的全岩块状土样中的有机碳同位素、总有机碳、总氮和碳氮比研究,重建了湖盆的古环境变化,结果表明:尽管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总体表现为气候温暖,但在早/中中新世交界期发生了明显的环境变化.这一结论为认识和研究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视野.(本文来源于《Science Bulletin》期刊2016年11期)

中中新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346航次在日本海西南部钻取的U1430站位的沉积岩芯样品,通过粒度、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粘土矿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和黑炭碳同位素组成)等手段,约束了15 Ma以来U1430站位沉积物的主要源区,进而重建了中中新世以来(~15 Ma)中亚内陆干旱演化历史及其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新世以来中亚内陆干旱区域C3-C4植被的演化历史及其与构造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站位沉积物酸不溶组分的粒度主要由叁个端元组成,其中最细粒级沉积物EM1可能主要由高空西风环流所搬运的中亚细粒粉尘物质和日本岛弧河流所搬运的岛弧火山物质风化产物共同组成;中等粒级EM2沉积物则主要来自低空东亚冬季风搬运的中亚风尘;最粗粒的EM3端元则由硅藻等生物硅和日本海周边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粗粒火山碎屑的直接贡献共同组成,但是与生物硅相比,火山物质只是EM3端元的一个次要组成部分。粘土矿物以及Sr-Nd-Pb同位素组成进一步确认了U1430站位最细粒级的沉积物主要由中亚风尘物质和日本岛弧河流悬浮物质混合而成。同位素二端元混合模型计算结果显示,中亚风尘物质是研究站位粘土粒级沉积物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来自中亚内陆干旱区域的风尘平均占U1430站位粘土粒级沉积物的77%以上,并且随着时代变新,中亚风尘物质对U1430站位沉积物的贡献逐渐增加。其中中亚内陆干旱区域通过大气环流的方式为研究站位提供富伊利石、高~(87)Sr/~(86)Sr而低εNd(0)的风尘物质,而日本岛弧端元则通过河流悬浮物质的方式为研究站位贡献了富蒙脱石、低~(87)Sr/~(86)Sr而高εNd(0)的火山化学风化产物。U1430站位粘土粒级硅酸盐矿物的伊利石/蒙脱石的比值以及εNd(0)值被用于追踪15 Ma以来中亚风尘输入日本海的强度变化,进而指示源区干旱程度演化历史。风尘指标显示,在11.8 Ma、8 Ma、3.5 Ma以及1.2 Ma左右中亚风尘物质向日本海的输入呈现阶段性增强的特征,指示中亚内陆源区的干旱程度在这几个时期有所增强。在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冷的共同作用下,中亚内陆区域的干旱程度在以上几个阶段呈现出加剧的现象:其中11.8 Ma左右的中亚干旱受到了全球变冷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共同控制;中亚在8Ma左右的干旱增强事件则主要受到了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3.5 Ma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虽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隆升,但是该时期全球急剧变冷事件超过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成为导致这一时期中亚区域剧烈干旱的最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站位的黑炭碳同位素组成(δ~(13)C_(BC))变化被用于重建其源区C4植被长期演化历史。黑炭颗粒的形貌和能谱结果以及其碳同位素组成排除了日本岛弧对U1430站位黑炭的重要贡献,同时确认了U1430站位的黑炭主要由大气环流从中国西北内陆干旱盆地、黄土高原等中亚重要风尘区域输送到日本海区域。自晚中新世末期-早上新世初期以来,U1430站位的黑炭碳同位素比值显着升高,揭示了包括中国西北内陆盆地和黄土高原在内的广泛中亚干旱区域的C4植被在该时期显着扩张。在中亚C4植被显着扩张的同时,代表火活动频率和强度的黑炭含量和黑炭通量却显示出明显下降的特征,说明火活动频率和强度增强不是导致晚中新世末期-早上新世初期以来中亚区域C4植被扩张的重要驱动因素。火活动频率和强度下降可能指示随着干旱加剧,广泛中亚区域的植被覆盖率下降,从而导致形成的黑炭含量和通量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可能也暗示该时期植被覆盖率的下降主要源自C3植被的相对量和绝对量均显着下降。全球C4植被在晚中新世-早上新世时期的扩张呈现非常显着的不同步性,表明大气CO_2浓度下降不是驱动C4植被扩张的因素,而区域水文气候条件的变化可能才是导致中亚这一显着C4植被扩张的最主要因素。本文认为,冬季西风水汽含量下降以及东亚夏季风降雨同时增强导致的气候干旱程度和季节性同时增强是驱动广泛中亚区域C4植被自晚中新世末期-早上新世初期以来显着扩张的最重要因素。从晚中新世开始,西风水汽源区干旱程度逐渐增加,到了晚中新世末期位于西风水汽传输路径上的山脉发生隆升,与此同时帕米尔高原与天山发生碰撞并使二者之间的水汽通道关闭。在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晚中新世末期-早上新世初期通过西风携带到中亚区域的水汽通量急速下降,导致中国西北内陆区域干旱加剧;而在黄土高原区域,在其所接受的冬季西风降水急剧下降的同时,东亚夏季风降雨却有所增加,在这二者的共同影响下,黄土高原区域的干旱程度和季节性同时增强,创造了更适宜C4植被生长的环境,并最终驱动包括中国西北内陆盆地和黄土高原在内的广泛中亚干旱区域C4植物显着扩张。研究首次揭示了中新世以来中亚干旱区域古气候与古植被在日本海的沉积记录,并探讨了构造事件尺度上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冷对中亚干旱加剧的影响,强调冬季西风降水变化对晚中新世以来中亚气候和植被的演化的关键作用,冬季西风水汽与夏季风降雨之间的竞争关系对于亚洲生态系统中的C3-C4植被的相互转化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中新世论文参考文献

[1].王利杰,姚永坚,孙珍,卓海腾,赵中贤.南海东南部陆缘S3界面(中中新世末)属性及其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2].沈兴艳.中中新世以来中亚干旱和C4植被演化在日本海的沉积记录[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8

[3].王龙樟,姚永坚,张莉,周江羽,徐行.中中新世以来南海南部前隆的迁移:来自北康盆地的证据[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9

[4].张晓晓,孙博阳,李春晓,王世骐.亚洲中中新世轭齿象类材料再研究[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5].宋博文,季军良,王朝文,徐亚东,张克信.介形类、稳定同位素和风化记录对柴达木盆地中中新世干旱化加剧事件的约束(英文)[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6].徐少华,何敏,庞雄,陈维涛,王英民.被动陆缘层序地层结构的侧向变化及其启示——以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13.8Ma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8

[7].李文静,王英民,何敏,陈维涛,徐少华.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陆架边缘叁角洲的类型及控制因素[J].岩性油气藏.2018

[8].雷振宇,张莉,苏明,骆帅兵,钱星.南海南部北康盆地中中新世深水沉积体类型、特征及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

[9].杨振,张光学,张莉,夏斌.西沙海域中中新世早期古地貌及其控制因素[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6

[10].Julie,Lebreton-Anberrée,李仕虎,李树峰,Robert,A.Spicer,张世涛.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环境变化:来自中国西南部湖泊沉积地球化学的证据(英文)[J].ScienceBulletin.2016

标签:;  ;  ;  ;  

中中新世论文-王利杰,姚永坚,孙珍,卓海腾,赵中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