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花丝工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南地区,花丝工艺,地域特征
花丝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黄建福,李詹璟萱[1](2019)在《论西南地区花丝工艺的地域特征及其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花丝工艺及其特征的剖析,认为总体上西南地区花丝工艺在材质、制作工艺和纹饰图案上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体现了浓郁的平民化风格。西南地区花丝工艺地域特征的形成与西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材施技的制作特点以及求新求变的工艺精神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时空》期刊2019年05期)
倪成玉[2](2019)在《倪成玉:金银平填花丝工艺的溯源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优秀民族。从古至今灿烂的中国文化中,发达的手工业对人类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金银平填花丝工艺的历史悠久,它在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工艺美术的艺术瑰宝之一。远在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殷商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冶炼黄金,制作精美的工艺美术品。"金制燕凤纹薄片"是我国公元前十六世纪最早把黄金制成艺术品的实物例证。历代金银工艺品,品种繁多,造型优美。春秋战国的金银工艺多表现于铜器中的金银,鎏金。(本文来源于《现代艺术》期刊2019年08期)
黄建福,李詹璟萱,谭有进[3](2018)在《论西南地区花丝工艺的地域特征及其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花丝工艺及其特征的剖析,认为总体上西南地区花丝工艺在材质、制作工艺和纹饰图案上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体现了浓郁的平民化风格。西南地区花丝工艺地域特征的形成与西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材施技的制作特点以及求新求变的工艺精神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大众科技》期刊2018年12期)
姜倩[4](2018)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工艺在现代珠宝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工艺理论与技法的研究,文章提出了将传统花丝工艺技法与现代珠宝设计融合,在"简"与"新"的应用研究中,将传统花丝工艺与现代珠宝设计的结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一条路径。(本文来源于《设计》期刊2018年19期)
孟晨[5](2018)在《试论传统花丝工艺在当下的艺术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花丝工艺又称花丝镶嵌工艺,金银细金工艺,在中国流传叁千多年了,其工艺精湛,纹样富丽精致,在封建社会被帝王权贵青睐,所以又被世人称为宫廷艺术。这门古老的中国工艺经过岁月的洗礼,时间的沉淀越发富有韵味且独具特色,然而这种韵味与特色在当下却鲜有人去认真品味,这也许是花丝工艺逐渐走向落寞的重要要原因,所以传统的花丝工艺想在当下走向复兴之路,艺术转型是必由之路。(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29期)
姜倩[6](2018)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工艺理论技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花丝工艺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世代相承,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其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首饰设计语境中具有新的应用方法。在流程简化方面,表现为通过现代工艺技术实现流程与造型的简化;在理念结合方面,表现为通过花丝某些技法在现代首饰的运用实现现代首饰理念的隐喻表达;在技术延伸方面,通过新技术与新材料的运用拓宽花丝技法的应用领域。对此,本文认为在科技创新推动下进一步突破传统花丝理念的限制和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可作为花丝技法的未来发展路径。(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8年18期)
李詹璟萱[7](2018)在《“西南地区传统花丝工艺及纹饰在现代首饰中的应用”项目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南地区传统花丝工艺及纹饰在现代首饰中的应用";项目负责人:李詹璟萱,批准号:16EG191;研究周期:2016年8月16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一、课题研究的学术意义花丝工艺作为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广泛存在于各地,历史上对于我国花丝工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工艺探讨上,而对(本文来源于《民族艺术》期刊2018年03期)
