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活血攻下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胆管炎,中医药疗法,活血祛瘀
活血攻下法论文文献综述
胡仕祥[1](2009)在《活血攻下法佐治急性胆管炎5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胆管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为胆管阻塞后继发感染所致,其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休克发生率高,甚至可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2007-01-2009-01,笔者采用活血攻下法佐治急性胆管炎50例,取得明显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医研究》期刊2009年07期)
于向阳,邹常林,周振理[2](2008)在《活血攻下法对腹腔感染脓毒症时血小板和CD11a/CD18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活血攻下中药对由腹腔感染所诱发的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以及CD11a/CD18的变化的影响。方法:40例严重腹腔感染所致脓毒症的患者按照入院时是否合并休克分成脓毒症组(S组)和脓毒性休克组(SS组);再分别随机分为西医综合治疗组(S1、SS1)和西医综合治疗+中药组(S2、SS2)。观察各组外科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CD11a/CD18的变化。结果:治疗前SS组血清CD11a/CD18浓度显着高于S组(P<0.01);SS1组术后CD11a/CD18持续处于高水平,SS2组则在术后3d开始下降,于术后7d显着低于S1组水平(P<0.01);S1、S2组术后均很快下降,其中S2组较S1组下降更快。术前SS患者的PLT浓度明显低于S组(P<0.05);SS患者术后PLT持续处于较低水平,使用中药的SS2组术后呈逐渐上升趋势,术后7d明显较术后1d升高;S1、S2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PLT的下降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更为明显,CD11a/CD18在脓毒症微循环障碍的发展过程中很可能到起重要的作用。通过应用活血攻下中药,可以减少血小板的激活和消耗,下调CD11a/CD18浓度,对病人的预后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期刊2008年02期)
于向阳,周振理[3](2008)在《活血攻下法治疗腹腔感染诱发脓毒症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严重腹腔感染常并发腹腔脓肿和肠功能障碍,仍然是普通外科常见并处理困难的疾患。主要死亡原因为腹腔感染常诱发脓毒症,而肠功能障碍时存在的肠屏障损伤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又可以起到“扳机”作用,激发“炎症因子风暴”,进而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多器(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08年03期)
严洁敏[4](2007)在《活血化瘀合攻下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观察活血化瘀合攻下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法,治疗组在常规治法基础上加用番泻叶攻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治疗组为100%(P<0.05)。结论番泻叶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疗效确切。(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期刊2007年01期)
于向阳[5](2005)在《腹腔感染脓毒症时血小板和细胞粘附分子的变化及活血攻下法对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腹腔感染诱发的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变化、粘附分子在脓毒症中的作用,以及活血攻下中药对脓毒症时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40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按是否入院时合并休克分为脓毒症组(A组)和脓毒性休克组(B组),每组再分别随机分为西医综合治疗组(A_1、B_1)和西医综合治疗+中药组(A_2、B_2)。观察每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粘附因子变化。结果: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11a/CD18浓度升高,应用活血攻下中药后可以降低其血清浓度。脓毒性休克患者的PLT浓度明显低于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患者PLT术后持续处于较低水平,使用中药的B2组术后呈逐渐上升趋势,术后7天明显较术后1天升高。结论: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不同,术后使用活血攻下中药可以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小板减少起到调节作用。通过减少血清中可溶性CD11a/CD18含量,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减轻凝血亢进。活血攻下中药能够防止炎症造成的凝血机制过度激活,防止白细胞的粘附和浸润,微血栓的形成,扩张微血管,减轻由凝血系统级联反应带来的组织损伤。(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交流大会暨胆道胰腺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期刊2005-05-01)
于向阳[6](2004)在《活血攻下法对腹腔感染及其诱发脓毒症的治疗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一:活血攻下法治疗腹腔感染诱发的脓毒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严重腹腔感染所诱发的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以及活血攻下中药对其影响作用。 方法:将纳入研究的40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按是否入院时合并休克分为脓毒症组(A组)和脓毒性休克组(B组),每组再分别随机分为西医综合治疗组(A_1、B_1)和西医综合治疗+中药组(A_2、B_2)。观察每组病人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 结果:中药治疗组(A_2、B_2)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A_1、B_1)(p<0.01);术后一周内平均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发生腹腔积液或腹腔脓肿率小于对照组(p=0.0287,p=0.031);B_2组术后肠功能障碍发生率,MODS发生率均低于B_1组;各组在死亡率上没有明显差异。另外,加用中药可以降低腹腔感染术后的血浆内毒素浓度,并减少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 结论:严重腹腔感染灶吸收困难,以及肠麻痹、肠功能障碍后出现的肠道内毒素易位是造成脓毒症进一步发展成MODs的原因之一。应用活血攻下中药,可以促使腹腔感染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促进腹腔感染的吸收,从而对内毒素血症起到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04-05-01)
