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流传输论文-杜双龙

实时流传输论文-杜双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实时流传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实时流,RTMP,UDT,RTT预测

实时流传输论文文献综述

杜双龙[1](2019)在《智能录播系统中音视频实时流传输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流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与教育事业的结合催生了新一代智能录播系统。智能录播系统集录制、传输以及播放为一体,对于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利用率以及缓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智能录播系统中音视频实时流的传输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RTMP的实时流传输过程,重点介绍了 H.264与AAC的音视频编码技术、基于FLV格式的音视频封装技术、RTMP流媒体服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音视频转发技术。最后对当前RTMP协议普遍存在的网络延迟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确定了其关键问题所在。针对RTMP的网络延迟问题,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使用UDT进行数据发送的UDT_RTMP流媒体协议,并自定义了基于UDT_RTMP协议的音视频数据封装格式,与此同时对RTMP服务器的接收端进行了重定义,使之能够充分发挥UDT-RTMP的传输性能。为了验证UDT_RTMP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文对其进行了丢帧统计,统计结果表明UDT_RTMP数据传输比较可靠,最大丢帧率不超过0.67%,平均丢帧率为0.272%;为了验证其实时性能,将UDT_RTMP与RTMP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UDT_RTMP将原来2000ms左右的网络延迟减少到了 800ms左右。为保证UDT_RTMP的数据传输质量,本文提出了 一系列网络优化策略。由于RTT可以表征当前网络拥塞状况,并且其短期内的变化趋势可以被预测,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RTT趋势预测以及视频发送端的动态调整策略,通过RTT趋势预测并结合相应的RTT判定依据,可以提前至少100-200ms预知网络拥塞状况,并实时动态调整视频发送;为了尽量避免由于视频丢帧造成的画面模糊,本文提出了基于UDT重传特性的H.264视频丢帧策略;为了改善视频的流畅性能,本文提出了基于环形缓冲区的发送端动态调整策略。最后本文搭建了以Hi3531A为核心的智能录播系统,并将该系统成功应用于某校的元旦文艺晚会现场直播录制。与此同时,在该实验平台上对UDT_RTMP的实时性与流畅性进行了充分的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UDT_RTMP可以很好地改善RTMP的延迟问题,并实现流媒体的流畅传输。(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1-01)

李浩炜[2](2014)在《基于RTP的实时H.264视频监控系统的数据流传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时至今日,实时视频监控系统以其直观、准确、实时以及便于管理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实时视频监控系统传输的数据量比较大,同时数据流传输的实时性要求比较严格,研究如何确保视频流在网络中实时、可靠的传输对监控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H.264编码压缩技术和实时传输协议RTP/RTCP,对H.264的核心搜索算法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编码效率,视频流传输的实时性得到增强;对基于RTP的H.264的视频流传输框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RTP打包方案。其次给出了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对采集编码部分、流媒体服务器和流媒体客户端分别进行介绍,详细分析了流媒体服务器的搭建及RTP的打包和发送过程,加入了基于RTCP反馈的拥塞控制来提高QoS,实现了UDP/RTP协议下的H.264视频流传输。最后搭建测试系统对传输方案进行测试验证。通过验证,系统画面清晰、流畅,实时性良好,本文设计的视频流传输方法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4-03-01)

王田[3](2013)在《新颖的实时视频流传输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视频传输需要消耗大量的带宽和占用服务器的大量计算资源,为了解决同时传输的视频流数目受到限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视频流传输框架,多个网络视频服务器组成一个组来共同为多个视频流用户提供服务。在此框架下,研究了一个新的问题——最大化视频流,目标是最大化同时传输的视频流数量。设计了一个启发式的高效算法,与传统的几种视频流传输模式相比,该方法可以支持更多的视频流。(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3年10期)

童方圆,于强[4](2012)在《基于Android的实时视频流传输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Android 2.3.1设计并实现了实时视频流传输系统。视频数据压缩算法采用H264,数据传输使用点对点P2P(Peer to Peer)。系统分两个层次,底层使用C++实现RTP封装与解包、P2P网络传输、视频采集与编解码等;上层使用Java实现对界面的控制。Java界面层通过JNI(Java native interface)调用C++接口,上下层之间无视频数据的拷贝操作,提高了系统性能。同时,设计实现解码错误弹回策略,根据解码错误反馈信息,了解当前网络拥塞情况,灵活调整帧率和压缩图像分辨率。系统在4台叁星S5PV210开发板上的运行效果良好。该系统可以作为视频会议、监控系统等的参考或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2年12期)

