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段站论文-郭垂江,张雁华

区段站论文-郭垂江,张雁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区段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铁路运输,区段站,编组站,车站调度

区段站论文文献综述

郭垂江,张雁华[1](2019)在《基于反馈调整的铁路区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区段站是铁路网上相邻牵引区段的分界点,是铁路技术站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目前,区段站自动化水平总体上较低,所配备的行车信息及调度系统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系统间信息不能互通,共享性差,收集、传递信息主要靠人工来完成。车站调度指挥主要是依靠(本文来源于《交通企业管理》期刊2019年06期)

陈波[2](2018)在《区段站专调机车到相邻中间站跨站调车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铁路运输工作中,调车作业是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要素。贵港站是黎湛线上的一等区段站,配备4台专调机车;根竹站是黎湛线上与贵港站相邻的一个四等中间站,有3股专用线(未挂接触网),未配备调车机车和调车组,调车作业一直都是由助理值班员担当,利用本务机车调车,作业难度大,调车安全风险较大,运输效率也受影响。为解决根竹站调车困难问题,调整贵港站二调作业区域,增加根竹站,由贵港站二调担当根竹站调车作业。对于如何保证区段站专调机车调整调车区域到相邻中间站跨站调车的安全,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本文将就此展开研究探讨,以供铁路同行们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07期)

黄家贵[3](2016)在《区段站信号联锁系统换装方案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区段站信号联锁系统换装方案进行分析,介绍联锁换装施工的具体内容、影响范围、施工进度、卡控关键等环节,从信号、通信、供电和车务等方面行车措施以及作业标准的关键点重点解析,以保证施工安全高效进行。(本文来源于《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韩尧[4](2016)在《浅谈高速区段站线无缝化改造施工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沪蓉线大英东-淮口南区段站线无缝化改造施工,简要介绍了站线无缝化改造施工方法。(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6年11期)

张晓英[5](2016)在《铁路区段站进路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铁路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相比与其他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其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铁路车站作为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基层单位,表面上集中了大部分的技术设备,事实上,其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水平却有待提高。区段站进路调度的优化问题,对于提高区段站作业效率和实现区段站进路自动编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与此同时,可以减轻人工干预的程度,对实现区段站作业自动执行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采用了数学建模的方法对区段站的进路调度优化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铁路区段站技术作业分析。首先对铁路区段站进行分类,将区段站站场图及站场的相关设备进行全面介绍,以及对铁路区段站技术作业的内容及流程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技术作业主要分析行车作业及调车作业。2、建立区段站的网络模型。通过对一些交叉点的定义构建了区段站的网络模型。根据铁路现场的实际生产过程,描述了线路的属性。根据设备的属性,设计进路搜索算法,最后用数学语言描述进路的搜索过程。3、建立进路调度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在区段站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分析进路的运用情况。并且提出选择进路偏好的考虑条件。以到发线的均衡使用和进路选择的偏好为优化目标,综合地考虑列车选择接发车进路约束条件。建立铁路区段站进路调度问题的多目标规划模型。4、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考虑到进路调度问题求解算法的复杂性,在算法设计上,利用锦标赛选择策略对各个子目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确保最优的个体能够进行遗传。5、以金昌车站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金昌车站两个咽喉区的网络结构图。采用c++编程对遗传算法进行实现,得到了金昌车站的进路调度的方案。并且对该方案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进路调度模型与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6-04-01)

谢瑞清[6](2015)在《万吨区段站通过能力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重载铁路上万吨列车的开行,对重载线路上办理万吨列车技术作业的区段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同时满足万吨列车和普通列车的接发作业要求,万吨区段站到发线有效长延伸至1700m并设置腰岔。设计院提出万吨区段站设计方案后,需要对万吨区段站通过能力进行检算,准确计算万吨区段站通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万吨区段站的特殊性,研究了万吨区段站咽喉道岔组空费系数、到发线空费系数的计算方法,在求得空费系数的基础上准确计算万吨区段站的通过能力。论文的主要工作:1.分析总结万吨区段站的技术特点万吨区段站需要满足万吨列车的技术作业,在到发线有效长、道岔铺设以及技术作业等方面与一般区段站是不相同的,在对比两者不同的基础上总结万吨区段站的技术特点。2.提出计算万吨区段站咽喉道岔组空费系数的方法本文首先对咽喉道岔分组,然后统计咽喉道岔组的直接占用时间和直接妨碍时间,再用平行作业表法计算出间接妨碍时间,从而计算出空费时间、空费系数。最后利用分析计算法计算咽喉道岔组通过能力。3.万吨区段站到发线空费系数的研究到发线空费系数与区段站到发线数目、列车对数及其性质、技术作业过程及作业方式有关。在合理确定到发线使用方案后,利用计算机模拟法计算到发线空费时间及空费系数,利用分析计算法计算出万吨区段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4.长子南站通过能力计算以山西中南部铁路大通道上的万吨区段站——长子南站为例,计算出该站的咽喉区通过能力及到发线通过能力,最终确定区段站总的通过能力。(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5-05-18)

