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苯氟雷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苯氟雷司,盐酸二甲双胍,糖尿病,临床试验
苯氟雷司论文文献综述
黄非荣,关月,殷英,奚苗苗,段佳林[1](2011)在《苯氟雷司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Ⅱ期临床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苯氟雷司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入组240例患者,以盐酸二甲双胍片为对照药,考察苯氟雷司片对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变化、HbAlc达标率、空腹血糖(FPG)、餐后1/2h血糖(PPG1/2)、餐后2h血糖(PPG2)、血脂、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餐后1/2h血清胰岛素、餐后2h血清胰岛素等指标进行考察。结果:苯氟雷司和盐酸二甲双胍均能显着降低糖尿病患者的HbAlc、FPG、PPG1/2、PPG2、空腹胰岛素水平和餐后1/2h胰岛素水平,二者的降糖疗效相当,同时苯氟雷司片还有显着的降血脂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苯氟雷司片具有良好的降血糖和降血脂效果,服用量小,安全性较好,适宜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1年38期)
龄讯[2](2010)在《欧盟建议将苯氟雷司从欧盟市场上撤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鉴于苯氟雷司的风险(尤其是心脏瓣膜疾病风险)高于其治疗效益,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近期建议将所有含有苯氟雷司的药品从欧盟市场上撤出。 苯氟雷司被批准用于与适当的饮食控制联合,治疗超重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医生应停止处方含苯氟雷司的药品并(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报》期刊2010-06-22)
王尧[3](2010)在《苯氟雷司对2型糖尿病血清脂联素、瘦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逐年上升,T2DM可导致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T2DM的发病机制之一是胰岛素抵抗(IR),因此在T2DM的治疗中,除了降低血糖,同时改善IR状态也是重要的治疗靶点。近年来研究发现,脂肪组织可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如脂联素(APN)、瘦素(LEP)、抵抗素等,参与能量代谢的调节,研究表明APN可增加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LEP可抑制食欲及增加能量代谢,与IR密切相关。许多研究发现格列酮类药物(TZDs)可增加APN基因的表达,提高人血APN水平,同时可抑制LEP的产生,而二甲双胍对APN及LEP无明显影响。苯氟雷司是一种带有CF3基团的苯丙胺衍生物,具有较好的降糖、降脂及改善IR的作用,本研究系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中脂肪因子部分的结果,旨在观察苯氟雷司对T2DM患者血清APN、LEP的影响。目的:以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观察苯氟雷司对T2DM患者血清APN、LEP的影响。方法:选取五所医院的T2DM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苯氟雷司组(n=76)和二甲双胍组(n=74)。另外选取健康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正常对照组常规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正常对照组血清APN、LEP水平。药物治疗两组双盲法分别给予二甲双胍、苯氟雷司治疗,治疗周期为16周,治疗前后均测定临床常规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APN、LEP水平。结果:1、叁组APN水平的比较:二甲双胍组治疗前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32±1.01ug/ml vs 3.46±0.83ug/ml; P<0.01),苯氟雷司组治疗前血清APN水平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84±0.91ug/ml vs 3.46±0.83ug/ml; P<0.01)。经过16周治疗,二甲双胍组治疗前后血清APN水平无明显变化(2.32±1.01ug/ml—2.17±0.57ug/ml; P>0.05),苯氟雷司组治疗前后血清APN水平也无明显变化(2.84±0.91ug/ml—2.73±0.89ug/ml; P>0.05)。2、叁组LEP水平的比较:二甲双胍组治疗前血清LE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58.56±113.37 pg/ml vs 142.77±98.62 pg/ml; P>0.05),苯氟雷司组治疗前血清LE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149.61±110.44 pg/ml vs 142.77±98.62 pg/ml; P>0.05)。经过16周治疗,二甲双胍组治疗前后血清LEP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158.56±113.37 pg/ml—187.79±164.82 pg/ml; P>0.05),苯氟雷司组治疗后LEP水平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149.61±110.44 pg/ml—182.71±131.78 pg/ml; P<0.05)。结论:药物治疗两组T2DM患者的血清APN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LE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后,血清APN、LEP水平无明显变化。苯氟雷司治疗T2DM患者后血清APN水平无明显变化,但血清LE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苯氟雷司治疗T2DM患者时对血清LEP水平的影响大于二甲双胍。(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0-04-01)
李芳明,张娜,孙艳华,宋慧智[4](2009)在《HPLC法测定盐酸苯氟雷司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苯氟雷司片的含量并考察有关物质。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250mm,5μm)色谱柱,以0.02mol.L-1磷酸二氢钾(含高氯酸0.2%,氢氧化钠试液调pH 5.0)-乙腈(47∶53)为流动相,含量检测波长为232nm,有关物质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5℃。结果盐酸苯氟雷司的浓度在0.05和0.3g.L-1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2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盐酸苯氟雷司片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齐鲁药事》期刊2009年06期)