王银山,蔡光先,陈立峰,喻正科,周兵[7](2003)在《滋阴活血润肠法与通里攻下法对失血性休克大鼠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影响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滋阴活血润肠法与通里攻下法对伤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休克模型组 (A组 )、空白对照组 (B组 )、滋阴活血润肠组 (C组 )和通里攻下组 (D组 ) ,以右侧颈动脉插管放血制作休克模型 ,空白对照组插管不放血 ,治疗组在伤前 3小时及伤后 6小时、12小时分别给予滋阴活血润肠中药 (便可通 )和大承气汤灌胃 ,休克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 ,伤后 2 4小时无菌条件下用下腔静脉取血处死 ,检测相应指标。结果 :C组CD3+ 、CD4 + 数量高于D组 ,差异有显着性 (P <0 .0 5 )。各组CD8+ 变化不大。C组CD4 + /CD8+ 值有 4 5 %在正常范围 ,D组只有 2 0 %在正常范围 ,差异有显着性 (P <0 .0 5 )。结论 :滋阴活血润肠法与通里攻下法均具有正相免疫调节功能 ,滋阴活血润肠法的作用优于通里攻下法 ,二者均具有明显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学刊》期刊2003年04期)
陈一奇[8](2001)在《活血攻下法在肝胆术后病人中的早期应用——(介绍一种新型经鼻空肠导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建立一条操作简便、病人易耐受,供中药汤剂在肝胆术后病人早期应用的空肠通道。方法:在术前插鼻胃管时,将一条细软导管(液囊空肠导管,已获国家专利)置入空肠。术后当日即经液囊空肠导管滴注活血攻下汤剂、直至肛门排便,改以肠内营养制剂或与活血攻下汤剂交替使用。测定术前、术后次日、3、7、14日的总胆红素含量、术后并发症。结果:89例急、慢期肝胆手术病人,使用液囊空肠导管,未见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两组病例中,术前总胆红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次日,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7、14日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7%,死亡2例;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无死亡病例。结论:操作简便、无创、安全、病人易接受、易耐受的液囊空肠导管为术后病人早期应用中药汤剂提供了便捷的途径,而活血攻下法有利于促进胆红素的迅速下降,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1-05-01)
刘树立[9](2000)在《活血攻下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 ,SAP)是病理过程复杂、病死率高的难治性疾病。在当前医疗条件较为完善的医院中 ,本病的病死率仍高达2 0 %~ 30 %。自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我院收治了SAP病(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期刊2000年04期)
于金龙,陈占叁,孙瑞华,霍宝聚,李伯超[10](2000)在《活血利胆解毒攻下法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活血利胆解毒攻下法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1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活血利胆解毒攻下四法合用为主组成的通胆汤辨证加减口服加灌肠治疗)和对照组(68例,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索、甲硝唑治疗)。(本文来源于《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0-04-01)
活血攻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活血攻下中药对由腹腔感染所诱发的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以及CD11a/CD18的变化的影响。方法:40例严重腹腔感染所致脓毒症的患者按照入院时是否合并休克分成脓毒症组(S组)和脓毒性休克组(SS组);再分别随机分为西医综合治疗组(S1、SS1)和西医综合治疗+中药组(S2、SS2)。观察各组外科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CD11a/CD18的变化。结果:治疗前SS组血清CD11a/CD18浓度显着高于S组(P<0.01);SS1组术后CD11a/CD18持续处于高水平,SS2组则在术后3d开始下降,于术后7d显着低于S1组水平(P<0.01);S1、S2组术后均很快下降,其中S2组较S1组下降更快。术前SS患者的PLT浓度明显低于S组(P<0.05);SS患者术后PLT持续处于较低水平,使用中药的SS2组术后呈逐渐上升趋势,术后7d明显较术后1d升高;S1、S2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PLT的下降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更为明显,CD11a/CD18在脓毒症微循环障碍的发展过程中很可能到起重要的作用。通过应用活血攻下中药,可以减少血小板的激活和消耗,下调CD11a/CD18浓度,对病人的预后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血攻下法论文参考文献
[1].胡仕祥.活血攻下法佐治急性胆管炎50例[J].中医研究.2009
[2].于向阳,邹常林,周振理.活血攻下法对腹腔感染脓毒症时血小板和CD11a/CD18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8
[3].于向阳,周振理.活血攻下法治疗腹腔感染诱发脓毒症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
[4].严洁敏.活血化瘀合攻下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的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
[5].于向阳.腹腔感染脓毒症时血小板和细胞粘附分子的变化及活血攻下法对其影响[C].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交流大会暨胆道胰腺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2005
[6].于向阳.活血攻下法对腹腔感染及其诱发脓毒症的治疗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4
[7].王银山,蔡光先,陈立峰,喻正科,周兵.滋阴活血润肠法与通里攻下法对失血性休克大鼠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
[8].陈一奇.活血攻下法在肝胆术后病人中的早期应用——(介绍一种新型经鼻空肠导管)[C].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1
[9].刘树立.活血攻下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
[10].于金龙,陈占叁,孙瑞华,霍宝聚,李伯超.活血利胆解毒攻下法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临床研究[C].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