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时机优化论文-邵珠山,张艳玲,王新宇,李晓照

支护时机优化论文-邵珠山,张艳玲,王新宇,李晓照

导读:本文包含了支护时机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跨软岩隧道,二次衬砌,荷载释放系数,支护时机

支护时机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邵珠山,张艳玲,王新宇,李晓照[1](2016)在《大跨软岩隧道二衬合理支护时机的分析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大规模的建设,新奥法的基本理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大跨软岩隧道施工中,因此,支护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以集呼高速公路金盆湾隧道为例,应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弹塑性方法及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进行二维平面应变模拟。数值模拟CD法施工时不同荷载释放系数下的开挖与支护,通过分析隧道围岩受力状态、围岩变形、初期支护结构力学性能变化及现场监测结果,初步确定二次衬砌的最佳支护时机。(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周亚鸿,易秋娟[2](2015)在《公路隧道正台阶法施工错距优化及二衬支护时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隧道及地下空间工程给人们带来方便,但是,隧道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浅埋等较差的工程地质条件下,问题尤为突出。为了更好地掌握隧道浅埋段的动态变形,及时反馈指导现场施工,优化支护结构,对公路隧道正台阶法施工错距优化及二衬支护时机优化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5年10期)

李细咏,冯凌,韩志强[3](2015)在《考虑炭质片岩流变特性的隧道支护时机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炭质片岩这种具备典型流变特性的岩体,采用Burgers模型与Mohr-Coulomb准则串联型式的修正Burgers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其黏弹塑性变形特点。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及反分析手段,对挤压变形明显的炭质片岩区域隧道段落进行了流变参数辨识,进而讨论了炭质片岩与支护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最后综合数值分析、回归模型预测及现场监测结果,研究了炭质片岩区域隧道围岩支护时机的优化。(本文来源于《土工基础》期刊2015年03期)

王永辉[4](2014)在《小坝田隧道支护结构优化及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与铁路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其中破碎岩质隧道工程在隧道施工中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加,但是在破碎岩质隧道设计施工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支护结构参数选择难、支护施作时机确定难等,这些难题一直困扰着破碎岩质隧道支护技术应用与发展。首先,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破碎岩质隧道支护理论的发展,阐述了此类工程施工特性、破碎岩质隧道变形和失稳的力学机制、破碎岩质隧道支护作用机理、破碎岩质隧道支护优化理论,在此基础上应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以破碎岩质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该破碎岩质隧道开挖和支护全过程,主要分析了破碎岩质隧道支护结构中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破碎岩质隧道围岩开挖变形及喷射混凝土轴应力的影响、锚杆支护参数(锚杆长度、直径、间排距)对破碎岩质隧道围岩开挖变形及锚杆轴力的影响、钢拱架支护参数(钢拱架间距、型钢型号)并对破碎岩质隧道围岩开挖变形及钢拱架轴力的影响、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混凝土厚度对破碎岩质隧道围岩后期变形及二衬轴应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支护结构参数及支护方式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该破碎岩质隧道的最优支护参数和支护方式。其次,本文阐明了二次衬砌最佳施作时机的提出及发展历程,阐述了二次衬砌最佳施作时机的各种判定标准及判定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的监控量测数据,以最能直观反映围岩变形情况的围岩变形位移量和最能直观反映围岩应力释放的初期支护各结构的应力应变变化规律为主要控制参数,对破碎岩质隧道二次衬砌支护的施作时机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了该破碎岩质隧道在原支护结构设计条件下二衬的最优施作时机,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利用前期本隧道优化后的各支护结构参数值通过数值模拟,最终确定该隧道在最优支护参数和支护方式条件下二衬的最优施作时机。以上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软弱围岩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4-04-01)

齐龙飞[5](2014)在《初期支护设计方法优化及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隧道施工所采用的喷射混凝土是一种龄期类材料。在喷射混凝土施作完成后,需要几天甚至是几十天的时间才能使其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最终值。而目前大多数设计者在进行初期支护计算模拟时往往不考虑喷射混凝土这一硬化特性。本文使用FLAC3D软件通过对喷射混凝土支护参数进行循环赋值,实现了初期支护中喷射混凝土支护参数随龄期变化的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对初期支护中考虑喷射混凝土硬化特性和不考虑喷射混凝土硬化特性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种情况对围岩的变形和塑性区的范围的影响无明显差别,而两种情况下初期支护的应力相差很大,在隧道初期支护设计时需要考虑喷射混凝土硬化特性。并以埋深为100m的V级围岩衬砌为例,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在初期支护的设计时考虑喷射混凝土硬化特性可以使得设计更加合理并且可以避免工程材料的浪费。对于二次衬砌而言,合理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机是保证隧道工程施工阶段和长期运营阶段安全性的关键。本文使用ANSYS软件对IV、V级围岩条件下150m、200m、250m、300m埋深的隧道分别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比较初期支护拱顶相对下沉速度恰满足铁路隧道施工规范时距离开挖掌子面的距离与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速度恰满足规范规定时距离开挖掌子面的距离,得到初期支护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速度先于拱顶相对下沉速度满足铁路隧道施工规范的要求。通过对二次衬砌安全性和抗裂性的检算,以及与二次衬砌极限变形值的比较,最终得到在不干扰前方隧道开挖支护施工的情况下,二次衬砌的合理施作时机。(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期刊2014-01-01)

陆银龙,王连国,张蓓,李玉杰[6](2012)在《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时机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锚注支护技术是维护软岩巷道围岩稳定的一种有效方式,支护时机的选择对巷道支护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根据对破裂软岩注浆加固后的力学特性分析,运用FLAC2D软件的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对软岩巷道最佳锚注支护时机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注浆时机的滞后,浆液在围岩中的流动渗透范围逐渐增大,但注浆加固后的围岩强度却逐渐降低,巷道围岩变形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据此,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数值模拟优化和现场监测确定巷道最佳锚注支护时机的方法,并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对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施工和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2年05期)

支护时机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隧道及地下空间工程给人们带来方便,但是,隧道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浅埋等较差的工程地质条件下,问题尤为突出。为了更好地掌握隧道浅埋段的动态变形,及时反馈指导现场施工,优化支护结构,对公路隧道正台阶法施工错距优化及二衬支护时机优化进行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支护时机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1].邵珠山,张艳玲,王新宇,李晓照.大跨软岩隧道二衬合理支护时机的分析与优化[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

[2].周亚鸿,易秋娟.公路隧道正台阶法施工错距优化及二衬支护时机优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

[3].李细咏,冯凌,韩志强.考虑炭质片岩流变特性的隧道支护时机优化研究[J].土工基础.2015

[4].王永辉.小坝田隧道支护结构优化及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

[5].齐龙飞.初期支护设计方法优化及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

[6].陆银龙,王连国,张蓓,李玉杰.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时机优化研究[J].岩土力学.2012

标签:;  ;  ;  ;  

支护时机优化论文-邵珠山,张艳玲,王新宇,李晓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