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牙齿排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儿童龋齿,牙齿排列不齐,母乳喂养
牙齿排列论文文献综述
杨鸿儒[1](2019)在《儿童龋齿、牙齿排列不齐与母乳喂养关系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母乳是母亲给予孩子最理想的食物,母乳中富含有利于要儿脑细胞发育的牛磺酸,有利于促进宝宝大脑和智力的健康发育。它还含多种生物酶与抗体,有利于婴儿消化、吸收、抵抗疾病,帮助新生儿在出生以后减少患病几率,提高新生儿肌体免疫力,预防各类病菌、病原体造成的感染。在母乳中特别是初乳,含有多种预防病菌侵袭、抵抗病原体滋生的免疫细胞。母乳无菌,直接喂哺新生儿由于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母乳温度处于正常体温,不会(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7期)
李占利,付敬鼎,李洪安,周康,惠巧娟[2](2019)在《虚拟正畸治疗中的错位牙齿自动排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虚拟正畸技术中人工排牙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拟合优化的错位牙齿自动排列方法。对输入的牙列模型建立排牙坐标系,定义单颗牙齿特征点并建立牙齿局部坐标系。在此基础上,从低维角度分析牙列中各颗牙齿的位置和姿态,采用加权拟合优化的方法分别计算牙齿的坐标平移量与局部坐标轴旋转量,形成牙齿位姿与空间牙列曲线的关联约束,并结合矩形包围盒的碰撞检测方法,设计基于最速下降法的迭代算法在空间牙列曲线约束范围内调整牙齿位姿,完成牙齿的自动排列。实验结果表明,排好的牙列与人工排牙结果相差无异,排牙效率大大提高;与现有排牙方法相比,更贴近临床牙齿矫治,且牙齿移动代价总量明显降低。(本文来源于《图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吕翱[3](2015)在《儿童无痕诱导器作用下牙齿合理排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无痕诱导器是近年才出现的一种引导儿童牙齿重新合理排列的新装置,以其舒适性、美观性、便捷性及疗效可预见性受到众多儿童患者的青睐,迅速在正畸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诱导器是根据儿童牙齿的生长特点设计制作而成,影响其矫治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诱导器佩戴下对于矫治生物力学机制的了解和掌握;二是儿童牙领生长时机及生长量的准确评估与预测。而儿童无痕诱导器独特的作用方式使得医生对矫治过程中矫治力系及其作用方式缺乏认识,容易忽视儿童面部的生长变化,难以根据儿童生长发育阶段性特征制定相应的诱导方案并采取合适的保持方式,特别是针对矫治周期长、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患者的矫治治疗,限制了儿童矫治诱导技术的临床应用及适应症范围,影响了最佳矫治计划的制定。因此,如何利用实验法了解无托槽矫治技术的生物力学机制,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牙齿移动轨迹的变化规律成为儿童正畸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临床儿童诱导矫治过程,针对儿童诱导过程中生物力学的分布规律与儿童上领前牙区牙齿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针对口腔医学领域中无托槽无痕诱导器的力学测量问题,建立基于薄膜单点力传感器的无托槽无痕矫治测力实验平台,并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该矫治诱导过程,将仿真分析得到的结果与实验法测量所得的矫治力进行对比验证。其次,利用无痕矫治测力实验平台,探讨儿童牙齿矫治过程中膜片厚度与牙齿唇向移动量对矫治力的影响,补充和完善了医生对诱导矫治过程中生物力学特性的认识。另外,纵向分析福建省北部儿童上颌前牙区由乳牙期至恒牙期牙齿发育轨迹与前段牙弓宽度的变化规律,为儿童前牙区错颌畸形的诊断预测提供依据,为矫治时机的把握、保持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儿童无痕诱导矫治的实例分析,进一步阐述儿童诱导器的制作流程,验证这一新型矫治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5-06-01)
