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出血危险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急诊救治,上消化道出血,门脉高压性出血,通道建设,救治情况,危险性,救治水平,肝硬化,救治时间,创伤
出血危险性论文文献综述
吴骞[1](2019)在《市中心医院打造国家级急诊救治快速通道》一文中研究指出昨晚9时,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韦炜做完又一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疗,才顾得上休息片刻。当前,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该院急诊这段时间来每晚都能碰上几个,严重的已经危及生命。如何让这些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提(本文来源于《金华日报》期刊2019-11-01)
李学技,杜静[2](2019)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在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UGIB)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患者就诊顺序筛选MDT实施前后危险性UGIB患者各4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统计MDT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首次止血治疗成功、住院治疗人数及诊治等待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止血治疗成功人数增加,住院治疗人数减少,诊治等待时间缩短(P<0.05)。结论:MDT在危险性UGIB救治中应用,可缩短患者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止血治疗成功率,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比例从而降低就医成本。(本文来源于《天津护理》期刊2019年04期)
邵华[3](2018)在《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及其危险性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及其危险性因素分析。方法 20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分为出血组(80例)和非出血组(120例)。统计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高危影响因素。结果 80例出血组患者中37例患者有呕血表现,占比46.25%;22例患者有黑便表现,占比27.50%;33例患者有发热表现,占比41.25%。两组患者年龄、饮酒史、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及腹水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年龄、饮酒史、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以及腹水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经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史、肝功能分级C级、食管静脉曲张、腹水以及年龄≥60岁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征主要是呕血、黑便以及发热。年龄≥60岁、饮酒史、肝功能分级C级、食管静脉曲张、腹水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按此对肝硬化患者进行相应的干预,避免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8年24期)
赵婷[4](2018)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危险性及其临床分级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再出血危险性及其临床分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8例ANV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Rockall危险性积分评估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再进行分级护理,比较组间再出血率及心理状态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再出血总发生率为3.13%,较对照组(26.56%)低(P<0.05);观察组SAS评分为(31.05±4.21)分及SDS评分(33.26±4.17)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红蛋白(130.41±8.61)g/L、血尿素氮(3.62±1.34)mmol/L均比对照组有所改善;Rockall积分为(2.40±0.71)分比较对照组优(P<0.01);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率89.06%、遵医依从性96.88%较对照组的60.94%和78.13%高(P<0.01)。结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Rockall危险性积分为评估基础,进行临床分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再出血率,减轻患者负面情绪,促进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改善。(本文来源于《护士进修杂志》期刊2018年14期)
华东育,刘丽,蒋桂芬[5](2018)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负性心理及危险性积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负性心理及危险性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得分及Blatchford入院危险性积分(Blatchford risk score system,BRS)。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DS焦虑分量表、抑郁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BRS<6分的患者比例显着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护士进修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薛爱珠,张丽丽,杜佩玉[6](2018)在《Rockall危险性积分在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Rockall危险性积分评估结果的分级护理模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1年7月~2016年7月肝病科收治的9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分级护理实施前后将患者分为2组,2011年7月~2013年7月实施分级护理前的患者分入对照组,共46例,2013年7月~2016年7月实施分级护理后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共44例。以2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死亡率、SF-36量表得分及护理满意度为评价指标。结果干预组的再出血18.1%和死亡率4.5%低于对照组36.9%、19.5%(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5.4%高于对照组78.2%(P<0.05),干预前2组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F-36得分(87.2±5.0)分高于对照组(75.0±6.3)分(P<0.05)。结论基于Rockall危险性积分评估结果的分级护理模式可明显降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再出血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中旬刊)》期刊2018年01期)
曾亿金,高咏萱,冯小鹏[7](2017)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采取危险性评估的针对性护理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采取危险性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急诊就诊的8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危险性评估的针对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率和再出血次数,1年死亡率,输血率,住院时间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危险性出血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χ~2=4.539,P=0.033),再出血次数均低于对照组(t_(一般)=3.865,P_(一般)=0.043;t_(危险)=3.991,P_(危险)=0.047);观察组患者中危险性出血的输血率低于对照组(χ~2=3.955,P=0.046);观察组患者中危险性出血的1年死亡率低于对照组(χ~2=4.125,P=0.042);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t_(一般)=3.752,P_(一般)=0.000;t_(危险)=3.746,P_(危险)=0.000),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t_(一般)=3.329,P_(一般)=0.001;t_(危险)=4.735,P_(危险)=0.000)。结论: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过程中采用危险性评估的针对性护理模式可以降低患者的再出血率和再出血次数,减少输血率,降低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具有较高的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黄春美,徐青丽,章聪婕[8](2017)在《Rockall危险性积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预见性护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Rockall危险性积分系统的预见性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6年4-12月入住并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13例患者为实验组,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入院的符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113例出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Rockall评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对2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日和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Rockall评分≥4分的患者中,实验组平均止血时间和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健康教育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Rockall评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教育》期刊2017年06期)
曹海霞[9](2016)在《基于Blatchford危险性评分系统的上消化出血分级护理效果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Blatchford危险性评分系统的分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UGIH)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2013至2014年间的99例UGI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的52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率。结果进行分级护理的干预组UGIH患者的再次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Blatchford危险性评分系统,对UGIH患者进行分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率,从而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其死亡率,并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19期)
李莲花,孟凡琦,潘培育,邹敏,陈意[10](2016)在《Glasgow-Blatchford 评分在上消化道出血评估再出血危险性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 Glasgow Blatchford score (GBS)评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评估入院后再出血危险性的分级护理中的应用,以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观察的预见性。方法选取90例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尚未使用评分表,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GBS评分标准评估患者入院后再出血危险性,根据危险程度给予危险程度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半年内再出血率及死亡率,比较护理前后尿素氮、血红蛋白水平及GBS评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半年内再出血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尿素氮水平显着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显着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GBS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79%)高于对照组(88.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入院时,根据GBS评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危险性进行评估,实施危险度的分级护理,能降低患者再出血率,护理满意度高。(本文来源于《白求恩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出血危险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在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UGIB)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患者就诊顺序筛选MDT实施前后危险性UGIB患者各4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统计MDT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首次止血治疗成功、住院治疗人数及诊治等待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止血治疗成功人数增加,住院治疗人数减少,诊治等待时间缩短(P<0.05)。结论:MDT在危险性UGIB救治中应用,可缩短患者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止血治疗成功率,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比例从而降低就医成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出血危险性论文参考文献
[1].吴骞.市中心医院打造国家级急诊救治快速通道[N].金华日报.2019
[2].李学技,杜静.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9
[3].邵华.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及其危险性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
[4].赵婷.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危险性及其临床分级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8
[5].华东育,刘丽,蒋桂芬.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负性心理及危险性积分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8
[6].薛爱珠,张丽丽,杜佩玉.Rockall危险性积分在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
[7].曾亿金,高咏萱,冯小鹏.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采取危险性评估的针对性护理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
[8].黄春美,徐青丽,章聪婕.Rockall危险性积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预见性护理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7
[9].曹海霞.基于Blatchford危险性评分系统的上消化出血分级护理效果评估[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
[10].李莲花,孟凡琦,潘培育,邹敏,陈意.Glasgow-Blatchford评分在上消化道出血评估再出血危险性的应用[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
标签:急诊救治; 上消化道出血; 门脉高压性出血; 通道建设; 救治情况; 危险性; 救治水平; 肝硬化; 救治时间; 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