李詹璟萱[8](2018)在《“西南地区传统花丝工艺及纹饰在现代首饰中的应用”项目主持人李詹璟萱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李詹璟萱,20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为国内首位获得设计学博士学位的职业珠宝设计师。2014年至今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现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和参与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2015年作为首位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职业珠宝艺术家主持课题"珠宝首饰套件《百越听梦》",作品送往西班牙参展并获奖。长期从事高级珠宝(本文来源于《民族艺术》期刊2018年03期)
李曼蕊[9](2018)在《步摇中的花丝工艺与现代首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步摇是中国古代传统首饰,它的制作工艺主要有:雕刻工艺、细金工艺、镶嵌工艺,其中步摇与花丝工艺的结合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花丝工艺又称“细金工艺”,属于传统的宫廷技法,具有奢华精美,典雅大方的特性。本文通过对出土实例和史料记载的对比分析,梳理了步摇中花丝工艺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它们的造型语言与工艺特征,总结出步摇的形制分为两种:单件首饰和步摇冠,步摇的类型分为叁类:植物型、动物型、拟物型。花丝工艺在步摇中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材质上的灵动性、造型上的虚实结合的空间性、佩戴上的等级性。本文从步摇与花丝工艺的起源发展、造型研究、应用实例叁个方面展开研究,将传统的步摇与花丝工艺和现代首饰设计结合起来,讨论传统与传承的意义。相比较于传统的艺术创作环境,现代艺术在审美、工艺等因素中的表现更加自由,饰品艺术家们追求个性的表达,现代首饰设计更注重思想的表达,设计语言更能传递灵魂的内涵与观念。虽然现代艺术在发展,但传统才是发展的根基,传承花丝工艺与步摇首饰,需要结合现代社会的艺术环境,对这些传统艺术进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与现代融合起来,将传承延续下去。在探讨了传统工艺与现代首饰设计融合的基础之上,利用花丝工艺中的花样丝元素,结合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几何造型,将简单的现代设计元素与繁复的花丝工艺结合,设计出一套适合佩戴的首饰系列《宁静的海》,直观的视觉表现和简单的元素运用是该系列首饰的创新点,在当代审美情境下,更符合大众需求,具有可佩戴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林思宏,李詹璟萱,吴红梅[10](2018)在《西南花丝与京派花丝工艺的比较研究——以成都、北京地区花丝工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花丝工艺是一项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由于地方社会文化、工艺传统和经济发展的不同,花丝艺术品呈现出南北两派截然不同的风格特点。南派花丝以西南地区的四川成都、贵州黔东南地区为主,造型别致,极富地方特色;京派以北京及河北大厂地区为主,继承和发扬了"宫廷手工艺"的富丽堂皇。本文选取成都与北京地区的花丝工艺作品为例,分别对制作材料工艺、风格特点、器型形制等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两个派别的花丝工艺特点作出总结性归纳。(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花丝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优秀民族。从古至今灿烂的中国文化中,发达的手工业对人类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金银平填花丝工艺的历史悠久,它在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工艺美术的艺术瑰宝之一。远在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殷商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冶炼黄金,制作精美的工艺美术品。"金制燕凤纹薄片"是我国公元前十六世纪最早把黄金制成艺术品的实物例证。历代金银工艺品,品种繁多,造型优美。春秋战国的金银工艺多表现于铜器中的金银,鎏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花丝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1].黄建福,李詹璟萱.论西南地区花丝工艺的地域特征及其成因[J].中国艺术时空.2019
[2].倪成玉.倪成玉:金银平填花丝工艺的溯源与展望[J].现代艺术.2019
[3].黄建福,李詹璟萱,谭有进.论西南地区花丝工艺的地域特征及其成因[J].大众科技.2018
[4].姜倩.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工艺在现代珠宝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8
[5].孟晨.试论传统花丝工艺在当下的艺术转型[J].戏剧之家.2018
[6].姜倩.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工艺理论技法研究[J].艺术品鉴.2018
[7].李詹璟萱.“西南地区传统花丝工艺及纹饰在现代首饰中的应用”项目简介[J].民族艺术.2018
[8].李詹璟萱.“西南地区传统花丝工艺及纹饰在现代首饰中的应用”项目主持人李詹璟萱简介[J].民族艺术.2018
[9].李曼蕊.步摇中的花丝工艺与现代首饰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10].林思宏,李詹璟萱,吴红梅.西南花丝与京派花丝工艺的比较研究——以成都、北京地区花丝工艺为例[J].艺术科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