朱春芳[4](2014)在《基于有限元的儿童牙齿重新排列的诱导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隐形诱导器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引导儿童牙齿重新排列的新装置,以其舒适性、美观性、便捷性以及疗效可预见性受到众多儿童患者的青睐,迅速的在正畸界得到应用和推广。而儿童隐形诱导器的独特作用方式使得医生对诱导过程中产生何种形式的力系以及怎样的作用方式缺乏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儿童隐形诱导技术的全面推广。进一步研究诱导器作用下的牙颌组织力学特性以及作用力系,可以为医生制定、修改以及优化诱导方案提供指导。本文结合临床的儿童诱导过程,利用数字化技术、3D打印技术以及有限元仿真技术对儿童整个动态诱导过程做了分析和研究。首先,利用数字化技术快速准确的建立儿童牙颌叁维模型,根据生物学上骨重建的原理,提出了骨重建力学仿真的数值模型,得到牙周膜应变与牙齿移动速度的关系。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诱导器作用下的牙周膜应变情况,从而建立一个连续诱导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连续两次更换诱导器的儿童切牙整体移动的动态诱导过程,得到诱导过程中诱导器的作用力系以及牙颌组织的生物力学状况,补充和完善了医生对诱导过程中作用力系和作用方式的认识。其次,研究了个体差异在整个诱导过程中对作用力系和作用方式的影响,个体差异对作用力系的影响有限,主要反映在对力偶的改变上。最后,分析了儿童整体移动诱导过程中对其它牙齿的影响,发现各个牙齿都承担起支抗牙的作用,支抗力由重新排列牙齿的邻牙向周围传递。(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4-06-01)
孙利光[5](2011)在《小儿牙齿排列不齐的原因及预防》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儿牙齿排列不齐不仅能影响儿童的咀嚼和发育功能,而且还易患龋齿和牙周疾病,故应引起重视,积极进行预防。1排列不齐的原因小儿牙齿排列不齐主要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因素。先天原因大都是由于母亲在怀孕期间受(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S1期)
静文,胖胖熊[6](2010)在《牙齿排列不齐原因详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牙齿排列不齐是一种常见的牙颌畸形,其表现多种多样,原因或简单或复杂,不仅影响容貌,而且影响发音、咀嚼、消化,严重的还会导致不良的心理状态,使小儿不敢说话,不愿露齿,甚至形成孤僻的性格。(本文来源于《启蒙(3-7岁)》期刊2010年09期)
李海燕[7](2009)在《牙齿排列与移动的智能计算软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牙齿排列与移动在虚拟牙齿矫正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牙齿排列与移动的环境为叁维空间,如何在叁维空间中进行牙齿排列与牙齿移动路径规划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仅要求每一个牙齿确定一条无碰撞发生的平移旋转路径,而且还要求该路径尽可能平滑并满足一定的安全性。单个牙齿的移动不但要满足生物医学要求,而且要受周围牙齿的制约。本文对牙齿移动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解决了牙齿排列与移动的计算问题。首先,要进行牙齿移动路径规划,必须先确定单颗牙齿矫正过程中的初始和最终位置。初始位置可从牙齿模型数据中获得,理想的最终位置是要经过排牙处理得到。良好的牙弓形态是确定牙齿最终位置的基础,因此正确确定牙弓形态极为重要。本文在分析比较几种拟合牙弓形态的数学函数后,采用了β函数来拟合牙弓曲线,在此基础上,根据排牙算法确定每颗牙齿的最终位置和姿态。然后,把牙齿移动分为两种运动——牙齿平移和牙齿旋转,根据牙齿移动路径规划的特点及医学要求,建立了牙齿移动路径规划的数学模型。采用了对平移和旋转加权和的形式,将牙齿移动路径规划这个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可利用单目标算法求解的等效问题,再利用多智能体进化算法对牙齿移动路径规划进行求解。最后,把通过多智能体进化算法求得的结果解码作为每颗牙齿移动的路径点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建立牙齿矫正过程的移动路径,依照该移动路径完成牙齿移动过程,实现牙齿矫正过程的可视化。本文以VC++ 6.0和OpenGL为工具,开发了牙齿排列与移动的智能计算软件,实现了牙齿的排列与牙齿移动的路径规划。(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09-04-22)