陆伟丰[5](2009)在《苯氟雷司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照二甲双胍片观察苯氟雷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6例门诊2型糖尿病(根据1999年WHO标准)患者被分成两组,采用随机、双盲、单模拟、阳性药物(二甲双胍)平行对照方法治疗16周。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血脂,血胰岛素水平评价服用苯氟雷司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对不良事件、心电图、眼底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的分析,评价其安全性。结果53例患者完成了试验。药物治疗16周后,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均显着下降,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苯氟雷司组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而二甲双胍组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经过16周治疗,两组血脂均明显下降,且组间比较,苯氟雷司组较二甲双胍组降低更显着。主要不良事件以胃肠道反应、乏力、头晕、皮疹为主,苯氟雷司组发生率为14.3%,二甲双胍组为17.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无患者因不良事件退出研究,亦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苯氟雷司和二甲双胍在为期16周的临床疗效研究中,有相似的降糖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降血脂效果更显着,且不良反应轻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4-01)
曲玲[6](2009)在《苯氟雷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多中心、随机、双盲单模拟、平行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苯氟雷司的化学名称为2-[[1-甲基-2-[3-(叁氟甲基)苯基]乙基]氨基]乙醇苯甲酸酯,是一种叁氟甲基苯丙胺类化合物,于1976年首先在法国以降血脂药上市。在随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确认其具有可靠的降血糖作用、药效良好,因此其适应症也扩展为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糖尿病、肥胖症等[1-2]。本研究以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首次观察了苯氟雷司对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旨在评估苯氟雷司片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对受试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目的:以盐酸二甲双胍片为对照,评价苯氟雷司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受试者胰岛素抵抗的变化。方法: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单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共有5个临床研究中心参加。观察时间为17周,包括1周的筛选期和16周的治疗期。共筛选262例2型糖尿病,入组240例,其中新发160例,复治80例,随机进入苯氟雷司组(120例)和二甲双胍组(120例)。比较治疗16周前后受试者的HbA1c、空腹及餐后血糖、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计算HOMA指数,观察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后两组HbA1c的比较:在FAS人群中,治疗16周后二甲双胍组的HbA1c下降1.46%(由7.95%降至6.49%),苯氟雷司组下降1.30%(由7.89%降至6.59%),两组治疗前后HbA1c下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间HbA1c下降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降低HbA1c作用相似。2、治疗前后新发病例和复治病例HbA1c的比较:在FAS人群中,治疗16周后新发病例(143)中的二甲双胍组(72)和苯氟雷司组(71)的HbA1c与基线相比下降了-1.50±1.29%和-1.31±1.35%,两组间HbA1c下降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已治病例治疗16周后二甲双胍组(n=35)下了-1.37±1.75%,苯氟雷司组(n=32)下降了-1.13±1.8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前后两组FPG、PPG及胰岛素分泌水平的比较:在FAS人群中,治疗16周后二甲双胍组和苯氟雷司组的FPG、PPG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的下降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胰岛素分泌水平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前后血脂的比较:治疗16周后二甲双胍组和苯氟雷司组的TG分别由治疗前的2.18mmol/L和1.99mmol/L降至1.93mmol/L和1.75mmol/L,苯氟雷司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二甲双胍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苯氟雷司组组内治疗前后LDL-C比较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二甲双胍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治疗前后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的比较:治疗16周后二甲双胍组和苯氟雷司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由治疗前的4.63±4.15和5.31±7.04降至2.73±2.09和3.11±3.00,苯氟雷司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而二甲双胍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安全性分析:试验期间两组共出现70例次不良事件,其中二甲双胍组出现32例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67%,苯氟雷司组出现38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67%。两组共出现61例次不良反应,二甲双胍组出现29例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7%,苯氟雷司组出现23例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中苯氟雷司和二甲双胍降低HbA1c、空腹及餐后血糖的作用相似;两组均对胰岛素分泌水平没有影响,但二者均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两组患者间血脂变化的幅度无差异,但苯氟雷司组中血浆甘油叁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降低效果确切。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苯氟雷司在控制血糖时与二甲双胍具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而在高血脂症改善方面可能优于二甲双胍。(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09-04-01)
