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网型城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敏性城市设计,案例研究,水网型城市,规划策略
水网型城市论文文献综述
刘锐,邓理璇[1](2019)在《水敏性城市设计及其在水网型城市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网型城市指的是水系呈网络状密布,不仅在城市环境中有明显的脉络廊道,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的空间范围。在这些地块内进行规划设计,必须重视对水文特征的考虑,减少城市开发对自然水循环的不利影响,同时提高城市在环境、娱乐、美学、文化等方面的价值。澳大利亚的水敏性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在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后,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完善、技术成熟、实践丰富的体系,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研究和借鉴的对象。在此背景下,将城市综合水管理与城市空间设计相结合的水敏性城市设计引入中国是必要和迫切的。文章针对水网型城市特征及城市设计诉求,借鉴新西兰奥克兰的Regis Park、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Lochiel Park和悉尼的Olympic Park地区对水敏性城市设计理论的应用经验,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管理叁个方面提出应用水敏性城市设计理念的水网型城市规划策略。(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期刊2019-10-19)
赵旭,熊姗姗[2](2019)在《微观层面的水网型城市风貌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微观层面视角,对水网型城市中景观风貌的营造总结了四大影响因素:水体本身的质量、滨水的一线空间、附属的城市腹地、建设管理和监督。提出景观风貌的控制首先应满足水质水量要求,并构建完善的道路和水网景观框架,通过桥梁、水道功能和滨水建筑形态的设计,加强风貌特色的彰显度,最后要在法定层面将规划成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设计,确定景观风貌维护与监督的机制,从而对滨水空间开展全生命周期的控制。(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期刊2019-10-19)
黄颖,陈聪,黄洁,卢涛[3](2018)在《水网型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无锡市滨水空间设计导则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对城市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尤其是依水而建的水网型城市,水贯穿了城市的发展,开展对水网型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探讨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无锡市滨水公共空间设计导则为例,探讨水网型城市未来滨水公共空间开发建设策略。以无锡市域滨水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市区现状村级以上3301条,总长约2970公里的河道进行分类研究,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构建滨水公共空间的开发建设体系。运用以主导功能定位为导向的分类模式,将滨水公共空间划分为生态型、居住型、公共型与生产型四个类型,分类型探讨未来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策略,制定交通、水岸、建筑、亲水功能四大控制引导要素,将刚性指标控制与弹性规划引导相结合,以期为营造具有活力及特色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提供指引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期刊2018-11-24)
[4](2010)在《打造绿杨城郭 建设林水之州——扬州大力推进平原水网型城市森林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是万里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是南水北调的东线源头,也是淮河入江的出口处。杨州市是一座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我国东部典型的平原水网城市。境内以平原、低丘、湿地等生境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国城市林业》期刊2010年06期)
王婧[5](2008)在《水网型城市水系规划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水系空间和水景观,是科学的配置城市资源,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健康有活力的水系空间和水景观是确保“人、水、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点,是实现城市化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传统城市水系的空间保护和利用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城市的广泛关注。我国许多了传统城市将其市区范围的水系作为城市空间整治的重点对象。本文选取了水网密集的这一典型城市类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传统水系的作用及其演变,先是论证了城市水系在历史上不仅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时也是城市重要的景观和生态元素。然后通过研究现代城市中水系的新价值的体现和进一步开发,总结了传统的水网系统的利用及规划可以对今天的水系规划发展的启迪,从水网与路网、水网与历史文化、水网与交通设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接着采用交叉学科的视角,研究国内外目前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包括景观生态理论、河道景观建设理论、城市开敞空间规划理论,河流绿色廊道理论及中国特有的山水城市理论等;并且引证了两个典型的实例,一个是荷兰的乌得勒支另一个是中国浙江嘉兴。在本文的第四章提纲要领地论述了水网型城市的水系规划的主要内容,从背景分析、专题研究、总体构思、规划结构及重要区段节点设计等诸多方面试为此种类型的城市水系规划提出一个规范性、指导性的范式。并从规划理念的创新、编制程序的规范以及工作方法技术手段上的创新为城市水系规划给出了一些新思路。最后以南通城市水系整治规划为例,来对水系规划进行实证性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期刊2008-03-01)
水网型城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微观层面视角,对水网型城市中景观风貌的营造总结了四大影响因素:水体本身的质量、滨水的一线空间、附属的城市腹地、建设管理和监督。提出景观风貌的控制首先应满足水质水量要求,并构建完善的道路和水网景观框架,通过桥梁、水道功能和滨水建筑形态的设计,加强风貌特色的彰显度,最后要在法定层面将规划成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设计,确定景观风貌维护与监督的机制,从而对滨水空间开展全生命周期的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网型城市论文参考文献
[1].刘锐,邓理璇.水敏性城市设计及其在水网型城市中的应用[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2019
[2].赵旭,熊姗姗.微观层面的水网型城市风貌控制[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2019
[3].黄颖,陈聪,黄洁,卢涛.水网型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无锡市滨水空间设计导则为例[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2018
[4]..打造绿杨城郭建设林水之州——扬州大力推进平原水网型城市森林建设[J].中国城市林业.2010
[5].王婧.水网型城市水系规划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