蔡倩[5](2011)在《实时视频流传输自适应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时视频流作为一种多媒体流,通常指一系列连续、带有时间戳的视频数据包。视频传输就是一种流媒体应用,而所谓流媒体是指在Internet/Intranet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实时视频流的传输对实时性、网络带宽和延迟等要求较高,必须有一定的服务质量保证,如丢包率、吞吐量、时延、抖动等,不适宜采用重传机制。而目前Internet提供的是尽力而为的服务,网络带宽随时间动态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随机丢包现象,不能为实时视频传输提供服务质量保证,带宽不足和网络拥塞是Internet上视频流传输的主要瓶颈。因此,采用自适应传输控制机制以获得期望的服务质量保证并降低和避免网络拥塞成为研究流媒体传输的热点问题。可以通过调整发送速率来调改变载带宽,减少分组的丢失,解决网络拥塞问题。而调整发送速率需以网络的具体状况为依据。采集到的视频数据经压缩后即可打包传输。经MPEG-4压缩编码后的视频流包含叁种不同类型的视频帧:I帧、P帧和B帧,它们的重要性由高到低。本文采用RTP/RTCP协议反馈机制,发送端根据RTCP RR报告包中的数据信息来判断网络状况,给出一种主动丢帧策略,在传输过程中根据网络具体状况主动丢弃部分重要性较低的B帧,尽量保护较重要的I帧、P帧不受损坏,以此来调整发送速率,以使网络负载带宽与网络可用带宽相匹配,消除随机丢包的不利影响,减缓网络拥塞。并给出一种改进的主动丢帧方法,使视频流传输过程中,在不得不丢帧时能较均匀地丢帧,提高视频回放质量。实验表明,采用主动丢帧的视频流自适应传输策略能够有效降低丢包率,减小传输延迟和抖动,显着改善了接收端视频回放的质量。(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1-05-01)

朱菲[6](2011)在《基于实时流传输协议的视频点播中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网络的相关应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其中的网络视频点播应用。随着视频点播技术的日趋成熟,不仅在电脑终端上,在网络电视机上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这使得视频点播系统的规模不断在壮大,所以在视频点播系统实现的过程中,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来实现。实时流传输协议(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RTSP)是TCP/IP协议体系中一个应用层协议,从传输的角度来看,基于RTSP的视频点播中继系统(简称为RTSP中继系统)将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提高视频点播的便捷性,流畅性以及完整性。RTSP中继系统采用Java和C为程序设计语言,Eclipse为开发环境,按照软件工程中开发的流程,首先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并使用UML面向对象建模技术,逐步给出系统的用例图、时序图、类图,并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然后通过将系统分为实时流传输模块、实时传输模块等两个主要模块进行了系统的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RTSP中继系统虽然只是视频点播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但它实现了流媒体控制中继、流媒体中继以及与会话制御系统的接口等功能,在整个视频点播系统中起到一个中枢的作用。RTSP中继系统与受信机和VOD服务器采用Socket连接,提供了视频传输所需要的端口号,为流媒体的传输形成了通路。系统通过使用向前纠错,大大提高了视频传输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会话制御系统的时间管理功能保障了每个用户的权利,更为自主知识产权提供了有效的保护。(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1-01-01)

