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弯曲矫直机论文-张贵春,钟海清,周涛

拉伸弯曲矫直机论文-张贵春,钟海清,周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拉伸弯曲矫直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拉伸弯曲矫直机,辊端支撑轴承,损坏

拉伸弯曲矫直机论文文献综述

张贵春,钟海清,周涛[1](2017)在《拉伸弯曲矫直机辊端支撑轴承损坏原因分析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新钢1 550 mm冷轧连退机组拉矫机的结构组成。生产中拉矫机经常出现掉辊现象,造成带钢表面划伤缺陷甚至断带停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辊端支撑轴承损坏。文章分析了拉矫机工作辊和中间辊辊端支撑轴承损坏的原因,通过优化辊端支撑轴承结构、提高辊系装配质量、完善检修制度,避免了辊端支撑轴承损坏的发生,降低了备件和检修成本,确保了冷轧生产线产量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本文来源于《江西冶金》期刊2017年04期)

王宏博[2](2017)在《拉伸平整弯曲矫直机组设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国内某热镀锌生产线的板带精整机组为例,介绍拉伸平整弯曲矫直机组的设备组成。(本文来源于《一重技术》期刊2017年03期)

刘应超,刘坤英[3](2016)在《PS版基拉伸弯曲矫直质量的提高》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轧制后PS版基的板形质量,需要在最后一道工序进行拉伸弯曲矫直,如果控制不当,很容易产生新的表面质量缺陷。文章分析了1850拉伸弯曲矫直机组和PS版基拉伸弯曲矫直的原理以及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1850拉弯矫直机组进行设备改造、完善工艺、操作规范、改善现场生产环境,大大增强了清洗效果,减少表面质量缺陷明显,提高了PS版基的表面质量。(本文来源于《金属世界》期刊2016年05期)

王勤波[4](2015)在《纯钛带材拉伸弯曲矫直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对钛带材平直度的要求逐年提高,由于钛材料屈服强度高、弹性模量低,后续处理回弹现象明显,传统辊式矫直机由于其结构和矫直工艺局限性,几乎无法矫直高屈强比带材的叁维形状缺陷(边缘浪形和中间瓢曲等)。拉弯矫技术能有效地改善、消除带材各种板形缺陷,从而提高带材的板形质量,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带材的精整领域。因此,对钛带拉伸弯曲矫直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某企业钛带车间拉伸弯曲矫直机组为背景,在拉伸弯曲矫直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强度水平,设计不同的矫直方案,对于屈服强度低且原始板形相对较好带材,采用纯拉伸方法进行矫直;对于屈服强度较高的带材,采用拉伸弯曲矫直方法进行矫直。通过研究张力、矫直压下量和延伸率等工艺参数对带材板形的影响规律,设计和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纯拉伸矫直时,在带材横截面积为300~2500 mm2的条件下,TA1带材矫直张力在160~180KN的范围内调整时,带材板形最佳。拉伸弯曲矫直时,压下量的投入不但可以显着降低矫直张力,而且压下量调整比张力调整对板形的改善效果更明显。矫直压下量在4.0mm~15.0mm范围内调整,对应的矫直张力在65~372KN范围,两者的合理匹配可以获得良好的板形,带材平直度可以达到±3mm/m。研究题目紧扣生产实际,为钛带的拉伸弯曲矫直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能够显着提高纯钛带材的板形,试验结论可以用于工业化纯钛带材的拉弯矫生产。(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张亮,陈兵,付光,舒建华,林海海[5](2014)在《冷轧拉伸弯曲矫直机工艺参数设定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冷轧带钢生产线上,拉矫工艺是通过弯曲与拉伸的共同作用使带钢产生剧烈变形而达到改善板形和表面破鳞的目的,合理设置拉矫工艺参数是现场拉矫机高效运行的关键。本文利用有限元仿真手段,综合分析了延伸率和弯曲辊插入深度的设定因素,重点分析了张力与弯曲辊配置、带钢强化特性、破鳞效果及拉矫机辊系结构对弯曲辊插入深度设定的影响,为现场拉矫机工艺参数的合理配置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轧钢》期刊2014年06期)