李盘中[7](2015)在《区段站阶段计划编制的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铁路区段站是我国铁路网上重要的技术站,其运输组织有着“小而全”、“承上启下”的特点。铁路车站通过根据每天的装卸车数量、车流去向和流量的变化,按照列车运行图、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和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编制车站作业计划来组织车站每班和班内各个阶段的作业,发挥设备效能,均衡而有节奏地完成或超额完成日常运输生产任务。车站作业计划包括班计划、阶段计划和调车作业计划。班计划是车站最基本的计划,它体现铁路调度所对车站规定的任务和要求。阶段计划是一个班各阶段工作的具体安排,是完成班计划的保证。阶段计划主要内容是确定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配流)、调车机车运用计划和到发线运用计划。国内外学者对如何解决编组站阶段计划的叁个重点问题作了大量研究,但对于区段站作业计划编制的相关研究却不多见。本文首先从铁路区段站设备、车站布置图型、作业过程及其各作业系统协调性分析入手,提出了提高中转列车、改编货物列车及本站作业车作业效率的一些组织方法。随后从阶段计划的内容和指导车站作业流程分析入手,分析了车站阶段计划编制的难点及一般的优化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运用计算机编制阶段计划的特点和难点。对比前面学者对解决阶段计划配流问题所建的模型之后,结合区段站实际情况,引入“车流接续时效”和“车流组织优先权”为参数,建立了求解配流计划的一般运输模型,并设计了对应的遗传算法。最后,分析了支持决策系统的结构和主要特点,并对区段站阶段计划辅助决策系统的进行系统需求和该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5-05-01)

杨熊斌[8](2015)在《金华东区段站改扩建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金华铁路地区及金华东区段站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研究年度运量预测、车流组织,提出运输组织方案,确定车站工作量。在上述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依据"先整体后局部,定性分析结合定量计算"的原则,对改建站型方案、各场规模进行量化分析,形成改扩建框架,再细化研究各场平面布置方案。对区段站改扩建设计流程进行总结,试图找出流程化、标准化设计规律。(本文来源于《铁道标准设计》期刊2015年02期)

钟于能[9](2014)在《枝江区段站调车安全控制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区段站作为铁路运输生产作业的重要场所,承担着确保路网通畅、加速车流集散、提高运输效率的重大职责。枝江区段站是武汉铁路局与广铁集团分界重要区段站,调车工作是枝江区段站工作组织的核心环节,也是铁路运输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照铁路局关于企业生产活动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摸排枝江区段站调车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源并采取系统全面的安全控制措施,对保证枝江区段站调车作业安全进行并提高调车作业效率,对铁路运输实现安全生产、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和质量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介绍了调车事故主要包含调车冲撞事故、调车挤岔事故、调车溜逸事故、调车脱轨事故、电力机车调入无电区事故及调车作业中的人身安全事故等几类,根据近年来调车事故的统计结果对调车事故的频发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调车事故在频发类型、等级以及构成的结果方面存在的显着特征,并针对几种主要的调车事故类型,列举典型的事故案例,通过还原分析法还原事故场景以及事故发生过程,通过对作业过程和设备状况的分析考察,剖析案例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重要原因。其次,介绍枝江车站的线路设备等基础设施情况、作业人员配置情况以及作业内容情况,利用风险因素分析法的理论将调车作业过程和作业人员视为一个系统,按作业流程、岗位职能及风险类别将调车作业系统进行层次划分,按照“风险信息收集-识别-评估”的风险评估模式进行深入风险研判,评估出调车作业自身存在的单一因素风险源及调车作业与其他作业互相影响而成的综合因素风险源。最后,根据风险评估研判的结果,利用管理控制理论的“目标-原始方案-指标统计-方案评价-方案优化”的总体思路,以保证人员、作业、设备安全,提高作业生产效率为综合控制目标,以遏制各类事故为直接控制目标,按照“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策略模式提出区段站调车安全控制初始方案,在初始方案执行后通过指标分析法进行指标统计分析,并对所制定的原始方案进行效果评价与方案优化,从而形成区段站调车安全控制策略。(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4-03-20)

李磊[10](2012)在《关于区段站设计规律性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现行规范和站场设计理论,通过对一级二场区段站的到发场咽喉设计,机车走行线、机车出入段线和机待线设置,以及驼峰位置的选择进行详细分析,阐述到发场咽喉区的线路合理分束,机务段在不同位置的咽喉布置,有关线路数量的参考建议,以及驼峰位置设计选择的规律性内容等。(本文来源于《铁道货运》期刊2012年12期)

区段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铁路运输工作中,调车作业是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要素。贵港站是黎湛线上的一等区段站,配备4台专调机车;根竹站是黎湛线上与贵港站相邻的一个四等中间站,有3股专用线(未挂接触网),未配备调车机车和调车组,调车作业一直都是由助理值班员担当,利用本务机车调车,作业难度大,调车安全风险较大,运输效率也受影响。为解决根竹站调车困难问题,调整贵港站二调作业区域,增加根竹站,由贵港站二调担当根竹站调车作业。对于如何保证区段站专调机车调整调车区域到相邻中间站跨站调车的安全,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本文将就此展开研究探讨,以供铁路同行们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段站论文参考文献

[1].郭垂江,张雁华.基于反馈调整的铁路区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J].交通企业管理.2019

[2].陈波.区段站专调机车到相邻中间站跨站调车安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

[3].黄家贵.区段站信号联锁系统换装方案解析[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6

[4].韩尧.浅谈高速区段站线无缝化改造施工方法[J].江西建材.2016

[5].张晓英.铁路区段站进路优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

[6].谢瑞清.万吨区段站通过能力计算[D].北京交通大学.2015

[7].李盘中.区段站阶段计划编制的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8].杨熊斌.金华东区段站改扩建方案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5

[9].钟于能.枝江区段站调车安全控制策略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

[10].李磊.关于区段站设计规律性的探讨[J].铁道货运.2012

标签:;  ;  ;  ;  

区段站论文-郭垂江,张雁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