常宇鹏[7](2010)在《IPCAM实时高清视频流传输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摄像机市场的逐步普及以及社会对安全监控设备图像质量要求的提高,新的高清网络摄像机应运而生。高清网络摄相机能够拍摄720P甚至是1080P的高清画质的视频。然而,如何快速无误地将高清网络摄像机拍摄到的实时画面传输到远程网络摄像机的客户端上,是一个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清网络摄像机一般使用H.264视频编码对视频信息进行编码压缩。因为H.264视频编码低码率,高图像质量,有良好网络支持,所以被广泛应用在通过网络传输的视频流的编码上。因此,H.264编码的实时高清视频流的网络传输这一问题,影响高清网络摄像机是否能够成为新一代安全监控设备的主要因素,此问题,也是本论文所研究的重点和讨论的核心问题。实时传输协议(RTP)是一个应用层的网络协议,主要用来传输实时的视频或音频信息,在音视频会议,多播音频会议等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RFC3984文档也描述了H.264视频编码的RTP负载协议。利用RTP协议,传输H.264的RTP负载包,是一个传输实时高清视频流的解决办法。严格按照RFC3984文档的描述,设计并实现H.264视频编码的RTP负载包的构造方法,是本文的最大特点。本论文基于安霸公司A2 IPCAM,研究了基于IPCAM的实时高清视频流的传输。主要研究并实现了RFC3984文档所描述的H.264视频编码的RTP负载协议,具体实现了RFC3984文档中所描述的各种不同的H.264视频编码的RTP负载包,包括Single Nal Unit Packet, STAP-A, STAP-B, MTAP16, MTAP24, FU-A, FU-B。在实现H.264视频编码打包协议的基础上,还利用实现的协议,基于A2 IPCAM实现并测试了局域网有线与无线网络环境下的720P高清视频流的传输。证实了,基于H.264视频编码的实时高清视频流,利用RTP传输协议,在局域网络环境下可以流畅地播放。这一结果,对于利用在安全监控领域使用高清IPCAM,有着巨大的实用意义。(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0-03-01)

张蕾,陈中[8](2009)在《实时语音流传输质量测试工具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语音流的服务质量,需要对网络中实时语音流的传输质量参数进行测试,以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基于WaveX低级音频函数的实时语音捕捉播放技术,Winsock编程技术实现两通信端的语音通信,利用被动测量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Windows平台的,能测试并记录实时语音流的时延、抖动、丢包等服务质量参数的工具软件。(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09年18期)

陈婉[9](2009)在《基于DV的实时视频流传输系统的研究与改进性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数字视频格式的视频流传输系统进行了研究。针对数字视频流实时传输系统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当前互联网的现状,从带宽分配不均、视频流不可靠传输、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数字视频实时传输系统的改进模型。最后对数字视频实时传输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廖荣涛,余胜生,董理君[10](2009)在《实时P2P流传输中基于同步性评估的成员管理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基于P2P的实时流传输系统中的成员管理机制有的依赖于全局成员信息,缺乏可伸缩性;有的采用随机的节点选择策略,很难获得优化的全局性能.本文提出SEBMM(Synchronization Estimation based Membership Management,基于同步评估的成员管理)机制,将对等节点的选择与网络性能和节点之间的数据同步性相关联,同时建立了一套全分布式动态节点推荐机制,使系统对网络的动态改变具有很大的弹性,并潜在地帮助系统收敛于合理的全局性能.系统模型的仿真显示了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09年06期)

实时流传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时至今日,实时视频监控系统以其直观、准确、实时以及便于管理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实时视频监控系统传输的数据量比较大,同时数据流传输的实时性要求比较严格,研究如何确保视频流在网络中实时、可靠的传输对监控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H.264编码压缩技术和实时传输协议RTP/RTCP,对H.264的核心搜索算法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编码效率,视频流传输的实时性得到增强;对基于RTP的H.264的视频流传输框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RTP打包方案。其次给出了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对采集编码部分、流媒体服务器和流媒体客户端分别进行介绍,详细分析了流媒体服务器的搭建及RTP的打包和发送过程,加入了基于RTCP反馈的拥塞控制来提高QoS,实现了UDP/RTP协议下的H.264视频流传输。最后搭建测试系统对传输方案进行测试验证。通过验证,系统画面清晰、流畅,实时性良好,本文设计的视频流传输方法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实时流传输论文参考文献

[1].杜双龙.智能录播系统中音视频实时流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9

[2].李浩炜.基于RTP的实时H.264视频监控系统的数据流传输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

[3].王田.新颖的实时视频流传输模式[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3

[4].童方圆,于强.基于Android的实时视频流传输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

[5].蔡倩.实时视频流传输自适应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6].朱菲.基于实时流传输协议的视频点播中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1

[7].常宇鹏.IPCAM实时高清视频流传输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

[8].张蕾,陈中.实时语音流传输质量测试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技信息.2009

[9].陈婉.基于DV的实时视频流传输系统的研究与改进性设计[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10].廖荣涛,余胜生,董理君.实时P2P流传输中基于同步性评估的成员管理机制的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9

标签:;  ;  ;  ;  

实时流传输论文-杜双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