康阳[6](2014)在《拉伸弯曲矫直机插入量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首钢某酸轧机组中拉伸弯曲矫直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拉伸弯曲矫直机插入量调整装置的设备结构和插入量的标定方法,并利用余弦定理推导出换辊后插入量补偿值的计算公式,为同类拉伸弯曲矫直机的设计及使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冶金》期刊2014年04期)

张子骞,颜云辉,杨会林,王雷[7](2014)在《薄壁管材连续矫直拉伸失稳极限弯曲半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薄壁管材连续矫直拉伸失稳极限弯曲半径作为重要的工艺参数,直接决定了设备结构和产品质量。而目前现场仍沿用经验图表结合人工经验和反复试矫对其进行估定,为此基于薄壳理论的相关假设,确定了变形区的应力应变,运用Swift分散失稳准则建立了塑性拉伸失稳极限弯曲半径的解析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解析模型可正确计算薄壁管材矫直时拉伸失稳的极限弯曲半径,该半径随初始弯曲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并与管材直径和金属塑性加工能力有关,为继续深入研究矫直相关工艺参数的合理设置、完善薄壁管材矫直理论体系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14年06期)

孟宪跃,张洪锐,霍洪波[8](2014)在《拉伸弯曲矫直机在铝带精整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拉伸弯曲矫直机在铝带精整中的作用,参数对矫直效果的影响。拉伸弯曲矫直机属于高端有色金属精整加工设备,通过对带材的拉伸弯曲作用,能够有效地消除薄带波浪和翘曲等板形缺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来料板型的不规则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机组参数。深入分析带材拉矫过程中拉力、矫直切入量、带材延伸率等关键技术参数对矫直效果的影响,以及各个参数的设定原则。带材的来料质量决定了延伸率的设定,在拉力达到最大的情况下,可通过调整切入量使拉矫效果达到最优。(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4年05期)

齐淑娥[9](2014)在《拉伸弯曲矫直过程中带钢对弯曲辊包角的理论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带钢的拉伸弯曲矫直变形过程中,包角的精确计算对拉伸矫直机延伸率的精确控制至关重要。在不考虑带钢抗弯力矩的影响时,带钢在各个辊上的理论包角比较容易计算,研究了对称模型包角、非对称模型包角、带钢厚度对包角的影响。在确定的设备和带钢厚度时,带钢对弯曲辊的包角取决于其压下量。(本文来源于《河北冶金》期刊2014年02期)

李中喜,周存龙,赵培建[10](2013)在《边浪带材拉伸弯曲矫直有限元模拟曲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带材在轧制过程中由于延伸不均匀使内部产生残余应力,当应力值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板带的浪形等叁维板形缺陷。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分析研究金属带材边浪的生成及拉伸弯曲矫直过程。分析拉伸、压缩和拉弯3种情况下边浪带材的初始曲率发生的变化及矫直卸载后残余曲率分布状态,为生产现场选取较佳的矫直工艺参数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3年06期)

拉伸弯曲矫直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国内某热镀锌生产线的板带精整机组为例,介绍拉伸平整弯曲矫直机组的设备组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拉伸弯曲矫直机论文参考文献

[1].张贵春,钟海清,周涛.拉伸弯曲矫直机辊端支撑轴承损坏原因分析及对策[J].江西冶金.2017

[2].王宏博.拉伸平整弯曲矫直机组设备[J].一重技术.2017

[3].刘应超,刘坤英.PS版基拉伸弯曲矫直质量的提高[J].金属世界.2016

[4].王勤波.纯钛带材拉伸弯曲矫直工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5].张亮,陈兵,付光,舒建华,林海海.冷轧拉伸弯曲矫直机工艺参数设定影响因素研究[J].轧钢.2014

[6].康阳.拉伸弯曲矫直机插入量的分析[J].山西冶金.2014

[7].张子骞,颜云辉,杨会林,王雷.薄壁管材连续矫直拉伸失稳极限弯曲半径模型[J].钢铁.2014

[8].孟宪跃,张洪锐,霍洪波.拉伸弯曲矫直机在铝带精整中的应用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

[9].齐淑娥.拉伸弯曲矫直过程中带钢对弯曲辊包角的理论计算[J].河北冶金.2014

[10].李中喜,周存龙,赵培建.边浪带材拉伸弯曲矫直有限元模拟曲率分析[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3

标签:;  ;  ;  

拉伸弯曲矫直机论文-张贵春,钟海清,周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