李芳明,曹文冰,宋慧智,张春华[7](2008)在《HPLC法测定盐酸苯氟雷司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苯氟雷司片的含量并考察有关物质。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4.6×250mm,5μm)色谱柱,以0.02 mol·L~(-1)磷酸二氢钾(含高氯酸0.2%,氢氧化钠试液调pH 5.0)-乙腈(47:53)为流动相,含量检测波长为232nm,有关物质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结果盐酸苯氟雷司的浓度在0.05和0.3g·L~(-1)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2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盐酸苯氟雷司片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2008年度山东省药学会药物化学与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及大会报告摘要》期刊2008-11-01)
葛焕琦,陆伟丰[8](2008)在《苯氟雷司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照二甲双胍片观察苯氟雷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6例门诊2型糖尿病(根据1999年WHO标准)患者被分成两组,采用随机、双盲、单模拟、阳性药物(二甲双胍)平行对照方法治疗16周。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血脂,血胰岛素水平评价服用苯氟雷司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对不良事件、心电图、眼底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的分析,评价其安全性。结果:54例患者完成了试验。药物治疗16周后,两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均显着下降,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苯氟雷司组空腹血胰岛素,餐后两小时血胰岛素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而二甲双胍组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胰岛素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经过16周治疗,两组血脂均明显下降,且组间比较,苯氟雷司组较二甲双胍组降低更显着。HbA1c两组均有下降,且降低HbA1c的作用相似(P>0.05)。主要不良事件以胃肠道反应、乏力、头晕、皮疹为主,苯氟雷司组发生率为10.7%,二甲双胍组为7.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无患者因不良事件退出研究,亦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苯氟雷司和二甲双胍在为期16周的研究中临床疗效可比,有相似的降糖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降血脂效果显着,且不良反应轻微。(本文来源于《2008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8-09-18)
王广宇,朱旅云[9](2008)在《新型降糖药物苯氟雷司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苯氟雷司归属于苯丙胺类药,它作用于细胞,通过激活RNA聚合酶Ⅱ起始前复合物组件,通过信号转导途径,启动信号的级联反应,产生效果。临床试验表明,具有通过抑制食欲而达到减肥目的,同时又具有降脂、缓解胰岛素抵抗作用。它的降糖效果明显,副作用少,耐受性好,是治疗糖尿病、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一种有前途的药物。(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08年05期)
刘巧俏[10](2006)在《磺酰脲类联用苯氟雷司可改善血糖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来自于法国里昂市Claude Bernard大学的Phil- ippe Moulin博士及其同事在近期的《糖尿病医疗》杂志上报道说,对磺酰脲类(sulfonylurea)单药治疗不能良好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联合使用苯氟雷司(benfluorex)和磺酰脲类治疗可改善血糖控制。(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情报》期刊2006年06期)
苯氟雷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鉴于苯氟雷司的风险(尤其是心脏瓣膜疾病风险)高于其治疗效益,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近期建议将所有含有苯氟雷司的药品从欧盟市场上撤出。 苯氟雷司被批准用于与适当的饮食控制联合,治疗超重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医生应停止处方含苯氟雷司的药品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苯氟雷司论文参考文献
[1].黄非荣,关月,殷英,奚苗苗,段佳林.苯氟雷司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Ⅱ期临床试验[J].中国药房.2011
[2].龄讯.欧盟建议将苯氟雷司从欧盟市场上撤出[N].中国医药报.2010
[3].王尧.苯氟雷司对2型糖尿病血清脂联素、瘦素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0
[4].李芳明,张娜,孙艳华,宋慧智.HPLC法测定盐酸苯氟雷司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J].齐鲁药事.2009
[5].陆伟丰.苯氟雷司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
[6].曲玲.苯氟雷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多中心、随机、双盲单模拟、平行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
[7].李芳明,曹文冰,宋慧智,张春华.HPLC法测定盐酸苯氟雷司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C].2008年度山东省药学会药物化学与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及大会报告摘要.2008
[8].葛焕琦,陆伟丰.苯氟雷司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C].2008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年会论文汇编.2008
[9].王广宇,朱旅云.新型降糖药物苯氟雷司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
[10].刘巧俏.磺酰脲类联用苯氟雷司可改善血糖控制[J].国外医学情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