聂为远[8](2008)在《为什么有些人牙齿排列不整齐?》一文中研究指出据统计,目前青少年中有30%-50%的人牙齿排列不整齐。引起牙齿排列不整齐的因素很多,如过早地失去乳牙,有了额外的空隙,别的牙就会挤过来;或乳牙滞留,新牙又要长,没有地方(本文来源于《科学大众(小学版)》期刊2008年12期)
刘颍凤,王小竞,关口浩,药师寺仁[9](2008)在《儿童口腔科患儿家长对儿童牙齿排列与咬合关注情况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目前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初诊患儿家长对子女牙齿排列与咬合情况,即儿童早期错畸形的关注现状。方法:采用填写问卷方法对2007-03~09期间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初诊患儿家长进行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783份。结果:783例患儿中,因龋病及其并发症就诊者占51.3%,以牙齿排列和咬合异常为主诉就诊患儿占35.0%。注意到孩子的牙齿排列和咬合问题的家长有510名,其中希望治疗者474名,不希望治疗者36名;从未关注过孩子牙齿排列和咬合情况者273名。对上前牙和下前牙排列不齐的关注率分别为56.6%和47.4%,注意到前牙咬合异常者占50.5%。有71.5%的家长是通过自己注意的途径得知子女的牙齿排列和咬合异常。48.7%的家长填写了个人资料,其中大学及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者占73.9%。结论:越来越多家长关注到自己孩子的牙齿排列与咬合状况,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及家长相关知识的普及。(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08年02期)
赵亚辉[10](2006)在《宁夏:恐龙新物种化石惊现灵武》一文中研究指出3个坑埋藏8条以上恐龙 “最美的背椎”创亚洲纪录 在现场看到,科考队员顶着烈日对化石进行挖掘处理:用剃针拨出化石夹缝中的泥土,并用软毛刷拂去泥土,然后在化石表面喷上保护胶…… “科学家们已经陆续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多,发现了(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期刊2006-08-29)
牙齿排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虚拟正畸技术中人工排牙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拟合优化的错位牙齿自动排列方法。对输入的牙列模型建立排牙坐标系,定义单颗牙齿特征点并建立牙齿局部坐标系。在此基础上,从低维角度分析牙列中各颗牙齿的位置和姿态,采用加权拟合优化的方法分别计算牙齿的坐标平移量与局部坐标轴旋转量,形成牙齿位姿与空间牙列曲线的关联约束,并结合矩形包围盒的碰撞检测方法,设计基于最速下降法的迭代算法在空间牙列曲线约束范围内调整牙齿位姿,完成牙齿的自动排列。实验结果表明,排好的牙列与人工排牙结果相差无异,排牙效率大大提高;与现有排牙方法相比,更贴近临床牙齿矫治,且牙齿移动代价总量明显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牙齿排列论文参考文献
[1].杨鸿儒.儿童龋齿、牙齿排列不齐与母乳喂养关系的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2].李占利,付敬鼎,李洪安,周康,惠巧娟.虚拟正畸治疗中的错位牙齿自动排列方法[J].图学学报.2019
[3].吕翱.儿童无痕诱导器作用下牙齿合理排列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5
[4].朱春芳.基于有限元的儿童牙齿重新排列的诱导方案研究[D].福州大学.2014
[5].孙利光.小儿牙齿排列不齐的原因及预防[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
[6].静文,胖胖熊.牙齿排列不齐原因详解[J].启蒙(3-7岁).2010
[7].李海燕.牙齿排列与移动的智能计算软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
[8].聂为远.为什么有些人牙齿排列不整齐?[J].科学大众(小学版).2008
[9].刘颍凤,王小竞,关口浩,药师寺仁.儿童口腔科患儿家长对儿童牙齿排列与咬合关注情况的调查[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
[10].赵亚辉.宁夏:恐龙新物种化石惊现灵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